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夏日后宮的一個春夢
第11章 夏日后宮的一個春夢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歌妓一詠三嘆,水袖如飛,那樣悲壯的歌聲由江南佳麗們婉轉(zhuǎn)地演繹出來,另有一種凄婉的憂傷。
多爾袞以銀箸擊金樽打著拍子,醉態(tài)可掬。這些歌妓是從綺蕾進(jìn)宮后買進(jìn)府里來的,綺蕾的離去令睿親王府如此空曠,不得不讓她們的歌舞權(quán)做填充。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荊軻刺秦可以流芳百世,綺蕾呢?她若行刺皇太極得手,可會留一段千古的傳奇?
自送綺蕾進(jìn)宮那一天起,多爾袞就無時無刻不在焦慮地等待,等著刺殺得手的捷訊自宮中傳來。到了夜間,這種焦灼就更加強(qiáng)烈而意味深長,他充滿妒意地猜測著,此刻的綺蕾一定很妖嬈,此刻的皇太極一定很瘋狂。
她已經(jīng)將他迷惑了三個月了,為什么還沒有動手?他和她的糾纏到底還要延續(xù)多久?如果她失敗,會將自己供出來嗎?如果她成功,會不會被處死?
他真想把綺蕾從永福宮里翻出來當(dāng)面問個清楚。然而盛京的后宮雖然不比明宮那般闈禁森嚴(yán),貝勒親王出入妃子寢殿畢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總得捏個因由藉口,還要時間巧,還要接應(yīng)得心照不宣--宮院深深,誰又是多爾袞的內(nèi)應(yīng)呢?
究竟不知道是莊妃的主意,還是綺蕾自己的心思,多爾袞每每拜訪永福宮,總是丫環(huán)陪侍,眾目睽睽,見到綺蕾的機(jī)會就少,想單獨說句話,竟是比登天還難。
他惟一的辦法,就是拐彎抹角地向大玉兒探聽,并且一反常態(tài)地,鼓勵自己的福晉頻頻進(jìn)宮,且說:"說什么我們也是綺蕾的義父母,你這做額娘的,有閑還該常去探望走動才是,也顯得我們領(lǐng)受大汗的好意,知恩圖報。"
睿親王妃巴不得一聲,三天兩頭地盛裝了顛顛往宮里去,每次都帶回來一籮筐的閑話。她很訝異丈夫竟然有興趣聽她饒舌,便越發(fā)添油加醋地,把宮里那些見聞盡興轉(zhuǎn)述出來,每每說到興奮處,便獨個兒先感慨嘻笑起來,搖頭晃腦地咂摸著,把剛剛說過的話又原封不動地重復(fù)兩三次。
多爾袞耐著性子聽福晉演說,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她令他失望。那些訊息沒有半點價值,即使涉及到綺蕾,也無非是些大汗如何厚賞她眾妃如何議論她這些聽了叫人愈發(fā)生氣的話。
于是,每次聽完那些廢話,他便叫歌妓們進(jìn)來,令她們沒完沒了地歌舞那曲"風(fēng)蕭蕭"。永遠(yuǎn)是這一曲。除非成功,他此生都不打算再聽到別的歌。
這樣子捕風(fēng)捉影地等了三個月,刺殺的訊兒仍然紋絲未動,宮里卻傳來了綺蕾懷孕、封為靜妃、賜建關(guān)睢宮的消息。
綺蕾懷孕了?多爾袞那個恨呀,他說不清自己為什么這般仇恨,不僅恨上了皇太極,甚至也恨上了綺蕾。這個賤人,她竟然為皇太極懷孕。她沒有讓他死,卻要為他生--為他生孩子!
