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容舒并未在書房過夜的事, 一早便有人往六邈堂遞了消息。
徐馥揉了揉眉心,對安嬤嬤道:“硯兒這孩子,你去喚他過來。”
待顧長晉進(jìn)了門, 她便直接開門見山道:“昨個(gè)容舒特地去書房尋你吃酒,你可是將她攆回了松思院?”
顧長晉道“是”,眉眼間露出一絲隱忍的不耐。
徐馥直搖頭, “你這性子真是……”
不是不知曉他不近女色,但他與容舒都成親快四個(gè)月了, 總不能一直這般冷著,至少得穩(wěn)住容舒的心,莫要把人給冷跑了。
安嬤嬤趕緊打圓場:“感情的事到底強(qiáng)求不得, 少主能忍耐這般久已是不易。”
徐馥道:“你若是不想與她圓房, 可以。但明兒你得陪容舒去拜見外家,至少要將沈一珍穩(wěn)住。”
顧長晉心神微微一動(dòng)。
徐馥提起沈一珍的語氣總帶著點(diǎn)熟稔,仿佛很了解她。可當(dāng)初兩家議親時(shí), 沈氏來顧府, 瞧著分明是不識得徐馥的。
顧長晉掀開茶蓋撥了撥茶湯上的茶葉沫子, 不解道:“承安侯寵妾滅妻, 侯夫人在侯府的地位慣來不顯,姑母為何要我穩(wěn)住她?”
“正是因著她與承安侯關(guān)系冷淡,方需要你穩(wěn)住她,不能讓她離開上京。”徐馥淡淡道:“你只管按姑母說的去做,旁的不必管。年關(guān)一過, 吏部與都察院便要大計(jì)在京官員的考課,你要借此機(jī)會, 去都察院。三年前, 若不是蕭衍點(diǎn)你去刑部, 你本就應(yīng)當(dāng)去都察院。”
都察院。
顧長晉低眼斂住眸子里的異色,鄭重道了聲“是”。
出了六邈堂,他邊往書房去,邊來回咀嚼著徐馥方才的一番話。
她說沈氏不能離開上京,是因著需要沈氏留在上京做一枚棋子,還是因著要阻止沈氏去旁的地方,譬如……揚(yáng)州?
還有徐馥信誓旦旦地道他三年前本該去都察院,說明都察院應(yīng)當(dāng)有她的人,那人又會是誰?
顧長晉微微蹙眉。
徐馥背后的許多圖謀都不曾告之他,他至今都猜不出,朝堂里有哪些人是她的同謀,而她又要用怎樣的手段,將他送上那個(gè)位置。
細(xì)雪紛揚(yáng),他頓住腳,抬眸望著陰沉的天。
恍惚中,好似又聽到了大火里阿娘的怒斥聲——
“你這狼心狗肺的狗東西,我們救了你、養(yǎng)了你,你卻恩將仇報(bào)!蕭硯,我要詛咒你!我要詛咒你們所有人!”
不僅僅是阿娘,還有父親、阿兄與阿妹,他們都在拼盡全力地罵著他,用盡這世間最惡毒的字眼。
那日山里的濃煙灰白得就同眼前的天一般,沒有光亦找不到光。
大火蔓延上他們的身軀,他們的面容逐漸扭曲。
只他們偶爾在火光中露出的眼神,顧長晉看得懂,一直都懂。
風(fēng)聲獵獵。
一陣熱鬧的“噼里啪啦”聲驟然將他拉回了現(xiàn)實(shí)。
常吉在書房門口憂心忡忡地踱著步,每回主子去六邈堂,他都會心神不寧。
瞥見那道清雋又孤寂的身影,忙撐傘迎過去,道:“主子。”
顧長晉搖頭:“無事。”
頓了頓,又淡淡道:“外頭可是有人在放爆竹?”
“不是外頭,是少夫人。”常吉道:“先前梧桐巷的百姓們送來的東西里頭有幾卷金鉞竹。少夫人說今兒要在大門放那些爆竹,讓街坊鄰居們都聽聽呢。”
常吉說到這,便忍不住一笑。
“您是不知曉,咱們梧桐巷的百姓們不知多喜歡少夫人。今晨還有人給少夫人送來親手做的紅糖糍粑,少夫人也不嫌,直接便吃了半個(gè),一疊聲地說好吃。”
常吉絮絮叨叨說著,見顧長晉好似聽得還挺認(rèn)真,腦子一熱便道:“主子,我們也去看看罷。”
好歹大過年的,怎能不湊湊熱鬧呢?
