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混進工廠
,純禽大叔太兇猛 !
陸大妮邊看市志邊從手機里導出那天在楓楊區(qū)拍的照片。
那天拍的時候很匆忙沒仔細看,現(xiàn)在導出來放大一看,更加觸目驚心!
照片上幾乎都是陶瓷垃圾,成品半成品在路邊河溝里堆成山!有很多還混合著大片的生活垃圾,讓人簡直不能直視!
附近是一棟棟嶄新的樓房,旁邊就是這樣堆成山的垃圾,這里的人來來往往卻視而不見,難道真是久聞臭而不覺臭了?已經(jīng)麻木不仁了?
這些小河溝被堵塞了,一旦到了汛期遭遇大暴雨,很容易形成內(nèi)澇,這些工廠和居民難道不怕?還是以前從來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
看著這些照片,陸大妮的眉頭忍不住蹙了起來。
這樣的場景離她以前的生活太遙遠,甚至她根本就沒有見過這樣亂七八糟毫無秩序的工業(yè)區(qū)。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無序和混亂,她是深深地被震撼了。
鳳洲市志記載,鳳洲楓楊區(qū)自宋代以來開始生產(chǎn)陶瓷,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為了換取外匯,楓楊區(qū)被作為對外出口陶瓷的生產(chǎn)定點,當時生產(chǎn)的陶瓷就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為國家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去年,按照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楓楊區(qū)的陶瓷出口已經(jīng)位居全國第一,這是多么牛掰的一個產(chǎn)業(yè)!為鳳洲贏得了中國瓷都的名號,把景德鎮(zhèn)活活給打敗了。據(jù)說后來國家有關(guān)部門為了安撫景德鎮(zhèn),也為了平衡關(guān)系,給景德鎮(zhèn)授予了一個千年瓷都的稱號。
可就是這樣一個引以為傲的產(chǎn)業(yè),如今的生產(chǎn)方式卻是如此落后,浪費是如此驚人。
作為鳳洲的一大支柱產(chǎn)業(yè),應該是科學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可這樣的現(xiàn)狀何談科學和可持續(xù)?這樣的生產(chǎn),一定是停留在最原始的家庭作坊式,是殺雞取卵式的發(fā)展,是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fā),是不科學的,更是不可持續(xù)的!
陸大妮越看心里越堵得慌。
李慧正在打掃辦公室,來到她身邊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看著她電腦屏幕上的照片吃驚道:“陸大妮,你去楓楊了啊?”
“你見過這些陶瓷垃圾?”陸大妮問道。
“當然見過,我很多同學都在楓楊的陶瓷廠打工啊!”李慧說道,“我告訴你,楓楊人用的陶瓷根本就不用買,只要到路邊去撿就行了。有些丟掉的次品和半次品,都是很好的,老百姓日常來用,還很高檔呢!”
“你撿來用過?”陸大妮問。
“我沒有,我同學說的。說很多外來工都是這樣去路邊撿盤子碗啊茶杯啊什么的,到處都是,有的是不夠圓,有的是磁盤上有個黑點什么的,反正就是次品和廢品,很多工廠就這樣堆放在外面,所以到處都是啊!你看,不僅有日用瓷,還有衛(wèi)生陶瓷什么的,馬桶都有,你看看。”李慧指著上面的那堆垃圾說。
陸大妮仔細看了看,還真是啊!
一堆高高的是馬桶,另外一堆是盤子碗什么的,這兩種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放在一起的東西,卻在這個河道里意外地相逢了,緊緊地挨在一起。
“你有同學在陶瓷廠?”陸大妮看著李慧興奮地問道。
“有啊,很多陶瓷廠都有。”
“做什么的?”
“女孩子基本是修胚,貼花,挑揀什么的,厲害點的就搞設(shè)計了。男孩子有灌漿的,有制模的,還有燒窯的。都很辛苦。”李慧說道,“你問這些干什么?”
“能帶我去看看他們工作的工廠看看嗎?”陸大妮說道。
“可以啊,可是于站長不讓我離開。”李慧為難道。
“白天不行的話,我們就晚上去!晚上他們加班嗎?”陸大妮想了想說。
“有,他們經(jīng)常加班,訂單多的時候還要加班到晚上十點以后呢!”李慧說道。
“那我們今天晚上就去!”陸大妮說道,“你帶路,我開車,先聯(lián)系下你的同學。確保我們能夠進去,我想采訪他們,可以不?”