那天下午,多爾袞把自己關(guān)在花房里呆坐了整整一下午,不許任何人進(jìn)去,就是睿親王妃也不可以。
他坐在花房里,看著綺蕾用過的妝鏡,睡過的床鋪,感覺到一種嶄新的從未有過的情緒,叫做寂寞。那蝕骨的寂寞讓他整個人覺得空落得好像隨時可以飄走,蕩在空中,漫無目的,也無可落處。
這一刻比任何一刻都讓他清晰地明白,綺蕾走了。
綺蕾已經(jīng)走了三個月,然而他一直沒有當(dāng)她真正離開。現(xiàn)在,他確定了,她是真的走了,再也不會回來。而越是因為他知道她已經(jīng)走了,她在的時候的那些記憶就越是鮮明地浮上心頭。
不知為什么,每當(dāng)想起她,他記憶中最鮮明的形象始終不是她艷妝重裹的樣子,也不是她誘惑于他的種種把戲,而只是她傷病時的可憐狀。她那么無力地而又真實地躺在那里,毫無矯飾,把性命完全地交給自己,那是怎樣的一種淵緣?
他記得她剛剛醒來的那會兒,他喂她吃粥,可是長久的服藥已經(jīng)讓她的胃口失去了消化的功能,粥剛喝下沒多久,忽然整個兒地噴吐出來,吐了他一身。他不放棄,換了碗粥,扶起她,繼續(xù)喂。她吃得很艱難,吃了幾口,又吐出來,虛弱地?fù)u頭。他不許她軟弱,逼迫她,如果你連一碗粥都對付不了,又怎么對付皇太極呢?再不吃飯,你就要一輩子躺在這床榻之上了,休想再站起來,那么,你的仇怎么辦?恨怎么辦?她撐起身子,又勉強(qiáng)開始咽粥。
此刻,那喂粥的一幕鮮明地重現(xiàn)在眼前,一遍遍重復(fù)著,他現(xiàn)在知道那一刻他有多么充盈而滿足。如果可以讓他一輩子替綺蕾喂粥,他將有多么幸福,而生命又將多么有意義。
可是現(xiàn)在,她離開了他,徹徹底底地把自己從他的生命中連根拔出,棄如敝屣。她是他的人,她的命是他給的,她怎么可以背叛他,為別人生孩子?
她真是太辜負(fù)他了!
曾經(jīng)對綺蕾有多么摯愛,如今就對她有多么仇恨。多爾袞恨不得沖進(jìn)永福宮去把綺蕾掐死。然而他能做的,只是掐斷了一枝插瓶用的雁來紅,將它在自己的手心里揉得粉碎。
微腥的花的汁液從指縫間滲出,如血。
這一日,睿親王妃又一大早就裝扮了大張旗鼓地進(jìn)宮去了。到了中午,多爾袞在前朝議完政事,大汗留膳,八旗將領(lǐng)向來不慣斯文安靜地細(xì)嚼慢咽,酒至微醺,興致漸濃,便有人提議猜拳,投壺,甚至斗腕,摔跤,十王亭廣場上鬧成一片。
一時阿濟(jì)格因與豪格斗酒輸了不肯認(rèn),兩人爭執(zhí)起來,紅白旗的子弟各有相幫,竟成兩旗摔跤大戰(zhàn)。皇太極原本喜愛熱鬧,且旗人子弟斗毆打架都是尋常之事,只要不傷及人命,便不必理。遂不僅不勸,反而興致勃勃地觀戰(zhàn),并帶頭下注,賭兩人究竟誰輸誰贏,眾額真也都哄然叫好,下注投標(biāo),分庭抗禮,竟成賭局。
多爾袞見鬧得不堪,乘人不備溜出席來,徑自穿過崇政殿東掖門往后宮里來,一路思忖,遇到人查問,只說尋福晉回府順便拜會莊妃就是。
幸喜正午炎熱,除了前庭侍宴的執(zhí)事太監(jiān)外,其余仆婢竟都捉空兒躲清閑去了,從鳳凰樓往永福宮一路行來,除了蟬噪蛩鳴,花影扶疏,竟是一個人影兒不見,鴉雀無聲,連貓兒狗兒也都盹著了。
穿過雕花回廊,便是永福宮門首,忍冬帶著小丫環(huán)恭迎出來:"睿親王妃和靜妃娘娘往清寧宮給娘娘請安去了,莊妃娘娘新浴,正在午睡。"
多爾袞只覺得心里微微一動,漾過一陣異樣的感覺。"新浴"這兩個字帶給他一種莫名的刺激,使他忽然很想立刻、馬上見到莊妃,一刻也不能慢怠。可是見她做什么呢?他沒有想過。
"我有密事奏娘娘。"他揮一揮手,"你們不用跟進(jìn)來服侍了。"
莊妃娘娘果然在小睡。
就睡在院子里,花架下,涼椅上。
午后的宮苑是靜的,幾只鶴棲在池邊打盹兒,連廊上的鸚鵡也慵懶。
渴睡的宮女倚著荼蘼架有一下沒一下地給莊妃打著扇,眼睛半開半合,也已經(jīng)朦朧,見到多爾袞,要想一下才省過來請安。
卻已經(jīng)被多爾袞的手勢制止了。他接過扇子:"你們出去。這里有我。"
這句話極不通。這里有你,為什么就該我們出去呢?
