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魏紫姚黃
選德殿上,內(nèi)侍們又添了一次燈油。
官家與一眾大臣還在議政,這已是一月內(nèi)連著兩次罷免宰相。
政局動蕩,讓所有人都感到心力交瘁。
哪怕是最年輕力壯的賈似道,眼窩也已塌了下去,臉色黯淡。
“陛下恕罪,臣與程元鳳有私隙,此為臣之不是。請陛下任程元鳳為左相,臣愿辭相位……”
“夠了!”
趙昀好話說盡,終于發(fā)了脾氣。
他雖怠政,卻深知賈似道有佞臣之氣,必佐以直臣來用。
這是趙昀的底線。
“賈師憲,朕已好言勸了你一整夜,莫不識抬舉。”
賈似道無奈,跪地請罪。
“臣……”
“閉嘴,你說得夠多了。不得辭官,你任左相,程元鳳任右相,且給朕……好好做。”趙昀撫著額頭,只覺頭痛的厲害。
若賈似道還敢再多說一句,他真要翻臉了。
賈似道嘆息一聲,行禮道:“陛下圣明,臣愿與程元鳳共效牛馬之勞。”
掰扯了一晚上,他已盡了全力,終究還是沒能成為獨相。
“都告退,余下事,明日再議。”
趙昀用力揉了揉臉,打了個哈欠,不等臣子們退下,自倒在御榻上。
“不必擺駕,朕在前殿歇。”
疲倦壓下來,但心里太多事務(wù),一時卻睡不著。
心緒萬千……
這叫怠政?個個罵朕怠政?
數(shù)數(shù),幾代帝王加在一起,做的事有朕多嗎?!
吳潛竟還想讓朕還位于宗室?
黃氏與人有奸情?
就黃氏那老實巴交的樣子,呵,必是吳潛派人去勾搭黃氏卻不成。
原本不愿罷相,淮東戰(zhàn)事、蒙古來使、錢糧不足……哦,今日又出了蒙古細作潛入臨安刺殺重臣,多少事擺在案頭?
吳潛卻非得在這種時候添堵……
“陛下!不好了!”
耳邊那尖叫聲傳來,趙昀冷哼一聲,絕不打算起身。
便是天塌下來,他今夜就是不起了。
就是要怠政。
“陛下!噩耗!噩耗!榮王……薨了!”
趙昀倏然翻身而起。
“你說什么?!”
~~
趙禥畏畏縮縮走進殿中,只見趙昀頹然坐在御榻上,臉上滿是哀容,淚水縱橫。
殿內(nèi)還有哭聲響起。
伴趙昀十三年,趙禥還是頭一次見養(yǎng)父哭,只好跟著大哭起來。
“禥兒……過來。”趙昀聲音沙啞。
“父……父皇。”
“叫爹爹。”
“爹爹。”
“嚇壞了吧?”趙昀拍了拍趙禥的后腦勺,這才開口道,“與爹爹說,你叔父……如何沒的?”
趙禥臉色巨變,整個身子都顫抖得厲害,哆哆嗦嗦道:“我……我我與叔父到瑤圃池……說說說話,突然,有……有有水鬼爬出來,砍……砍死了叔父……血,都是血,好可怕……鬼……”
趙昀皺了皺眉,道:“沒有水鬼,別怕,沒有水鬼,告訴朕,那人是誰?”
趙禥雙腳一軟,已嚇得跪在地上,表情惶恐至極。xしēωēй.coΜ
趙昀心念一動,瞇眼觀察著嗣子的表情,已意識到他有事瞞著自己。
“說,是誰?”
趙祺嚇得一個激靈,捧著腦袋大搖其頭。
“說。”
“是……是表弟……是魏……魏關(guān)孫……”
趙昀一愣,喝道:“不可能!”
趙禥見他龍顏大怒,終于駭破了膽,白眼一翻,整個身子如羊癲瘋發(fā)作般簌簌不停。
這下倒是嚇到了趙昀。
“快!傳御醫(yī)!快啊!好了好了,禥兒別怕了……朕不該吼你……世上無鬼,別怕了……御醫(yī)!御醫(yī)!”
……
心煩意亂。
本就心煩意亂,才哀慟了弟弟,又要將嗣子送去醫(yī)治……等趙昀重新在御榻坐下,只恨不得當(dāng)場魂歸九天。
他的頭發(fā)已亂了,幾縷白發(fā)散落下來,襯著眼中的紅血絲,愈發(fā)觸目驚心地蒼老。
“陛下,皇城司顧都知、何都知到了。”
“等……等著。”趙昀喃喃道。
他得先緩一緩,才能召見臣下。
弟弟死了,死了……五十二年相伴,弟弟走在了自己前面。
到頭來,兄弟二人僅留下一個兒子。
趙昀抬起頭,努力止著淚。
這次不是為趙與芮,為的是他深入骨髓的孤獨……
但還得找到兇手。
趙昀回想著趙禥說的那些,念叨道:“魏關(guān)孫?”
