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設想
    “不錯,車子騎起來很舒適?!?br/>
    趙煦兜了三圈,在王崇和屈生面前剎住車。
    王崇和屈生這時方回過神來。
    他們本想問燕王怎么會騎自行車,但又默契地閉上了嘴。
    比起會騎自行車,燕王懂得制造自行車似乎才更奇怪。
    他們見怪不怪就行了。
    “殿下,今后對自行車不必保密了吧?”王崇問道。
    這段時間,從自行車的制造到試驗都是秘密進行的。
    而在掌握自行車的騎乘技術后,他突然習慣了自行車的便利性,有些迫不及待想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行車。
    “保密?這個沒必要保密?!壁w煦怔了一下,不由笑起來。
    不過,這倒是不能怪二人過于小心。
    因為研造院的保密措施十分嚴格,任何新成果沒有他的允許,是不可以對外暴露的。
    王崇聞言一喜,“既然如此,臣便安心了,今后能騎自行車出行了?!?br/>
    “那你就趕緊和工業(yè)司配合,讓自行車工坊上馬,至于這輛自行車,本王就笑納了?!壁w煦嘿嘿一笑,騎著自行車又轉了一圈。
    同時,他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形。
    他要在軍中建立一只自行車部隊。
    近代1870年的普法戰(zhàn)爭期間,普魯士的傳令兵便開始使用自行車在戰(zhàn)場上傳遞軍令。
    英國在同一時期組建了第一個自行車軍隊,在之后的南非布爾戰(zhàn)爭,美西戰(zhàn)爭中總是能利用高機動性,比其他步兵先一步抵達戰(zhàn)場。
    即便是一戰(zhàn)而二戰(zhàn)期間,自行車也是廣泛用于戰(zhàn)爭,傘兵還出現了專門的折疊自行車,以在敵后迅速行動。
    德國攜帶反坦克火箭筒的自行車部隊還催了蘇軍大量坦克。
    即便時間到了當代,自行車在戰(zhàn)爭中依然也有不小的作用。
    越南獨立戰(zhàn)爭中,他的國家支援了越南兩萬輛經過改造的自行車。
    由于自行車能夠負重二百公斤到三百公斤,成為當時戰(zhàn)場上的運輸利器,將大量糧食和彈藥送到了前線,運輸效率提升了二三十倍。
    最終幫助當時的越南游擊隊擊敗了法國人。
    這么多例子在前。
    趙煦自然不能不心動。
    一個正常人騎行,一天能夠輕松行進一百五十公里到二百公里左右。
    而稍微經過訓練的自行車選手能一天騎行三百公里。
    軍隊在戰(zhàn)爭的行進速度一下就提升了三倍。
    最重要的是,自行車還可以負重。
    也就是說,士兵不但可以充當戰(zhàn)斗單位,還能同時充當運輸單位。
    顯然,這對戰(zhàn)爭的效率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
    想到這,他不禁補充了一句,“一定要把自行車的產量提上來,你再和你父親商量下,設計一款軍隊專用的自行車。”
    “是,殿下。”王崇聽到軍隊專用的自行車,先是愣了下,隨即反應過來,回答的干脆利索。
    他沒想到這,這自行車竟然也能給軍隊提供幫助。
    這讓他不禁成就感暴漲。
    說了籌建自行車工坊的事,趙煦說道,“本王剛剛從火電廠回來,工部的人明年夏季主體建筑便可竣工,到時候你們的設備安裝能跟得上嗎?”
    “這個還請殿下安心,李衛(wèi)和工業(yè)司在東城建了個發(fā)電機工坊,為了推廣電力,他專門為工坊建了三臺蒸汽機發(fā)電機組,整個工坊全部通了電,生產效率很高,能按時提供設備?!蓖醭缯f起李衛(wèi),不由露出佩服的神色。
    這小子簡直是個拼命三郎。
    整天不是在實驗室,便是在工坊。
    他家給他說了房媳婦,他都沒時間洞房花燭。、
    喝了交杯酒,聽說工坊電力線路故障,他爬起來就跑。
    這事兒弄得研造院人人皆知。
    “這就好。”趙煦點點頭,他對李衛(wèi)也比較放心。
    想到當年金屬子彈,機槍的生產都受到電力的限制,他道:“在大型火力電廠沒建成前,先在各個工坊廣泛推行蒸汽機發(fā)電組,為重要工坊供電。”
    對他來說,這個蒸汽機發(fā)電組就相當于當代工廠里的備用柴油發(fā)電機了。
    在電力無法大規(guī)模輸送的過度階段,至少能應下急。
    說了自行車和電力方面的事,趙煦囑咐二人依照他給的科技規(guī)劃,按次序逐步攻克圖紙上的技術。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象征不僅僅是電力,還有伴隨出現的大量新技術。
    這套技術他已經交給了研造院。
    其中這套技術的核心是屈生負責的柴油,汽油等化工技術,內燃機,汽輪機等王崇負責的機械。
    只有把這些東西搞出來,大頌才能徹底拉開與西土之間的技術距離。
    如同西土人當初依仗火槍火炮,碾壓新大陸土著一樣,碾壓他們。
    而以此基礎,他才能構建大頌自己的全球體系。
    不過他也清楚,隨著技術越來越復雜,即便是依照成熟的圖紙仿造,耗費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畢竟機械越來越復雜了。
    同時,這還要化工和其他行業(yè)一起進步以及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無法一蹴而就。
    但總得來說,即便是研造一項技術的時間延長了,也定然會比正常歷史軌跡要迅速。
    需要十年,二十年發(fā)展的重大技術,或許研造院一年半載便可解決。
    “臣等定竭盡全力,將新技術一項項實現?!蓖醭绾颓鷮σ曇谎?,同聲向趙煦說道。
    橡膠的事已經讓二人意識到化工和機械工業(yè)相互依存,無法獨立進步。
    所以,現在研造院化學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人員每天晚上都會坐在一起商量技術難點,二者協力突破。
    “本王等你們的好消息?!壁w煦輕輕笑了笑。
    說罷,他一蹬自行車,向研造院外而去。
    徐烈嚇了一跳,忙呼喚侍衛(wèi),“跑起來,跟上,跟上?!?br/>
    侍衛(wèi)們立刻一溜煙消失了,徐烈使出全力才勉強追上自行車。
    望向燕王輕松自在的神情,他心中不禁一陣嘖舌,把目光投向自行車。
    暗道等自行車工坊建成,一定要先弄一輛過來嘗嘗鮮。
    到時候就能像燕王一樣引的滿城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