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合縱連橫(下)
青州,臨淄。
自去年年底,曹軍主力南下之后,袁譚在這一年里日子過的十分舒坦。
一是沒了曹軍主力的壓力,袁譚就不用每天神經(jīng)繃緊,偶爾也能享受一下了。
二是袁尚死了,自此袁氏就剩下了袁譚一人,這讓袁譚很是自得意滿。
袁譚認為他作為長子,在老爹死后,袁家就該以他為主!然而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他有什么能耐統(tǒng)領袁氏,領袖天下士族?
那些原本支持袁尚的人,逄紀、審配先后戰(zhàn)死,田豐、沮授投了高歡,張飛加入了曹軍。
袁譚也不想想這些精英為什么不投他?反而投了其他人,甚至他麾下沒什么人才他也不在乎。
每日里不思進取,只知享樂,這讓辛評、辛毗十分地失望。
之后,駐守鄴城的韋孝寬,在接到曹操的命令后,前來游說。
什么曹孫即將結盟,天下諸侯間即將和平,然而西北卻出了個勞舍子的大秦國云云。
韋孝寬不是第一次來了,而是來過了整整兩次,加上這次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來,韋孝寬要求袁譚與曹操結盟,袁譚答應了。
第二次來,韋孝寬勸說袁譚能夠出兵收復冀州,然后打敗高歡盡收他父親的全部領地。
對于這件事,也是袁譚心里十分渴望的事,因此袁譚也對此勵精圖治了半年。
當年,袁譚派遣大將檀道濟統(tǒng)帥五萬大軍,前往支援父親,結果全軍覆沒。
此后,袁譚元氣大傷,手里要兵沒兵,要人沒人,很是苦惱。
要不然在他父親死后,他又怎么會親自帶兵攻打平原,擒殺逄紀呢?
隨著韋孝寬的開導,袁譚意識到全據(jù)河北的機會來了,于是開始招兵買馬。
直到年初,袁譚手里又有了六萬大軍,于是委任崔慧景擔任大將進行統(tǒng)兵。
就當袁譚滿心歡喜等著曹軍的通知,然后配合他的大軍一起進攻高歡的時候,韋孝寬又來了。
袁譚很高興,以為韋孝寬是來令他出兵的,結果卻等來了曹操要與天下諸侯結盟的事情。
袁譚這下子不樂意了,然而曹操的話他也不能不聽啊!畢竟曹軍要殺他就和殺雞一樣。
可現(xiàn)在好了,袁譚又不能攻打高歡,還得把好不容易重建的軍隊派去關中,加入聯(lián)軍。
就在袁譚一籌莫展之際,謀士郭圖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派大將崔慧景統(tǒng)兵一萬前往加入聯(lián)軍,然后留下主力軍隊由他郭圖統(tǒng)帥,到時候偷襲高歡的地盤!
袁譚又高興了,認為郭圖想出了一個妙計,雖然只是出兵一萬加入聯(lián)軍,但由他的大將崔慧景進行統(tǒng)兵的話,相信曹操也不會怪罪他!
等到聯(lián)軍組建并與大秦開戰(zhàn),吸引了全天下人目光的時候,他打算再派郭圖領兵前往攻打冀州!
于是,袁譚為此開始了準備,并打算派遣討人厭的辛評作為代表,隨崔慧景一起前往加入聯(lián)軍。
幽州,涿縣。
韋孝寬在搞定袁譚之后,又馬不停蹄地一路北上,然后來到這里并見到了高歡。
高歡不禁嚇了一跳,以為是他之前幫助冉閔一事,韋孝寬代表曹操前來問罪的。
好在韋孝寬并沒有帶著大軍前來,更沒有帶來惡意,只是來和高歡談合作的。
高歡這才松了一口氣,并在刺史府內(nèi)熱情地接待了韋孝寬,然后雙方開始了談判。
高歡并沒有提及當日之事,韋孝寬也很知趣地沒有提及,雙方對此心照不宣。
韋孝寬告訴高歡關于大秦國的威脅,以及袁譚答應和曹操結盟,然后加入聯(lián)軍的事情。
高歡眼珠子一轉(zhuǎn),雖然韋孝寬沒有多說,但高歡卻認為這是在威脅。
韋孝寬想要高歡也和曹操結盟,然后派兵前往長安,一起加入聯(lián)軍。
高歡卻有著自己的打算,畢竟對于他來說,如今東部鮮卑慕容部才是最大的威脅。
但如果他不與曹操結盟的話,等到聯(lián)軍打贏了大秦之后,曹軍和袁譚會不會一起來攻打他呢?
