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下山練習
吳龍駕駛著ae86,并沒有被前面群馬縣本地車隊甩開。他沒有跟太緊,但對方后視鏡上絕對能看到他的ae86。
和動漫里說的那樣,ae86的馬力雖然不大,但勝在車子輕。下山這樣的地勢,又彌補了馬力的不足。
除非對方車技過人,否則僅憑速度不足以甩開吳龍。
很簡單的道理,因為彎道,且山路狹窄,技術不夠,膽量不夠,就算車子性能好、馬力大,也不敢加速太快。
換羅斯和他的那些車手,拿輛大馬力好車,分分鐘就能甩開吳龍的ae86。
他們肯定敢盡可能大的加速,只要在直線,就可以很快超越ae86。就算道路狹窄,ae86占路中間。倒數(shù)第二個彎道前的三車道直道一樣有機會。
其實,真正比起來,起步就可以直接秒殺ae86了。
動漫里,藤原拓海和中里毅比,中里毅用的就是大馬力的GTR。中里毅的GTR是四輪驅(qū)動,低檔加速非常快,可以隨時快速加速,啟動就直接甩開藤原拓海的ae86。
如果中里毅第一個彎道不等藤原拓海,藤原拓海不一定能咬得住中里毅,那樣藤原拓海就會輸。
中里毅在第一個彎道等藤原拓海,就是要證明漂移過彎這種螃蟹過彎是不入流的過彎,他要在過彎打敗藤原拓海。
結果中里毅技術沒有藤原拓海強,被藤原拓海緊逼干擾下,操作失誤車尾撞護欄。
還有藤原拓海與高橋涼介比賽時,高橋涼介其實是可以贏的。如果他不采用緊跟其后的策略,他可以贏。如果他不把車的馬力下降到兩百六十匹,他也一樣可以贏藤原拓海。
可是,那樣贏,對于高橋涼介來說沒有意義。
憑借馬力贏,不算本事。所以,他要下調(diào)馬力,給藤原拓海一個公平的競爭。
然而,即便下調(diào)馬力,他也不敢把馬力下降到和ae86的一百五十匹馬力。否則,他必敗。所以他對弟弟說,這次比賽,為了贏,他有點無恥。
這個情況在藤原拓海與須藤京一初次賽中就可以看到。須藤京一沒有讓藤原拓海,直接大馬力碾壓。ae86因此爆缸。
高橋涼介下調(diào)馬力,還有一個原因。他弟弟不理解時,他說了,為了跑得更快,有時也要降低馬力。
他說了調(diào)校平衡的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藤原拓海下山的技術比他高。如果他降低馬力,不以馬力取勝,就能逼出自己的潛能。
還是那句話,面對與自己水平相當?shù)膶κ謺r,依靠馬力取勝對自己的技術增長沒有任何幫助。
所以,他不能靠近馬力取勝,要靠技術取勝。
這也是他采取的策略,開始不領先藤原拓海,而是跟在藤原拓海后面。這樣既能給藤原拓海壓力,逼出藤原拓海最強水平。他也能跟在藤原拓海后面,學習藤原拓海的下山技術。
在藤原拓海與中里毅比賽時,高橋涼介就開車帶著高橋啟介在后面觀戰(zhàn)。發(fā)現(xiàn)藤原拓海的不減速完美過彎,就連高橋涼介也自嘆不如,他做不出來。而高橋啟介則說藤原拓海是瘋子。只有瘋子才不減速漂移過彎。
這樣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甩出去,撞開護欄摔下懸崖。
跟著在后面觀看學習這一點,后來高橋涼介教給了藤原拓海,藤原拓海也學會了跟在對手后面學對手技術這一招。
高橋涼介學會了藤原拓海的下山技術,可惜沒估計到輪胎的磨損情況與自己平時掌握的不一樣。藤原拓海拉到外道,假裝外道超車。
因為逼得太緊,高橋涼介不敢提前減速,怕被藤原拓海從外道超車。結果因為走了藤原拓海的下山路線,輪胎的磨損過大他沒適應,他的車滑向外道,讓出內(nèi)道,被藤原拓海從內(nèi)道超車。
這個假裝外道超車,實際搶內(nèi)道超車的策略,吳龍在《速度與激情2》的開場飚車戲中就用到過。也是常用的一種策略。
這種由外轉(zhuǎn)內(nèi)的變道切線賽車戰(zhàn)術,在現(xiàn)實比賽中經(jīng)常用到,全名叫“全力剎車交叉路線攻擊”。
群馬縣車隊,最后一輛車看到甩不掉ae86,在對講機大喊:
“甩不掉ae86,它還在我的后視鏡內(nèi)!”
“為什么!我這已經(jīng)是最佳狀態(tài)了!”
“我也不能再快了!”
“該死,怎么可能輸給一輛三十年前的老車!”
