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
“這次回去不定要怎么被那幫人幸災(zāi)樂禍了。”武玥嘆道。驕傲自豪地拿到了遠游的名額,結(jié)果一群人高高興興上山來,狼狼狽狽回家去,那幫原本羨慕嫉妒恨的家伙不以此大做文章嘲笑起來才怪。</br>
</br>
“歷險也是難得的經(jīng)歷,其實他們應(yīng)該會更羨慕吧。”燕七道。</br>
</br>
“說得是!”武玥高興起來。</br>
</br>
如燕七所想的果然大有人在,一群人狼狽落魄地回到書院后并沒有避諱本次的山中遇險,反而很有些人大肆夸大渲染了一番,惹得那些沒有去過山里遠游的家伙們愈發(fā)羨慕嫉妒起來。</br>
</br>
受了傷的學(xué)生們被書院批準可以在家養(yǎng)傷至身體復(fù)原,而被蝙蝠咬過的學(xué)生,書院還特特向上遞申請,請了御醫(yī)至家中為學(xué)生進行治療。嚴格說來這已經(jīng)算得上是一起應(yīng)由書院承擔(dān)責(zé)任的事故了,不過書院擺出了這樣略有誠意的姿態(tài),倒讓那些受傷學(xué)生身后官階較低的家長也不好再說什么,此事就這么壓了下去。</br>
</br>
遠游回來的第二天是日曜日,雖不必上學(xué)也不到請安的日子,燕七姐弟倆還是早早起來梳洗了,然后去了上房給燕老太爺和燕老太太請安,順便匯報本次出游的情況。燕老太爺一早和幾位老友出城釣魚去了,燕老太太見兩個孩子平安歸來,也就沒有多問什么,姐弟倆從四季居出來又去了抱春居,燕大太太畢竟是當家主母……之一,總也得去同她打聲招呼。</br>
</br>
燕大太太正忙著打點給哪家官太太送壽辰賀儀的事,姐弟倆略坐了坐也就識相地離開了,才一出門就遇見了燕五姑娘,身上穿著舞衣,似是才剛從何先生那里練舞回來,挑著嘴角斜睨著燕七,似笑非笑地道:“七妹,這一趟蔥蘢山之行玩兒得如何呀?聽說你們遇險了?被棕熊追著爬上樹去干耗了一宿是嗎?害不害怕?開不開心?”</br>
</br>
燕七燕九少爺:“……”這特么話經(jīng)三口就大變樣,那幫人回來后究竟是怎么吹噓的啊?!</br>
</br>
“挺好的。”燕七道。</br>
</br>
“呵呵,”燕五姑娘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聲,“對了,你送我的那些個樹葉花瓣雨花石,我原是放在桌上的,結(jié)果不小心被打掃的嬤嬤們當了垃圾給扔掉了,你不會介意吧?”</br>
</br>
燕七把從山里采集的樹葉花瓣和山溪里的雨花石給每位兄弟姐妹都送了一份過去,算是小禮,這也是應(yīng)有之儀,本來也不是什么金貴物兒,人家稀不稀罕,在她來說根本無所謂,反正禮節(jié)到了也就是了。</br>
</br>
“不介意。”燕七說著,辭了故意沖她笑得很甜的燕五姑娘邁出院去,燕小九那貨都已經(jīng)飄得老遠了。</br>
</br>
將出抱春居大門的時候,一枝恭候在門前,行禮和燕七道:“老爺請七小姐往書房一敘。”</br>
</br>
燕子恪今兒休沐,燕七倒是知道的,于是應(yīng)著跟了一枝拐去了書房。</br>
</br>
燕子恪有兩個書房,抱春居第一進院的西南角有一座小跨院兒,那是外書房,日常用來會客及處理些雜務(wù),另一個書房位于后花園,繞過瞧月亭下假山,沿薔薇籬笆所夾白石小徑曲折前行,過一道月洞門,游半條滴雨廊,轉(zhuǎn)過靈璧石屏嶂,穿入綠肥紅瘦芭蕉海棠,眼前便現(xiàn)出一湖初盛荷華來。</br>
