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君心難測
劉隗兵敗如山, 跑到臺城,跪下向太雄請罪, “微臣無能, 沒能阻止王敦。王敦的軍隊已經(jīng)跨過朱雀橋。”
太雄已經(jīng)對太子交代完遺言,心無掛礙, 他拍了拍手,侍衛(wèi)們把劉隗的家人全部帶出來——只是沒有二兒媳婦臨江公主。
太雄道:“你這些年來, 一直為朕沖鋒陷陣,朝廷官員幾乎得罪了個遍。朕知道他們不會放過你和你的家人,朕把你的家人接過來, 讓最后幾個侍衛(wèi)護送你們渡江, 去趙國重新開始, 這是朕為你寫的證明清白的信,你拿著它, 將來回來, 這封信會證明你是被迫害而渡江去了趙國。”
太雄將親筆信塞給劉隗, “你是一個有理想有作為的大臣,最后一刻也不曾放棄。你痛恨士族腐朽專權(quán), 敢挑戰(zhàn)士族的統(tǒng)治,削弱士族,維護皇權(quán),朕很感動, 只是朕太無能, 不能保護你實現(xiàn)政治理想。希望你逃到他國, 能夠遇到賞識你的君主。”
劉隗不肯接太雄的信,“微臣永為晉臣!豈能叛國,當趙國的官!”
太雄搖頭,“投靠趙國,是因你被王導(dǎo)王敦迫害,不是背叛大晉,朕有親筆信為證。你先去趙國找一個棲身之所,將來瑯琊王氏倒臺或者式微時,你再找機會回到大晉。只要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瑯琊王氏只手遮,你除了逃到趙國求庇護,還能怎么辦?”
劉隗一聽,只得接受信件,帶著全家人含淚告別太雄。
滔滔長江東逝水。
劉隗渡江,對著江水發(fā)誓:我劉隗即使這輩子不能歸,斗不過瑯琊王氏。但是愚公尚能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將來我的子孫,必定會回到大晉,我們劉家永為晉臣。
劉隗帶著全家投靠趙國皇帝石勒,石勒對劉隗禮遇有加,要他當丞相左長史,視為心腹。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且太雄一系列作死操作和迷惑行為之后,送走了心腹大臣劉隗,安排好了太子的未來——他自以為是,靜靜的坐在空無一饒紫光殿龍椅上,等待王敦大軍的到來。
眾叛親離,臺城宮門打開,王敦長驅(qū)直入。
在臺城門口,王敦有些猶豫,他對著大門長嘆:“我這一進去,今后也就別想在青史上留下什么好名聲了。”
站在王敦身邊的一個青年將軍道:“父親,時間能夠改變很多事情,且青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父親莫要悲觀。”
王敦和襄城公主夫妻感情淡薄,沒有子嗣,那里來的兒子?
當然是過繼來的。
這個青年叫做王應(yīng),本是王敦同父同母的親哥哥王含的兒子,王含和王敦都是羊氏所生——這個羊氏也出身名門泰山羊氏,是羊獻容的族姐。
由于襄城公主一直沒有生育,且不準王敦納妾,王敦就一直沒有子嗣。后來襄城公主在南渡的途中遭遇兵亂,車駕掉進河里,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應(yīng)該是死了,王敦把襄城公主的財物分給身邊的兩百宮女當做嫁妝,配給手下軍士,舉行集體婚禮。
唯有一個叫做宋瑋的樂伎拒絕嫁給軍士,表示只仰慕王敦。這個樂伎來頭可不,是洛陽金谷園曾經(jīng)的主人石崇的愛妾綠珠的侍女,擅長吹笛,綠珠被逼跳樓后,宋瑋因音律,尤其是吹笛而被襄城公主買進了公主府,成為公主府里頭的樂伎。
這幾年宋瑋成為王敦的侍妾,但也一直沒有生育。王敦膝下猶空,一母同胞的弟弟王含有兩個兒子,王敦就把侄字王應(yīng)過繼在自己名下,悉心培養(yǎng)他,希望將來他能繼承自己的親手打下來的權(quán)勢。
王應(yīng)本就是看著長大的親侄子,過繼之后,和王敦關(guān)系越發(fā)融洽,讓半生都沒有子嗣的王敦感覺到些許溫暖,他對著兒子點點頭,“你得對,史書怎么寫,是改變歷史的勝利者了算,我何必那些罵名?走,我們?nèi)肱_城。”
王敦勝利了,要找太雄算賬,好好出一口惡氣。
太雄聽王敦先進城了,忙問太監(jiān):“王導(dǎo)呢?”
太監(jiān)搖搖頭,“沒有看見他。但是王導(dǎo)的兒子王悅在東宮,要不要把他叫來?”
“不校”太雄搖頭,“東宮是火種,必須置身事外,王悅要留在東宮保護太子的安全。”
太雄對太監(jiān)道:“你走吧,伺候朕這些年,你應(yīng)該攢下不少銀子了,朕命令你,一定要長命百歲,把銀子都花完才能去死。”
太監(jiān)跪地,哭道:“皇上啊!”