“而且剛才聽聲音,不像是改裝過的。”
一直到山腳,ae86都跟著車隊下去。羅斯他們的車隊也都緊跟其后下去。
群馬縣車隊的人下車,氣勢洶洶地走向ae86。就在千葉幀穗他們以為要打架時,對方卻問:
“能讓我看看你的車嗎?”
“請。”吳龍示意對方隨便看。
對方打開引擎蓋查看。
“AE101型4A-GEU!”
“真的沒改裝大馬力啊!”
羅斯車隊里有個車手用英文說道:
“聽聲音就能聽得出來,還用看?”
對方這些人面面相覷。
“你這真是藤原豆腐店的車?為什么車身看起來很舊,但里面全是新的?”
“爆缸了,淘了新的換上。”
可是,其他零件看起來也是新的。
其實,在《頭文字D》里的ae86,是被藤原拓海的父親文太改裝過。
現(xiàn)在吳龍只是拿車來拍電影,不是真的比賽飚車,所以沒必要再改裝那么麻煩。
“你們不繼續(xù)練嗎?”吳龍問對方。
對方反問:“你們真不是明晚要和我們比賽的車隊?”
“不是。你看他們像是來和你們比賽的嗎?”吳龍示意對方看羅斯他們。
對方點頭,一群外國人,確實不應該。
“我們先休息,你們?nèi)绻毩暎銈兿染毎伞!?br/>
“很感謝,那我們就先上去了。”
“等等,我們能觀看嗎?”
“可以。”
對方立即安排人,有人在這里計時,有人在五連發(fā)夾彎計時,有人跟著上到山上計時。
吳龍和羅斯他們開車上去,因為要保護輪胎,吳龍沒有飚車上山。
到了山上,看劇組用無人機拍攝的錄像。
吳龍和攝像師講了一下大概角度和路線,讓攝像師按他說的路線和角度跟蹤拍攝,看看效果。
現(xiàn)在是白天拍攝。等到了晚上,還要再拍攝,看看晚上拍攝的效果和白天的差別。正式拍攝是晚上,到時再調(diào)整晚上的拍攝路線和角度。
這一次下山,是開始飚車。因為試了一次路,可以有限制的放開。
“羅斯,各位,安全第一。實際上正式拍攝不可能用飚車的速度來拍攝,所以大家別放開速度,一定要注意安全。”
雖然這些車都是經(jīng)過特殊改裝,防滾加固,可吳龍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其實,真正拍攝飚車戲,只有吳龍和羅斯開快一些,其他人開是拍唯美畫面鏡頭,就是一排車飚車漂移上山,以及一排車飚車漂移下山。
這種一字長蛇車龍,在晚上開著車燈,一輛接一輛,車輪與地面發(fā)出刺耳的摩擦,伴隨著引擎轟鳴聲,漂移過一個個彎道,一定很刺激,讓人腎上腺素飆升。
“羅斯,注意看我的節(jié)奏。”
羅斯點頭。在汽車特技上,他佩服吳龍,也知道自己不如吳龍,不會和吳龍爭勝。
轟!
轟轟!
吳龍的ae86領頭,向山下沖去。
第一個彎道,ae86就在吳龍的駕駛下順滑的漂移過去。
羅斯緊跟其后,眼睛驟然放大。速度不快,但很完美!他知道吳龍在照顧自己的速度,也在照顧身后他車隊車手的速度。
待開到五連發(fā)夾彎時,吳龍的ae86每次都順滑飄移而過,而且一次比一次順滑。
吳龍追求的不是速度,因為他要的是拍電影好看。當然,就算是拍電影好看,他也能飚出速度。
可是,要拍的是兩部車飚車。速度太快就不能做出兩輛同時漂移過彎的協(xié)同美感。
羅斯聽過吳龍對山道下山漂移過彎的設想,知道吳龍想要拍出什么樣的鏡頭。所以他看著吳龍做漂移過彎動作,他也學著著吳龍的動作做。
后面的車手看著前面兩人順滑的過彎,他們也一一順滑過彎。雖然比不了吳龍和羅斯,但比普通人和剛才群馬縣的車隊,還是要好很多。
當然,車速上沒有比群馬縣的車隊快多少,因為吳龍不在乎速度,只要求美感。
到時會通過抽幀等特效技術,讓速度看起來變得更快。
等到了山下,他們立即掉頭上山。
群馬縣車隊的人通過對講機聯(lián)系。
“速度多少?”
“比我們快一點。”
“他們的漂移過彎很漂亮。”在五連發(fā)夾彎觀看并計時的人說。
“嚇我一跳,以為很厲害。其實也就比我們厲害一點,可以接受。”
“哈哈!”
