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
江湖,代代都有新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老人死守著位置不放,新人便難以出頭。不過每逢大亂起時,能者上而庸者下,就到了新人出頭的時候了。
這次第一個出頭之人,是李玄都。
當(dāng)他離開云錦山時,以吳州為起始,無數(shù)傳言向整個江湖流傳開來。
一人一劍橫行河朔之地,西北奪刀擊敗寧憶,帝京之變?yōu)楸埾酄敹砸粩潮?,只身救忠良之后,北芒縣破壞皂閣宗陰謀,北邙山大戰(zhàn)藏老人,金陵府救秦襄,望仙臺劍敗李太一,勸諫大劍仙兩宗言和,馳援太平宗沈大先生。
一時之間,李玄都的江湖聲望走向了巔峰,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毀譽(yù)參半的紫府劍仙,也不是初出茅廬的江湖少俠,而是一位初見端倪的擎天巨擘。
這便是造勢,為了李玄都接掌太平宗而造勢。
廟堂之上文武之爭,筆桿子在文官手中,所以往往是武官名聲受損。
江湖上正邪之爭,話語權(quán)在正道手中,而正一宗就是正道各宗之首,大天師更是名義上的正道盟主,在大天師的授意之下,一時間大半個江湖都在傳頌李玄都的事跡。
江湖上的明眼人都知道,在機(jī)緣巧合之下,這位曾經(jīng)的紫府劍仙終于登堂入室,不再是在泥塘里打滾,也不是站在門檻外望著堂內(nèi)的瑰麗堂皇,而是真真正正要跨過這道門檻,成為高坐堂內(nèi)眾人這一。
這個所謂的“堂內(nèi)”,就是真正的上層江湖。有些人只差一步,只差一道門檻,可這一步之差,一道門檻只差,卻是天壤地別。有些人靠近權(quán)力,便誤以為自己擁有權(quán)力,那些差了一道門檻之人,便是靠近權(quán)力之人,而非真正握有權(quán)力。真正握有大權(quán)的,是那些堂內(nèi)之人。說的玄一些,李玄都從一顆棋子變成了弈棋人之一。
堂內(nèi)的位置是有數(shù)的,有人進(jìn)來,就要有人出去,所以老人們死守著位置,新人憑什么出頭?李玄都能在今天就走到這一步,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大天師的原因,更多還是時勢使然。按照原本軌跡,他最少也要二十年之后才能走到這一步。
要不怎么說亂世出英雄、梟雄、奸雄。
除了李玄都之外,還有一人出頭。不過不是正道中人,而是邪道中人。
此人復(fù)姓皇甫,雙名毓秀。
在如今四位長生地仙之中,若論收徒弟的本事,自然是以李道虛為最,從司徒玄策到李太一,無一庸人,就算是墊底的陸雁冰,放在其他宗門,那也是一等一的天之驕子。大天師張靜修的弟子很少,只有顏飛卿等寥寥幾人,但張氏子弟大多都是他一手教導(dǎo)出來,包括張岳山、張岱山、張鸞山、張非山等人。然后是地師徐無鬼,徐無鬼對于收徒?jīng)]有太多興趣,正式定下了師徒名分的就只有上官莞和趙純孝,不過嚴(yán)格來說,十殿明官也都可以算是他的親傳,只是沒有師徒名分,而且十殿明官也算是帶藝投師。
唯有澹臺云,沒聽說過有弟子傳人。
皇甫毓秀,就是澹臺云的弟子。
比起李玄都,此人的經(jīng)歷也絲毫不差,不過因為是邪道中人的緣故,甚少在江湖上流傳。
此人不像李玄都那般少年成名之后又大起大落,雖然他的年紀(jì)要比李玄都要大,但在早年時候,他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卒子,原本也不叫皇甫毓秀,而是名叫皇甫承。在他還是稚童時,曾經(jīng)與宋政有過一面之緣,當(dāng)時宋政與這小童聊了許多,對其觀感極佳,不過皇甫承并未因此而一飛沖天,宋政只是送了皇甫承“毓秀”二字,便飄然離去。
