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第 81 章
兩人許久沒見,姜若皎決定和張家娘子秉燭夜談,夜里彥哥兒睡下后兩人便點起蠟燭湊一起聊這些年的事。
當年一別,兩個人都遭遇了不少難以在紙上言說的變故。
張家娘子的舅舅沒講過她父母半句壞話,所以起初她心里對父母還是有些期盼的,可惜那點兒期盼在父母急匆匆把她嫁到趙王府時便徹底消散了。
丈夫?qū)λ@個西南長大的野丫頭并不喜歡,直說自己想娶的不是她,她本也沒做好成親準備,對此倒也不甚在意。
現(xiàn)在這樣就正好,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等將來彥哥兒再長大一些,她說不準還能和丈夫和離去更遠的地方走走看。
記得當初她們還在學堂時便時常一起讀游記畫輿圖,恨不能相約游山玩水去。
兩人既然能成為好友,許多想法自然都是相似的。
姜若皎聽了也是悵然,分別也不過才短短六年,她們竟都已為人婦,且所嫁之人都不是心中的良配。
她與太子還算是幸運的,兩人磕磕絆絆、吵吵鬧鬧地一路走過來,如今好歹也算心意相通。
好友這段姻緣卻是從頭到尾都不如意,甚至還是因為她父母舍不得其他姐妹嫁給那樣的風流種才把她從西南接回來。
姜若皎拉著好友的手說道:“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張家娘子嘆著氣道:“你如今成了太子妃,我卻是幫不了你什么。”
姜若皎道:“誰說幫不了,現(xiàn)在不就需要你幫忙?我們這就把這幾個縣的輿圖畫出來,看看該怎么通渠引水,回頭便讓杜縣令他們組織人手動手挖渠。”
張家娘子搖著頭說道:“我怕我沒有學透舅舅的本領(lǐng),反而誤了事。”
她到底還沒滿二十歲,這次過來勘察地形也不過是見災情著實嚴重想試試看,現(xiàn)在來了這么一場及時雨她倒是猶豫起來了。
姜若皎道:“又不是只聽你一個人的,工部也派了官員過來,到時候你們商量著辦就好。你的意見要是行不通,他們也不會讓人動工。”
張家娘子聞言也就安心地取出自己記錄沿途地形的簿冊,與姜若皎攤開張白紙畫起這一帶的河流走勢來,主要是考慮從哪條河引水比較近、可以解決這一帶的缺水問題。
兩個人討論著討論著,腦袋就忍不住挨到了一起,依稀有了少女時期坐在學堂中盡情討論的歡暢。
彥哥兒躺在床上,側(cè)著身子躲在被窩里頭,小肩膀輕輕地一聳一聳。
后面的討論他聽不太懂,前頭的話他都聽得清清楚楚。
他娘想要離開趙王府,怪不得他娘把他放在祖母那邊,平日里很少過來看他,原來他娘根本就不想要他,她一點都不喜歡他這個兒子。他都這么聽話了,她為什么不喜歡他?
與彥哥兒的傷心難過相比,跑出庭院來看月亮的太子殿下一樣不高興。
這場雨一直下到夜深才停,雨停時一輪彎月已經(jīng)高高掛在天上。
太子殿下抬頭看一眼月亮,又不動聲色地看兩眼窗前對坐的那兩道人影,再不動聲色地看三眼、看四眼、看五眼……
看到那兩道人影直接湊到一起了,太子殿下開始拔旁邊的桂花樹葉子。
可惡,說話就說話,挨那么近干嘛?
都這么晚了,她們到底要說多久啊?
太子殿下郁悶地禍害光一枝桂花樹枝,又轉(zhuǎn)到另一邊繼續(xù)禍害,拔得滿地都是桂花葉子。一直到明月西移,他才聽到吱呀一聲,門開了!
太子殿下趕忙把腳邊的桂花葉子統(tǒng)統(tǒng)踢到樹下,若無其事地溜達過去說道:“你們聊完了?”
