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第四十七章
一千八百年前朝歌一戰(zhàn),他親手了結了九尾狐妲己。
那柔弱絕色的九尾狐貍臨死之前向世人供出了指使她奪取凡女妲己身體惑亂商紂王的幕后之人——女媧娘娘。
殘害百姓,以屠戮荒淫為樂。女媧娘娘會派出這種荒謬的任務,誰信?
凡人信。
一口禍水平白潑下。
商紂王當年一首淫詩,令女媧娘娘臉面無存,究其根本,實則是如今人族對女媧信仰的逐漸減少。
——想遠了。
暗處的女媧娘娘原本應當功成身退,得千古芳名。
卻因擅自改了任務的妲己死前的坦白而污了名聲,羞惱之下,本就真身不親臨三界的女媧娘娘,再不愿與三界來往。
愛上了紂王妄圖替紂王脫罪不惜得罪女媧,甚至有可能連累整個九尾狐族,可見妲己并非值得合作共事之人。
女媧娘娘為何偏偏選中了她來行這順應天道之事?
“這新天條,當真是女媧娘娘留下的嗎?”
白祁魂飛魄散前,不甘又迷茫的生后之語,到底是疑問還是感嘆?
三百年前青丘九尾狐王白斂跪在他面前,以九尾狐族禁地的秘密為籌碼,求他放白祁一條生路。
青丘禁地,藏著數萬年來九尾狐一族斂下的所有財富。所有狐王死后都要葬入禁地。
那雖是一族禁地,這些事他卻是知道的。讓他感興趣的,是那幾本據說是巫妖大戰(zhàn)末期妖族大能留下的妖族最厲害的幾十種陣法和封印幻術。白斂不知道那個大能是誰,只知道那時妖族式微,那位大能也無力回天,只能留下那些,希望妖族后輩有朝一日能重新將妖族振興強大。
上古眾族如龍族鳳族巫族如今大都安分守己,唯有青丘白祁試圖憑借修行上古法術奪天道氣運來復辟九尾狐妖族。
一次尚且算是巧合,兩次籌謀……
那些陣法封印幻術著實強大又詭異,通天說的封情印便是其中一種,他實在沒有想到,當初白祁竟然給他下了封情印。然而再一恍惚,白祁已死,下印人已故,封印卻不得解。
“他怕天道本教主可不怕!”
可是,這與天道有何關系呢?!
妲己、女媧娘娘、白祁、封情印、妖族、大能……
究竟是他想漏了,還是他不愿去想?
所有的疑惑,想要得到答案,楊戩默默握緊了拳頭,只能走一遭三十七重天。
玉階之上,儒雅的教主尚在辯駁,仁慈的天尊滿含悲憫看著大殿中的徒孫步步踉蹌,從混亂到堅毅,又帶著幾分期許望向上座的圣人。
“弟子敢問師祖可知媧皇宮如何去?”
教主怔住,停了絮絮叨叨的嘴巴,不待天尊開口便問道,“女媧早去了三十七重天,便是本教主都去不得,你找她作甚?”
“便是女媧,也改不了命數。”天尊喟嘆,女媧雖在避劫改命之術上造詣高于他們,卻也始終超脫不了天道。世人皆以為圣人在天地間來去逍遙,無拘無束,哪知圣人之上,還有那看不見摸不著卻能限制著圣人的天道。
那千載殺劫,不就是天道算計之一?
楊戩斂眸,微低了低首,“但請師祖告知弟子媧皇宮何去!”
圣人心思難測,然楊戩更是城府深沉。看著通天驚疑的目光,細一聯(lián)想,楊戩便能猜出圣人心中想的是什么。
只是,圣人之間數萬年來的知根知底和信任與對天道的防備,早已形成了思維定勢。即便他一旦點出其中一點線索,圣人便能想通全部關節(jié),可一切未落定之前,楊戩并不打算以自己那脆弱的師門情意來挑釁他們從微時走來的同袍之誼。
“清源,本尊還是那句話,倘若你要解開封情印取回記憶,不是女媧下的印你找她亦是無用。但你若要改命避劫……或許可以找她一試。只是你這命數,難啊!”
楊戩低眉,并不反駁。
“吾只能告訴你誰能帶你去到三十七重天,至于他愿不愿意,便不是吾等可以決定的了。”
楊戩拱禮,“請師祖言明。”
“這三界,只有一人能去到三十七重天,那便是爾舅父昊天。”
舅父昊天——
舅父?昊天?玉帝?陛下?
楊戩手垂下,猛然抬起頭,面容錯愕,“玉帝?”
通天點點頭,似有些無奈,“昊天是三界主宰,只有他才能走出三界。女媧是多少年前渡劫飛升三十七重天,當年封神一戰(zhàn)結束本教主與師兄弟本也有機會離開三界,然吾不舍三界,他們舍不得本教主。”
楊戩有些難以接受,喃喃道,“我知他修為高深,卻不知竟到了如此地步。”
通天擺擺手,“你也不必以為他這兩千年來都是故意隱藏,當年他放弱水擺金烏大陣傷了人族氣運,觸了天道楣頭,如今尚還被壓制著。”
“我知道了。”楊戩握緊手,又敷衍著說了句感謝的話,“多謝師祖師叔祖告誡,弟子告退。”
“且慢——”悅耳溫潤的男聲乍然撞進沉悶和諧的金闕大殿。
來人一襲白衣長袍,滿頭烏發(fā)高高束起,不見絲毫散亂。
道人面容年輕,從殿外走來,卻又像從未走進金闕大殿,依舊走在他的縹緲世界。唯有目光觸在自己尊重了萬年的師父身上時,才有一絲與這方世界為伍的人情味。
楊戩聞聲便已怔住,這個聲音他從未聽過,正因從未聽過,才會瞬間便意識到來者是誰。
眼中閃過一絲掙扎,楊戩緩緩轉身,便與秀雅絕逸的白衣道人打了個照面。
那人面色平靜,站定在楊戩五步之外,淡然卻又直直地看向楊戩。
高處的天尊不可聞地低嘆,教主卻是一臉看好戲的神情。
楊戩頷首,執(zhí)禮比面對元始天尊還要恭敬,深沉清朗的聲音在大殿回響,“弟子見過師父。謝師父昨日救命之恩。”
白衣道人動也未動,也不開口。
倒是通天教主開口打破這僵局,“玉鼎,你徒弟向你行禮呢!”
