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
天承十八年春夏交接,桃子染了百日咳,一到晚上,咳個不停,那咳嗽聲扯得顧昭心里撕心裂肺的難受,恨不能替孩子咳去。
桃子是常嗮太陽,常見風(fēng)的孩子,顧昭并未像古代的寶貝蛋兒一般在家里精心養(yǎng)育,他幾乎把現(xiàn)代人能知道的所有育兒經(jīng)驗都拿來用了。
奈何,一個小人長成大人,這其中的波折,艱難,是不能用語言來輕易描述的,以前常有一句話,叫生恩大還是養(yǎng)恩大,顧昭現(xiàn)在以個人的立場來說這個問題,這個就是,養(yǎng)恩比生恩大,時間越長,恩情越大。
一個小兒自幾月起,夜夜不得安眠,雙足不落地,父母便如身上掛著一塊肉到處走一般,最可怕的是,這塊肉還要長大……
桃子病的很重,顧昭本就清瘦,如此便又瘦了一圈去,他不是不信任那些奶娘,他只是認(rèn)為人的每一天都應(yīng)該跟自己最重要的人在一起,這樣才最正確,不是說你有能力了,就將情感取了巧。
住在軀殼里的心是不會騙你的。
顧昭待桃子自然是萬分精心,可桃子依舊生了病,最初只是小小的咳嗽……
五六個太醫(yī)來診過了,說是得了風(fēng)寒,一連好幾天,甜的什么枇杷膏、雪梨汁吃下去沒見效,顧昭又咬咬牙給娃灌了苦巴巴的藥湯子,仍不見起色,眼見小桃子睡不好覺,吃不好飯,一天到晚咳得小臉通紅,啼哭聲漸漸暗啞下去,若是其它還好說,顧昭能感覺到他的心疼的直抽抽,就恨不得以身代之。
桃子這一咳便沒完沒了,從初春竟走到了夏末,到了后來竟是夜里低燒,來來回回折騰個沒完。
到了這個時候,顧昭已然全然不顧,他覺著這時候誰能幫幫孩子,就是給他一半家業(yè)他也是愿意的,孩子太受罪了。
桃子的乳娘見孩子哭得實在心疼,郡王爺又急得沒辦法,便跟顧昭說:“我們鄉(xiāng)下有這樣的說法,若孩子不好養(yǎng),帶孩子找棵槐樹認(rèn)個干爹就能順順當(dāng)當(dāng),長命百歲。不是奴婢多嘴,這小兒啊,生下來嬌嬌弱弱,本就難養(yǎng),可偏偏咱家小世子以后又要抗這么大的家業(yè)……”
可憐顧昭來自現(xiàn)代社會,啥玩意都懂,啥玩意兒都知道,偏偏現(xiàn)在他做了父母,竟什么批判意識也沒了,俯視的角度也不見了,一個三十出頭的奶娘講的封建迷信的話,她竟聽住了。
“老話說得好,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平衡了,還要講究個八字兒相合,郡王爺許是小王爺那里輕了一點,依著奴婢看……郡王爺贖罪!”
奶娘忽然想起什么,頓時臉色刷白。
顧昭看奶娘有些不敢說,畢竟,這個有關(guān)于神婆子,陰陽八卦什么的,到底是犯忌諱。
他便笑笑道:“你也是為他好,疼他才說,沒事兒,你說吧,恕你無罪!”
奶娘猶豫了一下,又看著桃子可憐,她全家的前程可都壓在小主子身上,再者,養(yǎng)到現(xiàn)在,那也是真有了感情,是真心疼。
咬咬牙,奶娘便低聲道:“我們鄉(xiāng)下興這個……因那槐樹易種好活,又常常能長千百年,再者,人不好養(yǎng),樹可好種易活,認(rèn)個槐爹也能騙騙……”
奶娘指指上天,一臉神秘。
顧昭這一刻,幾乎是沒有多想的,他立時便變成封建迷信的擁護者,馬上追問細(xì)節(jié)道:“可有什么講究?”