“采訪?那我得問問他們。”李慧說道。
“先別說采訪吧,就說去看看他們。到了我再看情況。”陸大妮說道,她怕那些人一聽采訪就不讓她們進去了。
只要能進去,能見到他們,陸大妮就有辦法問到她想要的東西。
“好,中午我來聯(lián)系一下看看。”李慧說道。
“這個不能讓于站長知道,我們誰也不告訴,悄悄地進行。”陸大妮神秘地說道。
“嗯!”李慧也神秘地點了點頭。
李慧覺得陸大妮來了之后她的生活都變得豐富了,她很喜歡和陸大妮在一起,很開心很快樂,而且還能增長見識。現(xiàn)在她也在學習,按陸大妮說的去想辦法提升自己。
晚上陸大妮開著那輛破車帶著李慧往楓楊區(qū)出發(fā)了。
半個小時后,車子到了李慧的同學所在的工廠——龍發(fā)陶瓷。
這是坐落在村里的一個工廠,規(guī)模比較大,新蓋的廠房占地大概有十幾畝,分了三個大院落,有好幾個大門,都有保安看守。
李慧領(lǐng)著陸大妮進去,保安剛要盤問,李慧的同學施潔從里面出來了——
李慧和施潔有些日子沒見了,一見面說不完的話,嘻嘻哈哈的甚是歡喜。
大家邊說邊往里面走。車間到處擺放著的都是碗碟杯子,一筐筐的,滿地都是。
“你做哪道工序?”陸大妮看著施潔問道。
“我是修胚的。”施潔說道,“就是陶瓷成型后出模了,再進行修整。”
來到施潔工作的地方,陸大妮頓時傻眼了——
到處是泥漿,架子上擺滿了剛成型的碗碟盤子,看上去還是濕漉漉的。旁邊幾位工人正在埋頭干活兒。她們都帶著很粗陋的橡膠手套,用一塊大海綿從桶里蘸水,不停地擦拭著剛出模的碗碟。桶里的水渾濁不堪,基本就是泥漿,她們的腳上也都穿著膠鞋。
二十一世紀都過去這么多年了,生產(chǎn)陶瓷的條件居然還如此簡陋!陸大妮萬萬沒有想到。
施潔在她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熟練地開始工作了。
陸大妮往窯爐車間走了過去。還沒走進,就覺得熱浪逼人。屋頂上幾個大吊扇在不停地轉(zhuǎn)著,地上還放著幾臺大功率的電風扇,陸大妮從那兒走過,感覺快要被狂風刮走。
車間里一層層的架子上擺滿了風干了的碗碟盤子,窯爐里紅彤彤的,正在工作,外面有溫控開關(guān),陸大妮看到上面顯示的溫度是1050度。
幾位師傅模樣的人坐在旁邊的小木桌上邊抽煙邊喝茶。
陸大妮拉著李慧走了過去。
“師傅,你好!”陸大妮很恭敬地喊道。
中年師傅全身都是黝黑黝黑的,警惕地看著她:“你是新來的?”
“我是施潔的朋友,這陶瓷得燒到多少度?”陸大妮問道。
師傅笑道,“問這個干嗎?”
“好奇——沒見過。”陸大妮說。
“這里面熱,你這樣的嬌小姐還是趕緊離開的好。”師傅邊抽煙邊說。
“師傅,您天天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工作嗎?”陸大妮再次問道。
“當然,這就是我的工作。”師傅說道,“你要是受不了趕緊走吧!”
“我沒事兒!”陸大妮說道,“是不是經(jīng)過這個窯高溫燒制后,就是成品陶瓷了?”
“呵呵,工序還多著呢!”師傅站起來說道,“這個白瓷要燒到1300以上,燒十個小時左右。出窯后還要貼花紙貼商標,然后還要再回爐燒一次。”
“那就是成品了?”陸大妮問道。
“對,還得挑揀殘次品,打磨底部,最后留下的才是正品優(yōu)等品。”師傅說道。
“成品率有多高?”陸大妮看著師傅問道。這是她最想要的答案。
“一般有七成就不錯了。有時候只有五成左右,殘次品很多,這和泥料有關(guān),也和前面的幾道工序有關(guān),所以要把握產(chǎn)品質(zhì)量得落實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師傅說。
陸大妮點點頭,師傅說的是實話。
“殘次品就隨意扔到外面?”陸大妮問道。
“以前工廠會讓人拉走,后來處理的成本高了,就直接堆放在外面,一段時間不拉就堆成山了。”師傅說道,“很可惜啊,這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殘次品不能再利用嗎?”陸大妮問道。
“再利用是不可能了。但是如果不追求太高的生活品質(zhì),這些殘次品是完全可以用的。以前有人來收購過這樣的殘次品賣到一些老少邊窮地區(qū),現(xiàn)在運費成本高,也沒人要了。”師傅說道。
陸大妮還想繼續(xù)追問下去,卻看到一個老板模樣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警惕地看著她,質(zhì)問道:“哪個部門的?”
“你是老板吧?”陸大妮反問道。
“對,我是老板,你是誰?”老板看著陸大妮一臉的疑惑。
“我——我是。”陸大妮馬上拿出自己的工作證遞到老板跟前。
“記者?誰讓你進來的?嗯?”老板頓時就板起臉,“馬上離開!”
“您別生氣,我沒有任何惡意,就想問您幾個問題,行嗎?”陸大妮試探著問道。
“對不起,我不接受任何采訪,我的工廠也不歡迎什么記者!請你馬上離開!”老板很生氣地說道,繼而對那位燒窯的師傅怒斥道,“是你放她們進來的?”
“不是。”師傅弱弱地說道。
“那誰讓你們進來的?啊?誰把記者放進來的?”老板簡直怒不可遏,“什么人都放進來,把工廠當什么了?”
陸大妮和李慧被老板大聲的咆哮嚇得頓時就愣住了!李慧的手都在發(fā)抖,死死地拉著陸大妮,恨不得馬上就從這里消失。
那位燒窯師傅不停地對陸大妮和李慧使眼色,讓她們快點兒走!快走!
李慧拉著的陸大妮手,快速挪動步子,往旁邊的側(cè)門溜去!
“站住!”老板的怒喝聲從后面?zhèn)鱽恚澳銈兓爝M我的工廠究竟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