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山陰商戶的氣焰得壓一壓了
陸宛芝聽著知縣與區(qū)區(qū)郡王這幾個字,也覺得發(fā)笑,“山陰染坊雖是產(chǎn)業(yè)之一,可越州之酒更是有名,山陰商貿(mào)往來頻繁,茶館酒樓比比皆是,你們今日在城中排放染坊污水,茶館酒樓難以開業(yè),對山陰百姓商貿(mào)影響更深?!?br/>
“芝芝的對!”
陸宛芝又道:“城中不許開設(shè)賭坊,你們本可以到之江邊上設(shè)立染坊,染坊污水也不會影響城中百姓,大家兩全其美?!?br/>
“哪里來的兩全其美,之江邊上荒無人煙,哪里招的到染坊工人?”
“就是,光是船馬的費用也不知要加多少。”
“百姓嫌此處礙事,干嘛住在城里?為何不讓百姓搬到之江邊上去,那可就沒有受了污染的河道了?!?br/>
染坊坊主紛紛出來,在姒家染坊坊主帶領(lǐng)之下,氣勢洶洶。
百姓們見狀連對著趙珩與陸宛芝道:“縣太爺,縣令夫人,您二位的好意我們心領(lǐng)了,您二位就不必讓染坊關(guān)門了。”
“是啊,是啊!”
兩岸的百姓本想著讓趙珩幫他們解決掉這麻煩的,可是想想這越州境內(nèi),姒家富貴了這么久,可不是一般人敢惹的。
縣令雖是皇室郡王,可到底這里高皇帝遠的,郡王又年輕。
趙珩雙手抱臂道:“今日這禁令,本郡王還真的是非得下了,來人,把此處都給本郡王貼上官府禁令,違者依大盛律例處置?!?br/>
為首的王智見狀呵呵一笑道:“縣令,你年紀,口氣倒是不,今日老子就要看看你們區(qū)區(qū)知縣有這般能耐?來人,去請越州知府過來,你們縣衙下禁令,府衙就能取消禁令!”
陸宛芝本是不贊同趙珩調(diào)明州的兵來對付姒硯的,原只以為姒硯只是偷稅罷了,如今看來已觸及山陰官府之威嚴,動用明州兵馬也無不可。
趙珩聽著王智此言,氣得鼓腮,他倒是有些懷念起來長安了,在長安城出了陸宛芝以外,誰敢這么和他話?
姒硯趕來,見著趙珩道:“郡王,您消消氣,這染坊我們開在此處也是沒有法子,這東南番邦的商販來了,指明要看染坊,我們只得讓他們前來此處染坊看布料絲線,若是到之江,還得讓他們舟船勞頓,有損我大盛禮儀之邦。”
陸宛芝道:“那也不是你們在城中排放染坊污水之理由?!?br/>
趙珩點頭道:“芝芝的對!城中染坊只得禁止!”
姒硯道:“把染坊禁了,此處染坊成千上萬個染坊工人去何處?”
陸宛芝緩緩道:“自有去處。”
王智對著姒硯道:“主子,和他們廢什么話?這知縣做了個七品知縣,就了不起死了,都敢管我們頭上來了,陸相爺在越州三年,也真不能奈我們?nèi)绾?,他一個毛頭子,怎敢的?”
趙珩道:“我怎敢?就憑這大盛江山姓趙,我就敢!”
姒硯聽著趙珩此言道:“郡王爺,你砸了山陰數(shù)千百姓的飯碗,這可是在給大盛皇室蒙羞??!
你今日要在城中禁了這么多染坊,這么多染坊的工人,布料,絲線,不知郡王打算如何是好?
郡王又怎么向陛下交代呢?”
陸宛芝道:“這就不牢姒公子操心了,這城中染坊今日之內(nèi)就得禁!”
“那好?!辨Τ帒?yīng)下。
周邊的染坊坊主紛紛著急了,“姒公子……”
“這我們的貨明日就要交聊,這……”
“姒公子,這頭一批蠶絲到了,織布坊都等著我們這邊把絲線布料染色呢!”
姒硯抬手,只看著陸宛芝與趙珩道:“我們這邊染坊都紛紛關(guān)停了,今日就會把銀兩給工人付清,但姒某有言在先,等過幾日全大盛錦布衣裳短缺之時,可別怪姒某沒有提醒你們?!?br/>
趙珩見著姒硯欠揍的模樣,呸了一聲道:“你可別把話得如此冠冕堂皇,你不過就是為了自己能掙錢而已,銀子都給你們掙了,讓百姓承受此處被污染的河江,哪里有這樣的道理?
賺這種昧著良心的銀兩,你還真愧為大禹之后,這大禹之后要是你這模樣,想必大禹都要氣活過來了?!?br/>
姒硯聽著趙珩此言,臉色鐵青,緊緊地握住了手中的折扇,隱忍著自己的怒氣。
他倒要看看趙珩關(guān)停了此處的染坊,山陰染布染絲線他怎么解決?數(shù)千個工人不能掙銀兩,也不得要趙珩好看?
郡王這一次回長安,可真要被笑掉大牙了,想必陛下以后也不會讓他如此胡鬧了。
染坊工人紛紛從染坊之中出來,聽聞是新來的知縣大人關(guān)停了染坊,都紛紛找著趙珩要著公道。
陸宛芝咳嗽了一聲道:“各位,山陰的百姓們,知縣大人既是你們的父母官,定會妥善安置你們的。
此處開染坊著實不妥,城中已有數(shù)條河道受了染坊之影響,周邊百姓苦不堪言。
而你們所用的水,想必也不會是什么好水了,離此坐船差不多兩個時辰就是之江邊上。
那邊如今還是荒無人煙,但官府會在那處造好染坊,屆時你們依舊可以過去之江邊上做工?!?br/>
“之江邊上荒無人煙,誰去?。俊?br/>
“等染坊造好猴年馬月了?我們這停工時日的工錢怎么辦?”
姒硯在一旁看著百姓們的鬧事,他倒也想要看看,陸宛芝如何解決此事。
陸宛芝道:“你們簽署下契約,若是等官府在那邊的染坊造好之后,你們愿意去的,薪酬比此處添上一倍,此處是一兩銀子一月的,到了之江邊上的染坊就是二兩銀子的月俸。
等染坊造好前,簽署下契約,爾等便可先休假,照樣發(fā)放一月一兩銀子的俸祿,直到等染坊造好為止?!?br/>
在染坊做活的百姓,一聽有銀兩拿,開心得不得了,紛紛應(yīng)下,也不在鬧事了。
趙珩聲問著陸宛芝道:“你是想要我們自個兒開染坊?可是哪里來的銀子開染坊呢?
這請工人建造房屋都要銀兩,再加上你應(yīng)許了那些工人一月一兩銀子,就這需得近萬兩銀子了?!?br/>
陸宛芝看向了姒硯。
趙珩也看向了姒硯,這可不就是現(xiàn)成的銀兩嗎?
陸宛芝道:“如今我算是知曉老祖宗為何不許商人為官的道理。今日若不是你我來簇,山陰清澈的河道怕是要變成烏煙瘴氣的污水河,越州商饒氣焰實屬囂張,是得好好壓一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