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眾口爍金
譚茵和彥敏見彥雅整日待在家里,表面上雖沒有什么,內(nèi)心卻仍是郁郁寡歡,知她有事只會放在心里,更是心疼。
兩人便經(jīng)常勸她外出。這日是初一,風(fēng)和日麗,兩人一大早陪她到靈隱寺進(jìn)香。
杭州本來就美,而春天又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春意盎然,春花燦爛,層林盡翠,山上美景不一而足。
靈隱寺位于山上,寺廟掩映于茂密蔥蔥的樹木之中,乃世上名剎,傳承百年,香火興旺,游人如織。
沿著青石階梯拾歩而上,兩旁幽幽山林,遠(yuǎn)處寺廟檐角若隱若現(xiàn),進(jìn)入佛門重地,心仿佛也安定下來。
時人有初一進(jìn)香的傳統(tǒng),今日來燒香的人特別多,馬上就要鄉(xiāng)試了,不少士子隨家人一起也前來燒香。
幾位姑娘進(jìn)入寺廟拜佛求簽,祈求人生太平,安康順?biāo)?。自然也少不了求姻緣簽,彥敏求到上簽,彥雅求到中上簽:“往事如煙盡遠(yuǎn)去,自在如來在面前?!?br/>
也許彥雅解除婚約后會有新的好姻緣。譚茵抽簽時卻不小心將簽筒打翻,求不成簽,不禁有些可惜。
進(jìn)完香后,三位姑娘便在寺廟周圍的山林里游玩。陽光透過茂密的樹林進(jìn)來,映在地面上斑斑駁駁,層巒疊翠,郁郁蔥蔥,溪水潺潺,微風(fēng)拂面,佛門凈土,開闊之地,心中陰郁也蕩去幾分。
走著走著,沒想到遇到兩人,竟然是來杭州途中碰到的嘉興士子趙旭和顧子俊。
杭州一別后譚茵再也沒見過這兩人,但她知道父親與大表哥曾經(jīng)約兩人再聚過。譚鈞頗為欣賞兩人,路上一起也算熟識,趙旭二人也看到她了。
馬上就要鄉(xiāng)試了,看這慢慢悠悠的樣子,兩人也是篤定。
譚茵曾聽父親大表哥后來說起這兩人,這兩位也是妙人。
趙顧二人焦不離孟,孟不離焦,都出身于嘉興當(dāng)?shù)赜忻耐濉?br/>
趙家世代書香門第,累世望族。趙家私塾歷來出名,才子輩出。這趙旭也不負(fù)眾望,從小就天資聰慧,讀書千卷,深思熟慮,為同輩嘉興士子中的翹楚。
顧家是嘉興大地主,有良田千傾,家中生意頗多。顧子俊是家中獨子,上有五個姐姐,奇怪的是性子不黏糊,反而有幾分沖動俠義,據(jù)說小時候因為怕不好養(yǎng)活,在寺廟里面寄養(yǎng),跟著師傅云游了兩年,后又在趙家私塾學(xué)習(xí)。
因為譚鈞是書院夫子,譚茵對兩人自然有幾分親近之意,但這倒不是譚茵記住的重點。
重點是趙家有嘉興一帶最大的藏書樓嘉業(yè)草堂,趙家積累百年,有十幾萬冊藏書,為江南三大私人藏書樓之一。
而顧家就在南湖邊,占據(jù)了很大一片湖面,臨湖建有私家園林三謀園,據(jù)說比起暢春園也不遑多讓。其中有一百花園,四時花卉不同,爭奇斗艷,麗妍無雙,有人說是江南最美的花園,為嘉興一大勝景。
這藏書樓和百花園讓譚茵很是向往。
看到二人,譚茵走過去招呼,彥雅姐妹則在一旁等候。
原來這兩人今日也是過來為鄉(xiāng)試進(jìn)香的。
“夫子說子不語怪亂力神?!弊T茵笑道。
“多份保佑總沒錯嗎!”顧子俊聽后笑了,看來小時候在寺廟待過的影響還在。
“我本不欲來,被此人硬拖來的,你看,被笑話了吧!”趙旭無奈道。
譚茵少不得問他們兩人準(zhǔn)備得如何,聽他兩人意思,對鄉(xiāng)試倒是很有把握,但對明春京試把握不大,也打算和李征一樣,準(zhǔn)備金秋啟程趕往京城,準(zhǔn)備京試和才選。果如李征所言,今冬明春天下才俊將齊聚京城。
兩人問候了譚鈞近況。得知三位小姐過來燒香,也知道高家近日之事,頗為同情。
顧子俊安慰她道:“你們高家有情有義,那許家公子放棄了一門好親事,只盼他日后不要后悔?!?br/>
“他有什么后悔的,還巴不得甩掉我二姐姐呢!”譚茵想起彥雅,心中不快。
“許家公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正常。有心上人不愿履行婚約也情有可原,但不應(yīng)拖著高家小姐,讓女家提出解約,到讓沒出嫁的小姐擔(dān)了個無鹽的名號,此事做得極不妥當(dāng)?!壁w旭說道。
“東升,君子一諾千金,婚約為先輩所定,怎可視為兒戲。”顧子俊不平道。
“他哪有什么心上人,那蕓仙頂多也不過是為妾。要是真的為心上人解除婚約我到還看得起他,倒也算有擔(dān)當(dāng)。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地位罷了。別以為人家都想盼他那個高枝,妻子還沒過門,妾倒是先找好了,這就是書香人家的做派?我們還不稀罕呢!”譚茵想到彥雅受到的非議,有些不平道。
“譚姑娘,許家這事當(dāng)然做得很不地道,但我聽說許家長輩曾去高家極力斡旋,但高家最后還是執(zhí)意解除婚約?!壁w旭分析道。
“是啊,他們極力挽留,是我高家不識好歹。只是高家可不是那些死皮賴臉之輩,既然沒有緣分,又何必勉強!”
