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此生浮沉 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
兩人來到一家沿街鋪?zhàn)?,要了一小籠屜包子和兩碗粥。
李玄都沒有吃包子,只是端著粥碗慢呷。
周淑寧小口小口地吃著包子,很是文雅。
李玄都說道:“說起小籠包,我還是更偏愛江南的包子,隔著皮就能看到里面的湯,吃起來也講究,輕輕提,慢慢移,開小窗,再喝湯?!?br/>
周淑寧將嘴里的食物咽下去之后,才一本正經(jīng)提醒道:“食不言,寢不語?!?br/>
李玄都笑道:“我可不是讀書人,沒那么多講究,再者說了,吃飯的是你,我只是喝粥而已?!?br/>
周淑寧抿起小嘴,顯然并不認(rèn)同李玄都的強(qiáng)詞奪理,只是小丫頭沒有儒家先賢那般“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勇氣,面對李玄都這個“大魔頭”,有些敢怒不敢言。
李玄都嘴角噙著淡淡笑意,眼神中更是破天荒地有了幾分溫和,不似平常時候,看似與人為善,實則在眼底盡是漠然。
這種如堅冰般的漠然是因為一次次腥風(fēng)血雨和刀光劍影而凝結(jié),卻也因為一個清澈干凈的孩子而消融。
小丫頭繼續(xù)吃包子,便遵守“食不言寢不語”的規(guī)矩,不再多說半句話。小丫頭雖然年紀(jì)不大,但已經(jīng)很有大家閨秀的淑女風(fēng)范,再加上小丫頭是個不折不扣的美人胚子,長大之后,估計又是個類似玉清寧的仙子人物,閉月羞花,溫婉賢淑,不知要惹得多少江湖少俠俊杰寤寐求之。
只是這些都與李玄都無關(guān)了,等到小丫頭能行走江湖的時候,他已不再年輕,大概要被少俠們尊稱一聲“前輩”了。
待到周淑寧吃好之后,李玄都問道:“要不要買些糕點(diǎn)?留在路上吃。”
小丫頭有些不好意思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李玄都輕聲道:“想吃糕點(diǎn),就好好練功。踏足御氣境之后,接下來就要嘗試著以氣機(jī)沖擊上丹田玄竅。玄女宗一脈,更偏向于道家,那么我們就按照道家的說法來講,氣海穴往上從尾閭到命門這一段的脊柱最冷,是為雪山,雪上之上是脊椎,再往上至頭部腦后就是風(fēng)池穴,其竅最小而難開,氣機(jī)運(yùn)行至此不易通過,用力要大更要精,道家喻為牛拉車,若能破開此關(guān),便可使體內(nèi)氣機(jī)成就周天,也就是九品境界中的第七品入神境?!?br/>
小姑娘低斂著眉眼,不過眉宇間還是流露出幾分笑意,整個人悄悄地雀躍起來。
世間之事就是這般不公平,有些人苦練一輩子都未必能摸到入神境的門檻,可換成天賦根骨俱佳的極少數(shù)之人,在月余之間踏足入神境卻是稀松平常之事,當(dāng)年的李玄都,三歲啟蒙,四歲開悟,五歲開始正式煉氣,不過三天功夫就跳過固體入御氣境,更是駭人。
李玄都將手里的粥喝盡,放下粥碗,即使看不到小妮子的眼睛,也知道她在笑,于是又給小妮子潑冷水道:“九品九境,固體、御氣、入神三境被稱為初窺門徑,就算你僥幸摸到了入神境,因為跳過固體境的緣故,必然根基不穩(wěn),再加上不會一招半式,更沒有與人交手的經(jīng)驗,真要和別人動起手來,也還是一刀之事?!?br/>
周淑寧抬起頭來,抿著小嘴不去看他。
李玄都笑了笑,既然走上了這條江湖路,那就不再是花園里的花朵,必然要經(jīng)受風(fēng)霜雪雨的洗練,這點(diǎn)言語上的“刀劍”又算什么。