奶娘見堂堂郡王爺都信了,便立時有了些成就感,此時她帶著一絲可見的虛榮感道:“那能有啥?不難!也就是找村里識字兒的先生看看,跟著八字兒,算出天氣時辰,到時候,尋上紅布準(zhǔn)備好祭品,到日子帶著娃兒,尋有年紀(jì)的老槐,圍了紅布,獻(xiàn)上祭品,認(rèn)了槐爹,以后逢年節(jié),生日都要去獻(xiàn)祭……”
顧昭連連點頭,打發(fā)走奶娘之后,他正要尋人去找趙淳潤問問,卻不想,他家阿潤竟在下朝的時候指了欽天監(jiān)的常大人過來。
直到此刻顧昭方覺悲哀,這古代,就是皇帝的孩子得了病,那也是虐的你不要不要的。
床上的孩子又咳嗽了幾聲,顧昭過去低頭看他,此時已然會冒幾個字兒的桃子可憐巴巴的看著顧昭,這孩子精靈,他先看的是顧昭的手,見沒有藥碗,小臉上竟然泛出一絲松了一口氣的樣子。
這才多大?怎么這么聰明??!怎么這么精靈??!怎么這么可憐?。?br/>
顧昭哭笑不得,又是難過,又是心酸,想起上輩子小孩子一見白大褂就哭的景象,此時,白大褂換成藥碗,藥勺子效果竟然是一樣的。
為了哄桃子吃藥,顧昭已然神經(jīng)了,胡說八道不算,他這張云淡風(fēng)輕的臉,已然能擠出六小齡童的絕技,竟是什么面皮都不要了。
卻說常大人早在宮里聽說了寧郡王府的事兒,說老實話,這欽天監(jiān)人才多,干啥的都有。
不過這位常大人卻是做皇帝出行,大軍出征,祭天這樣的大事兒的。
如今陛下忽然指他來,雖他心里不高興,可到也沒帶出來,欽天監(jiān)就是那么個芝麻綠豆兒的前程,五品頂了天了了,得了!就當(dāng)是結(jié)個善緣吧!
常大人到了寧郡王府,顧昭親自接待了他,寒暄沒幾句,顧昭便很直接的說出奶娘的話。
這位常大人頓時松了一口氣兒,心道,奶奶的,老子是算天氣兒,算國事的,總算是你家有個章程,這不用擔(dān)責(zé)任了。
顧昭涎著臉跟這位常大人講:“大人您一向做的是觀天象,測天下的大事,本王這也是……急病亂投醫(yī),實在是沒轍了……”
常大人想,這位郡王爺并不像傳聞那么可惡,至少這片愛子之心不虛,于是微笑著捋捋胡須道:“寧郡王言重,您一片愛子之心,加之小世子又是獨苗兒,難免就慌了心神,老夫看來,這法子卻也不錯,其實上京周圍有這個風(fēng)俗時來已久,是早就有的法子?!?br/>
顧昭頓時驚訝了,睜大了眼睛問道:“是么?這樣啊!”
常大人笑笑,又摸摸胡須道:“不止槐爹,小臣老家那邊還有認(rèn)石爹,土地爹的,這法子時來已久,想是頂用的,不然也不會傳承了這么些年……”
顧昭松了一口氣一般的連連點頭,確信無疑,他已然開始自己騙自己了。
常大人繼續(xù)道:“槐,樹之壽者也,時有千百年之材,且‘槐’與‘魁’相近,兼有舉仕奪魁之吉,有如長處,世人依之傍之效之,甚爾認(rèn)槐為父之事,亦有情由?!?br/>
顧昭聽得連連點頭,只問:“這認(rèn)父之禮,可有講究?”
常大人道:“自然是有的,勞煩王爺取小世子八字來與下官看看,看完,咱們再做打算?!?br/>
顧昭忙命人回后堂取來。
這位常大人看了一會便閉上了眼睛。
顧昭此刻便想,嗯,這會子倒是有些街頭算卦的風(fēng)范了……
常大人掐算一陣,提筆寫:“上京松風(fēng)河,西岸,出東門,向北二十里,有一株三百年老槐,那邊方向與小世子八字互補……”
常大人如此這般的吩咐了一遍,顧昭自己怕記錯了,還命人詳細(xì)的寫了下來。
卻說那一日卯時五更鼓前,天色還黑漆漆的,寧郡王府便傾巢出動大搞封建迷信活動。
按道理,此時城門還不得開,沒事兒,咱家后門大,顧昭懷里揣著一張開城門的手令,穿著棕紅色的袍子,帶著家里祭祖的時候帶的冠子。
他背著捂的嚴(yán)嚴(yán)實實的桃子,手里舉著一個桃樹枝枝,那枝枝上還掛著紙剪著的紙錢。
這錢也是買路錢,不過不用人撒,是隨風(fēng)吹,若有吹出去的,便是路上有et或者什么拿去買燒餅了。
新仔他們在后面抬著烹好的大牛頭,大豬頭,大羊頭,外加燒雞,燒鴨,點心等就不一一列舉,總之,這掛鬼祟的隊伍足有半里地那么長。
按照常大人吩咐的,這一路,從顧昭到家人是不許隨意說話,不許隨意與人搭腔的,據(jù)說是要騙過上天,如此,這一行人俱都穿著軟底兒鞋子。
因上京是龍宿之地不得驚擾,他們必須步行出京城。
顧昭出門之后便開始擔(dān)心,咋辦?他見天跟龍同居,早就驚了,這龍還夜夜不得安眠,這可如何是好。
帶著這樣的擔(dān)心,顧昭越發(fā)態(tài)度誠懇,聽著身后包裹里桃子的咳嗽聲,顧昭渾身都露著一股子虔誠勁兒。
都敢編神仙,偽造神跡,假封神,杜撰降世錄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虔誠個什么勁兒。
許,這就是天下父母,跟別人一臉認(rèn)真的描述,我家孩子是要做科學(xué)家的心情是一樣的吧?
