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斬盡殺絕
楊漣、魏大中等人相繼遇害,最先知道的人是同為獄友的趙南星。
趙南星畢竟在官場中沉浮多年,識人知人甚深,他不大相信魏忠賢對楊漣上疏會輕易善罷甘休,果不其然,入獄沒多久便傳來了楊魏顧等人相繼被扭解入京的消息。
知道楊漣被殺后,趙南星便清楚自己將會大禍臨頭。
很快,袁大海下令再提趙南星過堂,這便是一不做二不休,順手把趙南星也給解決了。不過這次不能再直接殺掉,而是換一種方式解決這個老匹夫。
同樣,為掩人耳目,袁大海和梁棟密商仍以追比為名對付趙南星,要趙家在三天日湊齊臟銀一萬五千兩。
趙南星家境雖然闊綽,但畢竟是東林元老,與顧憲成等人是一批的,這手上便不敢太過貪墨,因此,趙家人要在三天內(nèi)湊齊一萬五千兩銀子,難度很大。
果然,三日后,趙家人未能湊足臟銀,袁大海當即差番子將趙南星之子趙清衡,外甥王中龐二人抓人,在東廠大堂上將二人各打三十板。
梁棟在邊上陰側(cè)側(cè)的說了句“著實打”,結(jié)果趙王二人險些便被仗斃地上。
“趙南星知法犯法,與奸邪小人汪文言同流合污,賣官鬻爵,中飽私襄,實十惡不赫之犯,然皇上有仁德之心,準爾等以臟銀贖其罪。本官秉承圣意,寬期三日與你等,卻不想你等不知感恩,搪塞于本官,哼,須要叫你們知道厲害。這三十板子且作教訓,本官再給你們一天時間,如果明日看不到臟銀解到,本官只能依律對趙南星動用大刑!”
一番話摞出,袁大海冷哼一聲,不再理會趙王二人,轉(zhuǎn)過臉來滿臉堆笑的拉著梁棟進了后堂。
這邊錢恩到二堂將趙家人喚來,命他們自備門板將趙王抬走,并言語威嚇他們,若是明日再見不到臟銀,可是要出人命的。
趙家人聽了恐嚇,嚇得膽戰(zhàn)心驚,抖抖嗦嗦的把少爺和表少爺給抬了走。
差點就被打死的趙清衡和王中龐為求保命,并救出趙南星,只能咬牙賣光趙家六世以來的田產(chǎn)及衣服簪珥等物,再加上鄉(xiāng)黨親友相助,傍晚時份終于湊齊一萬五千銀子,并連夜送到了東廠。
銀子送過來后,袁大海和梁棟嘿嘿一笑,袁朝邊上的張國富打了個眼色,張國富忙將銀子盡數(shù)收到后堂,爾后原封不動的便送到了梁棟的房間里。
“不準收贖,依律遣戍”是梁棟和袁大海事先便給趙南星定下的結(jié)果。因此,不管趙家人有沒有把銀子湊過來,這人都是放不得的。
縱虎歸山容易,再想擒虎可就難了。
其實,三日前準備解決趙南星時,袁大海曾和梁棟進宮見魏忠賢,在議如何處置趙南星時,袁大海低聲和魏忠賢說了句“楊是前鋒,趙是元兇”
聞言,魏忠賢哈哈一笑,叫來李永貞擬寫奏章,把趙南星給定了個戊邊流放。
趙南星與外甥王中龐被發(fā)配到山西代州,兒子趙清衡被流放到甘肅莊.浪縣。生母李老太太因過度悲哀而死,七歲的孫兒受驚嚇而死。趙南星出發(fā)當日,夫人馮氏又因悲憤而死。
趙南星與外甥坐在驢拉的小車上,車上載書一筐,趙南星泰然自若,他拉著外甥王中龐的手,抬頭望了望天,嘆道:“咱爺倆兒到了代州,閉戶讀書,老天爺總有睜眼那一天!”言外之意是此次雖然是被流放,但總是撿了條命,只要好生堅忍等待,他日未必沒有東山再起之日。
舅甥二人來到代州,租了個小樓居住,趙南星給書房題名為“味糵齋”,每日讀書自娛,時而放聲歌嘯,時而縱情吟詠。
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持續(xù)到皇上清醒那天,哪知他們的好日子僅僅持續(xù)了不到一個月。
七月初六,味糵齋突起大火,趙南星與其外甥王中龐俱被燒死。
事后,當?shù)刂韶踝黩炇踝黩灪螅軋蟆八勒呖谥袩o灰”。
初九日,趙南星之子趙清衡在甘肅被老兵虐殺。
至此,趙家家破人亡。
楊漣死后第三天,袁大海即授意熊廷弼寫一份《辯誣書》,熊慨然答應(yīng)。
熊的這份《辨誣書》經(jīng)袁大海之手轉(zhuǎn)呈魏忠賢,魏忠賢即與王體乾一起去見天啟,二人同請免熊廷弼死,言道遼東糜爛已久,雖有督師孫承宗竭力維持,然軍中仍需有大將鎮(zhèn)守。念熊已知罪過,并為之懺悔,不若給他個機會戴罪立功,如此,也顯皇上圣德之心。
天啟猶豫之后,答應(yīng)下來。
次日,傳旨熊廷弼以戴罪之身前往遼東軍前聽用。
楊漣、左光斗、顧大章、魏大中等人皆因熊廷弼而死,當事者卻是無事,反而仍在軍前聽用。朝野一片嘩然,然無人敢上疏為楊漣等人鳴不平。
在袁大海的極力推薦,王體乾的提攜,任敏的親情攻勢下,馮銓被魏忠賢重用,由少詹事升為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wù),頂替魏廣徽出缺。
除掉楊漣、趙南星等人后,袁大海和魏忠賢心頭同時還有個大患,那就是巡關(guān)督遼的帝師孫承宗。
在袁大海看來,孫承宗與東林一黨,又握有兵權(quán),是心腹大忌,有他在,東林黨便不能說沒有還手之力,因此當務(wù)之急便是想法子解除孫的兵權(quán)。
將此念與魏忠賢說后,可算是一拍即合。
魏忠賢先指使一些言官上疏彈劾孫承宗,說孫耗費銀兩,只守不戰(zhàn),“三四年如此,不聞一展勝算”
就在這時發(fā)生了一件對孫承宗不利的事兒,即馬士龍柳河折兵。
馬士龍是孫的部將,在未征得孫的同意下,派兵夜襲后金占領(lǐng)的耀州,結(jié)果大敗而歸,死亡兵士四百,丟棄戰(zhàn)馬六百余匹。于是言官們在魏閹的指使下又一次交章劾奏,多達三四十篇。孫承宗連上二疏進行自辯,并提出辭官。
天啟念其捍衛(wèi)邊陲之恩,除批準孫回籍養(yǎng)病外,還給予加官蔭子的“優(yōu)遇” 。(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