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大明軍銜
明朝的武舉與科舉一樣,都是從秀才、舉人、進士三級跳,但卻沒有殿試。
考試的內容也簡單,騎射和默寫武經(jīng),選拔的只是將才,猛將,而不是帥才。
“那應該如何?”
眾人不解。
“文有國子監(jiān),武應當有演武堂?!?br/>
皇帝沉聲道:“凡中武舉人者,須入演武堂進修兩年,再參加會試?!?br/>
所謂的演武堂,自然就是隨軍學堂的升級版。
隨軍學堂這些年操辦以來,最大的作用就對軍隊進行了掃盲教育,從而使得大部分的兵卒,最少認得五百個字。
這在京營之中格外的顯著。
但為將者可不能光認識字,后勤,地圖,布陣,扎營、鼓舞士氣等問題上,還需要學習和培養(yǎng)。
當然,這在亂世之中自然是錐入囊中,輕易的顯現(xiàn)出來,而太平年間則需要培養(yǎng)。
成體系地培養(yǎng)。
明朝武將是世襲的,幾百萬衛(wèi)所之中,總歸能出一些良將,如戚繼光,李如松等,但付出的代價卻是高昂,得不償失。
想到這里,除了民初的一些開國將領外,中后期的名將幾乎屈指可數(shù),承平是假話,蒙古人的威脅貫穿明朝300年。
“為鼓舞士氣,武舉應當也該有會試,夸耀游街?!?br/>
“陛下,以文馭武才是國策??!”
到了這時,張慎言忍不住開口了。
一旁的內閣幾人雖然沒有附和,但卻持默認態(tài)度。
“軍備廢馳,武將跋扈,福王監(jiān)國時的境況忘了?”
朱誼汐不喜道。
這些文人,有時候自己喜歡斗,但這時又一致對外,想著壓制武夫,也不想想這是什么時候。
“好了,文武扶持,大明才能昌盛,不要再說了。”
皇帝不悅道。
“陛下,您說的演武堂,不知文舉人能否報名?”
趙舒并非直面剛,而是選擇暗度陳倉,拱手笑道。
“哦?”
朱誼汐一楞,瞅了瞅這位首輔,突然就笑了:“自然可以?!?br/>
“就算是狀元郎,也能再去演武堂,要是能拿文武雙狀元,我也無話可說?!?br/>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相較于文章的好壞,武藝的高低是可以比出來的,騎馬,彎弓,這些可都要真人上馬去比。
內閣、六部也終于露出一絲笑容。
最后,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留了下來。
武舉的舉行刻不容緩,秀才舉人的選拔后,總不可能放任不管,讓他們閑置在民間吧?
以前是有衛(wèi)所維護秩序,這些人根本就沒了位置,如今鎮(zhèn)戍制出臺,這些人自然有了用武之地。
“陛下,縣巡捕營為從七品,可由秀才、舉人充任,而府之巡捕營,可由武進士擔任。”
呂大器倒是直接開口,大方的很。
要知道文進士出來,也不過是七品的知縣,而區(qū)區(qū)武秀才、舉人,就足能擔任從七品,顯得極為大方。
當然,這也是文貴武賤的縮影,到了清朝,武狀元直接授官正三品的參將,如果是文職,就顯得極為夸張了,但文官習以為常。
“可——”
皇帝點點頭,默認了。
不過,他還是補充道:“如今各縣、府之巡捕營正,可從傷殘軍官調出,也可讓京營撥出……”
按照慣例,出京高一級,京營的隊正,就可以直接擔任一縣巡捕營正了,其誘惑不言而喻。
兵部話說完,就提到了五軍都督府。
代表都督府的是朱猛。
皇帝跟他說的,乃是軍中的職位、軍銜問題,而這些又涉及到了待遇問題,與兵部息息相關。
如今京營中實行的是皇帝根據(jù)武散階修改的新散階,即三十階變成了十二階,剔除了升授和加授。
如,從四品,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信武將軍,顯得極為麻煩,后變成了宣武將軍。
這些軍銜雖然是權宜之計,但卻相當于給軍官加俸祿,很得軍心,不過也是時候更改一二了。
“十二階應改為九品十八階,從最低等的從九品開始授銜?!?br/>
皇帝想著昨天思量大半宿的計劃,對著兩人說道:
“軍中首重軍銜,再重軍職,低階見高階,必須彎腰行禮避讓?!?br/>
言罷,一番草稿就交到兩人面前,輪流觀看。
呂大器第一時間看完了,捋著胡子思考起來。
新的軍銜分成了士、校尉、都尉、將軍,大將軍五等。
其中士為右士,中士,左士,上士,這顯然是春秋戰(zhàn)國的士脫不了干系;校尉也分為右校、中校、左校,大校;都尉為右尉、中尉、左尉,大尉。
而在將軍則右將,中將,左將,大將。
大將軍只有兩個,驃騎大將軍,鎮(zhèn)國大將軍。
基本上以右、中、左、大,劃分,國朝以左為尊,也沒毛病。
只是怎么說來的,太過于簡單粗暴。
“陛下,這也太過于簡略極為些?!?br/>
呂大器無奈道。
“簡單直白最好不過?!?br/>
誰料朱猛直接坦然道:“之前什么宣武校尉,太過于難記,麻煩,陛下如今這么一設計,哪怕是個憨人,也能記得明白?!?br/>
“是微臣偏頗了?!眳未笃髦荒芄笆?。
朱誼汐擺擺手,他度量大,這點事怎么會記掛心上呢?
頂多安排一些苦活累活罷了。
你看,朱猛還在那里拍馬屁,連連夸贊不止。
簡單好記的軍銜,對于軍隊來說實在太方便了,這是資歷的寫照。
有些人沒功勞有苦勞,能力不行,但總不能任由其原地踏步吧?
這時候軍銜就顕出來了,職務不夠待遇湊,你個隊正跟營正一個軍銜,其他同僚見了你還得行禮,這多爽?
“以副隊正為從九品,一階一階的往上對照,軍銜只能低配,絕不能高配?!?br/>
皇帝直接說道。
到這里,他忽然就想起了后世軍銜的配置,在衣服上必須要有區(qū)分。
可他早就忘記個七七八八,那還記得清?
忽然,他頓悟了。
企鵝他還記憶猶新呢!
“每個軍銜,就得有匹配的胸章,猶如補子一樣,縫到衣服上。”
“士為三角星,校尉為五角星,都尉為彎月,將軍為太陽……”
突然,皇帝咬舌了。
好懸,他差點把皇冠吐露出來。
“至于驃騎、鎮(zhèn)國兩大將軍,就用金線同時繡上日、月,大明在肩?!?br/>
“例如,右士為一顆三角,中士為兩顆,左士為三顆,上士為四顆,以此類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