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大亂根源
從韓府出來,韓玄一直將我二人送到刺史府前,我等雙方約定日期,到時正式納取韓氏。
韓玄很高興,一番投資沒有白費,雖然我和周瑜都沒有承諾要給他任何好處,但他已經(jīng)送了兩個侄女,以后有什么好事難道還會輪不到他嗎?
進得刺史府,我與周瑜相視一笑。
“公瑾,你笑什么?”我問道。
“伯符,你又在笑什么?”周瑜反問道。
“我笑自己過不了美人關!”我不禁自嘲。
“哦?那我倒是不同,我是笑韓玄是為做官,不為做事!”周瑜說道。
“不錯,韓玄確實是這種人。但你要說他無能吧?人家還就是有些本事。但你要說他有本事吧?好像又不干正事。”我不禁感嘆。
“曾經(jīng)的大漢像韓玄這樣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一場黃巾之亂便動搖了漢室的根基。之后,群雄并起,方才有了如今的局勢!”周瑜說道。
“不錯,但公瑾你有一點說錯了!”我說道。
“可是董卓之事?”周瑜詢問道。
“嗯,當年做官之人中不乏有識之士,但其中迂腐之人,或像韓玄之流眾多。因此,董卓這類人往往會憤世嫉俗,所以一旦得勢,對天下的危害更甚于黃巾!也所以,漢室真正的大亂不是從黃巾之亂起的,而是從董卓之亂起的。”我分析道。
我們二人一路走,一路說,一直來到正廳。
周瑜吩咐侍女奉上熱茶,難得和我聚在一起,便一起喝茶聊天。
“伯符,以你之見,黃巾之亂的根源是什么?”周瑜問道。
“嗯,我時常會想到這個問題,以我之見,黃巾之亂的原由非常復雜,既不同于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也不同于貴族反叛。首先,大漢并沒有什么苛政,律法上對待百姓還算不錯。反倒是地方上的不法官吏,對百姓造成的危害更大!而地方官吏對百姓造成的傷害,百姓們往往會在憎恨他們的同時,會連同朝廷在內(nèi)一起憎恨,直到忍無可忍,便揭竿而起。但百姓們本性都是善良的,對他們好,他們世世代代都會記得;對他們不好,他們也只會記得一輩子,到了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但凡日子過得好了就會都忘了。”我說道。
“不錯,伯符你說得很好,百姓們確實都是善良的,你看江東和荊州的百姓對咱們多好。呵呵,伯符,這些可都是你的功勞!”周瑜笑著說道。
我喝了口茶,卻對周瑜的話不置可否。
“公瑾,我身為主公,只是制定政策,但真正的執(zhí)行者還得看地方。倘若地方上都是不法官吏,縱使我的政策再好又有何用?”我說道。
“有道理,從我和張子布往下,顧雍、吳景、朱治、虞翻、諸葛瑾、步騭、呂岱、陶侃、呂范、張紘都是優(yōu)秀的太守,有他們在,你的政令便能順利傳達到各個郡縣,甚至各個鄉(xiāng)亭。”周瑜總結道。
“這是如今的揚州,以此和昔日的大漢做對比,不難看出,漢室其實早就爛到根上了。從朝廷到地方,有誰是真正心系百姓之人?但這還只是禍根,究其緣由,還得是天氣原因!”我接著說道。
“天氣原因?”周瑜不解地問道。
“公瑾,你不覺得冬天越來越冷,也越來越長了嗎?”我反問道。
“咱們出去有御寒之物,在屋內(nèi)還有火爐取暖,倒是讓我一時間忘卻了嚴寒。但細細想來,也確實是伯符你說的如此,冬天確實一年比一年冷,也越來越長了。”周瑜想了想說道。
“公瑾,這個現(xiàn)象叫作小冰川期,不僅冷,還會影響到農(nóng)作物的生長!正是這個原因,導致饑民四起,餓殍遍地。朝廷和地方官府又不作為,反而為了應對鮮卑入侵和西涼羌亂,更加變本加厲地剝削百姓,這讓百姓如何能活?最后在張角三兄弟的蠱惑下,趁勢揭竿而起,并引起了連鎖反應。一場黃巾之亂,最終波及了天下九個州!”我最后總結道。
“小冰川期。”周瑜嘴里念叨著這個新鮮詞匯,越念越覺得有道理。
“伯符,你覺得天下還能一統(tǒng),動亂還能平息嗎?”周瑜問道。
我知道,這會周瑜問的是天氣原因,單單通過戰(zhàn)爭平定天下并不穩(wěn)定,倘若最根本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天下怕是還會再亂的。
然而周瑜不知道的是,其實他關心的問題,在歷史上是真實發(fā)生的。數(shù)十年之后,天下會被司馬氏建立的晉朝短暫地統(tǒng)一,但就是因為動亂的根源沒有得到解決。因此,短短十數(shù)年之后,天下再一次陷入了動亂之中,甚至這一次亂得比三國更久、更徹底。
但我又想到,這個世界并非單純的三國,而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除了建立前秦的符氏家族,以及建立北周的宇文家族還未登場外,其他梟雄無一例外在這個世界都存在著。
也就是說,我將要去統(tǒng)一的并非三國,而是歷史上分裂、動亂長達四百年之久的三國兩晉南北朝!
就像周瑜問的那樣,天下還能一統(tǒng)嗎?動亂還能平息嗎?
搞不好這段亂世之所以長達四百年之久,也正是因為這段小冰川期長達四百年之久。
倘若真是這樣,那我斗得就不是各路諸侯,而是在和天斗!
天命不可違?
不,為了天下蒼生,我就要去逆天!
“公瑾,咱們一定可以平定這個亂世的,徹底地平定它!”我堅定地說道。
“嗯,我也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周瑜看著我,然后說道。
“不是我,而是咱們一起!”我同樣看著周瑜說道。
“嗯,我平南,你平北!但是伯符,如果因為天氣原因,天下的動亂平息不了怎么辦?”看來周瑜在聽了我的話后還是有些憂心。
“所以我減免了百姓的賦稅,只要百姓們都有田可種,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動亂的問題。剩下的天災、戰(zhàn)爭都是不可以避免的,事在人為吧!”我斬釘截鐵地說道。
“倘若糧食大規(guī)模減產(chǎn),百姓活不下去了呢?”周瑜又問道。
“那就想辦法找到種不會因為天災而導致糧食減產(chǎn)的作物,再或者想辦法增加糧食產(chǎn)量。只要百姓們存糧充足,遇到災年也就不至于挨餓了!”我想了想說道。
“哈哈哈,伯符真有你的,辦法可真多!”周瑜笑著說道。
“只要百姓活得下去,咱們再努力一把平定這個亂世,如此一來,天下還會再亂嗎?”我說道。
“嗯,確實!”周瑜贊同道。
注:小冰川期,是指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會導致氣溫大幅度下降,使糧食大幅度減產(chǎn),由此引發(fā)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
歷史上幾次最大規(guī)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川期有密切關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川期;
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川期;
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川期;
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川期。
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干旱,糧食大量減產(chǎn),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蕩和戰(zhàn)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zhàn)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
直到明末清初,從美洲傳入的土豆、紅薯和玉米等抗旱高產(chǎn)作物開始大面積種植,才徹底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