吳龍和羅斯他們上到山上,再次觀看剛才的拍攝效果。
“不錯,車隊的效果出來了。晚上為了安全,速度可以再降一點。要確保間距一致,這樣才能形成視覺美感。”
“這里,攝像機可以再低一點。”
“彎道那里要不要裝固定攝像機?”攝像師問。
吳龍想了想。
“彎道太多,也就一閃而過的鏡頭,裝攝像機沒太多意義。可以多拍幾遍,在車側向下斜著拍車尾。”
羅斯頓時明白吳龍的想法。
“你是想拍車尾燈擦著護欄過彎的鏡頭?”
吳龍點頭。
“對,就是這個。還有車頭也是如此。內(nèi)道過彎時,如果內(nèi)側有護欄,就拍車頭角與護欄差一點就撞上的距離漂移而過。如果有樹葉樹枝,也可以拍下這個過程。”
“如果剪輯,就失去了你想要一鏡到底的意義。還是像之前那樣,畫中畫?”
“嗯,畫中畫表現(xiàn)。”
他們在商量時,群馬縣的車手開始練習。吳龍也不打擾他們,看過地勢也試過地形,回去再設計幾條無人機的跟蹤拍攝路線,晚上來拍攝。
下山去酒店住下,休息,晚上一起再次上秋名山。
等他們來到秋名山山下,發(fā)覺比白天還熱鬧。
“看,又來一支車隊!”
“ae86!應該是下午來的那支車隊。”
“聽說大部分車手都是外國人。”
“我們秋名山出名了,連外國人也感興趣。”
“不知是不是江扈那邊大學的留學生。”
“應該不是,聽說年紀都很大了。”
等他們開車上山,見到了兩個車隊,還有不少車。經(jīng)過了解,原來明晚要來挑戰(zhàn)的車隊今晚來訓練。
你不能不讓人家練,所以群馬縣的車隊也跟著來,順便看看對方的實力如何。
來挑戰(zhàn)的車隊看到ae86很奇怪,不過羅斯他們的車隊用的都是峰田、三苓、尼產(chǎn)、馬至達贊助的跑車,所以也不奇怪。
“你們也是要來挑戰(zhàn)秋名山的?”挑戰(zhàn)車隊的人問吳龍他們。
“不是。我們只是玩車的,不是來挑戰(zhàn)。能讓我們觀看你們的比賽嗎?”吳龍的本子國話很利落,不知情的人都以為他是本子國人。
“不行,那會影響我們的練習和發(fā)揮。”
“好吧,真遺憾。”
吳龍讓千葉幀穗的人幫忙看車,他和羅斯等人去彎道那里看這些車手練習。還讓劇組的人去各個彎道及五連發(fā)夾彎拍攝視頻。
相比于別人拿手機拍攝,他們拿的是專業(yè)的數(shù)碼攝像機,看起來就不一樣。
“看,他們是記者嗎?”
“我們秋名山出名了?”
“應該是自媒體吧?”
“自媒體不是用手機嗎?”
“不知道,也許是有錢人,也許是發(fā)燒友。”
攝像師都是本子國人,不會引起別的猜想。倒是羅斯和他的車手們,引得不少人觀看。特別是本子國的女生,不停看他們,看誰最帥誰最高大。
看過幾次挑戰(zhàn)車隊的練習,吳龍和羅斯他們心中都有數(shù)了。畢竟大家都是專業(yè)的,這點為眼光沒問題。
“怎么樣?”
“看來群馬縣的車隊有可能會輸。”
吳龍召集大家回山頂集合,查看各自拍攝的視頻。
原版《速度與激情3》里有一個重大問題,也是導致票房撲街的原因。那就是導演不會拍飚車片,取景角度有問題。
就和《速度與激情2》里的拍攝一樣,角度放得太低,不少是平行于車身的鏡頭。
這樣的畫面,根本看不出速度和驚險度。
吳龍認為,之所以這樣拍,除了導演能力不行外,還應該是汽車特技實力不夠。因為實力不好,只能降低攝像機的位置,這樣就看不出破綻。
看著好像是漂移過去了,實際上根本沒有完成一個完整或漂亮的漂移。
又或者,根本就不是真實的漂移,而是在車底裝了滑輪和軌道,車子沿著軌道移動,看起來像是漂移的樣子。
因為是假漂移,所以如果從上往下拍就會露餡。通常來說,需要后期把軌道抹除。可這樣做肯定會增加制作成本。
所以,只好投機取巧把機位降到與車身平行的高度來拍。看起來忽地一下從鏡頭漂過,似乎很精彩或很驚險。可是,這是幾十年的前的拍攝手法了,根本無法讓現(xiàn)代的觀眾震撼。
只會讓觀眾覺得太假。沒有刺激感和新鮮、新奇感,更沒速度感和飚車感。
一部飚車電影,這些都沒有,還有誰會看?
所以,撲街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