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頭子
老頭子,說的是張海石和李玄都的授業(yè)恩師。
其實他們這些做弟子的,對于師父有四個不同的稱呼,用于不同的場合。
第一個是“師父”,面對師父時,都以此稱呼稱之。第二個便是“老頭子”或“老爺子”,私底下與親近之人交談時,以此稱呼,不過很多時候只有張海石一人敢于如此膽大妄為,也許還要加上那位早亡的大師兄司徒玄策。第三個是“師尊”,用于嚴(yán)肅場合,尤其是在外人面前。第四個則是“老宗主”,用于與其他不甚親近之人交談,或是用于對普通弟子的訓(xùn)話。
而他們這些自小就在師門之人,習(xí)慣把師門稱呼為家里。
張海石將刺入地面的竹杖拔出,道:“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不習(xí)慣這種一板一眼的說教,我們還是邊走邊說?!?br/>
師兄弟兩人改為并肩而行。
李玄都說道:“看來什么都瞞不過師兄?!?br/>
手握竹杖的張海石說道:“沒什么稀奇,老頭子信奉帝王心術(shù),總要搞一個平衡之道,有一就要有二,有左就要有右,有陰就要有陽,你現(xiàn)在的這個位置,我以前也待過,以己推人,很容易就能知道他們在打什么算盤,也能猜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br/>
似乎知道李玄都要問什么,張海石露出一個溫和笑意,緩緩說道:“你不用管我怎么想的,因為我沒對于你的那套說辭沒什么興趣,對于老三的那套說辭同樣沒有興趣,關(guān)鍵是老頭子他怎么想,畢竟咱們這個家,他才是大家長,只要他肯點頭,就算別人都不同意,這事也算成了,若是他不肯點頭,就算其他人都同意,這事也萬萬成不了?!?br/>
李玄都長嘆道:“帝王心術(shù),好一個帝王心術(shù),都說天威難測,放在這兒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br/>
張海石伸手拍了拍李玄都的后背:“年紀(jì)輕輕的,不要總是嘆氣。年輕人嘛,就是要有些朝氣才好?!?br/>
李玄都搖頭苦笑。人在經(jīng)歷了生死一線之間和大起大落之后,心態(tài)便不可避免地老去了,身體可以返老還童,心境想要年輕,那可就難了。
李玄都緩緩道:“四年之前,我在相府與張白月告別時,我對她說:‘死并非不足懼,亦并非不足惜,奈何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我只能拼死一搏,毫無其他辦法?!龁栁遥骸赡氵@么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曳磫査骸懵犨^一句詩嗎,叫做‘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χf聽過,然后對我說:‘君若死,我亦不獨活?!熜郑缭谒哪曛?,我就應(yīng)該死在帝京城中,是你把我從帝京城中帶走,救了我一命,我說此話,沒有半分怨你的意思,我只是想說,我現(xiàn)在活著,不僅僅是為我自己活著,肩上還擔(dān)別人的那一份,否則我何須與旁人虛以為蛇,又何須違心做事?!?br/>
這次變成張海石長嘆一聲。
張海石僅就容貌氣態(tài)而言,不是如何卓爾不群,在他身上也沒有男子如酒越老越有味道的說法,人過半百,就像無數(shù)個這般年紀(jì)的老人一般,脾氣溫和,又難免嘮嘮叨叨,甚至是啰啰嗦嗦,沒有半分威嚴(yán)。尤其是在他不出劍的時候,更是不顯山不漏水,返璞歸真。李玄都曾想過這位二師兄在年輕意氣風(fēng)發(fā)時是何等姿態(tài),想必也是鋒芒必露之人,可惜時光易逝人易老,終究是看不見了。
張海石轉(zhuǎn)開話題,問道:“你們在長生宮中都經(jīng)歷了什么?”
