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最新更新
《牛男》最新章節(jié)...
羅蒙家的東西一向都是不便宜的,雖然說性價比是所有新老顧客公認(rèn)的,但是對許多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人來說,確實也不能總買。
這一回這個柿子餅,一上架就叫大伙兒都驚呆了,竟然只要九毛錢!要知道,他們家一片枇杷葉都賣一塊錢了!這簡直叫人不敢相信!于是這一天下午趙冬玲就給忙壞了,藍(lán)色小頭像總跳總跳。
“叮咚!”
“柿子餅真的只要九毛錢一個啊?”
“你好,是的。”
“限購確實是一百個嗎?是不是多大了一個零?”
“是一百個沒錯。”
“真的是牛王莊的東西嗎?”
“是收購我們本地的柿子加工的,已經(jīng)在詳情里面寫明了的。”
“啊!為什么我總覺得不能相信呢?”
“不放心的話,您可以先買幾個嘗嘗。”
“還是多買點吧,下回可能就買不到了。”
“這回?fù)?jù)說貨源相當(dāng)充足哦。”
“叮咚!”
“這個真的只要九毛錢?”
“……”
“叮咚!”
“叮咚叮咚!”
“……”
“你就不能在詳情里再加上一句:真的只要九毛錢,您沒有看錯,請放心購買吧!這樣。”趙冬玲的未婚夫林本強忍不住說了,這會兒他們也是忙瘋了,他們家那臺打印機嘎達(dá)嘎達(dá)就沒歇過。
“聽起來會不會有點怪怪的?”趙冬玲嘴上這么說著,鼠標(biāo)已經(jīng)飛快地點開了編輯頁面。
“管他,好用就好。”林本強沒來他姐夫家之前,還有點看不上呢,現(xiàn)在全國各地的農(nóng)村開網(wǎng)店的多了去了,沒啥稀奇的,這會兒過來了,他也算是嘗到厲害了,生生像是要把人忙著火咯。
廣大網(wǎng)友對牛王莊的盲目崇拜,加上這一次的超低價誘惑,羅蒙他們這回推出的柿子餅銷路自然也差不了。
一次買三十個五十個的都不算多,有些顧客甚至三五百個的買回去,買得羅興佑他們心里也老沒底了,那么多餅子買回去咋吃啊?想了想又在寶貝詳情里加上一句溫馨提示:健康飲食,請勿過量。
為了做這些柿子餅,羅蒙還特意買了一臺榨油機和一臺真空包裝機回去。榨油機是用來榨玉米油的,煎柿子餅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用油,羅蒙想想就沒從外邊買,弄了一臺榨油機自己榨,反正他倉房里邊玉米粒也多著呢,榨過之后的玉米餅還可以用來喂牲口,也是很不錯的飼料。
真空包裝機不僅可以用來給玉米餅上包裝,還可以給紅薯干南瓜干瓜子等等農(nóng)產(chǎn)品上包裝,這玩意兒用著不錯,顧客的反響也好,就是太費電。
羅蒙在水牛鎮(zhèn)收柿子,先是他們鎮(zhèn)上和周邊地區(qū)的人找他賣柿子,漸漸的,連永青那邊的,甚至是更遠(yuǎn)的地方都又人找過來了,都聽說他要本地柿子,一塊錢一斤,量還要得多。
很快,縣電視臺那邊也得到消息了,和羅蒙他們?nèi)〉寐?lián)系,說是要專門為他收柿子的事做個報道,羅蒙想了想,同意了,這可是樹立正面形象的好機會啊,他為啥要往外邊推?再說了他這陣子收柿子賣柿餅也是忙得焦頭爛額,人手不夠的時候自己家的大人小孩都上陣了,咋還受不起幾句表揚?
這回縣電視臺要給他們做個專訪,說是羅蒙為他們縣一直滯銷的本地柿子找到了銷路,很有正面意義,應(yīng)該大力宣傳,說好了要全程跟拍,然后把素材拿回去剪輯之后,做成一期節(jié)目。
為了這個節(jié)目,縣電視臺派出來一個小伙兒一個大姑娘,小伙兒負(fù)責(zé)扛**,大姑娘就負(fù)責(zé)采訪。
這倆人都挺敬業(yè),早上七點鐘不到就上水牛鎮(zhèn)了,原本還打算先去大水牛乳品吃個早飯,等七點半羅蒙他們開張的時候再開始工作,沒想到他們開著車子剛到水牛鎮(zhèn),就被一條長龍似的賣柿子的隊伍給震住了。
這是很好的一個切入點啊!姑娘小伙兒立馬找了個地方把車子停好,一個人拿話筒,一個人扛**,直接就進(jìn)入了工作狀態(tài)。
“大爺,你們在這兒排隊是等啥呢?”姑娘笑得清清爽爽的,就找一個老農(nóng)開始采訪了。
“等人收柿子唄,羅蒙你知道吧,咱就等的他。”大爺還挺健談,主動就把話題給帶出來了。
“哦,你們這柿子賣給他,多少錢一斤啊?”
