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十二章 重禮
若是寧憶等人以勢壓人,齊飲冰還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可換成這樣一個許諾之后,他便再無法生出玉石俱焚之意。
一邊是道門真人之位,一邊是滅門之禍,該如何選,似乎已經(jīng)不是什么難題。
李四白低聲道:“師兄,祖師心心念念所求的宗門之位近在眼前,若是答應(yīng)了清平先生,師兄得以出任真人之位,與其他二十二位宗主平起平坐,等同是得了宗主之位,我們蜀山劍派與宗門也沒什么兩樣了?!?br/>
齊飲冰微微點(diǎn)頭,大為意動。
從宗門來說,以后雖然要聽從道門調(diào)遣,但卻完成了祖師遺愿,與二十二宗平起平坐,也算是發(fā)揚(yáng)光大了宗門。從他個人來說,若能擔(dān)任真人之位,便有了參與道門事務(wù)的資格,權(quán)力之大,要遠(yuǎn)勝今日區(qū)區(qū)一個掌門之位。
寧憶見狀微微一笑,“方才幾位已經(jīng)說了,清平先生身兼各家所長,待到道門一統(tǒng),清平先生便會整合一身所學(xué),力求創(chuàng)出一門功法,可以媲美儒門的‘浩然氣’,傳于道門上下,人人可學(xué),使我道門實(shí)力大增?!?br/>
這次不僅僅是齊飲冰,李四白和張三青也是一震,儒門的“浩然氣”如何,不必多說,而且儒門人人都會,比起各自藏私的道門之人強(qiáng)了不是一點(diǎn)半點(diǎn),如果李玄都真能做到這一點(diǎn),成為道門中人卻是有利無害。先前真人之位,只是有利于齊飲冰,可此舉卻是人人都能受益。
不過寧憶有一點(diǎn)未曾挑明,以李玄都如今的境界修為,還做不到這一點(diǎn),要等到李玄都成為一劫地仙或是二劫地仙,才有望實(shí)現(xiàn),那也許就是幾十年后,甚至百年之后了。當(dāng)然,如果李玄都真能成功,那么他便成了不遜于南華道君、祖師楊朱的人物。
李四白看了齊飲冰一眼,知道他是掌門人,不好立刻表態(tài),因?yàn)橐坏┍響B(tài)便再無轉(zhuǎn)圜余地,于是便先開口道:“如此看來,道門一統(tǒng)實(shí)是大勢所趨,有百利而無一害,我蜀山劍派也自當(dāng)追隨各宗之后,共襄大舉。”
此話出口,先前的凝重氣氛一掃而空,變得緩和起來。
寧憶望向齊飲冰,微笑問道:“齊掌門還在猶豫什么?”
齊飲冰沉吟道:“口說無憑……”
寧憶哈哈一笑,“這是自然?!?br/>
說罷,他又取出一封信,遞交給齊飲冰。
齊飲冰臉色一肅,雙手接過信封,還是先看了眼封口的火漆,只見上面印著“李玄都”三字,正是李玄都的名章。先前“清平先生”是四字呈“田”字形排列,而“李玄都”則是三字從右到左依次排列,也就是“都玄李”的格局。
齊飲冰心中一寬,小心翼翼地拆開了信封,里面只有一頁信紙,這次就十分簡潔明了,落款也是李玄都的名章。
齊飲冰心中大定,唯一的遺憾是李玄都的許諾也有一個前置條件,那便是他能成為道門大掌教,看似矛盾,實(shí)則并不矛盾,真人的人選并未終生不變,十年更迭一次,李玄都可以讓齊飲冰成為真人,齊飲冰也必須選擇支持李玄都成為大掌教。齊飲冰轉(zhuǎn)念一想,這本就在情理之中,如果自己在李玄都的位置上,也要這么做,斷不會為他人做嫁衣,便也沒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其實(shí)李玄都并非執(zhí)著于大掌教的權(quán)位,而是他明白一件事,他想要做成改變天下的大事,必須站在那個位置上,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爭奪權(quán)位哪有什么十成十的光明正大可言,少不得合縱連橫等手段。
齊飲冰小心翼翼地將李玄都的信收到自己的須彌寶物寶物之中,臉上有了笑意,說道:“四白師弟所言極是,大勢所趨,自是不能逆勢而為。清平先生有宏圖大志,我等自當(dāng)鼎力相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br/>
“言重了。”寧憶微微一笑,“對了,清平先生還說了,張相爺?shù)闹蹲訌埌讜兪驱R掌門的弟子,齊掌門待他恩重如山,清平先生作為張白晝的半個長輩,為了答謝齊掌門的恩情,特意讓我?guī)硪患Y物送給齊掌門,還望齊掌門不要嫌棄?!?br/>
“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饼R飲冰卻是有些受寵若驚了,連連擺手。
“區(qū)區(qū)薄禮,不成敬意,齊掌門一定要收下?!睂帒浫〕鲆恢诲\緞包袱,那包袱四角棱棱,顯然裝著一只盒子。
此時的大堂中,位于正中的兩個主位其實(shí)是空著的,寧憶坐在左邊上首的椅子上,齊飲冰坐在右邊上首的椅子上,這樣顯然是不合禮數(shù),沒了主客之分,要鬧笑話,可當(dāng)時齊飲冰等人如臨大敵,心思都在怎么應(yīng)付寧憶等人上面,卻是顧不得那么多了,也就隨意坐了。
此時寧憶雙手托著包袱來到正中的兩個主位前,將包袱放在了兩個主位之間的桌子上,然后望向齊飲冰,做了個“請”的動作,示意他親自打開。
齊飲冰也站起身,來到兩個主位之間的桌前,看了寧憶一眼,沒有急于打開包袱,而是問道:“這是?”
