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落花女洞
“吉時已到,阿弟送阿姐出嫁!”
男童大口地喘著氣,拼命地將冰冷的空氣吸入,卻無法澆滅胸腔內(nèi)那悄然燃起的怒火。他那雙無助的眼神中散出濃濃的不甘和恐懼,最終緩緩掀開轎簾,聲音沙啞地低聲哭喊道。
隨著自家阿弟的聲音落下,紅巾遮面的婚裝女子轉(zhuǎn)過身來,朝著竹門的方向,俯身跪下。
竹門處那魁梧的身影,側(cè)身避開女子跪拜的方向。在他的身后,并排擺放著兩張寬大的竹椅,依稀看到竹椅之上坐著兩個瘦骨嶙峋的身影。
“落花女,落花淚,一叩跪謝父母恩!”
魁梧身影大聲喝道,竟是苗族族長,那白髯老者的聲音,只是喝聲之中少了平日的陽剛和威嚴(yán),多了幾分落寞和孤寂。
紅裝女子額頭緩緩觸地,滿頭的銀飾與泛著青光的石板地面相撞,發(fā)出一陣雜亂的聲響。
“落花女,落花淚,二叩跪謝宗族脈!”
紅裝女子朝著白髯老者又是一拜,老者身軀一顫,最終生生承受此叩,胸膛起伏卻更為劇烈。
兩叩之后,女子方盈盈起身,蓮步輕移,走向那已掀開轎簾的花轎。
竹屋門口的空地之上,忽然平地而起一陣寒透骨髓的風(fēng),青石地面的幾片枯黃的殘葉隨風(fēng)而起,在花轎上方縈繞盤旋不去。在場眾人紛紛抬頭,視線剛一接觸到轎頂那盤旋的枯葉,便神情一變,一個個雙目露出迷惘之色,木訥地注視著那兀自飛舞的殘葉。
不遠(yuǎn)處的陰影處,忽然響起一陣幾不可聞的腳步之聲,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在死寂一般的夜里格外的清晰。
可在場眾人似已失魂,仍神情呆滯地盯著那轎頂枯葉,竟似無一人注意到已行至轎旁的腳步之聲,更無人看到隨著腳步聲響起的一刻,一道紫色的虛影從遠(yuǎn)處緩緩而來。虛影似緩實急,幾步便走到身穿婚衣的紅裝女子面前。
這虛影輕輕撩起那轎門邊紅裝新娘頭上紅巾,仔細(xì)端詳了片刻,微微點頭,露出滿意的神情。
置身陰暗處的張小洛,在那虛影撩起新娘頭上紅巾的一刻,他看清了那紅巾下的俏臉,竟是那白天被巫蠱神婆青婆婆喚上竹臺的女子。
面若桃花眸似星,聲音猶如出谷鶯,待到坐進婚轎夜,落花洞女忘往生!
好在此怪風(fēng)來的快,去的也快,片刻之間已消散的無影無蹤。當(dāng)轎頂那詭異的枯葉終于緩緩落地,周圍眾人又恢復(fù)了風(fēng)起之前的復(fù)雜神情,對于此前那短暫的失神竟似一無所覺。
頭遮紅布的婚裝女子慢慢垂首,緩緩伸出一只玉手,輕輕摩挲著那刷著紅漆的轎轅,最終似低低輕笑一聲,邁步坐進了那寬大的花轎之內(nèi)。
先去那男童手扶轎門,掙扎著站起,一步一步走到轎前站定后,屋內(nèi)再次走出兩個身穿紅衣的女子。二女手中各提著一盞燈籠,搖曳的燭光忽明忽暗地閃爍跳躍著。二女最終分列站在男童身后兩側(cè),其中一人,竟是在張小洛睡著后離去的支菲。
望著身穿紅衣的支菲那張略帶苦澀
的臉,張小洛的拳頭不由得握緊了。
相比用玄門術(shù)法對付鬼魂,對付非鬼之物,張小洛更傾向于用拳頭。
張小洛冷冷看著面前的一切,他隱隱覺得這似乎跟配陰婚有些相似,但絕不是配陰婚!他見支菲暫時并沒有什么危險,便再次低頭隱入竹樓的陰影之中。
隨著轎簾被緩緩放下,人群中已等候多時的八個轎夫打扮的健壯族人再不遲疑,邁步上前抬起花轎,沿著那崎嶇的石板路,跟隨著轎前那緩緩前行的一男兩女三人,緩慢地朝著寨外的黑暗行去。
支菲先前明顯是被什么人叮囑過一般,在前行的路程中始終小心翼翼地護著手中的燈籠不使其熄滅。另一側(cè)的女子顯然也被叮囑了同樣的事情,也如支菲那般死命地護著手中搖曳的燈籠。
花轎沿著寨外那崎嶇的小路緩緩前行,當(dāng)支菲感覺全身再無一點力氣的時候,這詭異的送親隊伍終于慢慢停了下來。
隊伍前端的路旁長著一棵異常茂盛的槐桐,粗大的槐桐葉隨著山風(fēng)互相摩擦著,不時發(fā)出“沙沙”的聲響。
槐桐那斑駁的樹身之下正站著一個身材略顯臃腫的道士。道士身穿一件肥大的花衣道袍,臉上涂滿了黝黑粘稠之物,左手拿著一把紅線串起的銅錢小劍,右手不時從腰間掏出一把把黃色的紙錢,揮手拋向空中。
槐桐的另一側(cè),有著一個一人多高的山洞,洞口并排擺放著兩根紅燭,微弱的燭光堪堪照亮了洞口附近三丈距離,黝黑的山洞深處不時有著一聲聲低沉的嗚咽傳出。
張小洛看到那道士的打扮之時,不由一愣。
竟是茅山道人!
