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戰(zhàn)佛將軍
端午要去城外顯圣寺廟,路程得有一個半時辰。
這日,譚茵早早起來,與忍冬到廚房忙和起來。
糯米與粽葉早就準備停當,昨晚兩人把糯米泡上,今早一看,發(fā)得剛剛好,粽葉也洗得水亮。
把赤豆與蜜棗煮好,把半精半瘦的五花肉切成一小塊丁。
兩人包好五花肉、赤豆及蜜棗粽子,還包了一些白粽子,趁熱下鍋煮熟。
楊澈讀書練武后,與譚茵一起用早餐。
“嘗嘗我的手藝,去年缺你的肉粽今年給你補上?!弊T茵剝了一個肉粽,遞給他。
楊澈頓了頓,伸出筷子夾起肉粽。
“這蜜棗和赤豆粽子都不稀奇,各地都有。只有這肉粽可只我們那才有,吃過的都說好?!弊T茵頗有幾分小得意。
楊澈對她輕輕一笑,吃了起來。
“味道怎么樣?”譚茵充滿期待地問道。
肥而不膩,濃香軟糯,楊澈吃完整個肉粽,意猶未盡道:“果然好吃,難怪去年在蘭若寺那么推薦。”
譚茵嗔道:“那是,我什么時候騙過你?!?br/>
楊澈拿起另外一個肉粽,正準備剝開。
“要不要換個別的,赤豆的也好吃?!弊T茵建議道。
楊澈揚了揚手中的肉粽,笑道:“我就喜歡吃肉粽?!?br/>
……
吃過早飯,幾人一行奔往城外顯圣寺。
顯圣寺為再前朝西涼王為其母親修建,歷來香火旺盛。
正值端午,上午前來燒香的人絡(luò)繹不絕。
進得寺廟,前往東側(cè)院落,主持早早就在此處等候,寒暄片刻后,便領(lǐng)幾位進了一個房間。
進得房間,楊澈母親的牌位、供品、鮮花等早就準備停當。譚茵把帶來的各種粽子還有一些糕點放了三個盤子,一起放在供桌上。
楊澈和譚茵對著楊母的牌位叩頭行禮,行完禮后,楊澈并沒有站起來,仍是閉眼雙手合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或是與亡母說些什么。
譚茵偷瞄一眼他,他不動她也不動,想起婆婆孤苦無依的一生,最后死于非命,徒留幼子活在世上。
譚毅向著素未謀面的婆婆述說自己的心思,“婆婆,我會好好愛他敬他,不會讓他覺得孤單,你在天之靈保佑他也保佑我們吧!”
她看著楊澈的側(cè)影,似乎又沉浸在往事之中。
他今日并未著官服,只著一件褐色緇衣,頭發(fā)用烏木簪盤起,與這佛境極為融洽,仿佛融為一體。
她突然有一種感覺,也許他曾經(jīng)想過遁入空門。
忽然覺得一陣揪心和恐慌,好像有什么人要把他搶走似的,她極是難過,突然對慈祥和善普渡眾生的佛像有些害怕。
她跪著膝行幾步靠近他,剛抬起頭來,發(fā)現(xiàn)楊澈正轉(zhuǎn)過頭來看著她。勃勃生機和煙火之氣籠罩全身,譚茵看到立馬安下心來。
“怎么!靠我這么近?!彼χ鴨柕?。
譚茵用手挽住他的胳膊,頭輕輕在他肩膀上蹭了蹭,輕聲道:“沒什么。”
他難得看到她像是小貓一般乖巧黏人。另一只手伸過來撫摸她的手片刻,“我和母親說,帶她媳婦來給她叩頭,求她保佑我們倆白頭偕老,平平安安,你對母親說了什么?”