毓秀,即是鐘靈毓秀。宋政的原話是:“此地山川秀美,凝聚天地靈氣,才孕育出你這樣一個人物,‘毓’是養(yǎng)育,‘秀’是優(yōu)秀之人,你若運(yùn)氣好些,便當(dāng)?shù)闷稹剐恪??!彼握R走之前留下了一部“重陽玄功”,供其修煉。
宋政不是不想將這小童兒帶回?zé)o道宗,只是當(dāng)時他有要事在身,本想過幾年再來收徒,卻不曾想日后又有了玉虛斗劍之事,他本人敗于李道虛之手,此事也就無疾而終。
雖然皇甫承未能一飛沖天,卻由此定下了與宋政的緣分。后來在他少年時,家中遭逢大難,他被家中忠心老仆拼死送出,孤身一人流落江湖,機(jī)緣巧合之下,竟是拜入無道宗門下。
起先時候,他與一群少年少女一起拜無道宗中的一位長老為師,過了數(shù)月之后,他因為性情高傲之故,被幾位師兄師妹所疏遠(yuǎn),師父亦是不喜歡他,只傳授他最基礎(chǔ)的入門功法,卻不傳授高深法門。如此過了半年之后,皇甫承在無道宗每半年一次的大考之中,因為沒有學(xué)得高深功法,而被同門師兄所傷,情急之下他用出宋政傳他“重陽玄功”,將師兄打成重傷。
皇甫承自知闖下大禍,立即逃出校武場,慌不擇路之下竟是進(jìn)了無墟宮中,無墟宮與八景別院類似,乃是澹臺云的閉關(guān)所在,平日里少有人來?;矢Τ姓`入此地,無道宗弟子不敢再追,也料想皇甫承敢擅入禁地,想來是必死無疑,便由此散去。
皇甫承驚動了正在閉關(guān)的澹臺云,澹臺云本想取他性命,卻發(fā)現(xiàn)這少年竟然身懷“重陽玄功”,一番詢問之下,方才知道了皇甫承與宋政的緣分,此時宋政已經(jīng)失蹤,澹臺云感念故人情誼,便收皇甫承為弟子,便將他改名為皇甫毓秀。
皇甫毓秀的這番經(jīng)歷,比不得李玄都那般大起大落,卻也算是歷經(jīng)坎坷。成為澹臺云的弟子之后,一路青云直上,一躍成為先天境,然后在玉虛境開始打牢根基。這些年來,澹臺云只讓他專注修煉,并不讓他在外人面前露面,別說是正道中人,就是無道宗之人也少有知曉,故而皇甫毓秀始終未曾登上過黑白譜和少玄榜。
直到這次西京之變,皇甫毓秀終于出關(guān),從先天境破境為歸真境九重樓,距離天人境只剩下半步之遙,而后與道種宗的宗主一戰(zhàn),成功成為天人境界。不過此時他的已經(jīng)是而立之年,不在少玄榜的范圍之內(nèi)。
地師為盡快結(jié)束西京之變,與澹臺云議和,在保證陰陽宗、皂閣宗、牝女宗三大宗門不變的前提下,同意放棄對無道宗中的插手干預(yù),于是澹臺云處死了暗中倒向地師的右尊者,提拔叛出牝女宗的宮官為右尊者,提拔宋輔臣為破軍王,再加上七殺王投誠,以及原本的貪狼王,閉關(guān)不出的極天王,仍舊是四王格局。
除此之外,地師還同意讓出道種宗,使得兩人在西北五宗中變成二三之勢,澹臺云掌無道、道種二宗,地師徐無鬼掌陰陽、牝女、皂閣三宗。至于道種宗的意見,沒人在意,這便是弱宗無話語了。
在這場大戰(zhàn)中,地師沒撈到好處,丟了一個道種宗;大天師更是顏面掃地,聲望大損;李道虛作壁上觀,不虧不賺;真正占了好處竟是后來居上的澹臺云。
澹臺云以圣君的名義,委任弟子皇甫毓秀為道種宗的宗主。
皇甫毓秀不過而立之年,就已經(jīng)是一宗之主。邪道中人不像正道中人,在爭權(quán)奪利時還要罩上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在澹臺云的支持下,皇甫毓秀已經(jīng)開始大刀闊斧地整肅道種宗上下,大力清除異己,漸顯宗主威嚴(yán)。
從這一點(diǎn)上來說,他比李玄都還要更快一步。不過考慮到李玄都的年紀(jì),以及李玄都馬上就要成為太平宗之主,還是李玄都稍快。
江湖傳言,“天刀”秦清有意讓女兒秦素接任忘情宗的宗主之位。引得許多有心人猜測,若是李玄都迎娶秦大小姐,豈不是意味著正道十二宗要聯(lián)手遼東五宗?
天寶七載,西京之變,距離帝京之變已經(jīng)過去了五年之久。時隔五年之后,江湖格局又迎來了一場巨大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