可是宮女們沒有多想,她們習(xí)慣于服從,習(xí)慣于不想。她們溫順地退了出去,靜靜地,裙裾拖在落花上,一絲聲響兒也沒有。
她們剛才的位置,被多爾袞取代了。
他拿過扇子來,卻沒有揮動,只是靜靜地坐在莊妃的涼榻旁邊看著她,看她長長的睫在眼瞼下遮出半輪新月,看她柔嫩的頰因為熟睡而嫣紅,還看她半搭在身上的錦被滑落,露出一漲湖水般的美人骨與半截酥胸。
看著看著,他就不安靜了,試探地伸出手,輕輕沿著骨的走向撫摩著,一下又一下,緩如打扇。
莊妃沉沉地睡著,毫無知覺,或者,是早已知覺了,卻不愿醒來?
終于,身體靜下來,還依然在微微地抖動。
身下的女人,死了一樣,緊閉著眼,眼角有兩滴淚。
他看著那兩滴淚,心里有異樣的滿足和安靜。皇太極上了他的女人,而他上了大玉兒,他們扯平了。他對自己說,這是第一次,還會有下一次,第三次,第四次,皇太極令綺蕾懷了孕,他也一定要讓莊妃懷上自己的孩子。
只有這樣,才可以洗去綺蕾帶給他的傷害。
他捧起莊妃的臉,細(xì)心地將那淚吮去,抱起她,一步步走進(jìn)寢宮,輕輕放在榻上,不忘了扯過另一條錦被將她蓋上,然后,離開。
當(dāng)他走時,他覺得自己拋棄了綺蕾,拋棄了對她的期待和信任,也拋棄了對她的思念和愛慕。
他們兩個,互相背叛了。
而自始至終,莊妃沒有睜開過眼睛。
仿佛,只是一場春夢。
入夜,忍冬服侍莊妃睡了,自己也在外間躺下,卻忽聽得帳內(nèi)似有抽泣聲,忙起身進(jìn)來,輕輕問道:"娘娘,可是做夢?"問了兩聲,不見答應(yīng),深知娘娘為人是不喜別人打探心思的,便只做聽錯了,仍回外間躺下。
稍頃,隱隱聞得里面又有嘆息之深,忍冬猶疑不定,終不敢再進(jìn)去,只聽莊妃在里面輾轉(zhuǎn)反側(cè),忽嗔忽喜,若有無限心事。
忍冬屏息聽著,雖不知白日里發(fā)生什么事,約摸也猜著了。十四爺出門時,她原留了個心眼,不叫別的宮人進(jìn)去,只自己一人進(jìn)了院子,看見藤椅塌散、錦被拋疊,娘娘的褻衣被扯得裂落一地,不禁大吃一驚。再看莊妃,死了一樣躺在榻上,闔目微息,兩頰潮紅,聽得忍冬進(jìn)來,只微微啟眼看了一看,想要說話又沒力氣,仍闔目似睡非睡,便不敢驚動,只快手快腳收拾了殘局,又替娘娘放下帳子,這方開門叫別的人進(jìn)來。
近身服侍莊妃娘娘這許多年,雖然莊妃為人嚴(yán)謹(jǐn),不茍言笑,然而每每遇到十四爺,卻行跡親昵,每涉于狎,十四爺猶喜動手動腳,便當(dāng)著丫環(huán)面也從不檢點,莊妃面上雖惱,其實半推半就,春風(fēng)上臉,看情形也是愿意的。她的心事,忍冬便多少猜到些了,只不確定兩人的關(guān)系到底走到哪一步,看今天的樣子,多半是成功的了。
娘娘嫁與大汗這么多年,雖然貴為人主,卻并不見得有多么開心。尤其從綺蕾進(jìn)宮以來,她更是心事重重,郁郁寡歡,忍冬每每想些主意使她開心,并不能奏效。若是她果然與十四爺情投意合,倒也是一件好事,也不枉她的美貌聰明了。
然而,妃子與王爺有染,這是何等的大事,倘若鬧破,是要掉腦袋的。不僅娘娘的腦袋不保,自己這個貼身丫環(huán)也少不得陪上一條命,這卻如何是好?
