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忤逆不怒
※原文
先生每與司馬君實說話,不曾放過。如范堯夫,十件只爭得三四件便已。先生曰:“君實只為能受,盡人忤逆終無怒,便是好處。”
※譯文
先生每當(dāng)與司馬光談話的時候,就不曾放棄過自己的觀點。而與范堯夫說話,十件事情中往往爭得三四件事便算了。先生說:“司馬光只是因為能夠忍受,任憑別人頂撞冒犯他,他也不生氣發(fā)怒,這是個優(yōu)點。”
※評析
宋代黃升在《鷓鴣天》中有這樣的詩句:“風(fēng)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是說一個人有魅力不僅在于能言善辯,靜默無言、埋頭苦干的人更值得人尊敬。
司馬光就不愿與人爭執(zhí),而總是習(xí)慣于保持沉默。即使別人頂撞冒犯了他,他也不生氣。正因為他善于保持沉默,不與人相爭,才受到了別人的尊重。
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有許多種形式,保持靜止的狀態(tài),通過“以靜制動”的方式來應(yīng)對他人的攻擊,是一種高超的斗爭哲學(xué)。在交談中保持適當(dāng)?shù)某聊⒃谛袆由喜扇〔蛔鳛榈牟呗裕伎梢垣@得良好的效果。事實上,與人交談的時候,有時不開口比開口更加有效。我們不是常說“此時無聲勝有聲”嗎?談話中如果喋喋不休,很容易就引起別人的厭煩。一個懂得沉默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