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
東海之上有島嶼星羅棋布,若是連礁石也算上,號稱三萬六千島。不過這只是虛數(shù),當(dāng)不得真,認(rèn)真算起來,能夠住人的大概有三百六十余島,有名有姓的則是一百零八座島,其中大島三十六座,小島七十二座。其中三十六座大島直接歸屬清微宗掌管,設(shè)三十六堂主,而七十二座小島分別由七十二位島主掌管,依附于清微宗,類似于風(fēng)雷派依附于神霄宗,每年都要向清微宗朝貢。
由此可見清微宗是如何勢大,也難怪整個東海都被清微宗當(dāng)作自家的后宅一般,任何商船要途徑此地,每艘大船需納過海費(fèi)三千兩換得清微宗的令旗,若無清微宗令旗,皆不能往。
各大宗門之所以有底氣插手朝廷內(nèi)政,甚至被許多朝廷權(quán)貴引為奧援,正是為各大宗門不僅僅是一群武夫方士那么簡單,同時也是一地豪強(qiáng),錢糧充沛,更甚于門閥,西北五宗能夠起事立國,便可見一斑。
在七十二島中,有一島名為紫芝島,傳聞古時曾有仙人在此地清修證道,最終霞舉飛升,被視作一處洞天福地,常常會有清微宗的高手來此地靜坐煉氣,故而此地的島主當(dāng)?shù)檬直锴?,?jīng)常淪為驛站驛丞的存在
還有一座島名為殺鯨島,與紫芝島相去不遠(yuǎn),此地的島主更是有名無實,常年不在島上。因為曾經(jīng)有兩位功參造化的劍仙人物在島上斗劍,故而不同于植被茂盛的紫芝島,此地只有一片荒蕪,其后此地成為許多劍士的斗劍場所,甚至在清微宗的歷史上,一場名為“大比劍”的兩派人火并,也是發(fā)生在此地,故而此地又有數(shù)不清的洶涌劍氣和壯烈劍意,更像是一處戰(zhàn)場,無數(shù)斷或未斷的長劍斜插于地,就像是一尊尊拄劍戰(zhàn)死的劍士,臨死一口氣不絕,劍氣仍是沖天。
無數(shù)逸散的劍氣籠罩了整個殺鯨島,這些劍氣既不分?jǐn)澄遥鲃︼L(fēng),只要未曾踏足歸真境,登上這座島嶼之后,都逃不過被徹底分尸的下場。
正因為如此,許多來自天南海北的劍士都喜歡來此淬煉自身劍意,或是在殺鯨島的邊緣位置悟道練劍。對此,無論是清微宗,還是殺鯨島的島主,都是樂見其成,從不阻攔。
不過也有許多劍士被永遠(yuǎn)留在了此地,那些凝聚于此的無主劍氣,就像驟然而起的陰風(fēng)陣陣,無跡可尋,無孔不入,時而和煦如楊柳春風(fēng),時而凜冽如刺骨朔風(fēng),許多時候,轉(zhuǎn)變只在片刻之間,若是應(yīng)對不及,被劍風(fēng)一吹,凄慘如凌遲刑罰,或是直接骨肉消融,不留絲毫痕跡。
一位歸真境八重樓的女子劍客,憑借著一身歸真境修為和師門獨(dú)有的秘法,深入殺鯨島的內(nèi)部,在此淬煉自身的劍氣劍意,已經(jīng)駐留多日。
此時她正在對一名半大少年不斷出劍,劍氣如紫電。
這名半大少年頂多就是十七八歲的樣子,正是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間,只是還未及冠,算不得成人,而他的境界修為只是先天境而已。
尋常的先天境,別說連續(xù)接下女子的出劍,就是此地的劍風(fēng),也足以將其徹底抹殺。
可是這個少年不但毫發(fā)無損地走到了此地,而且面對女子的出劍,仍舊是閑庭信步,不傷分毫。
女子的額頭上滲出汗珠,她已經(jīng)連續(xù)出劍數(shù)十,每一劍都是全力施為,任憑她是歸真境八重樓的修為,也有些難以為繼,可就算如此,她仍是沒有傷到少年分毫。
這還是少年沒有還手的前提,若是兩人對攻,女子恐怕沒有半分勝算。
這位白衣少年的修為境界,的的確確只是先天境,只不過他最近剛剛從先天境中的昆侖境登頂至玉虛境而已。
先天玉虛境,幾乎等同歸真境九重樓,距離天人境也相差不遠(yuǎn)。
不得不讓人感嘆,人比人氣死人,有些人用盡一生,尚且摸不到天人境的門檻,而有些人在不到弱冠的年紀(jì),便已經(jīng)天人有望。
女子曾經(jīng)不信邪,只是連續(xù)見識了兩個如此人物之后,已經(jīng)逐漸麻木,甚至連嫉恨的心情都有些欠缺了。
在女子遞出第九十九劍之后,終于是強(qiáng)弩之末,不得不拄劍喘息片刻。
白衣少年背負(fù)雙手,微笑道:“五師姐,你這劍差點(diǎn)火候。”
女子咬牙不語。
少年悠悠然圍繞女子負(fù)手而行,道:“我聽說五師姐在前不久遇到了四師兄?然后還輸給了四師兄?”
