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綾羅衣裳
端午過后,眾人一行就搬到城西的別院。
別院是個兩進的院落,周邊樹木郁郁蔥蔥,頗為安靜。宅院里面甚是干凈雅致,院落里種植些花草樹木。
彥庭帶著葛根與幾位丫鬟住在前院,住得寬敞不少,譚夫人帶著三位姑娘住在后院,與在盧家差不多,只是覺得放松自由許多,不像在盧家,連大笑都要顧忌是不是太大聲,丁香茴香忍冬幾個連走起路來,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譚茵帶著忍冬又去幫李征與張子清搬家,李征在城西北稍偏處賃了一處民宅,前院后屋,正屋三間,后面還有一小間是廚房。李征與張子清各住了一間,正房準備留給李大嬸過來住。
屋子長久沒有人住,一股霉味,蜘蛛網(wǎng)滿布,灰塵得有一寸厚,走兩步都能帶起一腳灰塵,嗆得人直咳嗽。
李征張子清忙著整理家具和書。譚茵與忍冬戴著頭巾穿著舊衣裳,不知道換了多少盆水,弄臟了多少塊抹布,打掃了大半日總算弄干凈。
譚茵與忍冬又到周邊集市買了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物事,又買了菜和幾盆花回去。兩人簡單做了飯,燒了一個紅燒肉,炒了一個青菜,再煎了幾個雞蛋,四人美美地吃上一頓,也算是開了鍋,在新家的第一頓飯了。
院子里面雜草滿地,中間還有兩個破舊的椅子,幾人又一起忙著把草除干凈,等把院子整理干凈,已經(jīng)是快到傍晚了。
晚霞映照得天空通紅,院落在夕陽的照耀下籠上一層和煦的光芒。屋子窗明幾凈,院子整潔干凈,自己的手被草勒出的紅痕微微發(fā)痛,可心卻是滿滿的。
李征看著譚茵站在屋前對著院子微笑,走到她身后柔聲道:“阿茵,這以后就是我們在上京的家了。”
譚茵回過頭看到是他,微笑著點點頭,自己似乎對上京有點感受了,之前總認為自己是個過客,很快就會離開這個地方,回到家鄉(xiāng)去。
現(xiàn)在看到李征,看到這個小小的院落,看到自己親手拾掇這房屋,置辦鍋碗瓢盆,做飯美餐一頓,這兒也能像家鄉(xiāng)一樣呢!
“汝成,大嬸還有幾日就過來了是吧!”譚茵問道。
“嗯,就在這幾日了?!?br/>
“你說大嬸會同意我們嗎?”
“肯定會同意的,阿茵,你別愁了?!?br/>
“我怕大嬸會嫌棄我是個鄉(xiāng)下姑娘,配不上你這個新科進士?!弊T茵看了看自己,今日為了打掃,特意換了一身土布衣服,身上也到處是灰,到真像個鄉(xiāng)下姑娘。近鄉(xiāng)情怯,譚茵真是有點忐忑不安了。
“阿茵,我對你的心從未變過,你難道不相信我嗎?母親知道我的心思,這么多年她從來沒有不顧我的心意,我的終身大事她肯定會聽我的?!?br/>
李征的面龐清秀中透著剛毅,這么多年孤兒寡母在異鄉(xiāng)生活,母子倆所遭受的非議白眼不知凡幾,而他始終挺拔向上,如今終有小成。
李母雖然對李征要求甚嚴,但是李征所求所愿無不滿足,李征又有主見,還有什么不放心的,譚茵笑著對李征點了點頭。
“對了,大嬸初來乍到,她本來腰就不大好,又坐了那么長時間的車,我去買點藥酒給她按摩按摩?!?br/>
李征聽了很為感動,“阿茵,你真好,你為娘考慮周到,她肯定會很歡喜?!?br/>
譚茵嗔道:“那不是你娘嗎!”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李母進京后的日常起居安排,還要再買些生活用品等等。
……
這日晚上,譚夫人與譚茵正說著話。
“茵兒,李征母親是十日左右過來是吧,就這幾日了?”
“是的,娘?!?br/>
譚夫人看女兒高興中又透著幾絲不安,不禁問她原因。
“娘,李大嬸之前對我不是很滿意,我怕她不喜歡我?!?br/>
譚夫人暗嘆口氣道:“你和李征這么長時間,他又是個有主見的人,既然那樣言辭琢琢,總歸要相信他。”
譚茵點了點頭,想起自己父母的往事,問道:“娘,當年外祖也不同意你和爹的婚事,后來怎么同意的?!?br/>
“你這丫頭,這有啥好說的?!?br/>
“你說嘛!”
譚夫人明白這是女兒想求些心里安慰,“當年也有一些人家來提親,你外祖母還看中了一家,我硬是不愿意,和家里鬧了好久,好在你外祖母心疼我,總算答應了。你大姨也是這樣,沒想到現(xiàn)在阿晴也是這樣。只要爹娘真心疼愛孩子,又有幾個能拗得過孩子。你看彥雅不愿意許家那樁婚事,你舅舅可有勉強于她?”
