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另一種原因(下)
    (今天還有一更)
    用李誦陛下的話來說,這些反對派官員是被佛教和道教的宗教外衣給迷惑了,忘記了分析其不事生產(chǎn)封建迷信的本質(zhì),但是李誦沒有想到的是,有的大臣當時就提出來:
    “太祖之所以得天下,全賴老君庇佑,陛下當初中風之時,不也是靠著佛的慈悲才蘇醒的么?大唐立國現(xiàn)在有中興氣象,正是佛道的保佑所致,李相國妄言限佛道,這將致陛下于何地?置大唐國運于何顧?”
    聽大臣這么一說,李誦才想起來,自己當年為了蒙便宜兒子李純,妄稱自己醒來之前金佛托夢的故事,沒想到現(xiàn)在卻被搬了出來反駁自己和李吉甫制定的國策,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李吉甫一時也不知該怎么辦,情急之下,李誦大帝搬出了整部《水滸》中自己最熟悉的名言,此言一出,真是滿座皆驚。大家都沒有想到一直被認為微信浮屠法且被金佛眷顧的李誦陛下說起話來這么惡毒。
    見眾人的目光都盯向自己,李誦咳嗽一聲,繼續(xù)說道:
    “這是坊間對僧侶的評價。由此可見,佛是佛,僧侶是僧侶,道是道,道士是道士。佛道皆慈悲,但是佛祖和天帝在人間的代言人卻不盡如此,眾卿飽讀詩書,難道不知道辯機嗎?無論是佛門還是道家,都要整風。”
    辯機是唐初一樁著名案件的主角。辯機是玄奘的高足,卻和唐太宗的女兒,房玄齡的兒媳,房遺愛的老婆高陽公主勾搭成奸,大怒的唐太宗將辯機腰斬,失去情人的高陽公主毅然決然地決定謀反,將自己送上黃泉路的同時,把房玄齡一家全給坑了。高陽公主和辯機的故事,現(xiàn)代人的解讀當然是一對青年男女勇敢地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追求婦女解放,婚姻自由,最后魚死網(wǎng)破的轟轟烈烈故事,可是在當時人看來,實在是大逆不道有違倫常。如此看來李誦陛下的話有些道理啊。可是為一百十年前的辯機和高陽公主,有必要拿天下的寺觀殺氣嗎?
    李吉甫自然是從中興大計上去解釋,誰都知道,這事要是辦下來朝廷得得到多少好處,可是誰都也知道,要背負多大的壓力,得罪多少人。這一氣,李吉甫的民望又下跌了。甚至有人把李吉甫這幾年的大政方針全部給搜羅了出來,檢出一些在某些地方執(zhí)行不好,導(dǎo)致民怨民憤的案例來,編排李吉甫的不是。有的新辦的報紙上也開始批評李吉甫從人禍害到神佛的惡劣行徑了,雖然佛道都強調(diào)與世無爭,清靜無為,許多著名的僧侶和道士開始撰文論述神佛的神性和神權(quán)以及神佛在人間的信徒神圣不可侵犯了。
    盡管李誦和李吉甫以及朝中的大臣們再三解釋這不是對神佛的不恭,但是卻沒有人愿意聽這樣的解釋,有人愿意聽才怪呢,說什么佛道修煉的是神性,要那么多世俗的土地財物干什么,說什么修煉在心,要什么世俗的名利,說什么佛祖不是靠世人供奉才得道的,老君也不是一天到晚對著自己的神像,甚至說什么神佛保佑信徒不重外物,只看心誠與否。開什么玩笑,沒有這些外物,神佛在人間的那么多弟子怎么吃飯穿衣過日子?弟子們衣食無著,神佛怎么能安心做善事保佑百姓呢?切!
    民間的議論如此鼎沸,李吉甫還是寸步不讓,有些消息靈通的人士終于意識到這肯定是有皇帝在背后支持,于是更嚴厲的措辭出現(xiàn)了,有的大師明顯修為不足,開始在文中宣揚“由來只見皇帝拜佛祖,可見佛祖拜皇帝”的調(diào)調(diào)兒,公然挑戰(zhàn)皇帝在世俗的權(quán)威,但凡有點腦筋的,看到此文都知道,這和尚要倒霉了。
    不過皇帝和執(zhí)政顯得都很沉穩(wěn),沒有出現(xiàn)大家想象中那樣暴跳如雷,反而一笑了之,該干嘛干嘛,絲毫沒把這樣的事情放在心上,公認的官方刊物《春明外史》只是依舊強調(diào)許多寺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違法問題,需要整頓,并沒有組織大規(guī)模的反擊。這讓許多手心捏了一把汗的人放心地把汗擦掉,也開始肆無忌憚起來了。
    事實上李誦本人確實無所謂,但是李吉甫的脾氣就暴躁了許多,連著裴土自、李巽包括老杜佑等人都義憤填膺,要給這些不知好歹的所謂方外之士一點顏色瞧瞧。李誦阻止了他們,李誦道:
    “要打就要打死。小打小鬧的抓幾個反而會給這些不安分的人以口舌之機,不如稍安勿躁,看看能不能有大的機會吧。”
    接著大臣們就發(fā)現(xiàn),在皇帝身邊呆了很久的李孝忠等人被換掉了,有三八的人打聽,得到的回復(fù)是輪崗,至于輪到哪里去了則是無可奉告。大臣們頂多猜想是把李孝忠等人派到某地去執(zhí)行秘密任務(wù)去了,哪里想到皇帝把自己身邊的貼身侍衛(wèi)派到寺院里去當臥底呢?大臣們都知道,李孝忠和他的幾個小兄弟,都是信大食的宗教的。
    所以李孝忠吳賜友他們來洛陽,不但是為了圓靜來的,還是為了眼下朝野的爭斗來的。很明顯李誦打算拿圓靜做個反面樣板來教訓不聽話還多吃多占的宗教來了,利用圓靜這個根本不能算和尚的和尚來打擊宗教界,這樣對宗教界而言顯然有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可惜,世人只看見皇帝拜佛祖,看不見佛祖希望皇帝去拜佛祖。宗教的權(quán)力始終是不能駕馭于世俗的權(quán)力之上的。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