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西域動態(tài)
聽說有礦,劉廷杰忙不迭地跑過來。
在打下綏遠后,劉廷杰就擔任綏遠總兵,留守此地,雖然一直巴望著能當上統(tǒng)制的位置,但他知曉已經(jīng)不可能了。
憑借著地利,以及戰(zhàn)場上的收獲,讓劉廷杰私囊頗豐,壓制了對于官位的渴望。
他倒是看得開,尤世威當了他幾十年的上級了,再當幾年也無妨。
“你倒是鼻子靈驗。”
張國維笑了笑,飲了杯茶,臉上寫滿了歡喜。
“這沒辦法,這可是銅礦啊!”劉廷杰急切中透露著歡喜:“這可關(guān)乎咱們的帽子?!?br/>
雖然朝廷允許民間經(jīng)營礦產(chǎn),但銅礦絕對不在其列,中國貧瘠的礦場資源多靠云南和日本支撐。
銀圓和銅圓的誕生,雖然緩解了錢荒問題,但民間最大流通量,依舊是銅錢。
即使一枚銅圓抵五枚銅錢,但也要有銅不是?
發(fā)行貨幣基礎(chǔ)為銅礦,所以幾百年來,朝廷認為云南最大的價值,就在于提供紅銅和原木。
如果沒有云南,明朝將會陷入無制式新錢的尷尬局面。
而一旦綏遠發(fā)現(xiàn)銅礦,其意義不同反響,綏遠的重要性極速提高。
別的不提,張國維要求不多,只要和云南差不多就行,自己趕緊升官離開這里。
長久的待在綏遠,他感覺每一口呼吸都青草味和牛糞味。
“看來又得招兵了?!眲⑼⒔茈S口問道:“礦在哪里找到的?”
“陰山北邊,以及山嶺旮旯?!?br/>
張國維摸了摸修長的胡須,笑道:“這是咱們的福份,招兵,必須招兵來守著,莫要讓人偷了去?!?br/>
偌大的綏遠省,只有四座城,一府一城,余者皆是草原。
某種意義來說,大明朝廷掌控范圍只有四座府城,其余的地方是蒙古貴族自治,以百戶、副千戶、千戶的形式組織起來罷了。
由于產(chǎn)出不多,只有兩萬人駐守,另一半的蒙古人,同糧同餉,也是吃著皇糧的官兵,是朝廷的天然擁戴者。
有奶就是娘,在牧民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當然,這也沒辦法,草原太貧瘠了,養(yǎng)不活太多人。
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對于災(zāi)害更是推波助瀾,即使是山西那樣的地界,對于牧民來說也是頂好地界。
這幾年來的統(tǒng)計,綏遠省囊括了河套地區(qū),幅員遼闊,比甘肅還要大,但漢蒙加在一起,也不過二十五萬帳,六十萬人。
所以銅礦的產(chǎn)出對綏遠來說是件大好事,足以再招募幾千人,穩(wěn)固根基了。
很快,綏遠有礦的消息傳到了北京,內(nèi)閣歡騰,又多了一個財源。
鑄造銅錢不賺錢,但鑄銅圓卻能賺大發(fā)。
戶部每年因銅圓獲利過百萬。
如張國維所想的那樣,即使是個儲量不太大的銅礦,朝廷依舊是上心了。
畢竟有一就有二,值得投入。
工部立馬派遣數(shù)百名工匠千里迢迢運送而來。
隨后,在陰山又發(fā)掘了鐵礦,錫礦,以及石灰礦等礦,還有稀少的金銀伴生礦。
綏遠真的有礦。
“太好了?!?br/>
相較于張國維升官的樂趣,劉廷杰最喜出望外則是城池的修建。
曾經(jīng)棱堡大展神威,力扛滿清,其赫赫威名下,由瓦礫混合石灰的水泥極其不顯眼。
但劉廷杰知道,如今的水泥大為改進,開始用煉鐵的爐渣與石灰,黏土混雜,形成了新水泥。
效果則更好了。
如今鐵爐要是立起,爐渣不缺,再加上石灰的開采,新水泥立馬就來了。
“撫臺,這九原城將堅不可摧。”
劉廷杰開懷大笑。
明國在草原上統(tǒng)治越來越穩(wěn)固之時,西北地區(qū)的葉爾羌汗國,則瞄準了時機,向大明朝貢臣服。
葉爾羌汗國,東察合臺汗國的后裔建立的國度,曾經(jīng)抵達中亞的巴爾喀什湖一帶,一度自稱吉爾吉斯汗。
如今分裂的東西兩部恢復了一統(tǒng),但卻元氣大傷。
由于其國都在喀什地區(qū)的莎車,可謂是危機四伏。
西邊,吉爾吉斯汗國實力復蘇念念不忘復仇;而依靠著天山北部肥沃土地,準噶爾部實力極其雄厚,大有覆滅葉爾羌汗國的征兆。
此時,與準噶爾并列的和碩特部,首領(lǐng)為鄂齊爾圖汗,他是固始汗的大侄子。
固始汗去了青藏高原后,鄂齊爾圖汗接起剩余的部眾和草場,成為了漠西蒙古的盟主。
雖說只是撿了點殘羹剩飯,但和碩特部依舊實力強悍。
無論是和碩特還是準噶爾,都是信仰佛教的部落,而且還是臧傳佛教,對于葉爾羌這種綠教蒙古汗國自然針鋒相對。
這時候,坐擁走廊走勢的葉爾羌汗國自然對大明忠心耿耿。
所以,阿布都拉哈汗則直言道:“圣教在伊犁遭受和碩特部與準噶爾部的侵襲,西邊已然到了危急時刻,我們需要明朝?!?br/>
“尊敬的大汗,明朝在東邊,和碩特在西邊,相隔上千里,明朝又怎么幫上忙?”
吐魯番阿奇木,胞弟蘇里唐,則問出來自己的疑惑。
“根據(jù)哈密的消息,在去年,衛(wèi)拉特蒙古諸部聯(lián)名向明廷朝貢,獻上貢賦,已然與咱們一般成了臣屬?!?br/>
阿布都拉哈汗則坦言道:“宗主國都為大明,屬國相爭,名義上來說,大明可以協(xié)調(diào)一二?!?br/>
“況且,聽說甘肅有數(shù)萬明軍駐扎,只要與其聯(lián)盟,和碩特與準噶爾定然心生忌憚?!?br/>
很快,與明朝結(jié)盟就提上日程。
對于西域的葉爾羌汗國來說,嘉峪關(guān)附近的數(shù)萬明軍,直接威脅到核心地區(qū)吐魯番。
朝貢是必須,也是不得不為之的,結(jié)盟后東邊無戰(zhàn)事是最好的結(jié)果。
至此,衛(wèi)拉特蒙古諸部(漠西蒙古)、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諸部(漠北),三大蒙古諸部都已經(jīng)向大明表達臣服。
當然,漠南是化省直接治理,漠北是自治,而漠西蒙古則隔了葉爾羌汗國,鞭長莫及。
不過名義上統(tǒng)一蒙古,也是統(tǒng)一,紹武皇帝要是稱汗也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摹?br/>
遠在肅州坐鎮(zhèn)的高一功,聽聞綏遠有石灰礦、鐵礦后,瞬間心動不已。
恰好葉爾羌汗國送來了西域消息。
“哈密(古伊州)物產(chǎn)豐富,乃是大明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