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生蛔
劉大叔一見她,擠出幾絲笑意,嘆息道:“他孫子總是肚子疼,鎮(zhèn)里的衛(wèi)生所說是肚子里有蟲,只是衛(wèi)生所沒藥,得上城里的大醫(yī)院去才能有藥,可等帶了孩子上城里,醫(yī)院里的大夫都去掃廁所了,也沒個(gè)大夫看病,有人就出主意說得去省會,那里的醫(yī)院還能有大夫看病!” 柱子爺抹了把眼淚,啞聲道:“去城里的錢都是借的,全花完了,我就尋思等這幾頭羊賣了錢,帶我家柱子上大城市看病,可現(xiàn)在五頭羊最肥的三頭讓人給偷了,只剩下兩頭瘦羊,這小偷是要絕我孫子的命啊!” 柱子爺說完又開始痛哭起來,旁邊的其他攤販俱都聽得義憤填膺,有人嚷道:“這小偷也在咱村偷了糧食,我二叔家就丟了十斤白面,才從磨坊磨回來的白面,當(dāng)天晚上就讓人給偷了,我二嬸心疼得滿嘴是火炮,飯都咽不下去!” “我們村子也有人丟了高粱玉米。” “還有我婆娘新買的二斤糖,路上就讓人摸了。” “這小偷可真可恨,要讓逮著,定要扒了他的皮!” …… 這些攤販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村子里遭賊的事,時(shí)間大都是臘八前幾天,也有人是這幾天丟的,沈嬌心中一動,與馬紅旗交換了眼神。 沈嬌知道馬紅旗定同她想到一塊了,孫毛蛋家里的那些來歷不明的肉和糧食。 馬紅旗用眼神示意沈嬌不要在這里提這事,沈嬌暗暗點(diǎn)頭,她看了眼還在痛哭的柱子爺,嘆了口氣,沖他說道:“大爺,我換您的肉吧。” 柱子爺?shù)难蛉馄鋵?shí)并沒有旁邊劉大叔的羊肉肥美,瘦得很,大都是骨頭,可沈嬌還是決定在他這兒買了,就當(dāng)是幫幫這位可憐的大爺吧。 “我的肉不肥,丫頭你給八角一斤,成不?”柱子爺有些難為情,他覺得八角也貴了,可為了孫子,他也只得昧一回良心了。 沈嬌毫不猶豫點(diǎn)頭:“成,我換五斤。” 她很想將柱子爺所有的羊肉都買了,可還是狠下了心,爺爺說過,在幫助別人的同時(shí),不可以把自己置于險(xiǎn)境。 柱子爺感激地給沈嬌割了一大塊羊排,明顯比五斤多了些,沈嬌給了他五元錢,沒讓他找零了。 “沒事,您再把這幾根骨頭搭給我吧。”沈嬌挑了三根沒肉的羊骨頭。 柱子爺感動地擦了擦眼睛,不住嘴地嘟嚷:“好人哩!” 馬杏花也很想買柱子爺?shù)娜猓蛇@肉實(shí)在是太瘦了,買回去只能燉湯吃,她咬了咬牙,用她自己的私房錢買了二斤。 旁邊的劉大叔笑道:“柱子爺你可是遇上善心人哩,柱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柱子爺哽咽道:“借你吉言,只要我家柱子能好起來,我就是短十年壽也情愿呀!” 沈嬌忍不住問道:“大爺,您孫子得的是什么病?” 剛才劉大叔說話太快,沈嬌聽得半懂不懂,那句肚子里有蟲就沒聽見。 柱子爺嘆了口氣,道:“是肚子里蟲,柱子肚子疼得在地上打滾哩!” 沈嬌這下聽明白了,柱子這是肚子里生了蛔蟲,要是不趁早將蟲打出來,肚子里的蛔蟲便會到處亂竄,引起腹痛,嚴(yán)重的還會導(dǎo)致死亡。 以前她在流放途中,一位小孩便是生了蛔蟲,肚大如斗,面黃肌瘦,腹痛難耐,還是她贈了烏梅丸才將這孩子肚里的蛔蟲打了出來。 蛔蟲得酸則伏,故烏梅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尤以蟲積腹痛療效甚佳,前世沈家的兒孫自小便會服食沈家自行調(diào)配的烏梅丸,是以沈家人都很少生蛔。 只是她此刻手頭并沒有烏梅丸,也沒有烏梅,若不然倒是可以自制烏梅丸,沈嬌沉吟半晌,腦海里閃過前世看過的一則藥方,也是驅(qū)蛔的,只是她并未實(shí)驗(yàn)過,不知藥效如何。 見柱子爺悲傷絕望的模樣,沈嬌似是想到了前世的爺爺,心中難受得緊,暗咬了咬牙,沖柱子爺說道:“大爺,我這里有個(gè)驅(qū)蟲的方子,不過我自己并未試過,您回去不妨試試,就算無效對身體也不會有害的。” 柱子爺半信半疑地看著沈嬌,不敢相信這么個(gè)黃毛丫頭會懂看病? 就連衛(wèi)生所的大夫都瞧不好哩! 馬杏花見不得別人懷疑沈嬌,她對沈嬌的醫(yī)術(shù)可是有著百分百信心的,自家娘親可不就是鮮活的例子嘛! “大爺您別看我妹妹年紀(jì)小,醫(yī)術(shù)卻是很高明的,我妹她爺可是大城市藥鋪的坐堂大夫,我媽在床上躲了五年,吃了我妹她爺配的幾個(gè)藥丸子就能下床了哩!”馬杏花脆生生地說著,把柱子爺說得一愣一愣的。 柱子爺年紀(jì)大了反應(yīng)慢,劉大叔卻反應(yīng)過來了,驚喜地沖柱子爺嚷道:“叔,您這是遇上貴人哩!” 劉大叔常在鎮(zhèn)上轉(zhuǎn)悠,自是知道農(nóng)場來了不少大城市下放來的能人,以前在大城市里可都是大官大老板這些人上人呢! 看來這個(gè)俊丫頭也是大城市下放來的了,難怪這通身的氣派一看就同旁人不一樣哩! 柱子爺這才反應(yīng)過來,彎腰就要拜倒,嘴里還不停地念叨:“姑娘,只要你能治好我孫子,我給姑娘磕頭啦!” 沈嬌唬得忙也拜了下去:“大爺可使不得,您這是折我的壽呢,快請起來!” 馬紅旗和劉大叔一道將柱子爺給扶了起來,這位絕望的老人眼巴巴地看著沈嬌,似是將全部的希望都押在了她的身上。 沈嬌艱澀地咽了咽口水,喉嚨眼干得很,嘴唇也有些干,她有些害怕,害怕自己說的方子沒有效果,讓這位老人家空歡喜一場。 “大爺,這方子我是真沒試過,您就試一試,別抱太大的希望啊!”沈嬌再次給柱子爺打預(yù)防針。 柱子爺苦笑道:“姑娘別擔(dān)心,能好是我家柱子的福氣,不能好我就帶他去大城市看,總能把我孫子治好的。” 沈嬌這才舒了口氣,將驅(qū)蛔的方子說了出來:“您回去拿一錢花椒研成細(xì)末,再取一把大米煮粥,粥快煮好后,就灑下花椒粉,待粥再滾二滾后,就讓您孫子喝下,分兩次喝下,若是有效果的話,喝下一刻鐘后就不會肚子疼了,然后便會排出肚里的蛔蟲,若是蛔蟲數(shù)量較多,您隔三日再煮花椒粥給您孫子喝,直到打不出蟲為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