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 第180章 完結(jié)
“……新世通訊社報道,近日,酈峸地鐵六號線工程施工隊伍,在封坮路段施工時,挖出了一個大型古葬墓,據(jù)考察,此墓可追溯至大衍時期,只是墓地主人尚在研究之中。為此,我們還采訪了”</br> 光影一黑,懸在空中的立體投影新聞戛然而止。</br> “哎!”坐在臺前身穿白大褂的圓臉男人跳起來,“你干嘛關(guān)我的視幕?”</br> 另一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人推了推眼鏡,道:“該干活了。”</br> “嘖。”圓臉男惋惜不已,“接下來就是采訪我的片段呢,也不讓我看完。”</br> 眼鏡男人手掌按在臺上,臺面分開,露出一塊黑色玻璃狀界面:“等忙完了,你就是一天看幾百遍,也沒人管你。”他隨手戳了幾下,界面亮起竟是一塊操作面板。</br> 圓臉男唉聲嘆氣:“這次墓地埋得這么深,估計當(dāng)時是遇到地殼運動了。不然,這么大的墓地,真留不到今天……這么多呢,一份份研究修復(fù)下來,指不定忙到猴年馬月。”</br> “你不是一直對大衍的歷史很感興趣嗎?這個機會不正合你心意。”眼鏡男不以為意,“”</br> 圓臉男跟著打開旁邊的操控界面:“我是對歷史有興趣,對工作沒興趣啊!”</br> 眼鏡男白了他一眼:“裝吧你,回回加班你最積極了。趕緊搞清楚墓主人,其他人還等著結(jié)果呢。”</br> “嘿嘿嘿。”圓臉男有些不好意思,轉(zhuǎn)開椅子,朝身后臺子說了句,“小古,全景復(fù)原做好了嗎?”小古是他們實驗室的考古智腦代號。</br> 嘀地一聲,冰冷的機械音響起:“全景復(fù)原已完成,是否需要傳輸?”</br> “傳輸。”</br> 話音未落,半空中再次浮現(xiàn)立體投影畫面。</br> 與方才的新聞播報畫面不同,這次的畫面是光影較暗的墓地布局。</br> 倆人瞬間進入工作狀態(tài)。</br> “前殿、中殿、偏殿、后殿俱全,跟我們在現(xiàn)場看的一樣。中殿有帝后寶座、琉璃五供、長明燈,錯不了,是君王墓。”</br> “配殿是空的。”圓臉男神色凝重,“小古,確認一下現(xiàn)場是否有盜墓痕跡。”</br> 機械音再次響起:“小古已確認,墓地完好,并無人工痕跡。”</br> “要么是殉葬制度此時已取消,要么是這位君王沒有讓妃嬪陪葬。”眼鏡男猜測道。</br> “還有一種可能。此墓主人并無妃嬪。”</br> 眼鏡男眼睛一亮:“你是說……”</br> 圓臉男點頭:“我記得,大衍朝,景明帝父子,都只有皇后,沒有妃嬪。”他看向眼鏡男,“而昭睿帝的墓地,早在上個世紀(jì)就被挖出來了。”</br> 眼鏡男有些激動了:“這么說,這墓地,有可能是景明帝的?”</br> “我看像。”圓臉男在操控面板上滑動幾下,半空中的投影慢慢轉(zhuǎn)動角度和方向,“我們看看后殿主墓室,先確定墓主人吧。”</br> 主墓室除了棺犉,通常會有陪葬品。</br> 而陪葬品,要么是當(dāng)代最珍貴、最好的東西,要么是主人生前心愛之物。不管是哪個,總能窺見些許時代的風(fēng)華。</br> 投影視角移動到后殿棺犉處。</br> 圓臉男將棺犉全景繞了一圈,皺眉:“只有一副棺犉?”帝后合葬,不該是兩副嗎?他陡然想到一種可能難道真的是合葬,合葬在一副棺犉里?</br> 還未等他問呢,眼鏡男卻推了推眼鏡,疑惑道:“陪葬怎么全收在石箱里?”</br> “誒?”圓臉男定睛一看,“還真是。”