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捷徑
,最快更新帝國風云 !
馮承乾沒有拒絕顧祝同提出的要求,當即就答應為顧祝同增派戰(zhàn)斗艦隊,而且不是顧祝同要的兩支,而是三支,且都是擁有三艘艦隊航母的完整編制,即顧祝同將用十二艘艦隊航母來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
更重要的是,這三支艦隊將直接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加勒比海。
對顧祝同來說,這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
好的是,這些原本就在東太平洋上活動的艦隊不再需要繞過大半個地球,可以走最短的航線到達戰(zhàn)區(qū),因此可以節(jié)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在九月中旬就能到達,要是繞過印度洋進入大西洋的話,最快也要十月底才能到達。
壞的是,顧祝同必須去接應這三支艦隊,也就是得率領第43艦隊進入加勒比海。
當時,中**隊占領了中美洲的巴拿馬,還推進到了哥斯達黎加與哥倫比亞,但是并沒有掌握多少機場。主要就是,中美洲地區(qū)的基礎設施極為糟糕,離開巴拿馬運河,大部分地區(qū)都是熱帶叢林。在這些地區(qū)作戰(zhàn),軍隊根本展不開,甚至連裝甲部隊都沒用,只能依靠步兵。
顯然,步兵的推進速度不會很快。
結果就是,中**隊部署在中美洲地區(qū)的作戰(zhàn)飛機并不多,總共也就兩百多架,而且多是一些性能落后的戰(zhàn)術飛機。此外,這些飛機的主要任務不是去加勒比海上空巡邏,而是用來對付那些逃進叢林的美軍。
增加航空兵,也不大可能。
主要就是,后勤保障跟不上。
當時,在太平洋上活動的運輸船只,首先得為在美國西海岸地區(qū)作戰(zhàn)的地面部隊提供足夠的物資,還得向前線運送作戰(zhàn)部隊。如此一來,能夠用來向中美洲地區(qū)運送物資的船只就非常有限了。
除了海運。陸運也是個大問題。
在該地區(qū),只有三座機場靠近運河,而且只有一座是正規(guī)機場,當時中**隊的大部分飛機都部署在這座機場上。
因為公路交通極為糟糕,所以根本無法修建更多的機場。
如果要在遠離運河的地方修建機場,那么把物資從港口運送到機場的難度,并不比從中國本土運過來低。
顯然。如果艦隊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加勒比海,根本別指望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護。
這樣一來。艦隊進入加勒比海的時候就極易遭到攻擊。
事實上,只要美軍愿意,甚至不需要動用部署在附近的航空兵,用十幾艘潛艇就能夠堵死巴拿馬運河。
當然,更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艦隊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遭到攻擊。
對此,顧祝同深信不疑。
這就是,美軍一直在秘密監(jiān)視巴拿馬運河。守衛(wèi)巴拿馬運河的陸戰(zhàn)隊幾乎每天都能發(fā)現(xiàn)美軍的蹤跡。根據(jù)巴拿馬守備司令部上交的作戰(zhàn)報告,美軍偵察兵一直在運河兩岸出沒,監(jiān)視運河里的情況。
顯然,美軍在沒有目的的情況下,不會讓偵察兵去冒險。
要知道,在加勒比海地區(qū),美軍有數(shù)百架遠程轟炸機,而且在必要的時候,還能從本土調(diào)來上千架轟炸機。這些轟炸機不需要部署到離巴拿馬運河很近的地方,只需要部署在墨西哥南部地區(qū)、或者是小安的列斯群島上。就能夠對巴拿馬運河構成威脅,讓任何一支想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艦隊葬身其中。
當時,顧祝同還收到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情報,即美軍的B-29機群已經(jīng)進駐墨西哥。
顯然,這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雖然在性能上,B-29比不上“超級空中霸王”,在載彈量、航程等方面,B-29都差了一大截。但是B-29是美軍最好的重型轟炸機,還是當時僅次于“超級空中霸王”的重型轟炸機。這種被稱為“超級空中堡壘”的轟炸機,能夠運載九噸炸彈。飛行五千多公里,而且配備了六門二十毫米機關炮與七挺零點五英寸機關槍。能在萬米高空飛行,最高飛行速度接近每小時六百公里。
也就是說,只需要從佛羅里達州南部起飛,B-29就能轟炸巴拿馬運河。
如果從墨西哥南部的機場起飛,B-29能以最大載彈量出擊,而且在完成轟炸任務之后可以直接飛回美國本土。同樣的道理,如果從本土以最大載彈量起飛,則在完成轟炸后可以飛往墨西哥南部的機場降落。
顯然,B-29機群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當時,顧祝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美軍肯定會攻擊進入巴拿馬運河的艦隊,說不定還會同時轟炸巴拿馬運河的船閘。這樣一來,即便沒有擊沉艦隊里的所有戰(zhàn)艦,也能把艦隊困在運河里面,然后組織發(fā)起第二次轟炸。