這樣想著,忍冬大是不安,竟也忽嗔忽喜,輾轉(zhuǎn)反側(cè)起來,豎耳聽得莊妃在里面鼾聲微起,已然睡熟了,自己卻再也睡不著,思前想后,通宵達(dá)旦。
大玉兒在夢里見到了多爾袞,并再一次抵死纏綿。
她仿佛回到了大草原上,那里沒有后宮,沒有戰(zhàn)事,沒有爭寵,只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她的多爾袞,是那樣一個輕裘寶馬的英俊少年,而她,貌美如花,天真活潑,他們傾心相愛,如影隨形,片刻也不分離。天為穹廬,草做錦褥,他們擁抱,親吻,沒完沒了地顛鸞倒鳳,不知疲倦。
醒來時,她的嘴角仍然感覺到多爾袞綿密的親吻,她的懷抱仍然殘留著多爾袞結(jié)實的體溫。直到這一刻,她才相信,她與多爾袞,是真的合為了一體。
夢比真實更清醒。
她12歲離開科爾沁,在哥哥吳克善的陪同下遠(yuǎn)赴遼陽嫁給了皇太極。第二年,皇太極登基稱汗,所有人都說大玉兒好福氣,然而表面的榮華彌補(bǔ)不了內(nèi)心的創(chuàng)痛,在別人眼中,她是大汗的側(cè)福晉;在她自己心里,卻只當(dāng)自己是個孤兒。
離開了熟悉的草原,離開了摯愛的親人,對一個12歲的小小妃子來說,邀寵斗艷都不是她的真實心思,她最大的痛苦,是孤單。在這宮里,大汗和姑姑本應(yīng)該是她最親的人,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大汗,更像是她的對手,而姑姑,則把她當(dāng)作棋子。
12歲的她,既不能成為一個好的**高手,亦不能了解對奕之道。面對大汗的冷落和姑姑的抱怨,她覺得挫敗,更覺得無奈,四面楚歌,孤助無援。
而惟一的慰藉,就是多爾袞。
多爾袞是汗宮里的另一個孤兒。
父死母殉,汗位被奪,多爾袞在一夜間遭受了人間最慘痛的三大悲劇,不僅僅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更成了新汗王皇太極哥哥的眼中釘。他的性命笈笈可危,人生旅途荊棘叢生。他變得沉默寡言,內(nèi)斂乖戾,排斥宮里所有的人,只除了代善和大玉兒。
兩個孤獨的孩子結(jié)成了最親密無間的伙伴。
他們天天一同讀書,習(xí)射,騎馬,游戲,把對方當(dāng)成生命中最親近的人。所有親情的損失都要在對方身上找回來,所有付不出去的感情都毫無保留地奉獻(xiàn)給了彼此。他們曾經(jīng)發(fā)過誓要一生相守的,然而隨著一天天長大,那些誓言一天天淡滅起來。
雖然她在心底里仍然認(rèn)定他是最親的,但是男女之間的交往想要往前發(fā)展,最終總要歸結(jié)到**的糾纏上。單純以精神之力,除非是無妄的相思,干脆藏在心底永遠(yuǎn)不見天日的,否則總會在日復(fù)一日的隱忍和壓抑中日漸消磨。
一個是大汗的側(cè)福晉,一個是受封的睿親王,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yuǎn),每見一次面都只會把他們的距離更加拉遠(yuǎn)一分--因為見面,無非是在提醒著他們彼此的身份,告訴他們過去所有的情誼都已經(jīng)過去,此刻的他與她只是守禮相望的君臣親戚。
直到這個春夢一樣美好的夏日午后。
這個旖旎放縱的午后,這美侖美奐的夢境,這激情纏綿的交合,終于把兩個人重新拉在了一起,近得中間一絲縫兒都不留下。
它不僅喚醒了大玉兒的感情,也重新喚醒了她的身體。
她是自從嫁與大汗的那個夜晚便對身體糾纏心存戒懼的,那撕裂的痛楚,那點點的血跡,那狂暴的沖擊,無不令她驚惶厭惡。她雖然也曾積極地參與到眾妃的爭寵之戰(zhàn)里,卻并不真是為了恩寵或需要,而只是面子攸關(guān),是尊嚴(yán)的爭取。
但是和多爾袞的偷歡是不同的。
一切那樣猝不及防地發(fā)生了,卻又偏偏完美浪漫得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演出。它使大玉兒仿佛回到了童年那無憂無慮青梅竹馬的交往中,早在那時候,她就應(yīng)該知道,她和多爾袞才是真正的一對兒。隔了整整十年,他們才終于走到一起,是不是太遲了?
