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收推花)
因為起得遲,議事完畢,已近中午,回到內(nèi)殿,吳頌只覺得四肢麻痹無力,茍勝忙命宮女宦官為皇帝捶背捏腿。稍后太醫(yī)過來檢查,還是昨天那倆老頭,望聞問切來了個全套,而后開藥。德宗頗善醫(yī)道,而吳頌在那個時空的老丈人也是中風(fēng)患者,故而知道吃什么藥,于是冒充專家拿了藥方看,果然對路,人參,黃芪,當(dāng)歸等等,都是治療中風(fēng)的藥。
昨天那女子又過來了,吳頌已經(jīng)知道她不是客房部經(jīng)理而是他的妻子王氏了,王氏出身瑯琊王氏,十三歲以良家女入宮,本來是李誦祖父代宗李豫的才人,代宗見她端莊穩(wěn)重,便賜給了李誦。現(xiàn)在因為還沒有來得及冊封,身份還停留在太子良娣上。唐朝皇室出身鮮卑貴族,舉止行事極有胡風(fēng)。吳頌想到“自己”的長子李淳的妻子是升平公主和郭瑄的女兒(升平公主和郭瑄就是醉打金枝的男女主角),而升平公主是代宗的女兒,德宗的妹妹,“自己”的姑姑,升平公主的女兒,“自己”的兒媳婦就是自己的表姊妹,這么復(fù)雜的關(guān)系不禁讓他一陣頭痛。
吳頌并不習(xí)慣有個陌生而且比他實際年齡大許多的妻子,只好裝精神不振,王良娣見吳頌用完午膳后,也告辭離去了。
用藥后,諸王來見,諸王知道吳頌重病新愈,不敢打擾,只是走走過場,說說憂心陛下,今天天氣很好之類,也有的叔輩和同輩親王見吳頌精神還好,大膽講了講自己和皇帝不得不說的故事,諸如小時調(diào)皮等,吳頌聽得有趣,便笑笑,眾王便跟著笑。然后諸王便請陛下保重告退了。吳頌也不留。只是特別留意了差點奪去皇位的舒王,還有皇長子,廣陵王,未來的憲宗李淳。李淳似乎想與順宗單獨交流,見吳頌疲乏,只好帶領(lǐng)諸弟——李誦有子二十三人,只來了年長的幾個——隨諸叔、祖輩王爺去了。
稍事休息后,便擺駕去為德宗守靈。
這是吳頌到唐朝后第一次戶外活動。李忠言上午在外指揮眾宦官掃雪開道,知道皇帝下午要守靈,連忙趕來,和茍勝為皇帝披掛。在吳頌原來的時空中,宮中惟有李忠言心向太子,向王伾通報了德宗駕崩的消息,使得李誦掙扎起身搶占先機,方才即位。故而李誦進宮后,便信用李忠言。李誦因病不能與外臣相見,在后宮垂簾聽政,與外廷大小事皆由李忠言通傳。只是李誦甫即位就病倒,李忠言還沒來得及調(diào)動。上午王叔文來,提及此事,吳頌才下令調(diào)李忠言到自己身邊。
雖是冬天,但在室內(nèi)并不寒冷。吳頌身穿常服,本想自己走動,手足卻不聽使喚,照照鏡子,如果嘴斜眼歪,就活脫一唐朝吳老二。只得放棄,在李忠言和茍勝攙扶下步出兩儀殿。至殿門,便有宦官為吳頌穿上裘衣,戴上裘帽,把吳頌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
步出兩儀殿,吳頌猛地一激靈,外面果然寒冷。站在殿前遠望,精神不由得一震。眼前是一片開闊,兩邊都是白色,惟有中間一片長長的寬闊的青色,一直通到前面遠處雄偉的宮殿。青色兩邊隔數(shù)步遠就有一名兵士身著華麗的鎧甲執(zhí)戟而立。兵士背后,有一些身著白衣宦官正在掃雪,見吳頌出殿,忙扔掉手中工具,跪在道邊。
這就是唐朝?這就是唐朝!
吳頌心中猛地升騰起壯烈的情懷。身軀站直,雙目放出熱切的光芒。任何一個現(xiàn)代人站在現(xiàn)代西安唐大明宮的廢墟上都會想起璀璨的大唐,想起中華歷史上最自豪最榮光的歲月,升騰起對祖先的崇敬,即使是懦夫心中也會生出勇氣,何況吳頌現(xiàn)在真的置身在大唐呢?
一股朝圣的感覺充斥著吳頌的胸懷,連如何走下臺階都不知道了。歷代唐帝登基,胸中也應(yīng)當(dāng)有這樣的感覺吧?
從兩儀殿到太極殿頗有長路,皇帝行動不便,御輦已經(jīng)準(zhǔn)備在階下。御輦前,攝冢宰杜佑、太常卿杜黃裳、王伾還有一個老者已經(jīng)守候在哪里,從通名中知道,那老者是翰林學(xué)士衛(wèi)次公,一個很方正的人,吳頌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將登御輦時,吳頌忽然停住,對李忠言說了些什么。吳頌上御輦后,李忠言前行站定,運氣道:“陛下仁慈,體貼內(nèi)臣,曰天寒地動,久跪必生關(guān)節(jié)之病,令內(nèi)臣起身侍駕。”除雪的多是低級宦官,出宮“翩翩兩騎來者誰,黃衣使者白衫兒”的好事輪不到他們,平時動輒受打罵,月錢還需拿出部分上供權(quán)宦,飯食不飽,衣衫不厚,跪在雪中四肢已近麻木,忽聞李忠言所言,皆山呼萬歲,謝恩起身。小宦官們見皇帝仁慈,有的甚至感動流淚,以為日后日子會好過些。
李忠言又回過身去道對諸大臣行禮道:“陛下說,先帝大行,自身有恙,國事家事俱勞煩諸位,請二位杜大人登輦侍坐。”二位杜大人便是杜佑,杜黃裳。兩人都是憲宗元和中興的名臣,現(xiàn)在連日勞累,吳頌正欲借此機會請他們同乘施恩。二杜果然感動,謝恩堅辭不上御輦。吳頌只得命茍勝傳話說有國事咨詢,兩人方跪拜登輦。
于是儀仗開路,諸力士負輦前行。衛(wèi)次公,王伾行于后,再后是起居官及其他侍從,宦官宮女。吳頌在上并不說話,只是默默看著太極宮景象。二杜情知與皇帝同乘是莫大榮耀,將要寫入史冊的,而得以登輦是皇帝體貼,并非有事相商,更加感激。
將近太極殿,吳頌忽然遠遠看到一座高大建筑,白雪覆蓋,重檐飛甍,氣象*,非同一般。一旁杜黃裳以為皇帝有所思,乃道:“陛下可是想起凌煙閣中的先帝畫像了?”原來代宗即位后,就以太子李適就是后來的德宗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討伐安史之亂余孽。平定了安史之亂后,代宗畫功臣李適、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像于凌煙閣上,故而杜黃裳有此一問。
凌煙閣?
吳頌的心緊緊地被這個名字抓住了。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凌煙閣上,記載了大唐多少名臣良將,光輝功業(yè)?想及此,一股豪情涌上吳頌心頭。邊上,二杜也默默凝視,二人性格不同,想法倒一樣:“若能入此閣,此身可無憾矣!”二人表情,吳頌俱看在眼中。
有朝一日,我若能重振大唐,必重開凌煙閣。吳頌?zāi)畹溃瑴喨灰呀?jīng)忘了自己的吳老二形象。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