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搭鏢行
兩人面面相視,忽然間大覺有趣,同時爆笑出聲。良久后柳一摟才捂著肚子道:“反正師傅也沒告訴過我的武功名字,我看咱們真氣運行方式有些仿佛,不如我們的功法就叫做‘虛空決’好了!”</br>
“好名字!”修小羅鼓掌道,想了想又不禁贊道:“身法展動,融入虛空;身法再動,浮入虛空!本就無名,從無生有,虛空決!我們的‘虛空決’終于自虛空中誕生!哈!未來之江湖,定能大放異彩!”他連連贊揚,直贊得柳一摟起名的興趣大發(fā),迫不及待叫道:“我的鞭法便叫做入環(huán)之鞭!”修小羅方待再度同意,忽然醒起一事,失笑道:“不妥不妥。”柳一摟不服道:“怎么不妥?”修小羅笑道:“呵呵,你知道虎鞭是何物么?”柳一摟一怔,臉紅道:“此鞭非彼鞭,總不成我的鞭法沒有名字吧?”嘴雖硬,聲音卻不禁小了。</br>
修小羅更覺有趣,但他知曉柳一摟從未經(jīng)歷過男女之事,自然不知這“入環(huán)之鞭”的名字若讓江湖人知曉,會想到哪里去。又不好提醒,思索片刻,說道:“這樣好了。既然功法命名為虛空決,我的刀法已經(jīng)有了‘橫刀決’之名,則我本有的刀法為橫刀決之箭決,取其勢不可當之意;你師門的刀法便叫橫刀決之弓決,取其走弧線,入偏門之意。至于你的鞭法,環(huán)為束、開為離,眼下雖是只能束環(huán)為御,總有一日能掌握離心之攻,不如鞭法便命名為靈心決,分束心決和離心決二法。”柳一摟嘟囔道:“你總能找出這么多的說辭……好聽是好聽,總不如我的入環(huán)之鞭貼切。”又想了一想,說道:“也罷。就聽你的。你起的名字夠氣派。”</br>
仿佛這幾日的隨意而行,就是為了給武功起個名字,天亮之后,兩人不約而同的泛起回到乾洲的念頭。心意既定,就有意注意路途方向,到得中午時分,見到官道,順官道行至傍晚,終于見到一處小鎮(zhèn)。找了客店休息,問清地點,知曉仍在河南府境內(nèi),再有一程就會見到渡口,順黃河而上,只須五日就可走水路至沈家渡,再由沈家渡到達乾洲。兩人商議一下,決計還走陸路,雖是慢些,畢竟能多增添點歷練機會。途中遇到不起眼的小渡口時再走水路,等到了乾洲后,刀霸曾微丁再有本事,也總不能明著玩兒陰的。</br>
不過這種走法卻非柳一摟意圖,柳一摟自見識了少林群僧后,更是時時都想找點事做,證實一下自己的武功究竟有多高,修小羅為說服他費了不少口舌,直到說到“等回到乾洲,接收橫刀鏢局使之成為事實后,那便是江湖中的知名人士,與無名小卒對戰(zhàn),勝之不武……”時,才總算說服了柳一摟。</br>
第二日購了兩匹瘦馬、置備好全套御寒衣物和行囊,裝束打扮和尋常行商并無二樣,這才踏上路途。途中時時刮來凜冽北風,這日子已有不少客商開始南來北往,官道上很難見到積雪,但化雪時路途變得卻更加糟糕:早晚都是凍土加冰凌子,中午間的一個時辰里泥濘萬分,而一過中午,天氣轉寒后馬匹的腿和蹄子凡沾泥濘處都開始變硬甚至結冰,更讓馬匹行走速度變慢。</br>
天氣倒是晴朗,廣褒原野中依舊雪白一片,但裸露于外的肌膚一遇到化雪時的寒冷再加上凜冽的北風,那便猶如刀割一般疼痛。兩人步行期間尚不覺奇,騎馬而行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戴著厚厚的風帽,反而感覺刺進衣衫縫隙的寒風無比難忍。不到日暮,便急急找到一處客棧休息。</br>
兩人知曉此種感受其實乃是心理作用,有心要去掉棉衣棉褲風帽,恢復江湖豪客心態(tài),卻又覺得一路上未遇到一個江湖客,此舉未免有些驚世駭俗。便耐下性子,第二日仍以行商裝扮繼續(xù)前進。</br>
走至辰時末,遠遠望見一隊行商停在途中,像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急忙驅馬趕去。到得近前,早有一名武士裝束之人迎來,沖兩人恭恭手道:“兩位請了,不知可否行個方便?”修小羅道:“哦,出門在外,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有何吩咐請說。”那武士道:“在下乃是西北橫刀鏢局潼關分局的武師,護鏢前往潼關,不幸馬匹半途得了急癥死去,不知兩位的馬匹可否讓出。價錢上好商量。”</br>
