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又要援朝?
勒克德渾拿下朝鮮王李倧后,立馬控制了全城。
旋即召集文武百官,當(dāng)眾數(shù)落李倧的不遵天命,陽奉陰違等惡性,當(dāng)眾廢黜了其王位。
原本準(zhǔn)備起立世子李淏,但其不見蹤影,只能立李倧之庶子,年僅九歲的李澂為朝鮮王。
如此一來,朝鮮依舊在李氏之后,證明清國只是為了懲戒朝鮮,而并非滅國,更非篡奪江山。
這般可謂是名正言順。
名義這東西特別重要。
這般行事后,朝鮮朝堂中的那些官吏,除了那些頑固派外,大部分選擇了屈服。
由此,滿清幾乎是毫不波瀾的拿下朝鮮,府庫中的鹽、鐵、糧、布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北上,補(bǔ)充元氣。
“另外,嚴(yán)選各地船塢,修建海船,記住,一定要隱蔽,莫要讓明軍知道?!?br/>
洪承疇坐在王宮旁的一處偏房,在這里布置一切。
雖然只是掛職戶曹(戶部)擔(dān)任參判(侍郎),但他在漢城可謂是一言九鼎,事實中的朝鮮總督。
“關(guān)于皮島的消息,一定要秘密收集,不要輕舉妄動。”
洪承疇分外珍惜這樣的機(jī)會,更是小心謹(jǐn)慎,力求一役解決皮島這個外患。
而造船,最為重要了。
“世子李淏抓到了嗎?”
這時,忙的不可開交的洪承疇,終于注意到提前出逃的李淏,不由得問道。
“稟參判,還未得到消息?!?br/>
“那就封其為清安君,令其回到漢城?!?br/>
而此時的世子李淏,則歷經(jīng)千辛萬苦,來到了兩百里外的開城。
這是高麗的王京所在,也是僅次于漢城的大城,商業(yè)極其繁華,與灣商齊名的松商就在此地。
此時,松商大房趙安,則畢恭畢敬地呈上來自于漢城的消息,開口道:
“邸下,如今殿下被迫退位,朝堂上下控制在滿清手中,偌大的朝廷宛若傀儡,不敢違背絲毫?!?br/>
“國難,國難??!”
李淏長嘆一聲,面色難看。
即將到手的王位沒了,朝鮮的屈辱又增加許多,太恥辱了。
想到這里,他握緊拳頭,閉目不言。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怒氣已經(jīng)充盈胸中,沒有人敢打擾他。
這時,隨同而來開城,并且一路伴隨幫助的灣商大房林任,拱手道:“事到如今,唯有邸下才能撥亂反正?!?br/>
“但開城距離漢城太近,清軍轉(zhuǎn)瞬就到,敢請邸下遷移平壤,再行撥亂反正。”
林任的話,雖然與趙安一致,但卻多了一個遷移平壤,既然不想讓開城的松商奪取政治利益。
不過這話倒是真的,開城太危險了,平壤不僅是山城,更遠(yuǎn)離漢城,親近皮島。
明軍在側(cè),安全感不言而喻。
李淏明顯意動了。
趙安暗罵不止,剛想說話,卻被一旁的黃功搶先,只見其拱手拜下:
“邸下,如今先王被迫退位,國不可一日無主,懇請邸下即王位——”
“懇請邸下即王位——”
這下,所有人都反應(yīng)過來,忙不迭跪下勸導(dǎo)。
李淏則站起,道:“我德行淺薄,實當(dāng)不得王位……”
這下,所有人再勸,其還是不準(zhǔn)。
直到最后,有人開口道:“若世子不即王位,就那么忍心看三百年朝鮮社稷顛覆?”
“歷代先王的基業(yè),一朝喪盡……”
李淏不為所動:“我可以監(jiān)國,但不可僭越?!?br/>
直到這時,來自于皮島的消息,終于抵達(dá)開城。
李淏大為震怒:“清國亡我之心不死,建奴果真可惡。”
這封書信,詳細(xì)介紹了清國的陰謀,一番添油加醋,侵奪朝鮮之心溢于言表。
震怒之下,李淏只能在開城登基稱王。
遵父親李倧為太上皇,并發(fā)詔書,要求天下八道勤王。
翌日,其就以向大明求兵為由,奔向平壤。
轉(zhuǎn)眼間,朝鮮八道中的咸寧道、黃海道、平安道、江原道、慶尚道接連表示歸附。
漢城則出動禁軍,直赴開城,宣布李淏為叛逆之人。
皮島也知曉了朝鮮發(fā)生的大事,一個個驚詫不已。
誰能意料到,平靜幾十年的朝鮮,又開始動亂起來。
“朝鮮亂了,建奴看來是目的難成?!?br/>
文熙倒是露出一絲笑容。
“朝鮮文弱,視建奴如虎,世子怕不是其對手?!?br/>
李應(yīng)仁則搖頭道:“若是沒有咱們的幫助,平壤被攻破也是眨眼間。”
“你是說,建奴會派兵南下?”
文熙不可置信道:“朝廷可能縱容?”
“朝廷在遷都,怕是沒有時間理會。”
李應(yīng)仁搖頭,臉上滿是痛苦:“怕是建奴預(yù)料此事,才會行此險計吧!”
果然,匆匆組建的平壤班子,就立馬走上了逃亡生涯,不得不遞上一封求援信。
皮島只能讓人接應(yīng)其上島,并且向朝廷稟告。
這時,剛至臨清的朝廷,收到了皮島的奏疏,朝鮮大亂的消息陸陸續(xù)續(xù)而來。
內(nèi)閣上下一片震驚。
就連朱誼汐也分外驚詫:“難道又要來一次援朝?”
此話一出,內(nèi)閣沉默了。
趙舒則拱手道:“陛下,建奴入朝,不外乎錢糧爾,其為補(bǔ)其元氣,無所不用其極?!?br/>
“若是置之不理,怕是八旗中還得多一個朝鮮八旗?!?br/>
“朝廷決不能讓其得逞?!睆埳餮詣t鄭重道:“朝鮮不僅是太祖制定的不征之國,更是國朝羽翼,請陛下派遣兵馬入朝,清剿建奴。”
“次輔,入朝可要花費不少錢糧?。俊?br/>
閻崇信這時候不得不開口道。
“花錢怎么了?這關(guān)乎國朝未來,如果朝鮮順服,那可是千萬人口?。〉值脙扇齻€省。”
“我增一分,敵增三分,決不能坐視不管?!?br/>
張慎言不客氣地反駁著。
趙舒眉頭一皺,輕嘆道:“如今遼西遍地堡壘,陳東言語極難,而朝鮮卻可為突破口?!?br/>
“你是說,第二戰(zhàn)場?”
皇帝看了一番熱鬧,突然笑了起來:“這倒是個好方法。”
“遼西難打,就在朝鮮打,那里地形崎嶇,不適合騎兵,為地利;朝鮮上下皆恨建奴,此為人和?!?br/>
“即使是天時各分一半,地利人和在我,此戰(zhàn)焉能不勝之?”
皇帝自信滿滿。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