橫平那廝非要說冬日要多睡覺,武功方不會倒退,只踹了他一人來書房陪主子。可這書房冷清清的,一點(diǎn)兒年味都沒有,哪兒有松思院熱熱鬧鬧的煙火氣?
見顧長晉并未拒絕,他便知有戲,忙道:“走吧,主子,那爆竹好玩是好玩,但也險(xiǎn)著呢,可莫要炸傷少夫人了。”
這話一落,顧長晉的腳終是動(dòng)了。
爆竹聲漸漸逼近。
垂花門外,披著大紅斗篷的姑娘雙手握著根長竹竿,一點(diǎn)著掛在外頭的爆竹便擲下竹竿,提起裙擺往回跑。
又是“噼里啪啦”一陣響。
風(fēng)將她身后細(xì)碎的紙屑吹起,茫茫天地間,那樣奪目的紅,似妍麗的梅瓣,紛紛擾擾落了她一身。
她跑在一地碎紅里,好似梅瓣成精,又似雪魄染了塵世的血。
顧長晉住了腳,緩緩按住胸膛。
不能再往前了,他知道。
“一會你去同少夫人說,明兒我會陪她一起去鳴鹿院拜見侯夫人。你留在這,莫讓她受傷了。”
言罷,他頭都不回地轉(zhuǎn)身離去。
常吉愣愣地,不明白就剩幾步距離了,主子怎地忽然就走了。
舉腳就想去追他,可想起他方才的交待,又生生定住了腳。
“常吉?”容舒跑的氣喘吁吁的,一抬眼便見常吉撐傘立在前頭,忙喚了聲:“怎地了?可是顧,二爺有甚事?”
眼下她與顧長晉和離之事這府里的人尚不知,她自然不能一口一個(gè)“大人”地叫。
常吉堆起笑臉,道:“是呢,少夫人。主子讓小的同您說一聲,明兒他陪您去鳴鹿院拜見侯夫人。”
容舒挑眉,微微順了順氣,道:“二爺明兒……有空?”
大胤的習(xí)俗是大年初二回娘家,可她與顧長晉昨兒話說得那般清楚,她還以為他不會陪她去鳴鹿院的。
但轉(zhuǎn)念一想,就像她在外人面前仍舊喚他“二爺”一樣,顧長晉大抵也是同樣的想法,他二人面上到底還是夫妻,總不能讓她孤零零一人回娘家。
“少夫人放心,陪您回娘家這么重要的事兒,主子便是沒空也會抽出空來的。”
常吉把話說得極漂亮,容舒聽完便笑了笑,爽快道:“成,明兒一早,我在松思院等二爺。對了,我正好有東西要給二爺,勞煩你隨我跑一趟松思院。”
常吉以為容舒給主子的東西會是糕點(diǎn)果子之類的應(yīng)節(jié)吃食,誰料竟是兩個(gè)木匣子。
“這原是二爺?shù)臇|西,一直沒尋著機(jī)會還他。”
常吉認(rèn)得這兩件物什,這還是回門那日他親自從六邈堂取出來送過去給盈雀的。
“這不是主子給侯爺與老夫人備的回門禮嗎?”
容舒頷首:“春山先生的畫作有價(jià)無市,大慈恩寺的念珠一珠難求,給我父親同祖母實(shí)在是浪費(fèi)了。”
常吉想說這怎么會浪費(fèi)呢?
春山先生的畫與大慈恩寺的念珠對尋常人來說的確是珍貴,但對于夫人與主子來說,那就同路邊兒的白菜也沒差了。
只轉(zhuǎn)念想到承安侯一家那嘴臉,又覺著確實(shí)是浪費(fèi)了。
那勞什子承安侯與容老夫人,最好連個(gè)白菜都不給。
遂接下,到了書房,常吉便將容舒的原話一字不落地道給顧長晉聽,“少夫人這是舍不得主子費(fèi)銀子呢。”
顧長晉目光落在那些木匣子上。
她不是怕費(fèi)他的銀子,她只是不愿意接受他的東西。
和離書是一早便寫好了的,這兩個(gè)木匣子也從未送進(jìn)侯府。
她大抵從許久之前便想好了要與他和離。
顧長晉收回眼,淡淡道:“收起來吧,借著這次去鳴鹿院的機(jī)會,我要去趟大慈恩寺與玄策見一面。”
“玄策?”常吉瞪了瞪眼,“主子去尋那妖僧作甚?”