譚茵聽到母親這番話,覺得心里安定不少。
聽母親提起彥雅婚事,想起那次許家兄弟來開始母親有點猶豫,又想到楊澈那日所說之事,譚茵問道:“娘,你也覺得顧之俊不錯吧!”
“嗯,這孩子性格豪邁,很大氣,人品也佳,長得也很俊朗,你爹對他和趙旭都是贊賞有加。他又是那樣的家庭出身,能體諒女子的不易,彥雅又經(jīng)歷了退婚被人嘲笑冷落,兩人很是相配,要是能玉成此事就好了?!弊T夫人贊許道。
“那上次許家兄弟過來,你怎么有點猶豫不決呢!”譚茵不解道。
“那時不是沒有辦法嗎!彥雅想要在杭州再結門好親事真的很難,要不就是各方面都不如意之人,要不就要遠嫁偏僻鄉(xiāng)鎮(zhèn),你外祖母舅舅們怎舍得。如今要是能與顧之俊能成,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譚茵聽到母親此言,更是放心了。
……
第二日,譚夫人母女前往霓裳坊。李征母親過兩日就要到了,今時不比往日,這見面的禮物可要鄭重些。
還是上次的那個伙計接待她們,引她們往里走的時候,一邊介紹著各種五顏六色布匹的材質(zhì)、花色、紋路等,一邊了解要送給什么樣的人,多大年紀,高還是矮,胖還是廋,皮膚白還是黑,是長臉還是圓臉,平時喜歡什么顏色等。等了解得差不多了,給她們推薦了五六種不同顏色、材質(zhì)和花紋的布匹。
李母平日穿得比較素,母女倆看了又看,挑了其中一幅月白色萬年青暗紋綢緞,正準備扯上一丈。譚夫人又多問了一句:“就這些嗎!有沒有其他更好的?”
伙計想了想道:“這些已經(jīng)是最好的了,整個上京,我們霓裳衣坊的布料若是說第二,可沒人敢說第一。不過夫人你要問還沒有更好的,倒是還有幅金色葡萄纏枝紋綢緞更好,只是我們目前不對外賣?!?br/>
譚夫人一聽,連忙讓伙計帶她前去看看,伙計也有心賣弄,便帶母女倆前往。
果然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等看到那金色葡萄纏枝紋綢緞時,再看看那匹月白色綢緞,就沒剛才那么滿意了。絲綢更為細潔柔滑,比那嬰兒的肌膚還要光滑,葡萄纏枝紋是繡娘親手繡的,繡工十分了得,顯得格外華貴生動。
“夫人,這綢緞可是用了比平常綢緞更多的蠶絲織成的,才能這么細密光潔。你再看看這繡工,這可是萬里挑一的好料子,光這個刺繡是蘇州著名繡娘李丹娘用一年時間繡成的,這葡萄多子多福,寓意那可是吉祥得很。你看看這繡工多精細,你看看這綠色葉子,里面就有六種顏色,像不像真的一樣?這葡萄活靈活現(xiàn)的,看著就想咬上一口。別的布那是一匹一匹的賣,這幅布統(tǒng)共只有一丈?!被镉嫼苁亲院赖亟榻B道。
“伙計,這綢緞多少錢你們肯賣?”譚夫人看著譚茵撫摸著綢緞愛不釋手,問道。
“夫人,我們掌柜準備作為鎮(zhèn)店之寶展出來著,不對外賣的。”伙計為難道。
譚夫人和伙計來回拉鋸了幾次,加了幾次價格,伙計始終不松口,看這情況是真心不想賣,不是故意拿嬌,知道伙計之言屬實。
譚茵勸慰道:“娘,那匹月白色綢緞已經(jīng)夠好的了,這幅他們不賣,我們也別勉強了?!?br/>
譚夫人看這情況,也不再勉強,買了一丈月白色萬年青紋綢緞就離開了。
譚夫人又帶著譚茵前往藥鋪買了一些阿膠人參滋補品,譚茵又買了一些藥材藥酒準備給她好好推拿按摩。
譚夫人看到女兒為李母費盡心思,一方面心里有點吃味,感嘆女大不中留。另外一方面也暗嘆,希望一切順利才好。女兒心思一直在李征身上,這樁婚事若是成了,也算徹底圓了夫婦二人的心愿。
......
回到家時,彥敏看到她們母女倆大包小包進來,賊兮兮地看著譚茵笑,譚茵被她笑得不好意思。
彥敏不再笑話她,說顧之俊與趙旭來賀喬遷之喜。
顧之俊心思活泛,如今在別院,不比在盧家,他與彥雅說起話來更為自由自在。
譚茵剛走進前院,發(fā)現(xiàn)后院入口處顧之俊正與彥雅說著話,不知道顧之俊說到什么有趣處,彥雅笑出聲來。離二人不遠處則站著趙旭,兩人說到開心處,并未發(fā)現(xiàn)旁人。而趙旭所站之處剛好被柱子擋住。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就向后院走去,譚茵怕被發(fā)現(xiàn),轉身就想離開。
“譚姑娘請留步?!壁w旭叫住了她。
譚茵無奈,只得走向趙旭。
“不知道譚姑娘能否陪我走走,我有一些話想和你聊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