譚茵滿臉帶笑,調(diào)皮道:“我不告訴你?!?br/>
楊澈笑著搖搖頭,起身時把她順勢也帶了起來。
……
進入庭院,早有小沙彌等候引幾人前往香房,主持覺性大師已備茶等候。
覺性大師六十多歲,十分清瘦,臉上的皺紋就像他經(jīng)歷過的世事一樣多,每一道褶子都似乎有著故事。
覺性給楊澈親自斟茶,說道:“潁州百姓生活安泰,富裕大勝以往,往年寒冬必會凍死餓死不少人,今年到?jīng)]有耳聞。”
“說起來你與佛家頗有緣分,都說你是戰(zhàn)神,依我看應(yīng)該說戰(zhàn)佛才是?!?br/>
楊澈微微一笑,“大師怎么也學起那些世俗之人,說起這些吹捧之詞?!?br/>
覺性微微搖了搖頭,他轉(zhuǎn)向譚茵,問道:“夫人前來河西,覺得此地如何?!?br/>
譚茵見覺性目光如炬,洞若觀火,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才好,只含糊道:“很好,我很喜歡?!?br/>
“夫人當有赤子之心?!庇X性贊道。
譚茵很是納悶,他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赤子之心,自己只說了幾個字而已。
楊澈與覺性大師又談了一會佛經(jīng),覺性自然對佛經(jīng)領(lǐng)悟深透,可楊澈似乎也極為精通,好幾次他提出的問題覺性都思索良久才給出回答,覺性大師對他的回答也不停頷首。
譚茵聽不明白,只是給兩人不停倒茶。
半個時辰后,兩人告辭。
.......
慈恩寺位于潁山上,楊澈帶她前往寺廟周圍轉(zhuǎn)轉(zhuǎn),來到一處平臺,遠遠望去,層巒疊嶂,溝壑萬千。
“我與覺性大師聊了許久,可覺得無聊?”
譚茵揚了揚眉,“聽說你前幾次與覺性大師經(jīng)常聊到三五個時辰都不嫌晚。”
“我有段時間看了很多佛經(jīng),苦悶不解。如今過了多年,感覺各家學說都是通的,一通百通。與覺性切磋總覺得如沐春風,每次都收獲頗豐?!?br/>
覺性曾去天竺修行,遍訪中原各大山川,名剎古寺,對佛法精修頗深,乃河西第一高僧。
“我之前總把你當成武將,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你其實是儒將?!弊T茵笑道。
楊澈勾起嘴角,眼中光芒閃爍。
他斟酌良久,幾次欲言又止,最后終于道:“你曾經(jīng)在靈隱后山說我是.......我從來沒解釋過,今日是母親忌日,又在佛寺,這事我想和你說清楚?!?br/>
譚茵咬了咬嘴唇道:“是我的錯,我聽風就是雨?!?br/>
“不是你的錯,外界關(guān)于我的傳言太多,剛開始我還想辯解反駁,誰知后來越傳越多。”
“儒家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道家說莊生曉夢迷蝴蝶;佛家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世上的事真真假假誰又能說個明白。”
“我后來也不愿不屑解釋,相信我的人無需我解釋自然相信,不相信我的人多說也無益?!?br/>
“別人怎樣我并不在意,但你不同。你既然愿意與我成親,我知道這件事無論是真是假,你都不會再放在心上。但我不想你心中有疙瘩,更不想你面對別人的流言蜚語時覺得羞愧?!?br/>
他以往并不在意,如今卻極為在意,他不僅為自己而活。
譚茵堅定道:“我信你。”
楊澈揚著頭深深看她,“你為何如此篤定?!?br/>
譚茵思索片刻,慢慢道:“其實許臨海曾經(jīng)向我解釋過,他說當今陛下當時身為太子,如履薄冰,不會做這樣授人口舌的事,我當時半信半疑?!?br/>
“當我決定與你成親時,就不會在乎這些,誰沒有過往?但我到河西后,才確信你不會?!弊T茵微笑道。
你從來沒有追問我的過往,也沒有因此看輕我,我又怎會怪你。你受過那么多苦,我只遺憾沒有早點遇見你。
太陽照在她的臉上,一雙靈動活潑的大眼睛正看著他,充滿信任與愛意;上翹的嘴唇笑意盈盈,似乎沒有什么坎是過不去的。如此活潑生動,怎不叫人心向往之。
楊澈一把抱住她,緊緊把她按在懷中,下巴不停地摩挲她的頭發(fā)。
清風拂過,鳥鳴山澗,于無聲處,卻勝千言萬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