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事在人為
,最快更新帝國風云 !
見到陳季同,馮承乾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因為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見到的第一張與自己相似的面孔。
只是,馮承乾并不了解陳季同。
他只知道,陳季同是很有名的外交官,精通英語、法語、德語與拉丁語,是李鴻章手下的大紅人。只是此人生性放蕩不羈,娶了一個法國女人,鬧出過婚外情,還因為債務問題而官司纏身。
以后來的標準衡量,陳季同算不上優(yōu)秀的外交官,也許連及格都達不到。
雖然俾斯麥在場,但是見面后,陳季同說的是漢語。
“久仰伯爵大名,正是聞名不如見面。”
“參贊客氣了,區(qū)區(qū)小名不足掛齒?!?br/>
陳季同笑了笑,改用德語說道:“伯爵可是來自大清,還是……”
“參贊誤會了,我與大清沒有半點關系?!瘪T承乾也笑了笑,他這番話是說給一旁的俾斯麥聽的?!半m然早就想去大清看看,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參贊此次前來,是否與采購戰(zhàn)艦的事情有關?”
“陳參贊就是為此事而來?!?br/>
“這么說,大清首輔李大人對此很有興趣?”
“李大人的意思是,如果價格公道,大清還會訂購幾艘戰(zhàn)艦,只是相關事宜要在談判協商之后才能做出決定?!?br/>
俾斯麥與馮承乾一唱一合,讓陳季同有點尷尬。
馮承乾笑了笑,對陳季同說道:“價格都好說,鄙人不才,只負責帝國海軍建設,有些事情還是能幫上忙?!?br/>
“李大人的意思是,如果有機會,想請伯爵前去面談。”
“面談?”馮承乾的眉頭跳了幾下,沒想到李鴻章會邀請他訪問大清。
“這也是我請你前來的原因?!辟滤果溄舆^話題,說道,“伯爵負責帝國海軍建設,自然得在出售戰(zhàn)艦的事情上費點功夫。如果可以的話,就去大清一趟吧。如能促成此事,必然對帝國大有裨益?!?br/>
馮承乾沒有開口,他還沒有反應過來呢。
“當然,一應花銷都由我們承擔,伯爵不需操心?!?br/>
“參贊太客氣了,只是此事……”
“我會向陛下稟明,相信陛下也不會反對?!?br/>
馮承乾看了眼俾斯麥,覺得出訪大清有點不妥。為了獲得腓特烈三世的信任,馮承乾一直在竭力與大清撇清關系。
“伯爵,你的意思是……”
“如果陛下同意,我也很愿意走上一趟?!瘪T承乾沒再多想,笑著說道,“當然,其他的事情還得勞參贊費心了?!?br/>
次日,俾斯麥主動向德皇提出,讓馮承乾以帝國戰(zhàn)爭大臣身份訪問大清。
腓特烈三世沒有反對,只是提到,馮承乾應借此機會說服李鴻章,讓大清從帝國采購更多的軍火。
此事已定,馮承乾就沒再多想,開始著手準備。
按照德皇的授意,馮承乾去大清,除了推銷帝國建造的戰(zhàn)艦,還要推銷其他軍火,目的就是讓大清花錢從帝國采購軍火。
為此,馮承乾就得另有準備。
數日后,馮承乾派施密特去了英國一趟,花重金從馬克沁手里買下了一挺機槍,并且訂購了十萬發(fā)槍彈。
按照馮承乾的吩咐,施密特還邀請馬克沁來柏林展示他的偉大發(fā)明。
雖然已經有人認識到了馬克沁機槍的巨大威力,比如英國的劍橋公爵在觀看馬克沁機槍的射擊演示之后就極為震驚,鼓勵馬克沁繼續(xù)改進,但是沒有人像馮承乾那樣,知道馬克沁的發(fā)明將徹底改變戰(zhàn)爭面貌,把主宰戰(zhàn)場十多個世紀的騎兵送進墳墓,讓戰(zhàn)爭變成士兵的絞肉機。
如此重要的發(fā)明,自然不能讓英國獨占。
當然,還有很多重要的發(fā)明,得到了馮承乾的關注。
比如在幾個月前,馮承乾就安排人員前往法國,尋找一個叫維埃里的化學家,設法獲得無煙**。只是此事較為難辦,畢竟德法積怨已久,維埃里不會心甘情愿的把如此重要的發(fā)明拱手送給敵國。
出行前,馮承乾專程前往波茨坦皇宮,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看完馬克沁機槍的射擊演示,腓特烈三世驚訝得半天沒有合攏嘴。這挺只需要兩個人操作的機槍,在一分鐘內打掉了近六百發(fā)子彈,而訓練最好的士兵,用最好的步槍在一分鐘只內最多能打出十發(fā)子彈。即便是帝國陸軍早已采購的加特林機槍,在一分鐘之內也只能打出三百發(fā)子彈,而且需要六個人。
“陛下,感覺如何?”