高歡的心里沒底,更不敢賭,于是一番勉為其難之后也同意了與曹操結盟。
然而在出兵前往長安,共同組建聯(lián)軍一事上,高歡卻打了個折扣。
因為在他的心里認為,大秦國對他并沒有威脅,所以和他有什么關系呢?
于是,高歡就把殘廢文丑作為棄子,派去了長安。一方面是統(tǒng)兵大將,一方面也是他的代表,何況文丑留下也沒什么用。
韋孝寬對此卻好像早就料到了一樣,像高歡這樣的人物,要是出動數(shù)萬大軍那才怪了呢!
并州,晉陽。
韋孝寬在順利搞定高歡之后,又馬不停蹄地一路趕到了晉陽,這個曾經(jīng)的敵對大本營。
然而如今的并州早已經(jīng)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就連晉陽也十分的蕭條了。
自從河北大戰(zhàn)慘敗之后,并州就不復當年的強盛,開始衰敗了。
從井陘關一路往西,直到晉陽,一路上的景象都盡顯破敗。
何況并州軍和曹軍乃是敵對,韋孝寬作為曹操的使者竟然安然無恙地抵達了晉陽,真是稀奇。
然而韋孝寬對此卻并沒有感到什么奇怪,畢竟并州軍已經(jīng)被打殘,并州除了死守井陘關和壺關外根本擋不住曹軍。
若非曹軍主力已經(jīng)南下,否則的話,并州可能連茍延殘喘也做不到了。
更何況并州刺史已經(jīng)連換了三人,從劉淵到劉和,再到劉聰,并州的主事之人一個比一個差勁!
沒錯,韋孝寬只說了袁譚、高歡都已經(jīng)與曹操結盟,劉聰就表示了愿意與丞相摒棄前嫌云云。
在韋孝寬看來這劉聰真是個廢物!但任務順利完成,其他的事情管他呢!
不僅如此,韋孝寬還承諾了劉聰,曹丞相很快就會釋放河北大戰(zhàn)中的俘虜。
這讓劉聰大喜過望,現(xiàn)如今的并州大將倒是不缺,唯獨缺兵!
他表示倘若曹丞相愿意放歸俘虜,他以后一定以曹丞相馬首是瞻,并且愿意出兵解決赫連勃勃這一路威脅!
韋孝寬對此感到十分滿意,又承諾了劉聰,在戰(zhàn)后丞相會將河東割讓于并州。
對于這種好事,劉聰自然樂于見到,又是結盟、又是歸還俘虜、收復河東,這一系列好事真是讓劉聰做夢都要笑醒了!
而這一切也讓劉琨十分高興,在他的心里,沒有什么比并州重新強大更令人高興的事情了。
只要曹操歸還俘虜,并州就有了力量收復其他的失地,然后重新壯大。
因此,劉琨自告奮勇表示要作為代表前往長安,劉聰對此自然應允。
只是劉琨的目的并非如此簡單,在他的心里,他并沒有真的因為此事而感到高興,反而更加地憂心忡忡。
若非他不能在劉聰?shù)拿媲氨憩F(xiàn)出來,他恐怕并不會贊成與曹操結盟,但這種事他說了又有什么用呢?
在劉琨看來,如今并州的威脅并非來自外部,而存在于內(nèi)部!
石勒、冉閔、劉曜這一幫大將都已經(jīng)有了不穩(wěn)的跡象,就算之后并州能夠重新強大,恐怕也輪不到他們劉氏做主咯!
因此,此次劉琨自告奮勇南下,除了作為代表以外,最重要的目的——乃是他想要為了并州,也來一出合縱連橫,而他的目標正是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