與玄門陰陽一脈相似,茅山道人也以驅(qū)邪避災(zāi)為業(yè),但陰陽師擅于抓鬼,茅山道精于伏尸。
茅山派也是道家玄門之一,茅山道眾主要行走于南方各地,陰陽一脈則以北方各省為主。
待轎子行進到洞口三丈處,抬轎眾轎夫迅速擱下轎子,轉(zhuǎn)身疾馳而去。眨眼之間,這高大的槐桐下,只剩下那肅穆站立著的肥碩道士,以及一男二女三個送親之人,還有一座被孤零零擱在地上的花轎。
“落花女嫁,眾魂退避!”
道士右手再次掏出一把紙錢撒向空中,手中銅錢劍斜指洞口,半銹的銅錢映照著搖曳燭光,倒映出洞口處一個個披頭散發(fā)、身穿紅衣、密密麻麻僵直站立著的女子身影,竟是自古以來落花下嫁的眾女子之魂。眾幽魂那空洞的雙目盯著空中飄散的黃紙錢,竟不由自主地伸出一雙雙纖纖玉手,抬手去接。
“落花女子,還不出轎入洞,更待何時!”
道士肥膩的圓臉之上豆大的汗珠滴落,一邊掏出更多的紙錢撒向空中,一邊揮舞手中銅錢劍,急聲開口。
置身隊伍最前方的男童雙目已赤紅,緊抿的嘴角鮮血淌落,他抬頭看向那一直未被掀起的轎簾,又朝一旁揮舞著銅錢劍的道士看了一眼,忽然嘶啞開口。
“花峒苗人阿弟送阿姐出嫁!”
隨著男童那稚嫩而悲戚的聲音響起,
整個落花洞似忽然沸騰了一般,一聲聲女子嬉鬧聲隱隱從洞中傳出,在槐桐周圍縈繞而久久不散。
一只如脂般的纖手輕輕地掀開了簾布,一股奇異的香氣隨著轎簾的掀開而彌漫開來,頭蓋紅巾的新娘盈盈站起,輕抬那微垂玉首,從轎中緩步走了出來。
新娘走出轎門的一刻,洞口那正瘋狂撈取飄散紙錢的眾魂忽然齊齊一愣,一雙雙淌著黑血的空洞的眼孔緩緩?fù)蛳罗I的新娘。
“嘩!”
短暫的靜寂之后,眾魂忽然宛若瘋狂,竟對漫天飛舞著的紙錢視而不見,不顧一切地嘶吼著沖向那頭頂仍蓋著紅布,靜靜站立在花轎轎門前的新娘。
肥碩道士面色大變,一把扯下腰間布袋,無數(shù)的紙錢再次被撒向空中。他左手食指在銅錢劍的劍身之上劃過,一滴鮮血出現(xiàn),迅速被串著銅錢的紅線吸收殆盡。
“送親女何在!”
道士一邊將銅錢劍揮出,擊退首先沖上來的幾個幽魂,朝著支菲二女大聲疾呼。看著眾幽魂那近似瘋狂的表情,道士那怒睜的雙目之中焦慮之色漸濃。
支菲聞言一驚,忙按照事先族長的囑咐,將手中燈籠高舉過頭,一路搖曳欲滅的燈籠此刻卻如日心之火,劇烈地燃燒著,發(fā)出強烈的火光。
一個迎面撲上來的女子幽魂躲閃不及,被火光照到,那虛幻的身形猶如遇上沸湯的殘雪,冒起一股青煙,迅速消散。
另一名送親女子卻并不像支菲這般,她似被眼前那無數(shù)飄忽的幽魂身影嚇傻一般呆呆地立在原地。隨著一個有著清秀面容的幽魂撲向她,此女終于腳下一個趔趄,向后倒去。她手中燈籠也摔落地上,滾出老遠(yuǎn),閃爍了幾下,竟熄滅了。
肥碩道士眼見地上的燈籠熄滅,臉上焦慮之色更勝。肥碩的身子忽然閃到那跌倒在地的女子身旁,一劍刺穿那只欲撲向地上女子的幽魂,轉(zhuǎn)頭怒視著紅布遮面的轎前女子,口中再次怒喝。
“落花女,既選落花葬,還不速速入洞!汝想自己族人與汝陪葬不成?”
紅巾女子卻對道士的話恍若未聞,仍靜靜地立于轎前。但那蒙著紅布蓋頭的玉首卻緩緩轉(zhuǎn)動,竟似在隔著紅布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打量著自己這新的家園。
“阿姐!”
身旁阿郎似也已察覺眾幽魂的異樣,低呼一聲,伸手欲拉轎旁紅巾女子,卻被紅巾女子素手輕揮,阿郎那瘦小的身子便遠(yuǎn)遠(yuǎn)飛出,輕飄飄地摔倒在槐桐那嶙峋的樹身之下,昏迷過去。
落花洞內(nèi)嬉鬧喧囂之聲越來越大,洞口眾幽魂卻因道士的阻攔遲遲未能靠近那紅衣新娘,最終竟似已陷入瘋癲,前赴后繼地涌上來,朝著紅衣女子撲來。
道士眼露厲色,一步躍至紅衣女子身前,右手二指并攏掐訣,在左手銅錢劍之上狠狠一劃。只見穿引著一百零八枚半銹銅錢的紅線忽然閃出耀眼金光,隨即斷裂開來。
紅線雖斷,可那些銅錢卻并未散落,一枚銅錢忽然激射而出,將一只正從女子左側(cè)飛撲上來的幽魂打了個魂飛魄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