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解決謠言
謠言這種東西,是在口口相傳中,不斷被人添油加醋,才越傳越離譜的。
小賣部的老板老吳害怕自己成為被告,到了吃晚飯的時候,生拉硬拽兩個女人過來宋家,說是將造謠的人找到了。
這兩位嬸子就住在隔壁,宋琦景記得去年她們來串門的時候,奶奶還大方的將許老師送的火腿分給了她們,大家也時常來往,按理說她們不應(yīng)該存在什么結(jié)怨的事情才是。
但是現(xiàn)實(shí)往往就是如此的離譜,這種居心叵測的謠言不是來自那些不著四六的男人,反而出自兩個看上去憨厚老實(shí)且有交情的嬸子的口中。
“你們怎么能夠在外面胡說八道呢!我們家有什么地方對不住你們,你們要這么污蔑我們!”奶奶氣得不行,“我們做了一輩子的鄰居了,你們兩個年輕的時候被婆婆欺負(fù),哪一次不是我?guī)湍銈兂鲱^的,你們怎么能夠做出這么喪良心的事情。”
兩個女人也覺得羞愧,抬不起頭來,還是為自己辯解道:“嬸子,事情不是這樣的,我們也沒有說什么難聽的話,就是覺得好奇,一個女人怎么能夠掙這么多錢,還這么能言善道的,我們夸她好呢。我們就說說悄悄話,沒想著傳播謠言,叫大家伙兒都知道,就是不知道是誰聽了一耳朵,在外面胡說八道呢。”
“女人為什么不能夠掙錢?”許如將手上的瓜子丟進(jìn)了盤子里面,起身望著院子里面的兩個女人冷冷說道,“女人是比男人蠢還是比男人缺胳膊少腿?都是人,為什么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不能做?如果你們村子里面來了一個有錢的女婿,你們應(yīng)該不會揣測他的職業(yè)不正當(dāng),只會羨慕那家閨女的命好吧?”
她輕笑了一下,繼續(xù)說道:“那么為什么女人有錢了就會被先懷疑職業(yè)的正當(dāng)性,先進(jìn)行一番道德審判呢?男人污名化女人,或是為了有利可圖,或是為了維護(hù)男性那點(diǎn)可憐的尊嚴(yán),同為女人你們卻口不擇言,對你們有什么好處?”
兩個女人低下頭,蠕動嘴唇似乎想要反駁,卻是囁嚅不敢說話。
“你是城里人,大學(xué)生,我們說不過你。”
“那是因?yàn)槔硪婚_始就不在你們這邊。”許如抱著手臂,“我還是那句話,你們等著被告吧。”ωωω.ΧしεωēN.CoM
這時候兩個女人才慌了起來,急忙拉著奶奶的手求情。
“嬸子,我們真不是故意的,我們就是嘴賤。”
“我們都是農(nóng)村婦女沒什么見識,你們可別跟我們這么較真兒,這要是真的被告了,以后要是影響了孩子們考公務(wù)員可怎么辦啊!”
她們說慣了張家長王家短,村子里面的人也貫來如此,幾個人湊在一起說閑話打發(fā)時間,這還是第一次遇到說別人幾句就要被告的事情。
奶奶哼了一聲:“你們現(xiàn)在知道害怕了?你說的時候怎么就沒有想想你們的幾句話會對我們家造成的影響呢?小如可能跟青山掰了,再也不來了,青山在村子里面可能一輩子抬不起頭,你們也是女人,不知道就算是那么幾句話,對一個女人的影響多大嗎?”
爺爺早就將村長請了過來,道明了原委,村長倒是村子里面德高望重的人,聽說了這件事情,立即表示會在村子里面的布告欄說明情況,并且讓參與傳播謠言的人給許如當(dāng)面道歉。
村長將事情的經(jīng)過全部了解,倒是高看了許如幾眼,這果然是城里面的有錢人,就是厲害,他畢竟是男人,也是村里人,沒有意識到謠言背后的危害,也有心不想讓鄰里關(guān)系鬧僵,出面調(diào)節(jié)了起來。
“你們兩個長舌婦,那么喜歡背后說人閑話,以后死了下地獄是要被拔舌頭的!這一次碰到硬茬子了吧,看你們以后還敢不敢嚼舌根子!”村長氣呼呼的罵道,“還不趕緊賠禮道歉,你們嬸子是個好心人,還能夠真為難你們不成!”