“一塊錢。”
“您覺得這個價錢合適嗎?”
“那咋不合適啊?咱這邊這個柿子,不就是這個價?”
“您是水牛鎮(zhèn)的人嗎?”
“我大石鎮(zhèn)的。”
“哦,那您這一擔(dān)柿子運到這里,車費要多少?”
“來回十二塊。”
“那您這一擔(dān)柿子有多少斤啊?”
“八十多斤。”
“那這一扣掉車費,就只剩下六十多塊了啊。”
“嘿,有六十多塊就算不錯,我說姑娘,你們是哪個電視臺的?到時候我能上電視不?”
“能啊,明晚七點半播出,到時候您等著看啊。”
“真的假的啊,還能上電視啊?”一旁幾個排隊的,聽說能上電視,都有點小激動,一個都圍過來看熱鬧,打算給自己搶個鏡頭上個電視什么的。
“大爺啊,那你們這個柿子,在大石鎮(zhèn)那邊賣不出去嗎?”姑娘又把話題給扯了回來。
“能賣一點,不好賣啊,你們像我們這種農(nóng)戶人家,自家的都吃不完了,誰還賣柿子啊,住在鎮(zhèn)上的,誰沒幾個農(nóng)村的親戚啊,沒幾個人買柿子吃的,真挑到鎮(zhèn)上去,一擔(dān)柿子,挑挑揀揀的,從早上到中午,能賣出去二三十斤就算不錯。”說起這個賣柿子的事,老頭連連搖頭。
“哎!來了來了!”這時候,隊伍前面突然騷動了起來。
“羅蒙他們來了吧?”小伙兒看看手表,才起點十多分。
“我們看看去。”姑娘說著也告別了剛剛那個大爺,往隊伍前面去了,別說,這隊伍還真長,從羅蒙他們家店門口一直排到車站附近去,這來人沿著一擔(dān)擔(dān)柿子,很快就找到了羅蒙他們家店面。
羅蒙他們家店面這活兒可真是夠忙夠亂的,他倆的卡車一開到地方,就被一群買菜的給圍起來了,肖老大高聲吆喝著讓大伙兒讓讓,跟肖樹林一筐一筐把菜往店鋪里搬,羅蒙則站在車斗里,把筐子一個個給他們遞下來。
“這人、這人可真夠多的,咱先讓著點,別把**給摔了。”
“哎,小心點。”這人流可真不是鬧著玩的,一個不小心給撞一下,把設(shè)備給撞壞了,到時候回臺里還不顧他們頭兒削的呢。
倆人好容易在對面的時裝店門口找了一塊地兒,把**又對準(zhǔn)了羅蒙他們那輛卡車。
這邊羅蒙他們也是甩開了膀子干活,那一筐一筐的,主要就是各種蔬菜,還有一些螃蟹田螺河蜆小河蝦泥鰍等等,這些東西賣得比菜還紅火,縣城那邊好幾家酒樓排檔,一早就在這邊候著了,等羅蒙他們一到位,馬上就開搶,這些人個個膀大腰圓的,一看那戰(zhàn)斗力就不弱。
不過水牛鎮(zhèn)上的大媽大爺也不甘示弱,一邊吆喝一邊死命擠,扒到水桶邊就死活不肯挪位了,一條一條一個一個的,還得撿好的要。
“他們這兒每天都這樣啊?”電視臺的小姑娘見邊上有水牛鎮(zhèn)的人過來瞧熱鬧,瞅準(zhǔn)機會又開始采訪了。
“嗨,天天都這樣,最近又來了好多賣柿子的,人就更多了。”
“馬路都被堵死了吧?”
“一兩個鐘頭的事,不到九點鐘就該散了。”本地人早都已經(jīng)習(xí)慣了。
“他們家的菜那么好吃嗎?”
“好吃得很。”
“那你咋不去買呢?”