</br>
湖心處小小清舍三間,白墻墨瓦,不染塵煙。</br>
</br>
一條竹板欄橋貼著水皮子通抵湖岸,行在橋上宛如凌波,接天蓮葉漾起無窮碧濤,人在濤中,便覺清涼無限,幽香迎頰。</br>
</br>
清舍門廊下懸了塊墨綠底子荷粉字的門匾,上面是三枚筆意瀟朗的瘦金字:半緣居。</br>
</br>
“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月洞窗下一只鸚鵡語聲低沉地輕喚。</br>
</br>
“你好啊,水仙。”燕七招呼它。</br>
</br>
水仙和燕七的鸚鵡綠鯉魚是一起被燕子恪買回來的,一個只會學(xué)驢叫,一個只會叫安安。</br>
</br>
推門進去,地面鋪的是碧綠雕花磚,桌椅柜榻、屏案架格,一律是梅樹枝干雕琢而成,虬曲清奇,別有一番天然意趣。東西兩間房皆用梅雕的落地罩間隔開,月洞門上掛著用青綠色天河石雕成蓮子狀的珠簾,一個個打磨得瑩潤可愛,而若細看,每一顆蓮子上又刻著一枚小字,不知是詩還是經(jīng)。</br>
</br>
跨進東間去,燕子恪正立在北墻那一整壁的書架子前挑書,穿了件蓮白色的細麻袍,腳上趿著雙絲履,聽見腳步聲進來也不回頭,只道了聲:“先坐。”而后繼續(xù)挑他的書。</br>
</br>
燕七坐到臨窗的椅子上,旁邊立著個新的半人高的梅雕花架,外形也是梅樹盤根虬干的樣式,只是花架子上不放花,卻置了一只水晶魚缸,魚缸里也不養(yǎng)魚,注了半缸清水,養(yǎng)了十幾顆雨花石。</br>
</br>
一個與一枝年紀相仿的清俊小廝進來,手里端了托盤,托盤上是茶盅和一碟子干果,給燕七放在了手邊茶幾上,恭行一禮后便退了出去。揭開茶蓋,一股清幽的荷香就飄了出來,抿一口入喉,微苦微甘,香而不膩。</br>
</br>
“玩兒得可開心?”燕子恪邊在架子上翻書邊問。</br>
</br>
“開心。”燕七道。</br>
</br>
“喜歡山嗎?”</br>
</br>
“喜歡。”</br>
</br>
“送你一座?”</br>
</br>
“……”大伯又神經(jīng)了。燕七搖頭,“銀子還是要省著點花。”</br>
</br>
她大伯最終也沒翻到想要找的書,只得作罷,轉(zhuǎn)身走過來,見前面敞著襟子,露出里頭荷綠色的棉紗中衣來,綰發(fā)的簪子也是新做的,玉柄上嵌著一枚瑩透晶潤的雨花石。</br>
</br>
“不花錢。”燕子恪走過來,伸手到燕七面前,掌心托著一對耳墜子,也是用雨花石做的,僅小指指甲蓋大小,一只的紋理像山壑,另一只的紋理似溪云。</br>
</br>
原來是送了一“座”雨花石山。</br>
</br>
燕七接過這對墜子細細看了看,見做工簡單得很,只穿了孔掛了環(huán),委實樸素得不能更樸素。</br>
</br>
“誰做的?”燕七問。</br>
</br>
“我。”燕子恪坐到燕七對面,在旁邊的高幾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方才要找的書。</br>
</br>
燕七把耳上戴的芙蓉石墜子摘下來,換上了雨花石墜,她大伯在臉上看了幾眼,也不知滿意不滿意,只抬了抬手,指著她身后的窗:“那個是請人做的。”</br>
</br>