姜若皎瞧見太子殿下時愣了一下,見他跑上來光明正大地拉著自己就往回走,不由無奈地問道:“你怎么沒睡?”
太子殿下理所當然地道:“你都沒回來,我怎么睡?”
姜若皎回捂住他的手說道:“當心夜里天涼受寒。”
太子殿下不以為然:“哪有那么容易受寒。”他說著又小聲嘀咕,“你要是擔心我,下回就別和外人玩什么秉燭夜談了。”
姜若皎道:“我們好些年沒見了,多說幾句話也不行嗎?”
太子殿下道:“我又沒說不行,我不是沒攔著嗎?”
兩人回到屋里,太子殿下的瞌睡蟲一下子回來了,很快就摟著姜若皎沉沉睡去。
太子這邊睡得香甜,外頭卻不怎么平靜,太子祈雨成功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短短大半日已經(jīng)傳遍了周圍數(shù)縣,還有不少人把消息帶到京城那邊去了。
不少等著看太子笑話的人都連摔了好幾個茶盞。
這位太子殿下怎么就走了這樣的狗屎運?
說實話,連盧重英也覺得自家外甥的運氣著實離奇,早上分明就晴空萬里,那雨到底是怎么下下來的?
不管怎么樣,盧重英還是把今天的情況如實記錄下來,派人送回京城去。
遠在京城的開泰帝第二日一早就收到自家舅兄派人送回來的奏報。
開泰帝知曉盧重英讓人連夜送信必然有急事,邊吃早膳邊拆信看了起來。
旁邊的盧皇后知曉是自家兄長的來信,在旁等開泰帝看完信便問道:“怎么了?是不是瑞哥兒那邊出了什么意外?”WwW.ΧLwEй.coΜ
開泰帝暢笑道:“哪有什么事,就是瑞哥兒學人祈雨,還真給他求來了一場雨,也不知是什么運氣。”
盧皇后聽到是樁好事,頓時就放下心來。她說道:“既然都下雨了,是不是瑞哥兒就能回來了?他們跑到那樣的地方去,我心里總不太/安寧。”
開泰帝道:“我看舅兄說他們準備修渠引水解決那邊的缺水問題,還得在周圍數(shù)縣好好走走看看。男子漢大丈夫便是戰(zhàn)場也去得,何況只是去京畿的縣城,你就別瞎擔心了。”
盧皇后聽開泰帝這么說,只得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開泰帝用過早飯去上朝,聽完百官奏事之后提了句清平縣那邊的情況,云淡風輕地表示“太子剛到清平縣就下雨了真是太巧了”。
百官聽了開泰帝的話,心里跟明鏡似的:陛下這是要他們夸太子!
想想這場雨確實來得夠及時,百官也就紛紛稱贊起來,直夸太子果真是龍子龍孫,才剛到地頭就為百姓求來了這么一場好雨!
開泰帝十分滿意。
對于有人想把他兒子拉下太子之位這件事,開泰帝心里還是有點耿耿于懷的。
在西南那會兒他也想過這個兒子著實不堪大用,要是能換就換一個比較好,可現(xiàn)在太子不是長進多了嗎?
太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彈劾、可以斥罵,可不能背地里耍陰招――還是招招致命的那種!
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不懂事多正常,總不能連教的機會都不給,直接就讓他把自家兒子逼上死路!
開泰帝心滿意足地聽百官夸了一輪,又感覺他們夸得有點過了,讓那臭小子聽到了一準又得把尾巴翹上天去。
開泰帝非常馬后炮地告誡道:“太子也就運氣好了點,當不得這般夸獎,眾愛卿當著他的面可不要這樣夸他。”
百官:“…………”
要不是你想聽,大伙根本不會這么夸!
