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
一場秋雨不期而至,有些凄冷。
渡河中有一艘烏蓬小船,一人立在船頭,腰懸金劍,正是重傷初愈的李元嬰。另一人立在渡口的碼頭上,一身文士裝扮,則是馬上就要返回中州萬象學(xué)宮的施宗曦。
施宗曦嘆了口氣:“江南總督暗弱,結(jié)果被眾多江南豪族聯(lián)手趕出了金陵府,倉皇如喪家之犬,又不敢返回帝京,只能在荊楚總督那里寄人籬下。幽燕總督比江南總督好上一些,但也相當(dāng)有限。他的轄境本是幽州和燕州,如今幽州被遼東總督趙政占去,燕州也被遼東豪強(qiáng)滲透地七零八落,眾多燕州本地大戶都與遼東豪強(qiáng)沾親帶故,暗通款曲,只要遼東鐵騎南下入關(guān),這些人就會紛紛響應(yīng),燕州幾乎是守?zé)o可守,只能是拱手相讓。”
李元嬰臉色也有些晦暗,道:“在這種情況下,齊州就變得至關(guān)重要,雖然秦道方是齊州總督,但我們清微宗和社稷學(xué)宮還是牢牢掌控著齊州的局勢,如果清微宗倒向遼東,那么遼東大軍就可以從遼州、幽州渡海在齊州登岸,然后從齊州直逼帝京,與燕州方向的遼東大軍形成合圍之勢。當(dāng)初秦道方剿滅青陽教時,我曾授意封鎖海路,就是不欲看到秦道方掌控齊州,進(jìn)而與遼東遙相呼應(yīng)。如今形勢下,秦道方雖然是秦家之人,但也不好妄動,否則便會步江南總督的后塵?!?br/>
施宗曦深深望了他一眼:“正因如此,老劍神才會同意李玄都與秦素的婚事,便釋放出許多不同尋常的訊息,并非清微宗真的有意與遼東聯(lián)手,而是通過這個舉動向朝廷施壓,算是一種無言的威脅,逼迫朝廷在某些事情上讓步,由此使得清微宗占據(jù)主動?!?br/>
李元嬰沒有說話,似是默認(rèn)。
施宗曦又是嘆息一聲:“遙想當(dāng)年,朝廷鼎盛,地方豪強(qiáng)哪敢如此與朝廷討價還價,可到了如今,堂堂中樞朝廷,竟是要看地方豪強(qiáng)的臉色?!?br/>
李元嬰笑了一聲,若有所指道:“地方豪強(qiáng)入主中樞之后就該把‘地方’二字去掉,我們清微宗只是謀求廟堂上的一席之地,遼東豪強(qiáng)可是要把其他人統(tǒng)統(tǒng)趕走,豈可同日而語?”
施宗曦道:“李宗主,此去一別,不知何日能再相見,只望來日相見,不會是你我二次聯(lián)手阻擋李玄都入京。”
聽到這兒,李元嬰的臉色又晦暗幾分,道:“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br/>
施宗曦不再說話,眼神復(fù)雜,長嘆道:“功虧一簣?!?br/>
……
補(bǔ)天宗在河間府沒有產(chǎn)業(yè),可景修在這里卻有一座私邸,偶爾會來此小住幾日,負(fù)責(zé)與燕州士紳大戶聯(lián)絡(luò)。正因為如此,秦清才會就近派他前來接應(yīng)。在景修的邀請下,李玄都、秦素等人離開太平客棧,前往景修的宅邸做客。
一出客棧后門,外面車馬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秦素等女子乘車,男子則是騎馬,自有人頭前引路,不多時便來到一座宅邸的大門前,但見門樓高闊,朱紅大門,又有兩排刀客雁翅排開,可見景修在此地的聲勢。
這一晚,景修大排筵席,宴請李玄都,不但邀請了本地江湖的許多頭面人物,還有許多士紳富賈。秦素本是不耐這等應(yīng)酬,不過因為李玄都的緣故,便也參加了,與李玄都坐在一處,李玄都?xì)v經(jīng)大起大落之后,便如洗盡鉛華,沉穩(wěn)持重,如今修為有成,身居高位,威嚴(yán)自生,越發(fā)顯得英武不凡,秦素不必多說,乃是不遜于蘇云媗、宮官、玉清寧的美人,又是出自名門,兩人坐在一起,任誰見了,都要稱贊一聲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