“對不住啊,嬸子,青山媳婦兒,我們真的知道錯了,別告我們成嗎?”兩個女人開始苦苦哀求起來,“我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們真的以后再也不會亂說話了。”
村長勸道:“你們看她們也知道錯了,你們看這樣好不好,我讓她們在村子里面的廣播里面當(dāng)著全村人的面,給青山媳婦兒賠禮道歉,在村子的布告欄張貼她們的道歉信,這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你們就高抬貴手吧。”
“不成!”奶奶平日里面都好說話,關(guān)系到家里面人的事情之后,那是要堅決護(hù)短的,“說要告她們就要告她們,不給點(diǎn)教訓(xùn),都以為我們老宋家好欺負(fù)是不是!”
許如要告人的目的不是為了真的告人,只是想要將這件事情解決,不要影響了爺爺奶奶還有青山在村子里面的形象,如今目的到達(dá)了,她先松了口。
“村長的面子我們還是要給的,就按照村長說的辦吧。”許如淡淡的說道,“俗話說可一不可二,這一次我可以手下留情,但是若是有下一次,我絕對不會再手軟了。”
村長立即保證道:“不會了不會了,以后誰還敢再亂說話,我頭一個饒不了他們!”
他怕許如反悔,急忙說道:“你們兩個還不趕緊跟我去廣播站道歉去,道完歉,回去手寫道歉信,必須誠懇!”
說著,著急忙慌的帶著兩個嬸子走了。
“你怎么就松口了呢!”奶奶還是有些憤憤不平。
“得饒人處且饒人嘛。”許如笑著挽著奶奶的手臂,“別生氣了,晚飯多吃點(diǎn)!”
這村子就是人情社會,要做些什么事情,少不得左鄰右舍的幫忙,兩位老人在鄉(xiāng)下,日后少不得有些事情得別人搭把手,把關(guān)系弄得太僵,沒好處。
許如要的從來不是宣泄情緒,而是解決問題。
爺爺看得明白,對宋父嘆道:“孩子這是為了我們兩個老家伙著想呢,青山啊,日后你可得對人家好,不能夠做對不住她的事情啊。”
“爸,你放心。”
爺爺又看著還站在院子里面的老吳,教訓(xùn)道:“我也算是看著你長大了,挨頓打就當(dāng)漲點(diǎn)教訓(xùn),以后別跟著別人瞎起哄。”
“明白,叔,那我就先回去了,家里面還等著我吃團(tuán)圓飯呢!”
宋琦景一家吃團(tuán)圓飯的功夫,村子里面的廣播站響起了兩個女人結(jié)結(jié)巴巴道歉的聲音,最后村長總結(jié)了一番,希望大家不要傳播謠言,要不然就得去坐牢。
吃過晚飯之后,姑姑先回家去了,得準(zhǔn)備明天的飯菜。
奶奶開始收拾床褥,棉絮老早就在太陽底下暴曬過,又松又軟,床單被面全部都是新的。
宋琦景在一旁幫忙,奶奶似想起了什么一般,問道:“小許呢,怎么沒有跟你一起回來?”
“他出國有些事情處理,再說了,總不能夠每年都來咱們家過年吧?”宋琦景輕笑道。
“還在國外啊,怎么去了那么久啊?不會不回來了吧?”奶奶又開始操心了,“丫頭,你上點(diǎn)心啊,沒事給人打個電話什么的,別叫人把你給搞忘了,小許那樣的孩子,那可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的。”
“奶奶,你說些什么呢,你可別操心這事兒了,他就是去國外處理點(diǎn)事情,沒幾天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