“你這東西是哪里得來的?”
“去英國訪問的時候,我向陛下提到過一個叫馬克沁的美國人?!?br/>
“這就是他發(fā)明的機槍?”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前幾日,我專程讓施密特前往英國,花重金買下了這挺由馬克沁親手制作的機槍?!?br/>
“花了多少錢?”
“兩萬英鎊?!?br/>
腓特烈三世一驚,隨即笑著說道:“這筆錢花得很值,如果能夠大批量生產,帝國陸軍必將戰(zhàn)無不勝。”
“只是,這么好的東西,敵人肯定也會擁有?!?br/>
“這……”
“陛下,我安排這次演示,不是想讓陛下知道機槍有多么厲害,而是希望陛下能夠明白一個道理?!?br/>
“什么道理?”
“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必然引發(fā)一場變革,如果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超越老牌帝國將指日可待?!?br/>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馮承乾的話很有道理。
“陛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br/>
“什么機構?”
“專門負責帝國的科技工作,對重要的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明提供國家支持,并且盡量從他國獲取先進技術?!?br/>
“有這個必要?”
“非常有必要,能盡早成立就最好不過了?!?br/>
腓特烈三世沉思了一陣,說道:“你說得有道理,我們必須重視科學技術。只是單獨成立一個部門,肯定會遭到反對,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我這樣的認識。為了減少麻煩,你最好利用自己手里的職權?!?br/>
“陛下的意思是……”
“在戰(zhàn)爭部下設立一個專門負責科學技術的機構,名義上以軍事技術為主,具體操作則由你自行決定?!彪杼亓胰佬α诵?,說道,“如果你覺得這個機構非常重要,可以立即著手組建?!?br/>
“等有了下文,我再來向陛下稟報?!?br/>
兩日后,馮承乾在帝國戰(zhàn)爭部下設立了一個名為“軍事科技研發(fā)處”的特殊機構。因為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馮承乾直接管理該機構。隨后,馮承乾向腓特烈三世匯報了相關情況。
忙完這些事,出訪大清的日子也臨近了。
一八八九年一月十日,馮承乾達上了駛往大清的郵輪,在陳季同的陪同下,以德意志第二帝國戰(zhàn)爭大臣的身份,對大清進行正式訪問。
按照他的安排,提爾皮茨少將也在出訪名單之中。
一路上,馮承乾與提爾皮茨感觸極多。
沿途??康乃懈劭?,幾乎都能見到英國皇家海軍的戰(zhàn)艦,幾乎到處都有英國皇家海軍的身影。進入印度洋,到達印度附近的時候,這種現象更加突出。即便在國際航道上,也能經常遇到皇家海軍的戰(zhàn)艦。
在這個時代,英國皇家海軍是全世界唯一的全球存在與全球部署海軍。
論全球影響力,其他任何國家都望塵莫及。
在漫長的航行途中,馮承乾也與提爾皮茨談了很多與海軍有關的事情,特別是海軍在國家戰(zhàn)略中的作用。
雖然提爾皮茨還很年輕,遠不是馮承乾熟知的那個海軍統(tǒng)帥,但是他已有深刻認識,很多方面連馮承乾都刮目相看。比如在提爾皮茨看來,帝國耗費巨資打造艦隊,關鍵不是艦隊有多大的影響,而是能否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作用。說得簡單一些,艦隊的價值只有在作戰(zhàn)使用中才能體現出來。
借此機會,馮承乾也從陳季同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大清的情況。
與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一樣,李鴻章已為大清首輔,而且積極推動洋務運動,提出了“師夷長計以制夷”的策略,派遣留學生前往西方學習,并且從西方采購軍火,充實大清的軍事力量。
洋務運動能成功嗎?
陳季同抱有很大的希望,馮承乾沒有給他潑冷水。
歷史已經證明,只學其表的洋務運送不會有好下場,李鴻章再厲害,也不過是讓大清茍延殘喘了數十年罷了。
讓馮承乾感興趣的不是李鴻章,而是一個更有名的人。
只是,此人現在僅有二十二歲,因為有基督教傾向被送出家門,還是香港西醫(yī)書院的一名學生呢。
至于此人今后能否成就大業(yè),馮承乾也說不準。
原因很簡單,歷史上大清只向德國采購了“定遠”號與“鎮(zhèn)遠”號,而在馮承乾的影響下很有可能采購更多的戰(zhàn)艦,那么六年之后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結局就有可能改變,歷史也將因此改變。
在是否為大清建造更多戰(zhàn)艦的問題上,馮承乾也非常矛盾。
大清的病根在腐朽的政治制度,而不是缺少幾艘戰(zhàn)艦。也許甲午戰(zhàn)爭會有不同結局,說不定根本不會有甲午戰(zhàn)爭,可是大清滅亡的歷史肯定不會改變,那么改變歷史進程會產生什么影響,就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了。
所幸,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