他當(dāng)然知道魏關(guān)孫,那是他的外甥、他姐姐的兒子。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
因何而起的?
只記得那日,母親入宮閑聊,說起了姐姐……
“你姐姐家那孩子,真是又漂亮又伶俐,一說起來,為娘又想見這外孫了。”
“孩兒也想見見,正好召他入宮便是。”
“陛下,外臣入后宮不便,不如讓奴婢安排,明日再見?”
“豈須那般繁褥?這樣,朕收這外甥為義子,賜名‘趙孟關(guān)’,去,召趙孟關(guān)入宮……”
不過是陪母親見見外甥,稍享尋常人家的天倫之樂。
之后,傳什么“魏紫姚黃”,傳什么“魏太子”,趙昀只覺那些人沒事找事。
直到聽說……魏關(guān)孫溺斃在了榮王府的瑤圃池里。
謠言就此戛然而止……
趙昀閉上眼,搖了搖頭,不愿回憶此事。
當(dāng)時他迅速以魏關(guān)孫貪玩,失足落水結(jié)案。
不敢查。
萬一查清了,如何與母親說?
“母親,你的兒子或?qū)O子,把你的外孫推進池塘了……”
趙昀愈發(fā)感到孤獨,吸了吸鼻子,心思轉(zhuǎn)回眼前榮王遇刺一案。
方才看趙禥的表情,顯然有所隱瞞。
趙禥只怕是……早早就知道魏關(guān)孫死于趙與芮之手。
魏關(guān)孫陰魂索命?
不,沒有陰魂,只有人為。
魏峻已病故,兇手難道是……姐姐?
可,姐姐失子之后,神志已有些癲了……
上次都不查,這次還要查嗎?
思及至此,趙昀又想到生母全氏,長長嘆息了一聲。
他幾乎想讓皇城司退回去,但心中又起一絲疑惑,還是吩咐了一句。
“傳皇城司都知顧奕、何仲景覲見。”
~~
殿內(nèi)已沒有內(nèi)侍再添火燭。
趙昀只與兩個密探首領(lǐng)私下商談。
“榮王病故了。”趙昀低聲念叨了一句,“慈憲夫人很悲慟。”
一句話,先給這案子定了基調(diào)。要秘查,不能大張旗鼓。
“卑職明白,懇請陛下節(jié)哀。”
“說事吧。”
顧奕道:“昨日,榮王加派了府上守衛(wèi),將忠王府、榮王府圍得水泄不通。推測是擔(dān)憂吳潛政斗不成,改為行刺。”
趙昀默默聽著,心知吳潛絕不敢對皇親下手。
顧奕又道:“以榮王府之守衛(wèi),不可能有刺客潛入。”
“不可能?”
“至少,卑職絕無此能耐。”顧奕又道:“唯一的可能,是刺客趁著忠王下聘之時已潛在榮王府內(nèi)。”
“亦不可能。”何仲景道:“昨日,榮王曾徹底搜查過府邸。”
“他在擔(dān)心誰?”
“卑職不知,卑職推測,榮王是擔(dān)憂吳潛……或是李瑕。據(jù)近日卑職追查,嘉興李家滅門案,有跡向指明是……”
趙昀抬了抬手,止住了何仲景的話。
顧奕卻道:“卑職以為,臨安城有實力引此案者,李瑕或算一個,他今日一早遭遇了蒙古刺客,重傷養(yǎng)病,此事亦可疑。”
“查。”
“遵旨。”
何仲景則道:“卑職以為便是蜀帥也不可能做到派人入榮王府行刺而不露痕跡。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案發(fā)時只有榮王、忠王在瑤圃池,榮王身受數(shù)創(chuàng),而忠王毫發(fā)無損,可推斷兇手是報復(fù)榮王,而與忠王無隙,此事,絕非朝臣作派。”
“為何?”
“若是李瑕或別的朝臣所為,栽贓一個兇手更為妥善。而此案,根本不像是神志清醒之人作為……”
何仲景話到一半,意識到了什么,四下看了一眼,低聲道:“重重護衛(wèi)之中,殺人后飄然而退,實非人力所及。卑職以為,或真是……魏關(guān)孫鬼魂作祟?”
“荒唐!你素來便信這些神神鬼鬼、子虛烏有,此案給朕打起精神來仔細查!”
趙昀好不容易打起精神來又罵了一通,愈發(fā)感到疲倦。
何仲景連忙告罪。
“卑職知罪,卑職請先查四郡主府。”
“不需要!不會是她!”趙昀大喝一聲,揮手道:“去查,看是誰敢動朕一母同胞的兄弟……查……”
顧奕、何仲景暗自叫苦不迭。
這案子唯一的人證只有忠王,忠王一口咬定是魏關(guān)孫鬼魂作崇,官家卻不愿查魏關(guān)孫一案。
而明面上榮王已是病故,現(xiàn)在是官家要知道真相,不是要結(jié)案,故而不容搪塞。
偏這真相,查案伊始已被官家親手捂了一半。
這又叫人如何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