寧憶微微一笑,“久聞齊掌門喜好字畫,這是一幅字帖?!?br/>
“哦?”齊飲冰來了興趣,目光亮了起來,因?yàn)槭乔迤较壬?,料想不會是尋常物事,齊飲冰臉上的神情也跟著肅穆起來,直盯著那個包袱。
齊飲冰伸手解開錦緞包袱,露出一個精致錦盒,僅看這個盒子便已經(jīng)是價值不菲,其中物事的貴重更是可想而知。
一時間,齊飲冰竟是有些躊躇猶豫。此時李四白和張三青也跟了過來,有些好奇。
寧憶見狀,伸手打開盒蓋,微笑道:“齊掌門,請看此帖如何?”
齊飲冰凝神望去,只見書帖縱約七寸,橫約五寸,總共四行,二十八字。
上書:“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jié)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這二十八字點(diǎn)畫俯仰生情,鉤挑都不露鋒。行書中帶有楷書筆意,十分多變?;蜉p或重,或快或慢,提按得當(dāng),從容不迫,神態(tài)自如,骨力中藏。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無一筆掉以輕心,無一字不表現(xiàn)出意致秀美。
帖中“羲之頓首”以行草開頭,這四個字輕松自如,閑雅平和,亦行亦草,或斷或連,筆意貫通?!翱煅r晴佳想”,字字獨(dú)立,筆圓墨潤,介于行楷間,活而不滯,力透紙背?!吧疥帍埡睢币孕锌展P,雍容古雅,圓渾研媚,氣完而神足。
齊飲冰渾身輕顫,不能言語。
李四白大驚道:“這、這、這、師兄,這不是你夢寐以求的寶貝嗎?”
李四白在大驚之下,用上了修為,墻壁門窗都為之震動,灰塵簌簌而落,可見其心情之激動。
齊飲冰雙目不能挪開半分,顫聲道:“這……這是真跡!真是……真是書圣的《快雪時晴帖》,假……假……假不了!”
寧憶也是讀書人,對于這些雅物自然也十分了解,說道:“此帖被古人稱為‘天下法書第一’。全文共二十八字,被譽(yù)為‘二十八驪珠’,與《中秋帖》、《伯遠(yuǎn)帖》合稱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
齊飲冰雙手顫抖著拿起《快雪時晴帖》,動作輕柔,比起拿李玄都的書信還要小心百倍,捧在眼前,仔細(xì)觀看。
只見《快雪時晴帖》帖幅前有“廷”印,后有“紹興”聯(lián)璽,又有“褚”半印,及“明昌御覽”等。帖前后有《快雪時晴圖》,以及歷代名人題跋。齊飲冰眼尖,只見在角落里還有兩印,一印是“畏已心賞”,一印是“李四眼?!?。
齊飲冰一怔,不由問道:“這兩位卻是從未聽聞。”
寧憶解釋道:“‘畏已’是地師徐無鬼的表字,而李四則是清平先生,因?yàn)樗趲熜值苤行兴模缒陼r也有人稱他為四先生的?!?br/>
齊飲冰恍然道:“原來是地師和清平先生!”
李玄都并非完人,對于書畫只是略知一二,姑且算是附庸風(fēng)雅之人,算不得什么行家,而且這等稀世珍品都價值不菲,以他的財力也收藏不起。這些都是地師的珍藏之物,存放在藏書樓的一層,李玄都不在劍秀山,是讓徐七取了《快雪時晴帖》交給寧憶。
齊飲冰看待手中字帖,好似看到了多年不見的情人,整個人都在輕輕顫抖,又輕輕放回了錦盒之中,一把將錦盒的蓋子蓋好。
然后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略微穩(wěn)定心神,方才說道:“清平先生這份大禮……實(shí)在是太重了,在下愧不敢當(dāng)……愧不敢當(dāng)吶。”
寧憶捧起錦盒,送到齊飲冰的面前,說道:“齊掌門是風(fēng)雅之人,世第書香人家,傳個代吧?!?br/>
齊飲冰卻不敢去接,“寧先生,這么貴重的東西,在下不敢受?!?br/>
唐婉笑道:“齊掌門,既然是清平先生送給你的,你就受下,沒什么敢不敢的。”
季叔夜也說話了,“若是再退回去,齊掌門可是要給清平先生難堪了?!?br/>
齊飲冰只得雙手接過盒子,“那就請諸位代我謝過清平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