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全軍覆沒
太史慈派出兩名軍司馬,分別率部前往南城和北城,準(zhǔn)備繞過阻敵的荊州軍,向城內(nèi)發(fā)起支援。所以這時候,太史慈的身邊除了弓箭手外,只有不到八百名步兵。
魏延帶著部眾已經(jīng)殺了上來,弓箭手在放出最后一支箭矢后,也紛紛抽出腰間的環(huán)首刀,跟隨步兵一起殺了上去。
太史慈手持長戟,沖在第一個,長戟揮舞,敵軍舉盾也抵擋不住,紛紛斃命。
有這樣的猛將在,江東軍的士氣絲毫不落。
魏延一看這架勢,哪怕不認(rèn)識太史慈,也認(rèn)出了對方的身份。
“汰!來將可是東萊太史慈?”魏延怒吼道。問話的同時,也不忘斬殺幾名沖過來的江東軍。
“爺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正是太史慈,來將可留姓名!”太史慈回答道。
“義陽人魏延!”
一問一答間,二人廝殺到一起。
一個用三米長戟,一個用兩米五大刀。
一個戟過之處,片甲不留;一個大刀揮舞,虎虎生風(fēng)。
兩員猛將廝殺在城墻上,挨得近的不分?jǐn)澄壹娂姅烂瑖樀秒p方將士連連后退。
論戟法,自呂布、典韋死后,太史慈可排第一!
而論用大刀的,首推關(guān)云長,魏延還排不上號。
所以不過廝殺了幾十個回合,魏延就有些不支起來。
“奶奶的,不愧是江東軍第一猛將!”魏延吐槽道。
“哈哈哈,你們荊州軍猛將,你尚且不如蒯恩!”太史慈說道。
魏延平時最討厭蒯恩,此時聽太史慈說他不如,不禁大怒,頓時就使出了平生所學(xué)。
太史慈感受到了魏延武藝上的變化,但卻依舊絲毫不懼,荊州軍第一猛將——黃忠已經(jīng)在赤壁之戰(zhàn)后被活捉。荊州軍剩下的猛將不過蒯恩和魏延,一個就在這里,另一個不過反骨仔。只要在這里干掉了魏延,劉裕手下就沒有猛將了。而太史慈自信魏延打不過他,所以顯得不慌不忙。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荊州軍宗師級的猛將其實還有一人,那就是孫處!此時,已經(jīng)和沈攸同歸于盡了。
而沒了孫處這名主將的約束,他的部眾已經(jīng)徹底淪為了亂兵,正在城中劫掠。
城中火光沖天,到處都燃起了大火,就連糧倉也被點燃了。
成了亂兵的孫處部眾,到處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無惡不作。就連一些魏延的部眾也看不下去了,想去制止,但不是被殺,就是被大火所阻。
有些亂兵還打開了其他三處城門,亂兵、慌亂的百姓,多有逃出。
太史慈之前分出的近一千五百名將士,已經(jīng)下了城墻,兵分兩路趕到了城內(nèi),并在各自軍關(guān)的指揮下開始捕殺敵軍,并整頓紀(jì)律。
但凡是亂兵,也不管是哪一邊的,一律殺死。看到大火,便立即組織百姓一起進行撲滅。
有了江東軍的努力,城內(nèi)的動亂漸漸平息,而天也漸漸亮了起來。
西城的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雙方戰(zhàn)了一夜,都已經(jīng)累了。尤其是魏延,第一個進城,先是被伏擊,再是與沈攸所部血戰(zhàn),現(xiàn)在又和太史慈廝殺在一起,不禁心力交瘁。
反觀太史慈的體力還綽綽有余,不僅僅是因為武藝出眾,也和他最晚參加戰(zhàn)斗有關(guān)。自登上城墻以后,就一直在被阻敵的荊州軍糾纏,除了面對魏延外,也沒有遇到過勢均力敵的對手。
體力上的差距,就像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魏延就再也支撐不住,一招不敵,便被太史慈一戟指在喉間。
“當(dāng)啷”一聲,魏延丟下大刀。
幾名太史慈的親衛(wèi)十分機靈地拿著繩索上來,將魏延給五花大綁起來。
“哎…”魏延嘆氣一聲,但在筋疲力盡下,卻也無可奈何。
太史慈得空,開始指揮部眾,并對殘敵進行殲滅。但雙方裝束一樣,所以戰(zhàn)到現(xiàn)在,城頭上活著的人也不過只剩下一千余人了。還在負(fù)隅頑抗者紛紛被殺,剩下的也都跪地請降。
城內(nèi)的大火也陸續(xù)被撲滅了,亂兵大部分被殺,剩下的都從打開的城門逃了出去。
這些亂兵想要逃回船上,但他們帶來的艦船已經(jīng)被江東軍控制。當(dāng)初太史慈留下的軍司馬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和太史慈一起逃出生天的廖化!
廖化本是屯長,身為太史慈身邊唯一的可用之人,加之能力也算出眾,所以連升兩級,被提拔為了軍司馬。
隨著城內(nèi)火光沖天,同時還有許多亂兵往這里過來。看到他們身上都穿著江東軍的裝束,廖化起先還以為是己方敗了。
然而,就在廖化擔(dān)憂之際,只見這些亂兵竟然在登上荊州軍的艦船。
廖化不禁感到疑惑,如果是己方的敗兵,那也應(yīng)該是上武裝艦船啊?如何會上荊州軍的普通艦船?
那么答案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這些都是荊州軍偽裝的!
想到此處,廖化不禁豁然開朗。
幾艘敵船已經(jīng)駛離,廖化下令讓十艘武裝艦船進行追擊,然后將它們擊沉。
岸上還有上千名敗兵,廖化又下令攻擊。
頓時,從城內(nèi)逃出來的敵軍全都遭了殃。
隨著城內(nèi)的戰(zhàn)斗結(jié)束,動亂也被平息,外面又有廖化帶人堵截。一萬荊州軍全軍覆沒,除戰(zhàn)死的以外,全都束手就擒。
沈攸的遺體也被人找到了,血都流干了,和孫處兩人疊在一起。
將士們拔出插在孫處身上的長槍,然后把孫處的尸體搬開,又小心翼翼地拔出插在沈攸胸膛上的環(huán)首刀,再取來凈水為其擦拭。
太史慈也聞訊趕來,雖然二人相處不久,但作為他的部將,太史慈也不免為沈攸的死而感到悲傷。
沈攸的殘部,這時候也趕來了過來,尤其是沈攸的老部下們,面對主將的尸體,不禁嚎啕大哭起來。
哭過之后,他們就將之間所發(fā)生的一切,全都告知給了太史慈。
太史慈這才恍然大悟,難怪發(fā)生的一切會和軍師的布置背道而馳,原來都是沈攸在自作主張,企圖獨攬戰(zhàn)功。最終釀成了這樣的結(jié)果,誰也不免讓人感到唏噓。
但事已至此,太史慈也無可奈何。
于是,在安排好一切之后,太史慈便前去寫上書信一封,將此戰(zhàn)的經(jīng)過一一寫下,然后派人北上告知主公和軍師。
注: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人。本是三國時蜀漢將領(lǐng)。
廖化曾為前將軍關(guān)羽帳下主簿。
關(guān)羽敗亡后,歸屬孫吳,用詐死之計回歸蜀漢。
劉備去世后,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
蜀漢滅亡后,被遷往洛陽,于中途病逝。
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后期的重要將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