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勸降無果(上)
另一邊,就在陳慶渡河之后,劉琦立馬帶著七千白袍趕往襄陽。
雖然劉琦并非白袍軍的一員,但七千白袍軍將士卻皆愿意聽從劉琦的號令,這并非是劉琦得此軍心。
一方面是因為陳慶在離開前,將所持有的白袍軍虎符交給了劉琦,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劉琦在之前幫了白袍軍很多的忙。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很淳樸的,曾經(jīng)的白袍軍將士大多看不起陳慶,認(rèn)為他文弱無力。
直到后來,陳慶用他的人格魅力徹底征服了所有將士,再到白袍軍補充了幾次將士之后也依舊如此。
白袍軍的將士們信賴著陳慶,認(rèn)為陳慶有資格統(tǒng)帥他們,并且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敬他。
因此,當(dāng)劉琦拿著陳慶交給他的虎符,并要求白袍軍跟隨他之后,白袍軍將士們盡皆唯命是從,莫敢不問。
再換個角度來說,劉琦在之前屢次進言,陳慶全都一一采納。
不管是迂回行動,還是泅水渡河,亦或者是通過兩郡之間的界山。
這一次次,無不都體現(xiàn)了劉琦對地形的了解,以及其人心細(xì)如發(fā)的特點。
劉琦同樣折服了白袍軍將士們,將士們也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rèn)可他,尊敬他。
現(xiàn)在在劉琦的帶領(lǐng)下,七千之眾很快就來到了襄陽城前,高大的城池赫然在前!
只見一座城池,外面是一圈護城河,如今就擋在數(shù)千叛軍余孽眼前。
鄧羌就在叛軍們的后面,本來是想趕著他們一起進城的,結(jié)果城頭叛軍根本不為所動。
“汰!城頭的叛軍聽著!吾乃大將軍、吳侯麾下——近衛(wèi)軍團部將、白袍軍副將——建節(jié)中郎將——鄧羌也!爾等速速開門投降,否則大軍開到,吾定要爾等項上人頭不保!”鄧羌在城外叫賣道。
可誰知城頭叛軍卻是理都不理,對此充耳不聞,且根本就是無動于衷。
這讓鄧羌不禁怒火中燒,有心要想入城廝殺,可奈何拿這“烏龜”毫無辦法!
襄陽城坐擁一條護城河,倘若不開城門、不放吊橋的話,鄧羌等人根本就進不去。
因此,鄧羌除了在城外叫罵之外,拿叛軍壓根就沒有一點辦法。
自從肅清沿岸駐扎的叛軍之后,鄧羌便自作主張,驅(qū)趕著叛軍余孽來到了此處。
一晃竟然已經(jīng)過去了兩個時辰,也就是說,鄧羌已經(jīng)在此叫罵多時了。
由此可見,叛軍這是鐵了心地要死守城池,壓根不為外界的情況所動。
管你江東軍來了多少,來了誰誰誰,他們就是不投降!
劉琦率軍來到,就在外圍觀察了片刻,不禁皺眉不已。
很快,鄧羌也聽說了劉琦率領(lǐng)白袍軍到來的消息,當(dāng)即前來面見陳慶,然而陳慶并不在此處。
“咦?劉縣令!不知我妹夫眼下在何處?”鄧羌向劉琦詢問道。
“回鄧中郎!陳將軍帶著隨從渡河去了,此去便要帶著荊北軍團渡河而來,并與我等匯合!”劉琦一五一十地告訴鄧羌道。
“好啊!荊北軍團有六萬余眾,加上我等七千白袍軍,還有這里七千叛軍余孽,加起來便是將近八萬眾!人數(shù)如此之多,定能讓叛軍畏懼,令襄陽臣服!”鄧羌高興地說道。
然而劉琦對此卻有不同意見,他此來就是為了勸降襄陽軍民,此乃他的職責(zé)和任務(wù)。
倘若陳慶到時候帶著荊北軍團到來,以勢壓人,最終才得以成功勸降襄陽軍民的話,那豈不是顯示不出他劉琦的本事來?
反之,倘若在陳慶和荊北軍團到來前,他劉琦便能成功勸降襄陽軍民的話,那豈不是顯得他劉琦很牛逼?
屆時,收復(fù)襄陽,連帶著收復(fù)南郡也指日可待了!
到時候他劉琦獨攬大功一件,日后在大將軍麾下的仕途也必能平步青云,扶搖直上!
想到這里,劉琦也不準(zhǔn)備再耽擱下去了,當(dāng)即邀請鄧羌一同前往勸降。
“汰!城頭的叛軍看好了!這位乃是已故劉荊州、劉景升的長子——劉琦公子是也!劉公子此來只為求吾饒過爾等一命!爾等若不想死,那就速速獻城投降,免得我軍主力到來之后,大戰(zhàn)開啟,導(dǎo)致城中生靈涂炭!”鄧羌再一次叫罵道。
劉琦聞言,不禁皺眉,只感覺鄧羌再這么叫罵下去只會壞事!
“鄧中郎且慢!還請由在下來嘗試一番!”劉琦請求道。
“哦?莫非鄧某的說辭有何不妥?”鄧羌聞言卻是一愣。
“鄧中郎還請看好劉琦的表現(xiàn)!”劉琦只是如此說道。
隨即,劉琦挺身而出,鄧羌在一旁拭目以待。
“城頭的各位鄉(xiāng)親父老!在下乃是劉琦,相信認(rèn)識在下的不在少數(shù)!曾經(jīng),荊州乃是我父親的治下,那時候的荊州有多么地安定、繁榮,在下相信諸位還一定記得!可現(xiàn)在的荊州,尤其是南郡又是多么地混亂,在下相信諸位的心里也一定有所對比!”劉琦大聲地說道。
“太遠(yuǎn)了!看不清!聽不清!你說你是劉琦,我還蔡瑁呢!”只聽見城頭有人如此說道。
“哈哈哈!”頓時,城頭叛軍一陣相互吹牛打屁。
他們居然根本不把劉琦放在眼里,有恃無恐,真是豈有此理!
“汰!爾等潑皮、無賴,竟敢瞧不起劉公子!!!”鄧羌見狀,不由得大怒不已。
“哈哈哈,有本事你上來啊!”城頭有叛軍叫囂道。
“你!有本事你下來!”鄧羌回懟道。
………
第一次勸降嘗試,就此宣告失敗,劉琦、鄧羌索性下令在城北扎營。
至于七千余叛軍余孽便被充當(dāng)民夫,為白袍軍修建營寨,喂養(yǎng)馬匹,洗衣做飯,一時間苦不堪言。
劉琦、鄧羌卻是毫不體恤這些叛軍,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將叛軍們驅(qū)使得毫無脾氣。
第二天,白袍軍再一次傾巢而出,劉琦、鄧羌一起來到陣前。
昨晚上,劉琦想了一夜,結(jié)果苦思無果。
今日,劉琦抱著再試試看的心思,再一次對叛軍進行了一波勸降。
一直從早上到天黑,劉琦說的是口干舌燥,結(jié)果還是作了無用功。
這讓嫉惡如仇的鄧羌惱怒不已,在氣不過之下,又是上前一陣叫罵。
第一天無果,第二天無果,直到第三天還是毫無作用。
這讓劉琦不免灰心喪氣起來,就連鄧羌也罵累了,好在河對岸的荊北軍團已經(jīng)在搭建浮橋渡河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