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
,純禽大叔太兇猛 !
杜秀青早就接到了這個消息,她知道,李成鑫來這兒,或許不僅僅是為了這一場政治秀,更想借此機會見見梁曉素。
因為當初梁曉素離開的時候,李成鑫是沒有在場的,梁曉素也沒有和他說一句話,就直接離開了。因為梁曉素當初的心都碎了,是帶著絕望和傷痛離開的。
如今,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杜秀青猜想,梁曉素和李成鑫之間,肯定是沒有見過面的。
只是,李成鑫這次到余河來,按照目前的情況,曉素是不能在公開場合和他見面的,因為曉素已經(jīng)被免職了,而且修養(yǎng)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縣委暫時也沒有安排曉素的工作,現(xiàn)在的曉素,不用上班,依然在家里修養(yǎng)。
杜秀青不知道該怎么樣才能把曉素拉近工作的狀態(tài)里,讓李成鑫來到余河第一時間就見到梁曉素。
她一直對外說的是,梁曉素到新加坡去學習了,為期一年的時間。
不過,現(xiàn)在春節(jié)臨近,曉素也該回來了,這個時候她要是出現(xiàn),大家并不會覺得意外。只是,年底的這個慰問,要是讓曉素也參與進來,貌似有些說不過去。
這可把杜秀青給難倒了!怎么辦?
余河縣有幾個鎮(zhèn)是非常貧困的。杜秀青自己每年也要到這幾個鎮(zhèn)里的特困戶家里進行慰問。比如畫眉鎮(zhèn)、春河鎮(zhèn)、方莊鎮(zhèn),那里都是貧困山區(qū),人均年收入不過千元,是余河縣最貧窮的地方。
杜秀青曾經(jīng)在她剛上任余河縣委書記的時候,到這些貧困鄉(xiāng)鎮(zhèn)進行了專門的調(diào)研,然后利用大篇幅在余河報上進行報道,發(fā)動當?shù)氐钠髽I(yè)到這些鄉(xiāng)鎮(zhèn)進行幫扶,讓一些特困戶家庭的孩子能夠有書讀,也讓一些貧困的家庭能夠病有所醫(yī),但是,這對于改變當?shù)氐呢毨婷惨彩欠浅S邢薜模驗檫@些山區(qū)非常閉塞,路也不好,沒有形成特色產(chǎn)業(yè)。
杜秀青一心想改變這些鄉(xiāng)鎮(zhèn)的面貌,摘掉余河縣貧困縣的帽子。可是,后來她卻明白了,這“貧困縣”的帽子戴著并不可恥,而且還很有實惠。每年中央和省里都會下?lián)艽罅康姆鲐毧睿@對于余河縣來說,是不小的一筆款項,也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至少對于這些貧困人口生活的改善是非常有作用的。
杜秀青在全縣推廣了免費醫(yī)療和免費九年義務教育,特困家庭不僅有低保,還有額外的特困補助,這樣一來,這些鎮(zhèn)的村民在基本的生活和生存保障上,已經(jīng)是沒有問題了,只是離富裕還是差了很遠。
李成鑫來這里慰問,不可能三個鎮(zhèn)都走到,他最多只能走一個鎮(zhèn),兩戶人家,這就要花去一天的時間。
想來想去,杜秀青最后把這個點安排在春河鎮(zhèn)鄒家村。
為什么這么安排?
因為杜秀青站在余河縣的地圖前,突然間有了一個驚奇的發(fā)現(xiàn)——春河鎮(zhèn)鄒家村是梁曉素的定點扶貧村!當年梁曉素上任余河縣委副書記后,在定扶貧聯(lián)系點的時候,她自己主動提出要去春河鎮(zhèn)的鄒家村,那兒是春河鎮(zhèn)最窮的一個村,老弱病殘很多,留守兒童更多,經(jīng)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
比如老弱病殘很容易發(fā)生意外,死人的事情也就是常有的。而這些特困戶去世后,往往連安葬費都是個問題,這個時候一些家屬就會借此找到扶貧的干部,要求解決;再比如孩子上學的事情,也是很頭疼,都是留守兒童,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些意外,甚至有些留守兒童因為缺少管教走上了邪路。另外,還有職業(yè)上訪戶,經(jīng)常動不動就連夜去了北京,然后北京方面就要求當?shù)厮偎偃グ讶藥Щ貋怼鹊炔灰欢恪?br/>
這些事情都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扶貧干部卻是不得不管,瑣碎得很,經(jīng)常是弄得人一個頭兩個大,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去那兒扶貧,但是,梁曉素自己主動要求去。
杜秀青記得當時開常委會的時候,大家對梁曉素這樣主動要求去春河鎮(zhèn)鄒家村都很意外!她一個剛上任的年輕女干部,就敢去啃這樣一塊硬骨頭,確實是有些讓人匪夷所思啊!
在官場上,很多人的思維是:不求無功,但求無過!所以,對于這樣比較棘手的地方,大家是能躲就躲,能繞就繞,幾乎很少有人會主動提出來要去那兒扶貧。
梁曉素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根本不知道春河鎮(zhèn)鄒家村的情況,就這樣兩眼一抓瞎下去了。
當時很多人都想看梁曉素的笑話,認為她這樣一個年輕的女干部,根本不可能做好這么復雜的貧困村的工作。很多人認為,用不了多久,梁曉素就會對鄒家村望而怯步,根本不敢去了!