李玄都便把自己這幾天的經(jīng)歷大致說了一遍。從初入北邙山救下南柯子說到兩人從青陽教的手中奪得鳳凰膽,從太平客棧遇到陸夫人和蘇云姣說到在關(guān)雀客棧中與蘇云媗相會,又從北芒縣城中皂閣宗布置“三煉大陣”說到召集正道群雄兵發(fā)北邙,直至入了長生宮與皂閣宗全面開戰(zhàn)以及藏老人以血跡大陣祭煉“阿修羅”之事。
前面的種種,張海石都無動于衷,即便是聽到了皂閣宗的養(yǎng)尸地,也不曾皺一下眉毛,唯獨聽到李玄都說起“阿修羅”之事后,臉色才微微變化。
張海石看著李玄都說道:“沒想到藏老人的野心如此之大,若是真讓他把此事做成了,皂閣宗憑空多出一個相當(dāng)于天人造化境的‘阿修羅王’,那可就不太善了。不過說得難聽一些,現(xiàn)在的皂閣宗就是一條被拴上了狗鏈的瘋狗,鏈子的另一端握在陰陽宗的手中,不用我們正道中人出手,那位地氣宗師也決不會放任皂閣宗如此行事?!?br/>
直到此時此刻,李玄都終于確認(rèn)了自己先前的諸多猜想,這次的皂閣宗變故,果然引出了正邪兩道的幕后人物,老天師和地師必定是達(dá)成某種默契,使得皂閣宗非但沒有絕命反撲,反而是畏畏縮縮,看來皂閣宗此番行事,也有背著陰陽宗自謀發(fā)展的意思,這才犯了陰陽宗的忌諱。
李玄都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對了,師兄先前擊敗藏老人的那一劍,似乎不是師父所傳,師父也絕不會有這種劍意,看來是師兄妙手偶得之了,說來聽聽?!?br/>
提及此劍,張海石不由好生得意,道:“這些年清閑時,我偶爾會翻看幾本書。糞蟲至穢,變?yōu)橄s而飲露于秋風(fēng)。腐草無光,化為熒而耀采于夏月。這句話是我從書上讀來的,其中意味不錯,恰逢我那天一夜無眠,站在坐忘崖上,吹了一早上的晨風(fēng),又觀旭日東升,明月暗隱,觸類旁通,于是有了這一劍?!?br/>
李玄都點頭道:“能夠自創(chuàng)劍招,說明師兄的劍道境界已經(jīng)大成,欠缺的就是一點靈光,若是沒有根基,便是機緣送到眼前也抓不住,可見悟出這一劍乃是水到渠成的理所當(dāng)然之事?!?br/>
張海石被李玄都奉承一番之后,心情大好,道:“師弟想不想學(xué)這一劍?我可以教給你?!?br/>
李玄都問道:“這一劍取何名字?”
張海石道:“還沒想好。”
李玄都笑道:“那就等想好名字再教給我?!?br/>
張海石笑了笑:“也好,等我將這一劍全部完善之后,再傳給你。我這輩子是不打算收徒弟了,等你日后收個弟子,再將此劍傳給他,也不算失傳,人過留痕,算是我這一輩子沒白在這世上走一遭。對了,你的傷勢如何?”
李玄都沒有隱瞞,坦然道:“就算有鳳凰膽,想要勝過那具太陰尸所化的‘阿修羅’也是太過勉強,所以不得不用出各種拼命的法門,這會兒五臟六腑、奇經(jīng)八脈、正經(jīng)十二脈都不好受,不過服用了顏玄機的一顆‘紫陽丹’,還能扛得住?!?br/>
張海石知道“紫陽丹”的功效,點頭道:“既然你沒有大礙,那我也就放心了。”
然后他看了眼天色,道:“知道你與那對年輕男女還有許多事情要談,我也不去干涉打擾了,我只是最后再囑咐你一句,事前要三思,可一旦決定了,那就不要拖泥帶水?!?br/>
李玄都點頭道:“記下了?!?br/>
張海石繼續(xù)說道:“還有幾個月就要過年了,如今家里一派烏煙瘴氣,我也不樂意過去摻合,都說少不入蜀,老不出蜀,所以今年我打算去蜀州一趟,拜訪幾個故友,順帶再處理一些積攢了許多時日的雜事,明年開春的時候未必能趕回來,你回家的時候,自己多留心吧?!?br/>
說罷,張海石拄著竹杖,飄然遠(yuǎn)去,同時有吟詩之聲傳來。
“莫道幽人一事無,閑中盡有靜工夫。閉門清晝讀書罷,拔劍當(dāng)空氣云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