顧長晉輕叩桌案,沉吟道:“讓他替我去肅州查點(diǎn)事,順道尋個(gè)人。”
丹朱縣主說聞溪尋的是面上帶疤的人,若是可以,他想在聞溪之前將人找到。
常吉遲疑道:“那主子這趟可是要從別院的密道進(jìn)大慈恩寺?”
主子與玄策那妖僧的關(guān)系十分隱秘,連夫人都不知,若是大搖大擺地從大慈恩寺進(jìn)去,自是不行的,怕是剛進(jìn)去,六邈堂立馬便會得到消息。
顧長晉“唔”了聲:“你跟橫平留一人在這里。”
常吉立馬會意,這是要留一個(gè)人盯著六邈堂的動(dòng)靜。
“我留在這罷,橫平那死人臉腦子鈍死了。”
回到倒座房,常吉將橫平從床上拽下來,道:“明兒你趕車,送少夫人與主子去鳴鹿院,主子會借機(jī)進(jìn)大慈恩寺見玄策那妖僧。”
說著從懷里撈出一個(gè)半個(gè)巴掌大的玉瓶,“把我這藥帶上,好生護(hù)好主子。”
橫平平白被人擾了美夢,原是一肚子起床氣,可聽完常吉的話,那氣便消了一大半。接過常吉的藥瓶,面無表情道:“放心,會還你。”
常吉嘖了聲。
這是老太醫(yī)能救命的藥呢,他與橫平就只得一顆,誰出任務(wù),另一人便會將藥給他。平安歸來后,再將藥歸還。
兩顆藥,好歹能有兩次保命的機(jī)會。
他、橫平還有椎云,不能再有人死了。
翌日一早,容舒與顧長晉坐上她那輛華蓋馬車,帶著一車年禮浩浩蕩蕩地往鳴鹿院去。
前兩趟與顧長晉乘馬車出行,一次是回侯府歸寧,一次是去驛館見許鸝兒,兩次的心情都稱不上輕松。
今兒這趟可真真是松快到不行,不僅僅是因著馬上要見阿娘,更重要的是她與顧長晉的一段孽緣終是有了個(gè)好結(jié)果。
容舒心情一好便想吃東西。
于是顧長晉這一路親眼見證了這姑娘吃了一荷包的蜜棗,一荷包的長生果還有一碟子的糕點(diǎn)果子。
她的吃相倒是好看的,不疾不徐,姿態(tài)優(yōu)雅。也不吃獨(dú)食,問了好幾回他要不要一塊兒吃。
顧長晉不愛這些個(gè)玩意兒,本想要說“不”,可一對上她那雙琥珀色的桃花眼,話便卡在了喉頭。
于是吃了一把蜜棗、一塊兒飴糖還有一小碟玫瑰茯苓糕。
這一路吃吃喝喝喝,到鳴鹿院時(shí),已是午時(shí)。
沈氏備的那一大桌豐盛的珍饈美饌?cè)菔孀允浅圆幌露嗌倭耍蚴弦豢幢阒窃醯囊换厥拢亮巳菔嬉谎郏瑢︻欓L晉道:“這饞嘴貓兒在路上可是又吃了不少小食?”
