第102章 好看不
等到了家,西山只留下一片殘陽。六郎直接把牛車趕回大院,蘇瑾回屋換身半舊衣裳,就和顧辰兩人去摘桃子。
綿綿帶著丫丫也來幫忙,雖然剛到顧家兩天,丫丫就喜歡上了這里,尤其是大房的人。無論是這個文雅秀氣的大嫂,還是跟她同年的綿綿姐,都對她不錯,就是那個不愛說話的四嫂,也是對她和顏悅色的。
就算二房那兩個不喜歡她的姐妹,也被現在的爹爹管住了,不許為難她。就是那個有點嚇人的奶奶,爺爺說:甭理她!所以,她喜歡這里,這里比王家好一百倍。
等大家手腳麻利的摘完桃子,天也完全黑了。蘇瑾就簡單的做了一個清湯面葉,就著螃蟹醬,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飯。
一夜無話,當曙光在天邊綻放出笑臉,顧家的人就開始忙碌起來。毛氏昨天,給自家兩個媳婦兒的任務就是做兩套被褥。還好,這不是啥難事,妯娌兩個不費吹灰之力,今天就會輕松搞定。
“嫂子,頭一次見咱爺這么快的決定一件事。”“這才叫真正的快刀斬亂麻,咱爺動作要不快點兒,怕某些人不死心,不定又起什么幺蛾子。”“可不是嘛!”
妯娌兩個嘴里說著話,手里也沒閑著,兩個人做這點活計真的不在話下。
院子里,顧辰坐在蘋果樹下看書,大福乖巧的在一邊自得其樂的,鼓搗著一只小螃蟹。
三郎在院門口停頓了一下,才走進來。“大哥!”“三郎來了!”“大哥,我嫂子在嗎?”
“我在,三郎有事嗎?”蘇瑾隔著紗窗在屋里回話。
“嫂子,二美她想吃酸的,我想去給她摘幾個杏,行嗎?”
“這有啥?去摘吧!在給她摘幾個桃子,今年不吃,就得明年吃了。”
“謝謝嫂子,我去摘了。”
“注意點兒,那棵杏樹上有蟲子。”
“知道了嫂子!”三郎樂馬高望的摘杏去了。
大院里,顧家興領著侄子們收拾屋子,里面和大萬氏有關的東西,都被他扔了出去。
一想到那個女人,徹底的在自個兒生命中絕跡了,就高興的有點兒忘乎所以。要不是自家兒媳婦現在胎相不穩(wěn),他一定會親自站在屋頂上,放一陣爆竹。來告訴所有人,他要和小蘭一起開始暫新的生活。
顧香香想反對,可是她人微語輕。根本就沒人會聽她的。她爹完全被那個女人迷住了,奶也被爺壓制著。大房的人,跟她爹一樣高興,也不知道他們高興個什么勁兒,不就是她娘被休了嗎?
也是呀!她娘被休了,就再也找不了他們麻煩了,能不高興嗎?
顧香香這里不高興,白秀珠那里也郁悶,她真的沒想到,自家姥爺和二舅舅動作這么麻利。前腳休了大萬氏,后腳就要娶周氏,她可問過她娘,她娘告訴她,她二舅舅當年就要娶周氏,是被姥姥硬生生給拆散的。
如今,能夠得償所愿。她二舅美的眼里只有那個周氏。就這兩天,她就看出來了。那個周氏跟大舅母的關系很好,將來肯定不會幫自個兒算計蘇瑾。
想想就氣,那個大萬氏,咋就那么蠢呢。沒事兒,推誰不好,非得推自家兒媳婦。這回好,徹底被休回娘家去了。姥現在也不能做什么?關鍵是姥爺不準她做。
老萬氏現在也知道害怕了,不在象先前那樣有恃無恐。萬家的女人已經被休回去兩個,她要是再敢作哄,保不齊老爺子真的不念夫妻之情,把她也休了。所以,她現在只能悶燈兒待著,避孽!
蘇瑾不知道,有人還沒斷了算計她的念頭。而靠山屯李家,此時可是熱鬧非凡,大兒媳婦連氏這一胎生了個大胖小子,今個兒洗三,老親少友左鄰右舍都來祝賀。
連氏的娘,老早的就帶著兒媳婦和老閨女趕來了。現在正坐在炕里頭抱著外孫子哄著,那臉上笑的就跟朵菊花似的。
“閨女,你們姑婆婆還沒來呢?”趙氏偷偷的小聲問閨女。“這個時辰應該快到了。”話音剛落,就聽見院子里有人說話。“呦,他大姑回來了!”“嗯呢!順子,快來幫大姑把這些東西拿進去。”“哎!”
緊接著就有人把東西拎進屋,看著柜蓋上瞬間擺滿了東西,趙氏臉上的菊花就更加燦爛。
看著后面進來的人,那是咋看咋順眼。“他大姑來了,快炕上坐。”
“哎!連家嫂子也來了。”“早來了,就等你呢!”
李氏跟屋里人打完招呼,才回身跟自家嫂子交代。
“嫂子,這十斤白面和一百個雞蛋,是我給順子媳婦兒下奶的,這把銀鎖是給孩子的。”
大家伙兒一看,這禮在這個地方可算是重禮。可是這還有東西呢!
李氏又指著兩個袋子說:“這是瑾兒,給她大表嫂下奶的十斤米十斤面。這兩塊細棉布,說是給孩子做衣裳的!”說完在包袱里拿出來一個布包遞給洪氏。
趙氏看著洪氏手里的布包,沒有打開的意思,就提議“親家,讓咱們看看,她表姑給孩子的布料是啥色的,好看不!”
洪氏沒法子,只好打開布包給大伙看。蘇瑾買的兩塊細棉布各五尺,一塊玫紅色,一塊是桃紅色,這兩種顏色本來就鮮亮,在加上是細棉布,趙氏的眼睛黏上去,就下不來了。
心里盤算著,這有五尺做啥都夠,上秋老閨女成親,要是有這樣的一套衣裙,也是個體面。想到這,就一個勁兒的給大閨女使眼色。
連氏看著自家老娘的樣子,還有啥不明白的?只好硬著頭皮對自家婆婆說:“娘,這么好的料子,孩子太小,都用糟踐了。不如…,給他小姑和小姨一人一塊做衣裳吧!”
洪氏看了滿臉通紅的大兒媳婦,也就沒有為難她。“我孫子不穿了,就便宜他小姑和小姨吧!”轉過身上,對著兩個姑娘說:“來你們兩個自個兒挑個顏色。”
“這么好的料子,還用挑啥顏色,老閨女就拿那塊桃紅色的。”聽了趙氏的話,屋里的人都禁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