修小羅和柳一摟俱是愕然,哪想到還在途中未走一半,便會當真遇到橫刀鏢局分局之人,可見少林果真把西北地帶的原本勢力,都替換到了鏢局中去。向前掃了一眼,只見途中果真有一輛大車傾倒,一些客商正圍在車前,隱約可見死去的馬匹。由圍攏的***和隊列大車的狀態(tài)而知,死去的恰好是兩匹馬。</br>
那武師見兩人向前張望,也不打擾,等兩人視線回歸后道:“兩位的馬匹不耐長途,又都瘦弱年老,大抵買下時只值五兩銀子,在下這便做主,給予兩位二十五兩銀子購下。距此十里便有一處小渡口,兩位若是過河,馬匹也難以處理;倘不過河,再有一程,便可重新購得馬匹。若舍不得,又都同路,便租用一下,到得鎮(zhèn)上,付兩位五兩銀子。”</br>
這人經(jīng)驗十足,所說無不直指人心,所談條件又讓平常人難以拒絕,修小羅掃了一眼,但見那武師三十余歲,紫膛臉,身材彪悍偉岸,腰間佩把鯊魚皮為鞘的九環(huán)鋼刀,面上胡須不長,看來是剛留不久,頭上戴頂武士帽,隱隱露出束于帽內(nèi)的黑發(fā),可知并非受戒之人,想是原本乃是少林俗家弟子。道:“我們先商量一下吧。”那武師道:“這是自然,在下前方等候。”說罷走出十余步,遠遠等候。</br>
柳一摟皺眉道:“還等什么?咱們的鏢局,這般急切,馬匹又得急癥,未必便沒有蹊蹺,馬匹租出,護送他們。”修小羅微笑一下道:“也好。”低聲道:“一摟,他只是個武師而非鏢頭,但他們的經(jīng)驗卻絕對值得咱們學習。”向柳一摟眨眨眼:“三月內(nèi)復命均可,到潼關也無非幾日。”柳一摟當下明白,點頭道:“行!就這樣。”兩人低聲說話,說話中又有意稍稍側頭,逆風而談,自然不濾被武師聽見。何況那武師站于遠處,便是避嫌,根本就不會來聽。</br>
兩人計議已定,躍下馬來,牽馬而行,那武師知曉兩人已有決定,招了招手,當即有名趟子手快步跑來,想將馬匹牽走。修小羅擺擺手。那武師微怔一下,稍覺疑惑地望向兩人。修小羅道:“我們兄弟也要前往潼關,馬匹讓出,不收一文,另付三兩雪花官制紋銀,只盼搭個伴,路途中好有個照應。”</br>
倘按二十五兩紋銀的價格加上三兩紋銀,于鏢局規(guī)矩上則足可找到兩名普通武師做貼身護衛(wèi)數(shù)日,鏢局行鏢若非緊要貨物,途中搭鏢者并不鮮見,也是尋常行鏢中的外快收入,不計入鏢銀。不過行鏢途中兩匹馬忽然死亡,又有行商恰好騎了兩匹馬要搭鏢,卻實在是件可疑事情。那武師目中泛出精茫,上上下下打量兩人。忽一抱拳,說道:“兩位暫等,在下這就稟報鏢頭。”轉身而去。那趟子手也立刻退開幾步,站于路邊。修小羅與柳一摟牽馬而等。</br>
過了片刻,那武師帶著一名鏢師前來,那鏢師年約五旬,行走時下盤不穩(wěn),一望而知武功遠遠及不上武師,右手也只剩下三個指頭,怕是遇到劫鏢者連交戰(zhàn)的能力都沒有,不過鏢師相貌沉穩(wěn),頗具威嚴,想來乃是憑聲望行鏢。</br>
鏢師到得近前,向修小羅拱手為禮,說道:“鄙人潼關強漠彭,現(xiàn)為西北橫刀鏢局潼關分局副局主,此行鏢頭,聽說兩位有搭伴而行的意思?”他先說姓名,顯然他在潼關乃是有名人士。修小羅長鞠為禮,暗恃若然橫刀鏢局分局目下均是甚有名望的人在打理,則無論少林是否如子子個所說,暗藏禍心,“橫刀鏢局”于西北的聲望,當前怕是日日都在為眾人熟知中。口中應道:“正是。”</br>
強漠彭盯著修小羅只露兩眼的裝束,見他自行禮至起身,都是尋常人的姿態(tài),看不出一絲異常,道:“請恕鄙人羅嗦。鄙人身為西北橫刀鏢局中人,自當以鏢局聲望為重。倘是尋常搭伴結行,鏢局當前尚在創(chuàng)基階段,無須另行付費,馬匹可做借用,若至潼關馬匹無恙,奉還兩位,馬匹出事,另購馬匹賠償。但若搭鏢,則須有所說明。”</br>
修小羅對鏢局所知不多,只知可在途中搭鏢,哪想到一個搭鏢,還須有許多講究,測首望向柳一摟。柳一摟道:“防獸不防人。”修小羅恍然大悟,明白僅是結伴而行,防范猛獸傷害。強漠彭道:“既是如此,鄙人這便承當下來。途中有事,鄙鏢局只做誼情照看。”修小羅道:“若是也防人呢?”強漠彭道:“那便須得說明所保鏢貨價值,驗鏢后方可決定。”柳一摟道:“有何規(guī)矩?”強漠彭道:“至潼關百銀六兩,餐飲自付。紅貨另算。”柳一摟道:“哦,那就只防獸好了。”強漠彭道:“如此,請——”一招手,趟子手急忙趕來,將兩匹馬牽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