“阿娘。”容舒撒嬌,語氣嬌嬌的,聽得人耳朵發(fā)癢。
顧長晉半落下眸光,片刻后抬起眼,道:“不多,就兩個(gè)蜜棗兒并一塊玫瑰糕。”
他這人面無波瀾說話時(shí),自有一股令人信任的力量。
只沈氏還能不知曉自家姑娘?他說得再可信,那也是在替昭昭扯謊。
不由得抿嘴一樂。
回門宴那日,沈氏早就注意到了,她這女婿對昭昭態(tài)度淡淡的,仿佛隔了一層似的。可今兒瞧著,那層隔閡就如同艷陽下的雪沫子一般,不覺間便已消弭無蹤。
都說她這女婿是個(gè)鐵面無私的清官,眼下為了替昭昭遮掩,都曉得扯謊了,可見是將女兒放在了心上的。
甚好。
飯畢,沈氏便讓人領(lǐng)容舒與顧長晉去西廂房。
那西廂房是先前容舒住的地方,正對著一片老梅林,此時(shí)瓊花凝枝、梅香澹澹,正是一年最美的時(shí)候。
沈氏讓人在屋子里點(diǎn)了香,又摘了一蓬開得正好的梅花,想著小夫妻倆能濃情蜜意地過兩夜。
容舒進(jìn)了屋便道:“和離之事,多謝大人替我瞞著。這屋子先前阿娘已讓人拾掇過,里頭的被褥枕子還有旁的用具我也讓人換了新的,勞顧大人將就兩日。”
到底是她住過的屋子,若不是怕沈氏起疑心,容舒才不愿意讓顧長晉住在這。
顧長晉大抵也不愿意住。
好在她一到鳴鹿院便差人把這里頭的用物俱都換成新的了,勉強(qiáng)把她在這里頭的痕跡全清除干凈。
她也沒打算打攪顧長晉歇息,說完便準(zhǔn)備離開,卻不料顧長晉忽地喊住了她,道:“容姑娘,顧某有一事相求。”
……
那廂沈氏剛從西廂房離開,便聽周嬤嬤道:“張媽媽說姑娘同姑爺?shù)母星楹弥兀屧蹅儾槐負(fù)?dān)心。”
沈氏笑笑著不說話,只聽周嬤嬤在那絮絮地說。
只周嬤嬤才說了不到一盞茶的光景,身后忽然跟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
容舒一把摟住沈氏的手臂,笑吟吟道:
“阿娘,我同二爺說好了,明兒一早去鳴鹿山賞雪尋幽。怕明兒起不來,我今個(gè)要同阿娘睡。”
她自小便是如此,只要一睡在沈氏身邊,便能睡得格外香,天雷轟轟都吵不醒。
沈氏拿她沒轍,只好讓容舒跟來。
“就你愛折騰允直。”
母女二人的說笑聲漸漸遠(yuǎn)去。
顧長晉注視著窗外的梅林,心緒卻有些不寧。
方才屋里只有他與容舒時(shí),他本想同她提明兒要去大慈恩山寺的事。然而話快要出口時(shí),他的心臟驟然一縮。
仿佛有什么未知的風(fēng)險(xiǎn)潛伏在陰暗處。
這樣的直覺曾救過顧長晉許多次,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到嘴的話便成了讓容舒陪他一同去別院。
以二人一同去鳴鹿山尋幽訪雪做幌子。
聽見他這請求,那姑娘顯是有些驚訝的,卻很爽快地應(yīng)了下來。
也不怕被他給賣了。
不知為何,他那時(shí)竟很想同她道:莫要輕信旁人。
可這旁人是誰?他么?
第二日清早,沈氏一起來便差人打點(diǎn)出行的一應(yīng)用物。
即是要尋幽,那自然是不能帶太多人。
沈氏以為這是小夫妻倆想出去過半日沒人打攪的清凈時(shí)光,索性便將張媽媽三人留在了鳴鹿院。
沈氏此舉倒是正中容舒下懷,昨兒顧長晉說了,此行不能帶旁的人去,如此方能便宜行事。
天公作美,這日是個(gè)晴雪日,正是個(gè)賞雪的好時(shí)候。
馬車拐入山林小徑,一路向北。
容舒挑開簾子,往窗外望了眼。
越往北走,這里頭的景致便越覺著眼熟。
橫平挑的這條小路鮮有人跡,黛青的樹影層層幢幢,空氣里盡是潮濕陰冷的混著松香的青蘚味兒。
這味兒實(shí)在是特別,容舒記憶中曾經(jīng)也走過這么一截路,只那時(shí)她身邊有張媽媽與盈月、盈雀在,而駕馬車的人是常吉。
模糊的記憶漸漸清晰,馬車快到別院時(shí),她終是想起來了——
這是去四時(shí)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