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玉米糧種
似乎是受到了孫家的觸動,亦或者太子位置的動人,朱誼汐到底還是做出了一些改變。
每月初一、十五,他都會抽出一個下午時間出來,與幾個兒子們交流活動。
關心學業(yè),身體,以及打獵,練字,蹴鞠等事,也算是父子親情的一種維護吧,有多少算多少。
不過,權力動人心,小的時候管用,等大了那就是天家無父子了!
聊勝于無吧!
朱誼汐將目光投向了朝廷,整個內(nèi)閣卻忙做一團。
追封爵位,遼東戰(zhàn)事后的賞賜,以及對宗室的處理……
一樁樁一件件的,都是費大力氣的活。
不過皇帝卻著實不想在紫禁城待了,七初就直接搬到了玉泉山莊避暑。
這時候,兩大高原活坲也從漠南回來了,完成了賜福大業(yè)。
皇帝也大加獎賞,賞賜了大量的佛經(jīng)。
對于漠南地區(qū)的寺廟,察哈爾、綏化二地,也各規(guī)劃了一座規(guī)模超前的大寺廟,預計同時能夠容納五百名僧侶。
僅僅是造價,每座就超過了十萬塊,戶部饒出一半錢來,另一半則是蒙古貴族們募捐而來。
兩位大弟子自然得坐鎮(zhèn)兩地,看著寺廟修建好,然后塑造黃教的統(tǒng)治地位,體系也就完成了。
不過,最大的驚喜,則是漠北的年輕活坲,他仰慕高僧之名,南下追隨去高原學習。
由此,甚至有意愿從覺囊派改為黃教。
緊隨其后的,則是喀爾喀蒙古的謝圖汗、車臣汗、扎薩克圖汗的使臣。
他們愿意與大明聯(lián)系,保持中立。
“中立,天底下有這樣的好事?”
朱誼汐冷笑一聲,等把科爾沁打服了,就去動喀爾喀三部。
察哈爾、科爾沁左右夾擊,喀爾喀怎么能逃?
想到這里,他又不由得回味之前的文殊菩薩大皇帝尊號。
等打服了蒙古,我也要上個尊貴無比的尊號。
到時候,草原、中原、高原,三大尊號到手,別提多威風了。
不過,暢想之余,皇帝也帶著眾皇子,來到馬場,為其精心準備了禮物。
大皇子朱存槺、次子朱存楓,三子朱存渠,四子朱存樺。
三棵樹,一個渠,一目了然,朱誼汐感覺自己根本不需要封個王。
其中老三、老四都是六歲,老大和老二都是八歲。
幾個小家伙亦步亦趨地跟著父皇,來到了一排馬廄旁。
皇帝一示意,立馬就牽出來四頭母馬,以及熱衷于吃奶的小馬駒。
沒斷奶的馬駒,只是比狗大一些,看上去蠻可愛的。
幾個皇子立馬驚了,目不轉睛地盯著馬駒,然后又轉到皇帝臉上,眼眸中滿是好奇與喜悅。
“沒錯,這是送給你們的禮物?!?br/>
朱誼汐摸了摸幾人的腦袋,幸虧手長才雨露均沾。
“文武齊全,才會是好漢,這段時間你們要天天來,看人家怎么喂馬養(yǎng)馬的,等馬駒斷奶后,可得是你們照顧了。”
“父皇您放心——”長子朱存槺拍著小胸脯,自信滿滿。
皇三子朱存渠則喜形于色,滿口答應。
言罷,幾個小家伙迫不及待地走上去,好奇寶寶一般東摸摸,西瞅瞅,別說是馬了,就算是朱誼汐也忍不住想要踢一腳。
不過,父子關系突飛猛進。
“陛下,成了!”
這時,軍馬場派人傳來消息,經(jīng)過多年來的引進和培養(yǎng),駱駝已經(jīng)達到了三千峰,足以組織一支騎兵了。
“不急?!?br/>
皇帝保持淡定,滿清都滅了,駱駝的重要程度直線下降。
“啟稟陛下,玉米成了?!?br/>
這一聲匯報,徹底讓朱誼汐驚喜了。
皇帝連忙出了山莊,來到了實驗田。
只見在一處平緩的坡地上,一大片綠泱泱的玉米地,正結滿了飽和的果實,果穗變成了金黃色,黃綠相間,顯得頗為好看。
附近約莫百畝地,都是特地劃出來的試驗田,培育優(yōu)良種子的地方。
“產(chǎn)量多少?”
朱誼汐不顧地面的塵土,迫不及待地來到跟前,驚喜地撫摸著割手的大片葉。
“陛,陛下……”
“前兩年剛播種時,畝產(chǎn)不過兩百來斤,而且其果還沒拳頭大,又小又癟,對于咱們北方來說很不適應?!?br/>
一旁照顧此地的農(nóng)夫,顫抖地蹦出幾個字,負責此次的宦官就忍不住插嘴,條理清晰地吐露出來:
“如今這幾年不斷地選種,畝產(chǎn)能超四百斤了……”
皇帝聞言,輕輕點頭。
所謂的優(yōu)選,就是人為改良,把那些產(chǎn)量高的種子留下,一季季的篩選,讓高產(chǎn)量的自然授粉,從而留下優(yōu)良基因。
這就跟養(yǎng)馬一樣,簡單又笨拙的篩選。
在玉米和番薯傳入后,朱誼汐一開始熱衷的是番薯,后來更喜歡玉米。
番薯雖然產(chǎn)量高,但吃起來沒營養(yǎng),而且太損耗地了,種一茬得養(yǎng)一年,不然沒幾下就廢了。
而玉米不一樣,不擇貧瘠,耐儲存,且產(chǎn)量穩(wěn)定,更適合北方生長。
尤其是遼東收復后,他更關心的是長期的占據(jù)下來,而糧食問題則至關重要。
在之前錦衣衛(wèi)的報告中,朱誼汐突然意識到,此時的遼東竟然以小麥為主要農(nóng)作物,而不是后世習以為常的稻米和玉米。
這也就難怪明軍不樂意北上,占據(jù)整個東北,實在是打下來也種不了小麥,氣候太不適宜,拿下來只能挨餓。
滿清也沒意識到這點,所以這些年只是不斷地掠奪更多的奴隸,開墾更多的荒地來種田,結果卻飽受小冰河困擾,事倍功半。
朱誼汐則以超越時人的眼光,一下就瞄到了關鍵——糧種。
“只要讓東北種上大豆、玉米、水稻,那就不缺糧食?!?br/>
壓制住心中的喜悅,皇帝繼續(xù)道:“玉米不適應咱們北方,你們繼續(xù)培育,再接再厲?!?br/>
言罷,他再道:“把這四百斤的種子都盡可能的培育,也能勉強將就用下。”
相較于番薯,玉米的種類太多,必須優(yōu)選配種,才能弄出適合北方的種類。
不過目前的產(chǎn)量已經(jīng)足夠在東北普及了,比起脆弱的小麥,玉米更適合在遼東做農(nóng)作物。
到了那個時候,偌大的東北,才適合大規(guī)模的遷徙,充實戶口。
了一樁心事,皇帝興高采烈地離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