燕七轉(zhuǎn)頭看過去,見正對著窗口的廊下掛著一大串風(fēng)鈴,鈴鐺是玻璃做的,圓柱體的形狀,玻璃的內(nèi)壁上鑲貼著各色各樣的樹葉與花瓣,此時正拂過一陣荷風(fēng),玻璃鈴鐺滴溜溜地轉(zhuǎn)動起來,彼此相撞,發(fā)出叮叮的聲響。</br>
</br>
“安安,唵?諳俺,黯黯雸暗婩!”水仙抑揚頓挫地跟著風(fēng)鈴兒的聲響吟詠,雖然詠的全是同一個發(fā)音。</br>
</br>
“真漂亮。”燕七夸道。</br>
</br>
“中午在這兒用飯吧。”她大伯將幾案上的那本書遞給她,自己又起身去了書架前挑了一本,伯侄倆便對坐了看書打發(fā)時間,一時滿室里靜下來,唯聞廊下風(fēng)鈴兒輕響,荷香暗送,珠簾微擺,水仙歪著頭睡著了。</br>
</br>
……</br>
</br>
新的一周依舊是踏實認真地念書習(xí)藝學(xué)為人之道。</br>
</br>
“我把咱們挑的那些雨花石送給了我娘,結(jié)果你猜怎么著?”武玥早上一來就和燕七陸藕道,“正趕上武十一和武十三想要悄悄溜出府去騎馬,被我娘一眼瞅見,抓起一把雨花石就隔窗甩出去了,把那兩個家伙打得吱哇亂叫,結(jié)果石頭也都摔碎了,怪可惜了的。”</br>
</br>
燕七陸藕:“……”武玥她娘是個女中豪杰,娘家那邊也是武將世家,習(xí)得一身硬功夫,揍武十一他們這樣的半大小子簡直毫不費力。</br>
</br>
“不知幾時還能再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去遠游。”武玥意猶未盡地嘆道,旁邊幾位同窗聽見,也是跟著一起嘆,這一趟出去,大家的心都玩兒野了。</br>
</br>
然而還是要好好上課。下午第一堂健體課前,元昶在騰飛場邊活捉了燕七,嘻嘻哈哈地道:“燕小胖你好造化,我?guī)煾篙p易不給人制弓,不成想這一回竟同意做一把四十斤的柘木弓讓我踐諾了,你還不快謝謝我!”</br>
</br>
“謝謝啊。”燕七道。</br>
</br>
“謝禮呢?”元昶伸出手,壞笑著道。</br>
</br>
“……”又來。“你想要什么?”</br>
</br>
元昶翻著眼睛想了想,忽地一拍手,笑道:“眼看就是端午節(jié)了,屆時同我一起去湖上泛舟,怎么樣?”</br>
</br>
“這就算是謝禮啊?”燕七問。</br>
</br>
元昶臉上一紅,覺得是有點不太對,伸手捏住燕七的胖臉蛋子,瞪眼道:“你以為白去啊?帶著你親手做的粽子來給我吃!”</br>
</br>
“好吧。”</br>
</br>
然而兩個人的端午之約很快就泡湯了,一上課,元昶同學(xué)的健體先生就宣布了端午節(jié)那天代表錦繡書院出戰(zhàn)“全京官學(xué)龍舟大賽”的人員名單——每條龍舟上需四十八名成員,其中劃船者三十六名,擇書院中力量大、耐力好、協(xié)調(diào)性佳的學(xué)生入選,元昶同學(xué)幸又不幸地光榮成為了青竹班唯一一名入選的學(xué)生。</br>
</br>
下課后元昶把消息告訴了燕七,倒是很有些得意,拍著胸脯道:“去年就沒讓我參加,結(jié)果錦繡才得了個第四,今年且看我的!燕小胖你到時記得去給我加油,聽見沒?”</br>
</br>
“好。”加油可比親手包粽子簡單多了,趕緊答應(yīng)。</br>
</br>