原因很簡單,美軍部署到墨西哥南部的B-29還不到五十架。
這點轟炸機,顯然發(fā)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真正讓顧祝同擔心的還是部署在美國本土,也就是佛羅里達州南部的轟炸機,而他根本不知道那里有多少架B-29。
這有一點可以肯定,美軍裝備的B-29已經(jīng)超過了四千架。
此外,這種轟炸機還在以每個月上百架的速度離開波音公司的生產(chǎn)線。
也就是說,美軍并不缺乏轟炸機。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即便只出動一千架B-29,美軍也能輕而易舉的干掉進入巴拿馬運河的中國艦隊,同時把巴拿馬運河變成廢墟。
更重要的是,美軍在此之前沒有轟炸過巴拿馬運河。
顯然,這是非常反常的。
要知道,最初的時候,顧祝同很是想不通。既然中**隊已經(jīng)奪取了巴拿馬運河,美軍就沒有理由不轟炸運河。
說得直接一點,美軍至少應該設法摧毀運河的船閘,阻止中**隊利用運河。
問題是,美軍沒有這么做。
當然,不是美軍不知道運河的重要性。
在中**隊占領巴拿馬運河之后,美軍數(shù)次想炸掉船閘,只是動用的并不是部署在本土的轟炸機,而是偵察兵,或者說是特種部隊。當然,美軍發(fā)起的幾次破壞行動,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由此,顧祝同只能相信,美軍不是不想轟炸運河,只是覺得時機還沒成熟。
顯然,顧祝同不得不相信,美軍等待的時機即將到來。這就是,等到中國艦隊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再進行轟炸。
對顧祝同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首先,他不可能帶著第43艦隊去轟炸美國本土,甚至不可能去轟炸位于墨西哥南部的機場。也就是說,他無法阻止美軍轟炸機起飛。
其次,他不可能知道美軍轟炸機的飛行線路。B-29有足夠的航程,因此不需要采用最短的航線,完全可以避開在加勒比海上活動的中國艦隊,甚至可以全程在岸基戰(zhàn)斗機的陪伴下飛行。
最后,他不可能知道美軍發(fā)起轟炸的時間。別說三支艦隊,一支戰(zhàn)斗艦隊通過巴拿馬運河都需要接近一天的時間,因此美軍有足夠多的選擇,可以在艦隊通過的這兩天多里的任何時候發(fā)起攻擊。
在顧祝同看來,讓艦隊進入巴拿馬運河,與送死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當然,他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前面已經(jīng)提到,如果艦隊不走巴拿馬運河,而是走印度洋,那么最快也只能在十月底才能到達,而顧祝同不可能等到十月底才發(fā)起攻打波多黎各的作戰(zhàn)行動,因為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美軍到達波多黎各。如果把進攻時間拖到十月底,那么中國陸戰(zhàn)隊需要面對的將是近二十萬美軍。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六個陸戰(zhàn)師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打下波多黎各。
為此,顧祝同必須在九月底發(fā)起進攻,因此也就得讓馮承乾增派的三支戰(zhàn)斗艦隊在九月中旬到達。
那么,如何讓三支戰(zhàn)斗艦隊順利通過巴拿馬運河呢?
顧祝同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接到馮承乾的電報后,顧祝同立即聯(lián)系了魯志剛,提出在美國西海岸地區(qū)部署重型轟炸機,重點轟炸墨西哥南部地區(qū)的機場,特別是駐有美軍的大型機場,讓美軍無法在這里部署重型轟炸機。
隨后,顧祝同又親自聯(lián)系了空軍司令劉亞光,提出向亞速爾群島部署轟炸機。
當然,劉亞光沒有這么好說話,畢竟亞速爾群島不夠大,部署不了多少轟炸機,因此轟炸的意義并不大。
所幸的是,顧祝同并不要求轟炸美國本土,而是希望用重型轟炸機去執(zhí)行偵察任務,特別是海軍的巡邏機無法執(zhí)行的偵察任務,比如飛到佛羅里達州上空,搞清楚美軍機場上部署了多少重型轟炸機。
最后,顧祝同還要求向巴拿馬增派防空戰(zhàn)斗機,特別是夜間戰(zhàn)斗機。
艦載航空兵能在白天出動,卻無法在夜間出動,因此要在夜間攔截美軍轟炸機,就只能依靠必須部署在機場上的夜間戰(zhàn)斗機。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率領第43艦隊進入加勒比海。
九月四日,顧祝同下達了向加勒比海進軍的命令。這一天,第43艦隊也正式更名為第61艦隊。
因為只有一支戰(zhàn)斗艦隊,所以顧祝同沒有帶上“青島”號旗艦,他將在“廉頗”號艦隊航母上指揮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