這個早上,大玉兒在梳洗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向哲哲請安,而是遣人往睿親王府請福晉進(jìn)宮一敘。
昨天和多爾袞的交手太激動人心了,她怎么可以讓這一幕沒有下文?然而王爺和妃子的見面難比登天,她一個側(cè)妃,有什么理由召王爺進(jìn)宮?
于是,就只有讓與多爾袞最親近的睿親王妃代勞了--盡管,大玉兒是那么不愿意承認(rèn)這一點。
昨天整個的過程都好像一場夢,讓她一而再地回味思想,卻怎么也想不清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她迫切地要見到一個人,可以與她談?wù)摱酄栃枺f起他的名字,講述他的故事。這個人,除了睿親王妃,又能是誰呢?
大玉兒的種種心思,睿親王妃是想破頭也始料未及的,她天性里有一種擇善的憨真,只聽莊妃說是悶了,想找位姐妹敘敘家常,便一廂情愿地高興著,找盡了話茬與她解悶。說來說去,自然便會說起睿親王爺多爾袞--根本除了多爾袞,她的世界里又哪里還有別的精彩呢?
通過與睿親王妃時時的敘話,大玉兒覺得和多爾袞又見面了,他們在他妻子的談話中幽會,彼此會心微笑。她不擔(dān)心這蠢笨的王妃會不回去向多爾袞匯報今天的談話內(nèi)容的,所以,當(dāng)她向著她說話的時候,她看到的根本就是多爾袞,覺得自己在對多爾袞說話,于是那一顰一笑就有了新的意味。
她在這游戲中樂此不疲,直到有一天聽說多爾袞要奉命隨大汗去塞外圍獵,這叫她忽忽有所失,變得悶悶不樂起來。
她挖空心思地想方設(shè)法如何能和多爾袞再見一面,并且生平第一次打破自己寧為人知勿叫人見的做人原則,不避嫌疑地讓忍冬悄悄出宮給多爾袞送了一封信,囑他無論如何設(shè)法進(jìn)一次宮。
然而,她怎么也沒有想到,多爾袞進(jìn)宮的那一天,他們卻失之交臂了。
而多爾袞,則在許久的等待之后,到底和綺蕾單獨見了一面。
那天是淑慧格格生日,睿親王妃照例備了些金鎖片長壽面之類欲送進(jìn)宮里去巴結(jié)莊妃,早兩天已經(jīng)開始念叨,臨去這天,偏偏一早兒起來便嚷頭疼,只得將喜包交付多爾袞帶進(jìn)宮去。
多爾袞自那日與莊妃有了肌膚之親,又接了忍冬的信兒,也一直惦記著再找個機(jī)會重溫鴛夢。得了這個由頭,便于下朝后施施然徑自闖進(jìn)后宮來,逢人問,只亮出包裹說是與淑慧格格送禮,小太監(jiān)們倒也不敢攔阻,遂被他一路來進(jìn)永福宮里,卻見宮里只有綺蕾和朵兒兩個在挑花兒,見到多爾袞,朵兒忙跪下請安,稟道:"不知十四爺來訪,莊妃娘娘陪淑慧往御花園逛去了,奴才這便去請。"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行插柳柳成行,自綺蕾進(jìn)宮以來,多爾袞不知找了多少機(jī)會想求單獨一見而不能,如今輕易得來,始料未及,看著綺蕾,感受到自己心底里洶涌如潮的**和思念,這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他是這樣地想念她,想念這桃花一樣的女子,想得心都疼了,想得面對面都仍然覺得遠(yuǎn),覺得渴,覺得絕望。
然而她冷若冰霜艷如桃李的臉上,一如既往地沒有半分表情。
這提醒了他,她畢竟不是他的情人,而只是他的同謀。他和她之間,有一宗大秘密,而她還沒有給他一個答復(fù)呢。
他的聲音也隨即變得冰冷,跡近威脅:"為什么還不動手?"