這一周的星期四又是請安日,晚上一家人一起用了晚飯,飯后各回各院,燕九少爺則被燕老太爺叫去了外書房,至八.九點鐘的光景方才回來。</br>
</br>
一進自己那屋門,見他姐正大大方方地盤膝坐在他臨窗的條炕上看閑書,一只手上還捏著一顆才剝了皮的荔枝。</br>
</br>
“哪兒來的荔枝?”燕九少爺慢吞吞走過去,坐到炕桌另一邊。</br>
</br>
“大伯才讓一枝送過來的。”他姐把炕桌上盛荔枝的盤子往他面前推了推。</br>
</br>
燕九少爺慢慢拈起一顆,又看了眼炕桌上擺著的其他東西:“這把丑到死的茶壺又是哪兒來的?”</br>
</br>
“生辰快樂。”他姐把這只丑到死的茶壺也推到他面前。</br>
</br>
“……別跟我說這是你親手做的。”燕九少爺唇角微抽。</br>
</br>
“可不就是我親手做的,”他姐把荔枝核吐到盛核的碟子里,“還專門去了趟崔晞家,借用了他那些燒陶的料和爐子,壺形是我自己捏的。”</br>
</br>
“這算是什么形?”燕九少爺?shù)纳袂楸砻鬟@壺形近似于一坨屎。</br>
</br>
“葫蘆形啊。”他姐道,語氣那叫一個理直氣壯。</br>
</br>
……這么說來……屎的外形輪廓確實挺像被壓扁的葫蘆……燕九少爺捏了捏眉心,感覺以后再也無法正視葫蘆了。</br>
</br>
“一把茶壺,為什么要做成葫蘆形。”燕九少爺問。</br>
</br>
“因為原本想做的傳統(tǒng)圓形失敗了。”他姐誠實地道。</br>
</br>
簡直理直氣壯得讓人無從反駁……</br>
</br>
燕九少爺默默地看著面前這坨壺,感覺無論把它放在哪里都雅觀不起來,更莫說用它泡茶喝了,只這么看著都似乎能聞到若有若無的臭味兒……</br>
</br>
再看看其他幾位兄弟姐妹們送的賀禮,雖然都不過是自己寫的一幅字、畫的一幅畫、繡的一個扇套等等毫無誠意的東西,起碼思路還是比較正常的啊……</br>
</br>
“太太的信和包裹今日恰好到了,”燕九少爺?shù)难绢^紅陶正向燕七匯報,“太太給九爺親手做了件袍子,尺寸大小竟是正正合適,就跟太太親自量過了一樣。”</br>
</br>
紅陶嘴里的太太當然指的是燕二太太,這世上除了自己的親娘誰還能把孩子的事如此地放在心上?</br>
</br>
“……還順道捎了老爺賜的東西過來,”紅陶繼續(xù)道,“是一部兵書和一顆扳指。”</br>
</br>
……這當?shù)氖怯卸嗖涣私庾约旱膬鹤影 ?lt;/br>
</br>
“這是想要讓你子承父業(yè)呢。”燕七就和她弟道。</br>
</br>
燕九少爺:“……”</br>
</br>
“明兒一早起來就和我一起跑步吧。”燕七還逗她弟呢。</br>
</br>
“我又不用減肥。”她弟將她一句封喉。</br>
</br>
……</br>
</br>
日曜日,錦繡書院綜武戰(zhàn)隊坐鎮(zhèn)自家主場,迎戰(zhàn)綜武勁旅崇文書院。</br>
</br>
強強對決歷來最吸引人,因而開場前半個時辰,錦繡書院的綜武競技場觀眾席上就已經(jīng)坐了七八成的人,不僅有來自雙方書院的學(xué)生,還有家住附近的居民也趕來湊熱鬧。</br>
</br>
燕七的禁賽期滿,今天這一場,是她解禁后的第一場比賽,仍舊以主力身份出戰(zhàn),武長戈交給她的任務(wù)是:守在楚河漢界,不令對方任何一人越我方雷池半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