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長沙劉巴
趁著賓客們還沒來的間隙,我向周瑜表達了看中劉巴之才,想要徹底收服他的心意,這讓周瑜感到十分不解。
但是我心里清楚,像劉巴這樣的人是輕易不會向一方諸侯歸心的。
因為在歷史上,荊州牧劉表多次征辟,甚至推舉劉巴為茂才,劉巴都不答應。
曹操平定河北后,南征劉表。
八月,劉表病逝,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
九月,曹操進至新野,劉琮決定投降。
此時,寄居荊州,屯兵樊城的劉備聽聞劉琮投降后率眾南撤江陵,后又退往夏口。荊楚一帶的名士很多都跟從劉備而去,劉巴卻北上拜會曹操。
曹操任命劉巴為佐官,讓其前往招降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不料,曹操后來于赤壁之戰(zhàn)中,被劉備、周瑜與程普率領(lǐng)的聯(lián)軍所擊敗,劉備趁勝占領(lǐng)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
劉巴因此不能回去復命,便想逃至交州,再想辦法回到曹操處。
當時,諸葛亮在臨烝(劉巴的故鄉(xiāng)),劉巴寫信給諸葛亮說:“我劉巴乘危歷險,本想應天順民,讓荊州諸郡歸順曹公,讓天下重歸一統(tǒng)。可眾人太看重道義,要么考慮私利,這不是我的智謀所能規(guī)勸的。實在沒辦法的話,我就去浪跡天涯,乘舟游于大海,再也不管荊州的事情了。”
諸葛亮追書勸說劉巴道:“劉公雄才蓋世,已經(jīng)占據(jù)荊州大部,眾人無不歸心,天意人事,孰是孰非,已經(jīng)十分清楚了,你還想到何處去呢?”
劉巴回復道:“我受曹公使命而來,不成功便回去,這是理所當然的,你又何必過問呢?”
于是,劉巴前往交趾郡。
劉備得知劉巴遠走交趾之事后,深以為恨。
劉巴到了交趾后,把姓氏改為張。
后來,又與交趾郡太守士燮意見不合。
于是,劉巴經(jīng)由牂牁道進入益州,在劉璋手下任職。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邀請劉備進入益州討伐張魯,派遣法正前去迎接劉備。
劉巴進諫道:“劉備勇力過人,讓他進入益州必然會造成禍害,所以不能請他進來。”
等到劉備進入益州后,劉巴又向劉璋進言道:“如果讓劉備去討伐張魯,相當于將老虎放歸山林。”
但是劉璋都沒有聽從劉巴的意見,劉巴唯有閉門稱病。
后來,劉備果然發(fā)兵攻打劉璋,順利奪取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季,劉璋敗戰(zhàn)投降,益州落入劉備之手。
劉備進攻成都時,曾經(jīng)命令軍中:“如果有誰危害到劉巴,我就誅他三族。”
劉備順利奪取益州后,劉巴向劉備謝罪認錯,劉備展現(xiàn)出大度的氣概,并沒有責怪劉巴,而是為得到劉巴這樣的人才而高興。
諸葛亮也多次稱贊劉巴的才能。
曹操挾橫掃河北大勝之威南下時,劉巴便想去投靠。曹操在赤壁大敗后,劉巴依舊想投靠于他。投奔無門之下,便選擇投奔曹操的盟友——士燮和劉璋。直到成都被劉備攻占,最終才投降劉備。
可以說,劉巴并不愚忠,相反只選擇效力于實力最強,最得人心的一方。
而前期那個人是曹操,后期劉備奪取益州,甚至手中還握有半個荊州,實力并不弱于當時的曹操多少,因此劉巴真心歸降。
如今,論誰是天下第一諸侯?那肯定還是曹操。
而曹操之下誰是第二諸侯?那非我莫屬。
但我心知自己并不是最強大的一方諸侯,也還沒有一統(tǒng)天下的實力。因此,我的心里十分忐忑,生怕會與劉巴這樣的大才失之交臂!
明年,曹操就要率領(lǐng)大軍南下了,萬一彼時的劉巴見勢不妙,主動去投靠曹操怎么辦?