“我爸每天都到他們山上去干活,今天家里的菜,他昨天晚上就給帶回來了,不用跟他們?nèi)D。”說到這個,這中年男人還真有幾分得意,要么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他們家老爺子自打去牛王莊干活一來,一家人都跟著沾光了。
“哎,都往路邊讓讓啊,別把馬路給堵了。”羅蒙這時候卸完菜,就從哪些賣柿子的吆喝了起來。
“都往馬路邊讓讓。”這些人也都很配合,相互傳達(dá)轉(zhuǎn)告,很快這個歪歪扭扭的隊伍就往馬路邊靠了過去,原本堵塞不堪的交通狀況,也得到了輕微的緩解。
“大哥您哪兒的啊?”羅蒙拿了一條毛巾擦著手,問排在隊伍前面的一個賣柿子的男人道。
“我永青那邊的。”那個黑瘦的中年男人說。
“我嘗一個你的柿子。”羅蒙說著從一旁拉過一個水桶。
“你嘗。”對方也給他遞了一個柿子過去。
“你給我看看下面的。”羅蒙接過柿子,但是并沒有開吃,嘴上又對這個男人說道。
“哦。”男人依言,挪開籮筐上面的笸籮,給羅蒙看下面的柿子,柿子這東西不經(jīng)壓,他們在羅蒙下面放一些,然后在上面放一個笸籮卡在籮筐邊緣,笸籮上面又能放不少柿子。
羅蒙看了看他羅蒙里的柿子,從下面挑了一個,又把自己手里那個放了回去,只見他剝開自己挑過來的那個柿子,小小咬了一口,點點頭,隨手就把兩半柿子丟進(jìn)了旁邊的水桶里。
“過秤吧。”羅蒙說。
“誒。”那個漢子像是松了一口氣的樣子。
兩人就用這個漢子的扁擔(dān)和一把桿秤把這擔(dān)柿子過秤了,然后羅蒙從腰包里掏出鈔票來付了錢,又讓他幫忙,一起把這擔(dān)柿子一起搬到卡車上。羅蒙的卡車上還有許多空的籮筐和笸籮,這時候就順便都給搬下來了,隨手給這個賣柿子的挑了幾個,算是換他裝柿子的那幾個了。
之后的收購工作也沒什么變化,都像剛剛那樣,先挑一個柿子嘗了,吃剩下的丟到水桶里,然后過磅付錢,羅蒙自己都不用裝車了,這些賣柿子的都會幫他裝好,因為他的工作效率實在比較高,沒一會兒功夫,隊伍就短了一小半。
“你好,你就是羅蒙吧,我們是縣電視臺的。”這倆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這時候也過去了。
“誒,你好你好。”羅蒙說著利落地從腰包里掏出現(xiàn)金,遞給對面那個大媽:“能搬得上車嗎?搬不上去就先放邊上。”
“咋上不去啊?這才幾斤?”大媽笑呵呵接了鈔票,挑著擔(dān)子就裝車去了。
“你這一個早上得收多少斤柿子啊?”電視臺的姑娘見縫插針就問了。
“好幾千斤。”羅蒙抽抽鼻子,說道。這一大早上的就出一身汗,這會兒山風(fēng)一吹,還真有點涼。
“我看你好像每個人的柿子都要先嘗一嘗是吧?”
“是啊,不然質(zhì)量出現(xiàn)問題,到時候又不知道出在哪里,這一整批柿子就都不能要了。”
“水桶里這些柿子到時候怎么處理呢?”
“拿回去喂雞。”老周想也不想,回答道,他的東西向來都是很少直接丟掉的。
“那你收這么多柿子,消耗得完嗎?”電視臺的姑娘又問。
“銷路是有,就是加工的過程比較費勁,人手也比較緊缺。”羅蒙很不客氣就把自己的苦難給說了,最近牛王莊上的各項農(nóng)活都需要人手,這個柿子餅每天又要做那么多,人手那是真緊張。
“聽說你們把柿子收回去是做柿子餅用的?”姑娘又問了。
“是啊,一會兒等這車柿子運回去,帶你們看一下做柿子餅的過程。”既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要讓他們采訪了,過程中羅蒙還是比較配合的。
既然他都這么說了,這兩人也就不再多問,著重拍攝一下他收柿子的過程,以及那一張張賣柿子的面孔。
等到這些柿子收完了,果然像羅蒙說的那樣,一輛卡車都已經(jīng)裝滿了,于是羅蒙就開車載上這兩個電視臺工作人員上了牛王莊。
這些柿子卸了車以后,院子里的老人就忙開了,清洗的清洗,去皮的去皮,去核的去核,又有吧柿子肉放進(jìn)攪拌機攪拌的,果肉經(jīng)過充分?jǐn)嚢柚螅由厦娣酆途鶆颍僮龀梢粋€個柿子餅,放在油鍋上煎炸,不多久,柿子餅的甜香就在院子里飄蕩開來。
“嘗一個吧?”院子里的老人問這個電視臺的姑娘,就他們做餅的這么一會兒時間,這姑娘問這問那的,很快也跟院子里的老人熟稔了起來。
“好啊!我嘗一個。”姑娘笑著接過用筷子穿著的柿子餅,咬了一口:“哇!好吃!這么一個柿子餅真的只賣九毛錢嗎?”
“是啊。”
“我一會兒也買幾個回去。”
“這個你要跟老周說去。”
“老周是誰啊?”被美食沖昏頭腦的電視臺美女記者一時間沒反應(yīng)過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