</br> 倆人對視一眼,圓臉男沉吟片刻,指著棺犉正前方,道:“我們先看看這里頭的東西吧。”這位置,慣例是置放金寶、金冊。</br> “年代太久了。指不定都風(fēng)化了。”眼鏡男嘆氣。</br> 圓臉男樂觀道:“大衍科技是我國科技的起點,說不定那時候的匠人能發(fā)明防腐防風(fēng)化的好東西呢。”</br> “也是。”</br> “小古,將118號位箱子送過來。”圓臉男下令,同時起身,走到墻邊。墓里的所有東西都做了編好,要查驗什么直接叫編號就行。</br> 眼鏡男同時跟上。</br> “收到,開始傳送118號位物件。”機械聲響起。</br> 輕微的響動傳來。</br> 站在墻邊的倆人已然開始套防菌衣,戴頭罩、手套。</br> 待全副武裝后,左側(cè)墻面裂開一道口子,一個無氧玻璃罩罩著的石箱被傳送帶送了過來。</br> 這就是他們方才說的,猜測會裝有金寶、金冊的陪葬箱。</br> 現(xiàn)在科技發(fā)展,開挖古墓已經(jīng)不需要人工干預(yù),全機械智能化。</br> 歷史墓地一經(jīng)開挖,里頭的東西接觸氧氣會產(chǎn)生各種化學(xué)反應(yīng),很多東西就會腐化、風(fēng)化。</br> 而科技,能改善這種過程。</br> 只挖出一點口子的墓地,可以放入機械設(shè)備,所有東西都會在第一時間被無氧化器具收起,運送到考古實驗室,進行保護性的研發(fā)。</br> 正如他們此刻所做的一樣。</br> 倆人再次確認了身上裝備妥當(dāng)后,快步走到石箱前。</br> “小古,開始。”隔著頭罩,圓臉男的聲音有些悶。</br> “開啟無氧化環(huán)境,開啟單獨供氧。”</br> 玻璃帷幕將他們籠罩起來,他們的頭罩開始輸送氧氣。</br> “唰”地一聲輕響,石箱外罩打開。</br> 倆人走上前,小心翼翼揭開石箱蓋子這些石箱的外形、花紋、雕飾甚至重量、材質(zhì)都已經(jīng)記錄在檔,他們早就看過資料,自然知道怎么開。</br> 無氧化環(huán)境下,石箱里的東西即便經(jīng)歷前年,依然鮮艷如新。</br> 倆人先讓小古將里頭的信息攝錄、掃描一遍,再小心翼翼將里頭的卷軸拿出來。</br> 一共三份卷軸。</br> 倆人先對著卷軸一通掃描檢驗。</br> “竟然涂了蠟,怪不得保存得這么好。”圓臉男咋舌。</br> 他小心翼翼拿起一份,慢慢展開。</br> 下一瞬,他立馬激動得渾身顫抖。</br> “是、是景明帝的金冊!!天啊!!老子竟然能挖到景明帝的墓!!”多少人找都找不到的墓地,竟然就在他們腳下深埋。</br> 眼鏡男展開了第二份,凝神,道:“這是景慧皇后的金寶。”景慧皇后原名姓祝名圓,死后才被賜“景慧”的謚號。</br> 圓臉男猶自激動地撫摸那份金冊:“啊啊啊啊,我的偶像景明帝啊!!!我竟然挖到我的偶像的墓”</br> “快來看看這個!”翻開第三份的眼鏡男視線一凝,忙喊他。</br> “嗯?”圓臉男忙小心放開手,不甘不愿地挪步過來,“這份是什么景明帝的親筆詔書?!”</br> 色澤未褪的明黃色帛書上,黑色墨字仿佛是剛剛寫上去般。</br> 朕在位三十四載,勵精圖治,安富恤窮,開民智,鼓民力,壯國力,科技興國,萬民脫貧,道句繁榮昌盛不為過。</br> 景慧皇后如今病逝,朕亦該離去。</br> 朕之長子泓燁,性聰敏,習(xí)自律,有雄才大略,知人善用。朕之將才,文武皆全,有銳意,有穩(wěn)重,亦有忠心。</br> 有此種種,大衍的繁榮昌盛必能延續(xù)下去。</br> 大衍之擔(dān),朕,且交予你們。