“伯符,劉子初對你減免百姓賦稅,又重視商道,征收商稅的行為贊賞有佳哦!”周瑜告訴我道。
聞言,我了然于胸,才終于釋懷,看來劉巴對我的印象非常好。而我只需要再加把勁,便能徹底收服這位人才。
這時,劉巴也到了。
只見他年方二十七,身著一襲白袍,一塵不染,面如冠玉,劍眉星目,劉巴劉子初真偏偏佳公子也。
“下官長沙太守劉巴,劉子初,見過大將軍。”劉巴淡淡地向我施禮道。
“劉太守,久仰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我同樣拱手回禮道。
在這個講究禮制的時代,對人越尊重,便越能贏得對方的好感。而我心知劉巴如此人物,倘若對其不夠禮遇,可是說走就要走的,所以由不得我不認真對待。
我深深地彎著腰,表示對劉巴的尊敬,言語上也是極力地放低姿態(tài)。
總之一句話,面對劉巴,我絲毫沒有大將軍的架子,而是只把自己當成是一名將軍!
雜號將軍等同于太守。
因此,劉巴對我的表現(xiàn)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只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
“劉太守,如今正值冬季,但臨湘城內(nèi)卻依舊熱鬧非凡,百姓們似乎并不懼怕嚴寒,這是為何?”我挑些話題與劉巴聊道。
“自巴到任后,便派遣郡兵前往附近的山林,砍伐樹木,燒制木炭,再分發(fā)給百姓。因此,百姓們皆不會挨凍受冷。加之,還有大將軍和周大都督發(fā)明的圍脖、護耳、口罩、手套等御寒之物,當真妙不可言。因此,百姓們能夠在冬日里外出。再加上大將軍深得人心,深受百姓愛戴。大將軍至此,百姓們皆以為喜,臨湘城方能如此熱鬧非凡!”劉巴侃侃而談道。
劉巴打心底認可我,這著實讓我沒有想到。
“不知劉太守是如何看待在下的?”見狀,我立馬問出了心中最期盼的問題。
“大將軍昔日不過是袁術(shù)麾下一將,卻能得亡父舊部相助,領(lǐng)兵不過數(shù)千,掃蕩江東。短短兩年時間,又先后兩次擊敗曹軍,重創(chuàng)劉裕,奪取荊州大部,他日前途必不可限量!”劉巴回答道。
看來劉巴不僅認為我,同時也看中了我身上的潛力!
“曹操已經(jīng)率主力返回許都,明年,其必會率領(lǐng)大軍前來攻奪荊州!劉太守,你覺得我能勝否?”看火候差不多了,我決定再加一把火。
“數(shù)十萬曹軍即將南下,明眼人都覺得曹操必勝無疑,但在巴看來,勝者卻是非大將軍莫屬!”劉巴回答道。
“哦?這是為何?”我連忙問道。
“理由有三:一、曹軍連年大戰(zhàn),治下百姓疲憊不堪。明年大戰(zhàn),又必是攜數(shù)十萬之眾而來,后勤何等沉重?反觀大將軍卻只需在江夏境內(nèi)布下陣勢,以逸待勞。糧草物資又只需用艦船輸送,并不耗費民力,此可謂財勝。
二、曹軍遠道而來,是為曹仁報仇,并要強行奪取江夏,將我軍趕出荊北!但大將軍已盡收荊州民心,甚至南郡要取之也易如反掌。反觀曹操乃北方人,不僅未得南方半點人心,百姓也未曾得到過其半點恩惠,此可謂民勝。
三、大將軍麾下精兵悍將無數(shù),更兼水戰(zhàn)、陸戰(zhàn)全能,加之荊州地界水網(wǎng)縱橫。反觀曹軍并不習水戰(zhàn),雖然人多勢眾,又被稱作是天下第一精兵,但若論及在南方作戰(zhàn),曹軍遠非大將軍之對手!此可謂武勝。
明年若與曹軍一戰(zhàn),大將軍在后勤、民心、水戰(zhàn)三方面,都可以說是占盡優(yōu)勢,巴實在想不出大將軍哪里會輸!”劉巴再一次侃侃而談道。
“子初請受我一拜,今日得見子初,策方知天下竟還有如此大才!”我是真心地向劉巴拜道。
有他這一番話,我對他的忠心已經(jīng)不需要再懷疑了。劉巴本就對我有好感,現(xiàn)在的他又覺得我與曹軍一戰(zhàn)必勝無疑!那他還有什么理由再去投奔別人?
于是,在我的極力邀請下,劉巴被請到了首座,位置只在我和周瑜之后。
這時候,廖立也趕來了。
此人名氣極大,卻和周瑜的判斷一樣,確實無甚大才,但是作為說客卻又極為合適。
于是,我對其勉勵了一番。
除此以外,還有擔任長沙郡丞的韓玄,長沙都尉的昌義之也一起出席。
韓玄此人乃是荊南本地人,是淮陰侯韓信的后人,與曹操手下的河內(nèi)人韓浩無甚關(guān)系,不僅能力相距甚遠,比之他的祖上韓信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我也對他勉勵了一番。
剩下就是昌義之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