這兩句話就像兩劍狠狠刺入女子的胸口,讓她臉色蒼白,說不出話來。
少年望著周圍驟然而生又驟然而滅的劍風(fēng),搖頭嘆息道:“如果五師姐遇到的是當(dāng)年的四師兄,那也罷了,畢竟當(dāng)年的四師兄便是三師兄都要避讓一頭,就算是二師兄也不敢說穩(wěn)勝于他,那時候的四師兄無論是劍意、劍氣,還是自身的精氣神,都在巔峰之上,可謂時來天地皆同力,你不是他的對手,不奇怪?!?br/>
少年停在女子的面前,話鋒陡然一轉(zhuǎn):“可如今的四師兄,跌落谷底的泥濘之中,不但劍氣劍意荒廢,而且此心也是拖泥帶水,執(zhí)著于儒家的什么天下蒼生大義。劍就是劍,講究‘純粹’二字,若是劍有了牽絆,出劍便會變慢,這樣的四師兄,幾乎可以算是一個廢人,正所謂運(yùn)去英雄不自由,你還是輸給了他,這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br/>
女子仍是拄劍而立,沒有說話。
因為女子半低著頭,所以少年只能蹲在女子身前不遠(yuǎn)處,然后仰頭看著她,說道:“這樣的結(jié)果說明了什么?是四師兄的劍道太高?還是說五師姐太過廢物?”
女子猛然直起身來,以手中的“紫螭”指向少年的眉心,怒道:“李太一,莫要欺人太甚?!?br/>
“紫螭”的劍尖就像毒蛇的蛇信,距離少年的眉心不過寸許距離,只要稍稍向前,便可刺穿少年的眉心,可少年卻是渾然不懼,伸出一根手指抵住劍尖,繼續(xù)慢悠悠的說道:“其實師姐也不必太過上心,四師兄的資質(zhì)根骨的確是好,當(dāng)年師父說他的劍道比三師兄高出三尺,險些讓三師兄心境崩壞,可五師姐就沒有這方面的憂慮了,反正在我們師兄弟六人里面,你注定是墊底的那一個,無論是高出三尺還是高出三丈,都無甚所謂了?!?br/>
說到這兒,被叫做李太一的白衣少年屈指一彈,將“紫螭”彈開,笑道:“這便是五師姐的不幸了,大師兄司徒玄策,二師兄張海石,三師兄李元嬰,四師兄李玄都,還有我這個六師弟李太一,與如此多的天才共處一室,便要卑微到塵土里。若是換成其他宗門,以師姐的資質(zhì)嘛,定然不會是如今這般光景?!?br/>
女子正是在“天樂桃源”中敗于李玄都之手的陸雁冰,而李太一便是他們師父的第六位弟子,也是關(guān)門弟子。
李太一的資質(zhì)之高,已經(jīng)無法用天縱奇才來形容,他三歲開蒙初悟,四歲握劍,九歲便踏足登堂入室三境,十二歲邁入先天境的門檻,破境速度之快幾乎更甚于當(dāng)初少玄榜第一的李玄都。
他如今之所以不曾踏足歸真境,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他故意壓抑自己的境界,對于打牢根基幾乎到了偏執(zhí)的地步。因為他從始至終就不懷疑自己能否踏足天人境,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長生境。
這是當(dāng)初鼎盛時的李玄都也不敢奢求的境界。
李太一之所以敢做如此想,是因為師父曾經(jīng)點(diǎn)評他的劍道,比之李玄都還要高出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