大概!
此時,上京御街兩邊的一些專門為上早朝大臣服務(wù)的早點鋪子,才將將開了板兒,雖這些權(quán)貴大臣都素日庶民并不得見,可御街兩邊兒的起大早的鋪子,可見得都不帶見了。
卻說這天早上,定嬰大人起了個大早,他沒在家里用早膳,是直接去了御街的,像他這樣的國公也依舊有庶民情懷,每次接地氣的時間他都十分珍惜。
沒辦法,平時前呼后擁的,這樣安靜的出來,安靜的吃一個豆沙餡兒的燒餅,外加一碗豆腐湯,對他來說是一天最清閑的時間。
加之年紀(jì)越發(fā)老邁之后,他越要勤奮,越要比任何人都起得早,越要顯示自己無需告老,還渾身都有精神。
定嬰大人坐著家里的轎子到了燒餅鋪外,才剛剛下轎子,就差點摔個狗啃泥。
無它!任誰見到鬼子進村一般的隊伍,都會唬上一跳!更何況此時天色昏暗,搞不清狀況的許還以為是刺客呢!
定嬰大人被人圍在中間,支著腦袋看著越來越近的隊伍,然頓時瞪大了眼睛……
顧昭早就看到了前面的大轎子,他心里一慌,便開始默念: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他們就這樣鬼祟的飄了過去……
定嬰是個有年歲的老人,頓時便明白了。
可明白了,他也不能失禮啊,于是他扒拉開人群,咳嗽幾聲對著黑乎乎的天空開始大聲道:
“哎呦!今兒天氣不錯??!老夫總是第一個上朝,王記!嗯,燒餅最好吃,尤其是豆沙餡兒的……”
王尼瑪個頭!黑乎乎的天氣不錯個頭!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又走了沒多一會……顧昭頓時發(fā)現(xiàn)了個新世界,他看到莊成秀跟云良鬼鬼祟祟的從一個小巷子里出來,一個往街對面的鋪子去了,一個一邊拍打袖子,一邊上小巷子口的馬車?
可憐莊秀成大人一生最重他那張偽君子的面皮,大清早的猛的被嚇了一跳,馬凳沒踩好,莊大人一腳邁空趴在了車上……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顧昭繼續(xù)往前走著……卻不想身后傳來一聲吟詩歌般的聲音道:“咳……嗯嗯……今兒天氣不錯,昨晚我跟云良大人秉燭夜談,賞月吟詩喝小酒……人生得一摯友!嗯……快哉!快哉……”
有□□有□□……不對!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又走得一會子,迎面遇到一群轎子,沒辦法,大臣們也愛扎堆上學(xué)去……
這下熱鬧了,這是一群低階官員,他們先是觀察,接著看到是超品的郡王爺,還是當(dāng)今最大的寵臣,權(quán)勢滔天,管著陛下的私庫……
總之招惹不起,他們便急急的的下了轎子,分列兩隊在路邊鞠躬……
跟送烈士英靈一般的啊……
哎!你們別看我,我也別看你們……
看不見,看不見……統(tǒng)統(tǒng)看不見……
就這樣,兄弟哥倆好在路邊吃油餅喝油茶的顧茂德兄弟倆果然假裝沒看到,可憐顧茂德新作的官服,卻被他弟弟一口油茶噴個正著……
這一路真可以說是走的千難萬難,好不容易走到上京東門,拿著手令舉了個高高,此時顧昭的臉上已然熱辣辣的可以攤雞蛋了……
卻不想,剛在大臣們面前丟了人,這東門一開,那門外齊刷刷的站了兩排人,今兒常大人沒算錯,吉日!大吉日!因此,這城里的城隍老爺還辦了廟會。
那城門外早就有各路客商,還有等著開城門的來趕廟會的人等。
于是,顧昭他們繼續(xù)裝聾作啞,很鬼祟的往外走……
此時,天約莫明了起來,那等待進城的隊伍里,忽然拉出一輛驢車,驢車內(nèi),馮裳撩著簾子看著天空道:“嗯!今兒天氣不錯,某本想進城訪友,看著天氣,卻正是踏青的好日子,如此便不去了!踏青去也……”
顧昭狼狽的上了城門口預(yù)備好的車子,車子后現(xiàn)如今還跟了馮裳。
他們呼啦啦席卷了三十多輛車往城北二十里處,尋槐爹去了……
不說,古人的智慧,那還真有大智慧。
雖尋槐爹丟了一次臉,可自打認(rèn)了槐爹,沒兩天,桃子他竟然好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