可事實卻是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梁曉素在那兒蹲守了一個星期后,就和當?shù)氐拇迕翊虺闪艘黄尨蠹乙馔獾氖牵u家村兩個老上訪戶,在梁曉素的勸說下,果真答應以后再也不會上訪了,有什么問題直接找她梁書記!
梁曉素一個沒有什么執(zhí)政經(jīng)驗的小丫頭,愣是在大家的吃驚下把鄒家村這個讓人棘手的村莊給拾掇得服帖了。至于她是用什么辦法,大家也偶也聽說過。
據(jù)說梁曉素到了鄒家村后,沒后絲毫的架子,在孤寡老人家里,她會幫老人洗頭,打掃衛(wèi)生;在留守兒童家里,梁曉素就像一個貼心的知心姐姐,跟孩子們談心,輔導孩子們的功課,很多孩子都親切地稱她為梁姐姐;在上訪戶家里,梁曉素不僅和他們拉家常,還主動為他們化解問題,幫他們解決了生活上和生產(chǎn)上的很多難題。
這些事情,都是事后從鄒家村傳到縣委的。
杜秀青才知道,梁曉素這個看上去很文靜很單純的丫頭,其實心思是那么縝密,觀察問題是那么透徹,而且有一顆非常博大慈愛的心胸,把這些很多干部都看不上也懶得理的特困人群當做朋友,真誠地和他們交往,和他們交心,給了他們足夠的尊重和理解,這樣才獲得了這些人的信任,也才能讓他們信服。
杜秀青后來才知道,梁曉素還用自己的工資資助了鄒家村一對貧困的姐弟上學,現(xiàn)在,那兩個孩子估計已經(jīng)上大學了,而梁曉素對他們的資助會一直到他們大學畢業(yè)!
就到鄒家村去!杜秀青當即決定把李成鑫要走訪的點定在春河鎮(zhèn)鄒家村。
因為這樣的話,梁曉素就能夠有理由一起隨同下去走訪了,這個村依然還是她的定點扶貧村,她不再的這一年里,杜秀青代為管理,并沒有劃撥給其他人,現(xiàn)在臨近春節(jié),梁曉素從外面學習回來,不管她還是不是余河縣委副書記,她都可以去這個村里看看,看看那里的村民,看看那個受她資助的姐弟倆。
去年年底,杜秀青和梁曉素一起去春河鎮(zhèn)鄒家村進行慰問的時候,曾經(jīng)讓余河縣委宣傳部報道組的夏文俊把這件事情寫成長篇通訊發(fā)表到了江南日報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文章發(fā)表后,這兩個孩子得到了更多人的關(guān)心和幫助,還有醫(yī)院免費為孩子的父親進行治療,這個家庭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xiàn)在一年過去了,這個家里應該有了新的變化,這個時候讓梁曉素過去看看,杜秀青覺得,梁曉素應該不會拒絕的。
當然,杜秀青不能告訴她李成鑫要來,否則的話,梁曉素可能就會逃避了!
杜秀青很清楚,這個時候的梁曉素心里一定還是充滿了傷痛的,她可能還不太愿意見李成鑫,如果她想見他的話,可能早就自己聯(lián)系李成鑫了,他們可能早就見面了。但是,根據(jù)杜秀青了解,梁曉素這段時間除了外出旅行了十來天,其他時間都呆在家里,哪兒都沒有去,甚至連她的同學那兒都沒有去,就在家里陪著她的媽媽。
所以余河縣委也沒有人知道梁曉素回來了,信江市也沒有人知道梁曉素回來了。
梁曉素就這樣悄悄地走,又悄悄地回,這其中的故事,只有杜秀青一個人知道。
梁曉素接到杜秀青的電話的時候,是剛從海南回來的第二天。
“曉素,出去散心怎么樣?玩得還高興吧?”杜秀青笑著問道。
“還行吧——”梁曉素說道。
她覺得自己是個閑人,徹底的閑人,不用上班,不用工作,這個時候,只剩下休閑消遣陪媽媽了。
“曉素,很快就要過年了,縣委又要下鄉(xiāng)鎮(zhèn)去進行慰問,我希望你也能參加!”杜秀青說道。
“姐,我就不去了吧?”梁曉素說道,“這個時候我去不太合適啊,我已經(jīng)被免職了,不再是縣委的領(lǐng)導了——”
“曉素,其他的地方我不要求你去,但是,你曾經(jīng)的扶貧點我希望你能去看看,那兒的老百姓也很希望見到你,還有你資助的那一對姐弟,難道你就不想去看看嗎?”杜秀青說道,“你這么久沒有在余河,你的辦公室估計都有那兩姐弟寫來的信,只是你沒有看到罷了!”
杜秀青這么一說,梁曉素還真是有點心動。
說起春河鎮(zhèn)鄒家村,她對那里的老百姓還真是有感情的,尤其是那一對懂事的姐弟倆——丹丹和明明,她真的很想那兩個孩子。去年他們在讀高三,今年應該已經(jīng)上大學了!
想到那兩個孩子,梁曉素心里還真是想去,去看看他們。
可是,她轉(zhuǎn)念一想,她現(xiàn)在的身份真的不太適合和杜秀青一起去慰問,名不正言不順啊!她自己覺得沒什么,杜秀青也覺得沒什么,可是別人卻不會這么看的。她一個被免職的縣委領(lǐng)導,再出現(xiàn)在春節(jié)慰問的領(lǐng)導隊伍里,這讓別人怎么看?很多人都會產(chǎn)生很多很多的聯(lián)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