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此生浮沉 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jīng)
大雨漸停歇。
三人返回客棧,沈長生開始收尸,他有自己的一套規(guī)矩,有些人可以被放進棺材里好好安葬,有些人卻是直接一把火燒掉放入壇子里。
至于為何如此,李玄都沒有細(xì)問,因為此事多半要涉及到太平宗的種種命格命理之說,他不擅長此道,而且在他看來,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太平宗堅持的推算窺探天機之道,是截然相反的路數(shù)。
待到雨停之后,李玄都從馬廄里挑了一匹不甚起眼的駿馬,將周淑寧抱上馬背,他牽馬而行,踏著滿地泥濘,緩緩走出這座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刀光劍影的太平客棧。
坐在馬背上的周淑寧下意識地回頭望去,客棧還是那座客棧,只是立在院子正中的太平大旗倒了,她感覺自己整個人恍恍惚惚,好像在做夢一般。
客棧的屋頂上,沈長生望著一大一小離開客棧,只覺得心中莫名惆悵。
尤其是馬背上的小姑娘回頭望來時,他甚至產(chǎn)生一股沖動,想要上去攔住他們,讓她留在太平客棧,可他心里清楚,李玄都不會答應(yīng),掌柜和老板娘也不會答應(yīng)。
少年失魂落魄地坐在濕漉漉的黑瓦上,望著兩人漸漸消失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中。
牽馬而行的李玄都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少年已知愁滋味,要道天涼好個秋?!?br/>
騎在馬背上的周淑寧小聲問道:“我們這是要去哪里?”
李玄都道:“如今我們正在蘆州境內(nèi)的懷南府,要去的地方是中州境內(nèi)的龍門府,所以我們要先去與懷南府相鄰的風(fēng)陰府,然后從風(fēng)陰府轉(zhuǎn)道去中州的益陽府,最后再從益陽府前往龍門府。”
周淑寧點了點頭。
雖然她年紀(jì)不大,但是出身在書香世家,從小便讀書識字,在父親周聽潮的親自教導(dǎo)下,對于地理也略知一二。如今大魏朝廷,共有兩京一十九州,除帝京和西京之外,分設(shè)十九個州布政使司,州下設(shè)府,府下設(shè)縣。如今他們所在的蘆州便是十九州之一。
縱觀整個大魏版圖,蘆州位于整個王朝帝國的東部略微偏南位置,地處內(nèi)陸,往東是靠海的楚州,往南是地處江南的荊州,往西便是中州。
中州,顧名思義,乃是天下之中,雖然本朝并未定都于此,但是以往歷朝歷代,先后有十三朝在此建都,除了帝王將相,圣賢也層出不窮,道學(xué)肇始于此,儒學(xué)淵源于此,經(jīng)學(xué)興盛于此,佛學(xué)首傳于此,玄學(xué)形成于此,理學(xué)尋源于此,所以中州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州,而龍門府便是中州首府。
不要小看這段路程,兩州看似相鄰,可懷南府和龍門府之間卻足足相隔有四府之地,每一府又有七到十個縣不等,如此加起來,兩者之間的路程差不多有一千二百余里,對于第一次出遠門的周淑寧而言,可以說是千山萬水了。
長途漫漫,這一路之上,李玄都開始有意地為周淑寧講解玄女宗的入門之法。
周淑寧坐在馬背上,李玄都牽馬走在前面,未曾回頭,說道:“所謂玄女宗,正道十二宗之一,非佛非道,其山門所在之地為玉女峰,相傳在千年之前,一位亡國公主在此清修悟道,不知名姓,被人稱為帝女。帝女最終證道飛升而去,又被尊為玄女。玄女留有一部專供女子修煉的三陰真經(jīng),此法決又分三部,分別是:少陰真經(jīng)、太陰真經(jīng)、玄陰真經(jīng),修成少陰經(jīng)可得歸真境,修成太陰經(jīng)可得天人境,修成玄陰經(jīng)可得長生境。玄女的貼身侍女得到這部法訣之后,在玉女峰清修百年而證得長生境,遂在玉女峰上創(chuàng)立玄女宗一脈,尊玄女為開宗祖師,自己為宗主。
周淑寧問道:“什么是歸真境、天人境、長生境?”
李玄都說道:“此乃天下間九大境界中的最后三境,你且不用去管,日后自會知曉。”
周淑寧哦了一聲。
李玄都繼續(xù)說道:“在其后的千余年中,玄女宗又陸續(xù)出過三位證得長生境的女子宗主,這三位宗主在三陰真經(jīng)的基礎(chǔ)之上,各留有三篇真經(jīng),分別是帝女經(jīng)、素女經(jīng)、玉女經(jīng),與三陰真經(jīng)合稱為玄女六經(jīng),乃是玄女宗的根本不傳之法,非女子不可修習(xí)。故而玄女宗一脈,皆為女子,且必須為處子之身,若是出閣的婦人,此生無望玄女宗大道。?!?br/>
李玄都停頓了一下,說道:“我是男子之身,自然無法修習(xí)玄女六經(jīng),可玄女宗的入門筑基之法,我還是略知一二,我待會兒傳你玄女宗的玄水功和望月心訣,兩者一起修煉,每夜子時,吸納月華,臨水之地,采集水精,事半功倍。正所謂少陰入老陰,老陰生少陽,少陽化玉陽,玉陽歸玉陰,以你的根骨資質(zhì),如此月余功夫,便可跳過固體境,初入御氣境,相比起尋常人要苦練十幾年才產(chǎn)生那么一丁點的氣感,可謂是天壤之別?!?br/>
周淑寧眼神一亮。
不過李玄都很快便給她潑了一盆冷水,“修為境界高深和與人交手時的戰(zhàn)力強弱,是兩回事,練功的天才和打架的天才也是兩回事。同一個境界之中,為何有人強而有人弱?這是因為有人善于與人搏命廝殺,有人不善于此道,你這種從未跟人有過交手經(jīng)驗的小丫頭,就算踏足御氣境,遇到那些常年與人搏命廝殺的固體境青鸞衛(wèi),也是一刀之事?!?br/>
騎在馬背上的小丫頭頓時又愁眉苦臉。
李玄都回過頭來看了她一眼,“報仇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才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說法,別想著一口就吃成個胖子,凡事都要慢慢來?!?br/>
小姑娘打起精神,重重嗯了一聲。
接著,李玄都傳授給周淑寧兩篇口訣,先是讓她反復(fù)背誦,直至一字不錯方可,好在小姑娘天賦根骨極佳,只是聽了兩遍便就磕磕絆絆背誦下來,三遍之后,便熟記心中。
然后李玄都開始逐字逐句講解,何為下丹田,何為中單田,何為氣海,何為雪山,何為脊椎二十四節(jié),何為正經(jīng)十二脈,何為奇經(jīng)八脈。周淑寧都用心記下,還請教了幾個問題,都是直指要害之處,讓初為人師的李玄都心情不錯。
若是換成那種難雕朽木,李玄都自認(rèn)沒有那份耐心去化腐朽為神奇。想到這兒,他又想起了那個名叫沈長生的少年,觀其資質(zhì)也不過尋常,可在小小年紀(jì)卻已經(jīng)摸到抱丹境的門檻,八成要歸功于那位掌柜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