所謂“河朔”,便是指長河以北,燕州便在其中。當(dāng)年李玄都一人一劍橫行河朔之地,著實惹下了不少仇家。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李玄都不僅僅是太平宗的宗主、“天刀”未來的女婿,還是老劍神的弟子,大天師屬意的后輩,地師稱其為小友,那日太平山上升座大典,各宗宗主齊聚,大天師親臨道賀,地師遣人送上賀禮,這是多大的臉面?當(dāng)年追殺李玄都的人中,不乏靜禪宗的高僧,如今靜禪宗都成了明日黃花,要寄人籬下,看李玄都的臉色。李玄都雖然孤身一人,但儼然是一方江湖大豪,對于尋常江湖人來說,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大人物,誰還敢來尋他的晦氣。
正因為如此,眾多燕州江湖上的頭面人物,不但絕口不提當(dāng)年的舊怨,反而個個笑臉相迎,既是想要巴結(jié)李玄都,也是害怕李玄都追究當(dāng)年追殺之事。
現(xiàn)在的李玄都早已不是當(dāng)初那個滿腦子武學(xué)登頂?shù)哪贻p人,格局更大,眼光也更高,自然不會去意氣用事,觥籌交錯之間,絕口不提當(dāng)年之事,大有一笑泯恩仇的姿態(tài)。
世人有一個通病,總覺得大人物做什么都極有深意,一個舉動都要探究出好幾層深意,然后贊美出一朵花不可,簡直是奉若神明。殊不知所謂的大人物,在史冊上不過寥寥幾字,能得贊美者寥寥無幾,也有昏招失措的時候,終究是一個凡人罷了。李玄都此舉在一眾賓客看來,便是虛懷如谷、宰相肚里能撐船,可如果李玄都還是那個沒了修為和地位的四先生,只怕就沒人會如此想了,反而覺得理應(yīng)如此。李玄都始終就是那個李玄都,不過身份地位不同了,倒是披上了一身神圣的袍子,不似個凡人俗人了。
李玄都看得分明,心中暗自警惕:“這便是權(quán)勢的滋味了,卻是比心魔還要厲害,不知不覺就要沉溺其中,被其腐蝕而不自知分毫。想那世宗皇帝,孤身一人入帝京,一個少年人便斗倒了三朝元老,又革除弊政,裁抑宦官,使得朝政為之一新,使得大魏有中興之相,是何等英雄人物。可到了晚年,卻也沒敵過‘權(quán)欲’二字,明為無為而治,實則暗操獨治,又一意玄修,日求長生,不聞朝政,使得吏治敗壞,邊事廢弛,這才有了金帳汗國攻陷西京之事。我如今也算是手握權(quán)柄,少不得要有人奉承逢迎,若是不能謹(jǐn)守本心,反而飄飄然忘乎所以,只怕也要步了世宗皇帝的后塵?!?br/>
李玄都心中想著這些,面上卻是不顯,與一眾賓客把酒言歡,眾賓客的各種奉承吹捧言語也被他一并笑納。
筵席一直持續(xù)到深夜才算散去,眾多客人紛紛散去,作為主人的景修要前去相送,秦不一未曾露面,秦不二、秦不三、秦不四等人另有要務(wù)在身,也沒有久留,最后就只剩下李玄都和秦素這兩個閑人。
李玄都身懷“漏盡通”,雖然飲酒極多,但卻沒有半分酒氣,來到院中,安靜不語。
秦素站在他的身后,也不言語。
李玄都忽然問道:“素素,你覺得我在酒席上表現(xiàn)如何?”
秦素笑了一聲:“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李玄都道:“自然是真話。”
秦素妙目一轉(zhuǎn),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
李玄都一怔,隨即反應(yīng)過來,笑罵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孝悌忠信禮義廉,無恥。你這是拐著彎罵我呢?!?br/>
秦素笑道:“你還知道啊。”
李玄都道:“我當(dāng)然知道。”
“我這不是罵你,我這是秦素諷小李先生納諫?!鼻厮匕胧峭嫘Φ溃骸拔艺媾履阕兂衫蟿ι窕蚴俏业菢??!?br/>
李玄都搖了搖頭,語氣堅定道:“不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