</br> 景明三十四年十一月三日</br> 蒼勁的筆墨鐵畫銀鉤,書法極好,卻自“景慧皇后”幾個字后開始帶著顫意,一直到落款處。</br> 仿佛能看到那千古一帝,強忍悲痛,顫顫巍巍寫下這傳位詔書。</br> 半晌,眼鏡男嘆了口氣:“景慧皇后歿于景明三十四年十一月三日。”</br> 圓臉男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景明帝是十一月五日!”</br> 景慧皇后死后兩天,景明帝就跟著死了?</br> 不可能這么巧!</br> 所以,歷史一直解不開千古一帝的死因……竟然,是因為,殉情嗎?</br> 再看這份詔書,倆人皆有些怔然。</br> “算了,這些以后再說,我們接著看別的東西吧。”</br> 倆人收拾心情,繼續(xù)往下忙活。</br> 收錄好這幾卷東西,倆人重新將東西封存起來,接著進行下一箱。</br> 下一石箱,里頭裝了塊水泥磚。</br> 倆人有些愕然。</br> “還有卷軸。”</br> 圓臉男快手將其展開。</br> 依然是景明帝的手筆</br> 景慧皇后主導(dǎo)研發(fā)之物:水泥</br> 圓臉男:……</br> 下一箱:景慧皇后主導(dǎo)研發(fā)之物:橡膠</br> 配的是真空玻璃罐子里的一小塊橡膠。</br> 下一箱:景慧皇后主導(dǎo)研發(fā)之物:鋼</br> 配的是真空玻璃罐子里的一小塊鋼。</br> 下一箱:景慧皇后指點之利民政策:攤丁入畝</br> 配的是景明帝親筆撰寫的稅改變革前后之事,及變革后帶來的種種利好。</br> 下一箱:景慧皇后以“佩奇先生”之筆名撰寫之書</br> 配的是真空玻璃罐子里的幾本書冊。</br> ……</br> 所有陪葬,竟然都是景明帝、景慧皇后生前的功績。尤其是后者,景明帝竟然全部親手題寫,仿佛怕世人記不住,又仿佛要向世人顯擺一般。</br> 除了最后一箱。</br> 全是封存的手稿,有雄厚蒼勁的墨字,也有秀麗疏朗的小楷。</br> 倆人猜測,后者應(yīng)當(dāng)就是景慧皇后的親筆書稿了。</br> 里頭還有一份卷軸。</br> 依然是景明帝的手書:筆上談心,紙里存情。朕與景慧皇后相識少年微末,相伴半生有余。景慧于朕……</br> 后面的內(nèi)容卻沒寫了,只在空白處留了一滴礙眼墨漬。</br> 圓臉男隔著手套輕撫最后那一滴墨漬,嘆了口氣。</br> “筆上談心,紙里存情。”眼鏡男神情也有些復(fù)雜,“看得我都想去交個女朋友了……”</br> 圓臉男回神,嗤笑道:“得了吧,現(xiàn)在哪里還有人寫字啊……”</br> “……也是哦。難不成我們要改成網(wǎng)上談心,智腦存情?”</br> “噗,你這是玩網(wǎng)游玩傻了呢?還智腦存情!”</br> ……</br> 色澤鮮艷如新的帛書穩(wěn)穩(wěn)地鋪在臺上,仿佛在靜靜地等待等待著現(xiàn)世,等待著參觀。</br> 千年前的故事,終將會被流傳。</br> 作者有話要說:到這里徹底完結(jié)啦</br> 既然都看到這里了,你們還不趕緊收藏一下本文作者嗎?</br> 戳進專欄就能收獲一名坑品良好的大可愛!</br>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喂!!</br> 接檔文帶著游戲回古代,短篇甜餅,不甜不要錢不會玩游戲不影響閱讀</br> 國慶后開</br> 記得收藏一發(fā)喲!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