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收拾殘局
江夏,安陸地界。
在周瑜帶著太史慈、孫賁等人離開之后,五萬大軍便一直駐扎在此,并與城內(nèi)幸存的百姓一起度過了一個新年。
原先有十五萬人口的安陸城,如今只剩下了三萬余人。幸存下來的人們,忘卻了對外來者的敵對,忘記了昔日親友戰(zhàn)死在城頭的仇恨。取而代之的,是在江東軍救助他們之后,他們心中存留下來的感激。
原本江東軍帶來的一萬五千名青壯,如今還剩下不到八千人,其中有兩千余人是來自武昌的江夏人,剩下的都是豫章人士。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讓這里的近九萬人,最后變得像親人一般。他們在一起花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重建了安陸城。
身為副都督,暫時總攬此處大局的程普,又從軍中挑選出幾名軍官,留在城內(nèi)當了縣令和佐官。
最后,民夫們被程普派遣船只一一送回了故鄉(xiāng),畢竟每年只有三個月的傜役期。至于戰(zhàn)死的民夫則會按照金陵新的撫恤制度,由他們當?shù)氐墓俑l(fā)放錢糧作為補償,并且減免相應的賦稅。
作為孫堅時代就跟隨在側(cè)的老將,程普在軍中的威望甚高。
當初,在接到設(shè)立柴桑大營,并由周瑜擔任都督,程普擔任副都督的命令的時候。程普對周瑜這個小年輕原本是不服的,但念及周瑜與主公之間的關(guān)系,程普一直在隱忍不發(fā)。
江夏之戰(zhàn),程普所部五千人,竟然未損一兵一毫,甚至都沒有參與過一次攻城,這便是程普無聲的抗議。
但這一戰(zhàn),讓程普見識到了什么叫足智多謀,什么叫用兵有方。
程普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與周瑜之間的差距,也明白了周瑜比他強在哪里,更明白了為什么當初我會讓周瑜擔任都督,而程普只是副都督了。
對于程普內(nèi)心的不滿,周瑜又如何不知?
但在周瑜臨走之前,竟然讓他暫時總攬大局!是他程普,而不是和他資歷相同的黃蓋,更不是官位更高的徐琨。
這讓程普對自己之前的舉動感到羞愧,更為周瑜的大度而心存感激。
于是,程普又用無聲的舉動來作出回應,他把安陸的一切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就連護城河也重新疏通,甚至為江東軍收獲了安陸城幸存百姓的民心。
不僅如此,程普在年后獲知了金陵的一系列改革之后,還專門派人前往各座縣城和鄉(xiāng)亭,對百姓們一一進行了講解。
如今,江夏百姓已經(jīng)不再敵視江東軍這些外來人,而是對江東軍有了認同感。
對此,程普功不可沒。
而程普在接到從金陵傳來的最新命令后,便留下陳武、吳五、陳六等部。然后帶著其他將領(lǐng),率領(lǐng)四萬大軍,登上艦船,準備返回夏口。
程普將前往西陵擔任守將,兼任縣令。
其余將士則會在夏口與甘寧、蘇飛所部匯合,由徐琨、黃蓋暫時統(tǒng)領(lǐng)大軍,并等待周瑜的到來。
另一邊。
甘寧、蘇飛二人在西陵呆了半年,同樣也是成績斐然。
原本二人便在黃祖手下廝混了數(shù)年,所以西陵百姓都是認識他們兩的,加上他們的部眾又多是江夏本地人,所以西陵百姓打從一開始就不排斥他們。
甘寧豪放的性格,也讓他在西陵城圈粉無數(shù),百姓們皆愿意聽從甘寧和蘇飛暫時的領(lǐng)導。從一起制作口罩、護耳、圍脖、手套,再到幫助甘寧所部一起修繕西陵城防。
甘寧、蘇飛二人,同樣也在接到來自金陵新政策之后,對百姓們進行了講解。
通過二人的中介,西陵百姓也漸漸接受了江東軍,接受了新政府的統(tǒng)治,更對新政策帶來的種種好處而感到欣喜不已。
自開春以后,西陵城內(nèi)便有不少工匠、醫(yī)匠,請求甘寧派遣船只送他們前往金陵,甘寧自然應允。甚至還有許多青壯想要加入甘寧軍中,這次甘寧并沒有答應。
甘寧明白,部曲制度在江東已經(jīng)行不通了,以后要想?yún)④姡鴨T都得接受上級的分配才行。
青壯們問甘寧,他們?nèi)绾尾拍軈④姡?/p>
這個問題倒是讓甘寧也犯了難。
于是,甘寧就在程普率軍返回后,將這個皮球踢給了程普。
程普是個出色的將領(lǐng),文武雙全,但畢竟不是衙門里的官員,所以他也不清楚。
就這樣,情緒高漲,想要參軍的西陵百姓們,為了加入江東軍而犯了難。
同樣感到為難的還有一群江東軍將領(lǐng),他們既不敢收下這批青壯,也不敢就這樣置之不理。
直到三月底,周瑜終于帶著一萬余新軍,乘坐近百艘新式戰(zhàn)艦抵達了夏口。
畢竟是全程參與了改革的人,又是江東軍的二把手。周瑜在得知情況后,便大手一揮,將這些想要參軍的青壯,全部編在一起,準備將他們留在西陵,日后擔任郡卒。
畢竟是天子冊封的江夏太守,周瑜的話就是命令。而這些青壯能在本地擔任郡卒,和在周瑜麾下直接當兵不是一樣的嗎?
于是,一眾人盡皆歡呼不已。
這也讓程普的心中,更加佩服起了周瑜這位年輕人,也不禁感嘆我的識人之能,和用人之明。
周瑜在得知了程普和甘寧二人,各自在駐地的一系列舉措之后,更是高興不已。不僅狠狠夸贊了二人一番,又拿出了從金陵帶回來的獎勵,大廝封賞了眾將士一番。
程普被周瑜當場任命,暫時幫助他署理江夏太守一職,并擔任西陵守將,全權(quán)處置江夏境內(nèi)一切事務。并以中郎將的身份,節(jié)制武昌的孫瑜所部,還有即將抵達的全柔所部。
甘寧則因功擢升橫江中郎將,節(jié)制蘇飛、蔣欽二將,并等水師組建完畢之后,擔任前軍主將。
而周瑜又將一起帶來的近百艘經(jīng)過改造升級后的新艦船一起交給了甘寧。
望著艦船上那些投石機和床弩,甘寧不禁笑歪了嘴。
徐琨、黃蓋二將,也得到了新的任命。
徐琨節(jié)制趙大、王二二將,并擔任水師中軍主將。
黃蓋節(jié)制董襲、李四二將,并擔任水師后軍主將。
眾將士領(lǐng)取到了來自金陵的獎勵,然后一級一級,層層下發(fā)。
這是大家在打了勝仗后該得的。
至于軍功戰(zhàn)死者的名單,早已由程普、甘寧統(tǒng)計完畢了。并在接到新政策之后,被一起發(fā)往各郡縣,然后由當?shù)毓俑畬嵝舭l(fā)往這些軍功戰(zhàn)死者的家中。
注:蘇飛,孫吳將領(lǐng),原為江夏太守黃祖的部將,擔任江夏水師校尉。與甘寧交好,但是數(shù)次向黃祖推薦都失敗。最后荊州內(nèi)亂,黃祖自立,蘇飛與甘寧眼見前途無望,便帶著江夏水師主力一起前往柴桑投奔周瑜。后來在江夏之戰(zhàn)中,跟隨甘寧立下諸多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