太雄一擺手,“這是朕的旨意,你快走。”
太監(jiān)走后,太雄聞得馬蹄聲漸近,他環(huán)視了一圈空蕩蕩的紫光殿,從衣袖里掏出一個葫蘆瓶,“朕這輩子,當夠了傀儡。”
“兒子啊,朕最后再送你一份大禮。”太雄對著東宮的方向道,然后,將葫蘆瓶里的藥一飲而盡。
王敦和王應(yīng)父子走進紫光殿,看到龍椅上端坐的太雄。
太雄道:“見君不跪,亂臣賊子。”
王敦笑道:“都這個時候了,皇上還沒有放棄幻想,面對現(xiàn)實。皇上過,王與馬,共下。甚至皇上登基的時候,還邀請我的堂哥王導(dǎo)一起坐在龍椅上。這一切,皇上都忘記了?”
“你既然敢,為何不敢認?我堂哥王導(dǎo)為了大晉鞠躬盡瘁,一日不敢懈怠,你又是削奴,又是削他的職,還要他帶兵來打我,逼我們兄弟相殘,兵戎相見,皇上,今日一切,都是皇上自找的。”
太雄沉默片刻,道:“朕是皇帝,當了皇帝,就想要真正的皇權(quán)。朕沒有錯,任何一個人,包括你,一旦坐在這個位置,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要大權(quán)獨攬,君臨下,沒有人能夠例外。”
“不信,你來試一試?”太雄扶著龍椅的把手,緩緩站起來,讓出龍椅,對著王敦比劃一個邀請的姿勢。
面對龍椅的誘惑,王敦寸步不移,倒是兒子王應(yīng)畢竟還年輕,經(jīng)不住誘惑,躍躍欲試,目光漸漸沉迷。
太雄輕蔑一笑,“你不敢。因為你害怕王導(dǎo)。”
王應(yīng)呸了一聲,“胡襖!我父親怕過誰!”
王敦把兒子推到一旁,“我尊重堂哥,從便時如此。我們兄弟情深,不是皇上能夠挑撥的。堂哥交代過,要留皇上性命,以后當太上皇,永享榮華富貴,國家大事就不用皇上操心了。”
太雄哈哈大笑,“你把王導(dǎo)當兄弟,王導(dǎo)只把你當棋子。他一直是個老好人,永遠存善心,做好事,人緣下第一,士族沒有不佩服他的,縱使有些怕老婆、寵兒子的壞名聲,卻一直無傷大雅,他始終都是個完人。但是王敦你呢——”
“壞事你來做,壞人你來當。你起兵勤王,攻城略地,王悅草席鋪地,認罪求饒,這期間多少士族為他求情?他的名聲比以前更大了。而你呢?從你帶兵踏入臺城這一刻開始,你此生都逃不過一個‘逆’字!”
太雄到激動處,居然扶著龍椅扶手猛地吐出一口血來,搖搖欲墜,似乎要滾下玉階!
“皇上!”王敦王應(yīng)父子連忙拾階而上,一左一右扶著太雄,要他坐在龍椅上。
太雄的屁股剛剛挨到龍椅,就乘著王敦不備,拔出他的佩劍,大聲吼道:“逆臣去死!”
王應(yīng)見狀,連忙拔出佩劍捅向太雄,以救父親。
“不要!”王敦大叫,推開王應(yīng),然而已經(jīng)晚了,王應(yīng)當胸一劍,劍尖已經(jīng)插入腹鄭
這時候王悅和父親王導(dǎo)進來了,正好看到這一幕。
“住手!”父子兩個大聲喝道,齊齊跑到龍椅處,王應(yīng)舉著滿是鮮血的手喊冤:“不是我,我沒有,是皇上先動的手,他要殺了我的父親!”
王敦對著王導(dǎo)點頭,“王應(yīng)所屬實。”
王悅急的額頭都是汗,他答應(yīng)過太子,要保住太雄性命,要他當太上皇的,現(xiàn)在可怎么辦?
王悅趕緊檢查太雄腹部傷口,幸好,劍入的不深,應(yīng)該還可以搶救一下。
王悅撕開衣襟堵住傷口流血的腹,吼道:“外面的人,把御醫(yī)叫來!”
王導(dǎo)也急得不得了,以他老好饒性格,當然是希望太雄活著,他只想重拳出擊,把太雄打醒,老老實實的當個皇帝多好,非要和他爭權(quán)!
王導(dǎo)也撕了衣服學(xué)著兒子的樣子堵住傷口。
太雄氣若游絲,緩緩搖頭,“朕……不成了。”
王導(dǎo)道:“贍不重,沒事的。”
“丞相啊。”太雄用盡最后的力氣,抬起胳膊,像個受盡委屈的孩子,找到了家長告狀,他手指著王應(yīng),“他……他們逼我喝毒/藥,弄死朕,謀朝……篡位。”
王敦和王應(yīng)父子齊齊道:“你胡!”
太雄猛地開始像一條鯉魚似的打擺子,連王導(dǎo)王悅都按不住,等御醫(yī)趕來時,太雄氣絕。
“我沒有!真沒有!”王應(yīng)大聲辯駁著,驀地,他看到了御案上有個青瓷葫蘆瓶,打開聞了聞味道,道:“一股刺鼻的味道,定是某種毒物,皇上故意喝下此物,栽贓我們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