"他答應(yīng)放過林丹汗。"綺蕾坦白地回答,聲音平靜,眼神空靈,仿佛靈魂已經(jīng)被抽空。
他答應(yīng)放過林丹汗。短短八個字,再沒有一句多余的話。然而她的心志已經(jīng)表白得再清楚沒有,他知道,這不是解釋,而是宣言--結(jié)束合作的一種宣言。
她再也不是他的同謀。
一直以來,他把她當(dāng)作另一個自己,以為她就是他,她的入宮為了替他報仇。然而忽然之間,她提醒了他,她是她自己,從來都只是他身外的一個人。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擁有不同的使命,盡管他們的敵人一致,然而兩個人的仇恨加在一起,卻仍然不能帶來慰藉。
一直以來,他背著一段仇恨在這世上踽踽獨行,到處都是走著的人和風(fēng)景,但是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卸下重負(fù)。忽然遇到一個同路的行者,他以為她可以與他呼吸相應(yīng),心靈相通。她卻將他拋棄在荒野,毫無顧惜。
一直以來,都是他在自作多情,自行其事。他的悲哀從來都只屬于他自己,她的內(nèi)心也從來沒有真正對他打開過.。她霸道地走進(jìn)了他的生命,并且借助他的幫助恢復(fù)生機(jī),可是她就像一只吸血的蝙蝠那樣,一旦吸飽喝足,就翩然飛去,再也不理會那具被她抽空的身體。
多爾袞覺得失敗,從未有過的失敗;更覺得孤獨,從未有過的孤獨。
他失去綺蕾了。
也許他從來都沒有得到過。
但是在她誘惑他又拒絕了他的那個晚上,他以為她是愛過他的。那個晚上她用的方式是扮演他的母親,重演他母親殉葬前昔的情形。這讓他為她傾倒,同時也以為她心中有他。
他從沒有真正地愛過什么人。母親臨終前夜與代善的長久相擁,成了他對愛情的唯一理解,那無言的擁抱,絕望的守候,就是他心中最神圣最絕美的愛了。
曾經(jīng)有一個夜晚,他徘徊在愛的窗前,他一直以為,如果當(dāng)時他可以鼓起勇氣敲門而進(jìn),也許他就可以擁抱愛情。可是因為那時候他心里裝載得的更多不是對愛的渴望而是復(fù)仇的熾愿,他與這唯一一次得到他心目中真愛的機(jī)會失之交臂了。
可是他至少渴望過。
現(xiàn)在,她的回答把這一點點可憐的想象也打破了。他于是知道,即使那個晚上他破門而入,他也不可能擁有她。她不屬于他,不屬于任何人,而只屬于她的察哈爾部落。她是為了察哈爾而拼死一搏,而以身侍虎,同樣也可以為了察哈爾而忍辱負(fù)重。
她不是沒有感情,不講義氣,只是,她所有的感情和義氣都給了她的部落,而屬于她自己的那部分人性,早已經(jīng)在她昏迷不醒的那些日子里隨血流盡了。
她和他,從此再也不相干,就仿佛兩個陌路人,曾經(jīng)擦肩而過,然后永無交會。
多爾袞離開永福宮的時候,是低著頭走出的。宮門外,一片荒野,從原始走向永恒。
沒有人知道,他是不是,流了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