君臣之間相互腹誹了一會,愉快地把這次以太子為對象的夸夸大會拋諸腦后,默契地當做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唯有楚王回到自家王府后卸下了笑臉,面色陰沉得和外面的天色極為相像,都像是隨時能擠出雨來。
他想著朝會上文武百官對太子的夸贊,越想越是不甘。
開泰帝運氣好也就罷了,怎地連寇時瑞那個毛頭小子都有這樣的好運氣。
難道老天當真站在他們父子倆那邊?!
一想到那些夸太子的話,他心里就感覺跟被針扎一樣難受,且還是無數(shù)根針反復扎。
“殿下,茶來了。”侍女打扮的少女捧著茶進來,熟練地跪在楚王跟前把茶舉過頭頂。
楚王拂袖把茶和托盤一起打翻在地,抬手捏起少女的下巴。
“你不是說太子根本不喜歡太子妃?怎么我看他們感情還挺好的?”楚王冷眼看著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的少女,手上的勁根本沒收著,直接把少女的兩頰都掐紅了,在上面留下兩個殷紅的指印。
昨天那祈雨文還是太子妃姜若皎的手筆!
如果姜若皎在這里的話,一定能認出跪在地上的少女不是別人,正是當初被太后接到宮中成了寵妃的汪家姑娘。
汪家姑娘本以為楚王府是個好歸宿,毅然詐死隨著楚王離開開泰帝將她們發(fā)配過去清修的寺廟。
沒想到楚王在人前溫文爾雅,回到府中卻是另一副面孔,他在外面表現(xiàn)得越是溫和,回來后就越是暴虐,甚至以折磨人為樂。
她因為曾得過廢帝的寵愛被楚王欽點為貼身丫鬟,過的日子卻不如尋常人家的丫鬟來得體面,每日端茶倒水都得跪著侍奉。
當初即便是汪家敗落,她也沒吃太多苦頭就被安排進京,現(xiàn)在面對這些折磨簡直苦不堪言。
這還只是辛苦一些,更可怕的楚王喜怒無常,經(jīng)常冷不丁就找個由頭發(fā)落她們。
聽出楚王心情不佳,汪家姑娘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答道:“太子確實不喜歡姜若皎,這一點哥哥他們都清楚,太子真要喜歡她的話也不至于才訂婚就夜宿青樓。給奴婢一百個膽子,奴婢也不敢編假話蒙騙殿下!應該是那姜若皎仗著自己有點小聰明,想辦法說服太子聽她的話――沒娶姜若皎之前,太子一向是哥哥他們慫恿他去做什么就會去做什么,整一個沒腦子的大傻子。”她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語調(diào)都不自覺地揚了起來,“照我看,殿下應該先除掉姜若皎那賤人!”
楚王抬手給了她一記重重地耳光。
汪家姑娘被打得歪倒在地,心里涌出一陣恐慌,趴在地上根本不敢起來。
楚王掏出手帕邊擦拭著剛才打人的手邊說道:“教過你多少次了,讓你別在我面前大聲說話,你怎么就記不住?”他起身抬腳踢了踢楚楚可憐匍匐在地上的少女,“那你再說說,你還知道什么關(guān)于太子妃的事?這次你要是再摻點假話,你的舌頭也別要了,反正留著也沒什么用處你說是吧?”
汪家姑娘紅了眼眶,心里越發(fā)不甘心。
憑什么姜若皎能高高在上地當太子妃,她卻得像現(xiàn)在這樣提心吊膽地活著?
要是早知道寇時瑞會成為太子,她以前就該直接想辦法嫁給寇時瑞。
寇時瑞那么好哄,怎么姜若皎哄得,她就哄不得了?
她哥和寇時瑞那么要好,她才是最容易當上太子妃的人,也就是她那時候看不上沒腦子的寇時瑞而已!
越是這么想,她就越是恨姜若皎。
她緊攥著袖口,低眉順眼地說道:“殿下,姜若皎那賤人長得不怎么樣,卻很會勾/引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