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陳武退兵
相比董襲,陳武所部的戰(zhàn)果同樣喜人,僅僅半個多月時間就成功推進到了瑯琊郡的腹地。
雖然看似二人推進的速度差不多,但實際上瑯琊郡要比彭城更靠北,更何況瑯琊、東海二郡乃是徐州境內(nèi)面積最大的兩個郡!
因此,論及速度,其實陳武所部的速度要更快一些。
就當(dāng)董襲這邊已經(jīng)退兵的時候,信使才剛到陳武所在之處,陳武所部也正在攻打瑯琊的郡城!
相比董襲所部都是降卒,陳武所部可是大名鼎鼎的“廬江上甲”,乃是江東精銳之冠!
作為王牌部隊,面對區(qū)區(qū)瑯琊的郡城,陳武自然不會圍而不打!
可畢竟是一座郡城,而陳武所部廬江上甲卻也只有區(qū)區(qū)五千人,倘若強攻的話也必然會損失慘重!
可是怎么辦呢?不打也拿不下瑯琊,打的話又必定損失慘重!
陳武本來胸?zé)o點墨,并無智計,但卻帶兵多年。
作為江東宿將,陳武用兵經(jīng)驗極為豐富,守城、攻城、野戰(zhàn)有啥沒有經(jīng)歷過?
于是乎,陳武很快就有了辦法,那就是圍點打援!
瑯琊左近,如今南邊都成了江東軍的地盤,西邊正是彭城,如今在被董襲所部攻打。
倘若要圍點打援,或者說迫使瑯琊守軍求援的話,那就只能向北邊或者西北邊求援了。
瑯琊郡的北邊就是青州,那里是袁譚的地盤,如今正在和高歡打仗。
因此,陳武想來瑯琊郡的守軍一定不會向青州求援的,唯獨西北邊可以!
西北邊乃是魯郡,隸屬于豫州治下,陳武早聽說了蕭道成正率軍在魯郡駐扎。
蕭道成隸屬于豫州刺史—蕭衍,其軍隊和徐州軍一樣,雙方都是曹軍的一部分。
因此,陳武把目標(biāo)對準(zhǔn)了蕭道成,只等著蕭道成率軍前來救援。
為了達(dá)成這一目標(biāo),陳武下令放瑯琊守軍派出的信使離去,然后派人尾隨在后。
同時,陳武還派了許多斥候出去,分別往魯郡和青州的齊國、濟南(此二郡為青州最南端的郡國,與徐州的瑯琊郡接壤)打探消息。
結(jié)果斥候剛剛派出去,陳武正準(zhǔn)備坐等援軍到來,來自下坯的信使就到了!
陳武看過書信,不禁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主公居然已經(jīng)到了下坯。
同時,主公還委托呂蒙派人送來書信,令董襲、陳武速速詐敗退兵!
退兵也就算了,居然還要詐敗?這讓陳武不禁有些懵逼!
好在呂蒙在書信上有解釋,只不過原因卻是機密,因此呂蒙并沒有明說。
呂蒙只是說下坯空虛,擔(dān)心豫州軍突然打過來,請求陳武速速退兵南下固守。
同時,為了迷惑對手,請求陳武能夠詐敗一番。
陳武一看,一想,第一反應(yīng)就是呂蒙想要再干一票大的!
倘若他們詐敗,那搞不好左近的徐州軍、豫州軍都會往下坯而去,在他們輕敵之下再一舉殲滅!
如此一來,左近的徐州軍、豫州軍都被他們消滅了,那下坯和東海二郡豈不無憂?
想到這里,陳武很高興,因此并沒有拒絕呂蒙要他詐敗退兵的請求!
只是斥候剛剛派出去,倘若此時退兵的話,那蕭道成和青州的情況不就不知道了嗎?
以陳武的猜測,反正要和豫州軍打一場的,在此之前先打探下情況也不要緊!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陳武作為江東宿將自然懂得這么個道理。
于是乎,陳武委托信使返回帶去回復(fù),就說他要晚幾天再走!
信使并沒有當(dāng)一回事,他此來就是送信,既然書信已經(jīng)送到,他的任務(wù)也就完成了。
再者,他并不知道書信上的內(nèi)容,既然陳武已經(jīng)給了答復(fù),他也自然是要回去復(fù)命的。
于是乎,信使走了,陳武所部則依舊留在原地。
一直到四天以后,陳武派出去的斥候紛紛返回,帶回來的消息卻是讓陳武大驚失色!
蕭道成大軍已經(jīng)離開了魯郡,如今正在攻打青州,濟南、齊國二郡已經(jīng)淪陷!
要知道齊國所在的臨淄可是青州治所啊!陳武當(dāng)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沒想到蕭道成居然已經(jīng)打下青州了!
于是乎,陳武不敢怠慢,當(dāng)即下令全軍撤退。
瑯琊那邊,守軍本來如臨大敵,在見到江東軍撤退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尤其是守將,他確實派了幾路人馬前去周邊求援了,可周邊哪有援軍?
作為邊郡,瑯琊也是有一名都尉的,論官職可比普通校尉要大一級。
如今江東軍撤退了,對于這一名都尉來說,這無疑也是大功一件!
如今整個徐州五郡,有三個郡淪陷,唯獨他們瑯琊保住了!
都尉為此沾沾自喜,于是當(dāng)即派人前往許都送信,并附上了這里的詳細(xì)情況。
另一邊,陳武帶著所部廬江上甲撤退南下,一路上速度奇快。
給人的感覺就是,陳武所部乃是敗退的,因此這一路的詐敗撤退也成功了!
……
三月初,董襲、陳武紛紛回到了下坯城中,并成功見到了我本人。
相比陳武,董襲這枚光桿司令已經(jīng)回來好幾天了,甫一見面就被我一頓訓(xùn)斥。
董襲覺得很委屈,自己打了勝仗,又乖乖地詐敗撤退回來了,結(jié)果怎么還要被罵?
見狀,我又是一通勉勵加安慰,董襲這才轉(zhuǎn)憂為喜。
除了董襲所部的降卒們外,剩下的近四萬俘虜都被我一聲令下,全部給放了。
如今的下坯城中只有呂蒙帶來的三千將士,以及陳武帶回來的五千廬江上甲,剩下就是桓家的一眾俘虜了。
“末將陳武拜見主公!”陳武在見到我之后很是高興。
相比董襲,我在見到陳武之后并沒有訓(xùn)斥,相反直接就是一通夸贊。
董襲為此很是郁悶,只以為我對他有意見,因此哭喪著一張臉。
“主公!末將在瑯琊郡之時,曾派人北上打探情況,如今豫州的蕭道成已經(jīng)率軍攻下青州啦!”陳武立即向我匯報道。
聽到這里,董襲這才明白為什么我只訓(xùn)斥他,而不訓(xùn)斥陳武?
你看看人家陳武,雖然和他一樣接了命令詐敗撤退而回,但人家還帶回來了有價值的情報!
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董襲表示這回學(xué)到了!
“哦?蕭道成已經(jīng)攻下了青州?”我不由得吃了一驚。
不過我只是佯裝驚訝,心里卻也沒有當(dāng)回事,畢竟曹操現(xiàn)在等于是丟了徐州后又得了青州,兩兩抵消等于不賺不賠!
只不過我好奇地是,蕭道成此番攻下青州是否是得了曹操的命令?還是擅作主張!
倘若是前者,那就說明曹操有意要向北發(fā)展了,那對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倘若是后者,那就說明蕭道成有意要脫離曹操,對我來說同樣也是件好事!
反正不管怎么樣,對我來說橫豎不虧,如此也就足夠了!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要我方不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