教徒弟,最忌諱心軟二字,嚴(yán)師才能出高徒。李玄都雖然是初為人師,但當(dāng)年師父是怎么教他的,至今還歷歷在目。
吃過了包子,李玄都起身前去結(jié)賬,只花了十文錢,然后帶著小姑娘去往糕點(diǎn)鋪?zhàn)樱瑴?zhǔn)備買幾樣糕點(diǎn)。
風(fēng)陰府的府城,自然比不上帝京,可也是一處繁華地,這兒的糕點(diǎn)鋪?zhàn)舆€算不錯,周淑寧雖然出身書香門第之家,但周聽潮生前為官清廉,一年俸祿不過百余兩銀子,又要養(yǎng)家糊口,周淑寧自小的日子,還真比不了那些錦衣玉食的官家小姐,此時見到琳瑯滿目的糕點(diǎn),頓時就有些走不動道。
李玄都倒是不小氣,挑了幾樣精致的素淡糕點(diǎn),少放油糖,以糯米制成,雖然口味清淡,但不會生膩,大概有兩斤重的樣子,花了九錢銀子,差不多是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花銷,用油紙包裹好了,出來店鋪之后,李玄都手掌一翻,便消失不見。
周淑寧見此景象,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可再看李玄都的上下左右,根本沒有半點(diǎn)油紙包的痕跡,那么大的一個油紙包,能放在哪里?
看著周淑寧的疑惑眼神,李玄都沒有作答,只是領(lǐng)著她先找了家客棧落腳,畢竟這小半月的風(fēng)餐露宿,對于小姑娘來說,著實不算好過,能歇息一二也是好事。
來到客棧房間,李玄都這才挽起自己的衣袖,露出手腕上的一串紫黑念珠,顏色幽深,共十八顆,乍一看之下,好似是一串熟透的葡萄。
李玄都解釋道:“這世上不僅僅有武學(xué)術(shù)法,還有各種仙家寶物,其中有一種寶物,可以納須彌于芥子,根據(jù)寶物品相,其中內(nèi)藏乾坤的大小有所不同,尋常來說,就是三尺見方的大小?!?br/>
小丫頭瞪大了眼睛,仔細(xì)端詳這串念珠,發(fā)現(xiàn)每顆珠子上面刻有一個個小人,或坐、或立、或臥、或負(fù)手、或持劍、或誦經(jīng)、或冥思,姿態(tài)各不相同,在小人周圍又刻有各種艱澀的符篆,隱隱有豪光透出。
李玄都接著說道:“除了佛家之外,其實道家也有念珠,又稱流珠。《太上三元流珠經(jīng)》云:受之用白真珠,圓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應(yīng)星宿之度,日月所會之期。又《太玄金鎖流珠引》云:晝夜斗轉(zhuǎn),周天無窮,如水流之不絕,星圓如珠,故曰流珠也。”
“佛家念珠最常見之?dāng)?shù)是一百零八顆,寓意一百零八種煩惱,而道家流珠常見之?dāng)?shù)則是八十一顆,寓意太上八十一化,當(dāng)然也有十二顆、二十四顆、二十八顆、三十六顆不等,唯獨(dú)十八顆之?dāng)?shù)極為罕見,寓意修道路上的巍巍十八樓。我手上這串流珠的名字就是十八樓,每一顆珠子都是一件須彌芥子之物,內(nèi)里乾坤大約有一口三尺見方的箱子大小,十八顆珠子連成一串,便等同隨身攜帶了十八口大箱子?!?br/>
“不過這還不是最上等的須彌芥子寶物,正一宗的顏飛卿有一只口袋,名為乾坤袋,內(nèi)里乾坤足有一座殿閣之大,不但可以存物,還能作為對敵法寶,以特殊手法將敵人收入其中,玄妙無比?!?br/>
說話間,李玄都手腕一翻,那二斤糕點(diǎn)又出現(xiàn)在他的掌中。
小丫頭接過糕點(diǎn),滿臉神往,幾乎是當(dāng)作神仙故事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