兩位想到高家被迫退婚,可見對女兒極為疼愛,不是那種攀附權(quán)貴之家。又看到等在遠(yuǎn)處的彥雅姐妹,見兩位高家小姐舉止大方,溫文典雅,想到坊間種種不堪流言,不禁唏噓不已。
兩位倒不是那死讀書之人,個性雖不同,但都品行端方,譚茵與他們二人倒頗談得來,可到底男女有別,加上彥雅彥敏還在等候,不可長久交談,遂預(yù)祝兩人高中鄉(xiāng)試,便與兩位匆匆別過。
……
中午在西香堂用過素齋,許是吃得有點不大舒服,譚茵前往茅房,那茅房離得有點遠(yuǎn),約莫十分鐘路程。
回到西香堂,彥雅彥敏已在等她,幾人便往山下走去,山腳之處卻是繁華之地,小商小販眾多。
等到了山腳,譚茵突然發(fā)現(xiàn)李征送給自己的銀簪不見了,本來銀簪并不值錢,但此銀簪意義自然不同,便急得要回去找。
彥雅彥敏勸說山中如此之大,到哪去找,再說來回要一個時辰,說不定早就被人撿去。譚茵回憶吃中飯時,自己撫摸頭發(fā)時尚在,一路下山都是青石板,如果掉落也有響聲,估計落在西香堂或是去往茅屋途中了,一定要回去找,眾人也只得依她。
彥雅姐妹在山腳等她。彥敏看到五顏六色的小玩意兒不放,彥雅卻沒有心情,在一旁等候。
忽然有一人沖出來向她奔來,還不時回頭看,后面追著一胖大漢,嘴里還嚷著:“小兔崽子,偷我的包子。”
那人一不留心前面,突然撞到彥雅身上,彥雅一個不慎跌倒在地,身上的衣服被那人和地上弄臟了,那人也一同跌倒。
彥雅站了起來,身上很是狼狽,她順手拉起小乞丐,卻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臉上黑乎乎的看不出相貌,一雙眼睛倒是大而明亮,黑乎乎的手上抓了四個包子。
正在此時,后面追的那胖漢也到了,一只手扭起那小乞丐的耳朵,另外一只手伸手就要揍他。眾人趕忙阻止那胖漢,彥雅攔住了那胖漢,問那小乞丐為何偷東西,那小乞丐哭道自己同伴生病,已經(jīng)很久沒吃東西了,自己討了半天也沒討到飯,只得偷包子回去給他吃。
眾人見這小乞丐可憐,皆勸說那胖大漢不要打那小乞丐,彥雅拿點錢給胖漢算作包子錢,又給了點錢給那乞丐,讓他請大夫給同伴治病,順便買點吃的。
小乞丐感激不盡,眾人都稱贊彥雅。這時,彥敏已經(jīng)買好東西在一邊等著,心想:“說彥雅是無鹽無禮的是你們,說她美麗善良的也是你們,真是人嘴兩張皮,怎么說都可以?!?br/>
等了兩個多時辰,譚茵才終于回來,還好找到了銀簪,幾人又相約去夢花街游玩。
……
譚茵在靈隱寺沒抽到姻緣簽,可她的爛桃花卻是來了。
城中威武鏢局李家與高家生意往來頗多,李家刀法頗有名氣,少東家人稱“李大刀”。
李大刀約莫二十二、三歲,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性格豪放,朋友眾多,在杭州城也是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慕巧?br/>
李大刀年紀(jì)不大,夫人卻是不少,前后共娶了五房姬妾,原配去年春天過世,剛納的五夫人原是青樓花魁,甚是美艷,最善魅惑,也最得寵愛。
那日,大公子陪著姑父一家在西湖游玩,碰到李大刀便打了聲招呼,這李大刀看到譚茵,眼睛都直了,心里便惦記上了。
這日,李大刀親來高家,大公子招待了他,本以為是要談生意,誰曾想他竟提出娶譚茵作正室,并保證以后不再納妾,高家人被氣得哭笑不得,以譚鈞不在為由拒了。
高家剛和許家解除婚約,現(xiàn)在表小姐又拒絕李大刀,又成為城中議論的焦點。
有人說這李大刀姬妾頗多,性格豪放,譚家小姐卻是讀書人家,高家不允也是自然。也有很多人說李大刀氣概不凡,家財萬貫,交游廣闊,此次是娶正妻,又保證以后不再娶妾,也是情深義重,與譚家小姐到也相配。
被高家拒絕后,李大刀也不氣餒,整天送一些姑娘家喜愛的東西過來,今日是首飾服飾,明天是筆墨紙硯,高家都退回去,下次他卻又送來更多更珍貴的東西,高家對他不勝其煩,可一來生意上有來往,二來也不想過于得罪他,真是一只趕不走的蒼蠅。譚茵也不知道怎么就惹上了這么朵爛桃花,這下除了彥雅,譚茵也悶悶不樂了。
彥敏許配的是高家世交,都是兩家長輩看著長大的,人品、脾性都了解,能想得到未來定是夫妻和美。老太太捶胸頓足說苦了彥雅,讓她遭受這種罪,不應(yīng)該和許家訂親,還是世交好,讓大公子在世交中好好幫彥雅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