道人面色不改,開口道,“師叔記錯了吧,朝生怎不記得曾收過徒弟?”又轉頭對著楊戩說道,“那時救你,蓋因順自然,非為師徒之名。”
“弟子知道,可不論玉鼎誰何,終一日之師,一世父也。”楊戩心中微澀,強逞道。
白衣道人抬起手,止住他,依舊面無表情道,“吾只知楊戩是玉鼎的徒弟,卻不知你是我的徒弟。”
“朝生,清源總歸是我闡教三代首席弟子。”
“所以弟子才說楊戩是玉鼎真人的徒弟。”
“弟子明白了,”楊戩閉了閉眼,掩去心中酸澀,拱禮問道,“師父剛才讓弟子且慢是為何事?”
“你要去三十七重天尋女媧?”
“是。”
“有何不妥?”天尊不解,看玉鼎突然到來打斷他們,自己便也上心了幾分。
通天教主亦是坐直了身子。
玉鼎展眉,“與我們無關,是天廷的劫難。”
“天廷會有何劫難,誰會逆天道而行?”通天聞言不在意道。WwW.ΧLwEй.coΜ
玉鼎淡淡地瞥了眼上座的圣人,沖元始天尊道,“弟子看到不久神星不全,將有被鎮(zhèn)壓的大神重現三界。”
“神星不全?莫非是因為楊戩?”通天興沖沖問道。
眾人目光集中到楊戩身上,“所以楊戩離不得三界?”
“不,你必須出去。”玉鼎剛想開口,卻被元始天尊打斷,“若你是那顆神星,此時朝生透漏了天機,倘若因此違背了自然順理,那朝生便會受到天罰!”
“若你不是那顆神星,此刻你已知曉天機,亦要按原本打算行事。”通天教主補充道。
你問為何幾位重點不在那位大神身上?自是因為他們也是大神,何必去怕同輩人。
只是,圣人亦有失算的時候。
“朝生,你為何又去窺探天機?”元始天尊皺眉看向大弟子,上一次挑釁天道的教訓歷歷在目,他決不愿悲劇再次發(fā)生。
“此事與天道無關,”玉鼎真人猶豫著開了口,“弟子是無意中看到的。”
果不其然元始天尊蹭地站起身,指著玉鼎鼻子怒道,“為師不是告訴過你那兩魄法兇險無比,萬不可再用!”
兩魄法,練出第二魄容易,關鍵之處在于“換魄”,驚險之處亦在于此。換魄之時,兩魄有瞬間的相加相交。玉鼎真人任一魂魄,不論是那個沒有法力落魄的玉鼎,還是法力修為比楊戩還要高上一籌的玉鼎,哪一個都是智慧冠絕今古,卜算之術與道德天尊平齊,二人相加之時,更是能超越天道,窺到未來。
天道豈能容忍。
“昱恒久久不醒,弟子想看一看天道對他的壓制究竟要到幾何。”玉鼎直視著高處的師父,語氣淡然,仿佛令天尊駭然的反噬天罰也不過如此。
白發(fā)老人不去問結果是何,卻忽而轉頭瞥了眼楊戩,搖了搖頭,“你著實不必費心至此。”
昱恒、敖樂行、楊之隨,都不是你的責任。
況且你向來來去自由,何曾為瑣事所擾?
“弟子曉得,然此事到底是因我而起。”玉鼎解釋道,頓了頓,想要轉移話題,“弟子看到——”
天尊抬起手止住了玉鼎的話頭,“不必再說。玄門之人,最忌窺天違道。”
“有何解法?”通天教主若有所思地望向楊戩,輕飄飄問道。
“獨善其身。”
“只玉帝如今被天道壓制,”通天教主突然開口,“豈非毫無勝算?本教主記得,王母沒被壓制吧?”
“不錯,王母與玉帝同門修道,雖是師妹,卻未弱他幾分。”元始天尊捋了捋胡子,又轉頭望向楊戩,“清源,你可聽清了?”
“弟子明曉了。”面對三人明里暗里的提示,楊戩自是心領神會,感激地望了眼事不關己漠然的玉鼎真人,便要開口告辭。
“還有一事,你若離開三界,最好尋個寶物傍身。”通天教主提醒道。
“不錯,本就是異數,出了三界,更是顯眼。”天尊附和。
“聽聞西海小世子有一柄天練劍,集眾多寶物之合,你若能借得此物,去三十七重天應當輕松許多。”
楊戩了然一笑,“弟子知道了,謝師祖與師叔祖提點。”
“好,你走吧。”
“弟子遵命。”
“弟子也告退了。”
——————
“鳳祭天煉劍——師兄,你說他會去借天煉劍嗎?”
“自然不會。”
“本教主也覺著依他那死要面子的性子不會借。那本教主豈不是白說了?”
“白鶴——”
“師祖有何吩咐?”
“你去將哪吒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