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昭告天下,李二御駕親征!
次日,朝堂之上。
李二陛下端坐在龍椅,眼底下站在眾多文武百官。
王公公將急件上內容,當眾讀了一遍之后。
空氣中彌漫著肅穆森然的氣息。
死寂如潮!
群臣緘默,尤其是武將們臉上隱隱浮現(xiàn)出怒容。
毫無疑問。
他們對東、突厥和吐蕃等勢力,集兵馬圍攻大唐一事很是憤怒。
李二陛下眉頭緊湊,打破氛圍說道,
“現(xiàn)如今邊境來犯,眾愛卿可有何良計?”
“陛下?。 ?br/>
程咬金早就已經沉不住氣了。
他大步橫邁,率先出列氣憤道:
“依俺看,率領將士們打他們個落花流水!”
秦瓊難得與三板斧同聲同氣,也接著道,
“當日紅袍將軍射殺頡利可汗,我軍更是重創(chuàng)擊退了東、突厥?!?br/>
“那幫蠻夷本就元氣大傷,何況他們境內又有天災,無異于雪上加霜?!?br/>
“此役未必不可以一戰(zhàn)!”
“有理?!?br/>
李二陛下聞言微微頷首。
房丞相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
“兩位大人此言差矣,當日紅袍將軍確實力挽狂瀾,助我軍重創(chuàng)了東、突厥?!?br/>
“但是唐軍也是元氣大傷?!?br/>
“他們是有旱災,我們蝗災也解決了。”
“但是百姓們早已勞力傷財,尚未穩(wěn)定局勢啊!”
聽到房玄齡的話,不少官員點頭贊同。
“如今我們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更何況東、突厥,吐蕃,薛延陀已經結盟了,不容小覷?!?br/>
房玄齡表情分外凝重,聲音沙啞地說道。
若是讓他行軍打仗肯定不在行。
畢竟他只是一個文官。
只知道現(xiàn)在朝內的情況不容樂觀,若是貿然出兵。
恐怕誰也討不了好!
聽到反對之言,程咬金頓時橫眉怒目應道,
“敵人都要打到自家門口了,大唐的兒郎們還會怕了那群狗雜碎不成!”
“一介莽夫!”
房玄齡也不甘示弱地懟回去:“如今國庫空虛,爾等拿什么跟人家打?”
“咱不是有楚尉改良好的馬具么,軍隊作戰(zhàn)更勝從前!”
程咬金怒火中燒,難得思路清晰地繼續(xù)說道,
“你整天舞文弄墨迂腐的很,最后還不是靠咱拼死拼活打的天下!”
“程知節(jié)你....??!”
“夠了??!”
李二陛下眉頭越皺越緊:“朝堂之上,爾等這是成何體統(tǒng)!”
杜如晦和房玄齡同是文官,算屬于一個陣營的人。
此時前者見狀急忙救場:“圣上息怒!”
杜如晦轉而又向程咬金,苦口婆心說道,
“程將軍莫急啊?!?br/>
“丞相所言不無道理,此時貿然出擊,恐怕對我軍會造成難以估算的損失......”
聽著兩方激烈爭吵之言。
李二陛下微微闔上眼眸,暗嘆一口氣。
他知道房玄齡所言非虛,很有道理。
但若是讓他什么都不做,任由外敵合伙侵占、中原的話。
那簡直懦弱無能!
這一刻。
李二想到那個明知自己會戰(zhàn)死,也要護送幽州百姓離開。
在戰(zhàn)場上拼命和敵軍廝殺的紅袍將軍身影......
他的眼眶,微微發(fā)紅了。
當日他聽軍神李靖所言,等待時機。
最后確實重創(chuàng)突厥,大獲全勝!
但是,也失去了那般勇冠三軍的將帥良才。
如今短短時間內。
突厥竟然還敢來犯,當真是欺他大唐無人不成!
他堂堂一國之主,豈能如此窩囊!
想到這里。
李二陛下猛地張開雙眸,聲音洪亮地說道,
“昭告天下,征集三個月的糧草,由長孫無忌押送,五日內出發(fā)前往北疆!”
行軍者,向來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話音剛落。
長孫無忌就出列,作禮應答,“臣領命!”
“程咬金,秦瓊二人聽令,朕命你整頓麾下兵馬,即日起進軍北疆邊關,鎮(zhèn)守中原!”
程咬金與秦瓊大喜過望:
“末將領命!”
在他們這些朝中大將看來。
沒有比在戰(zhàn)場上殺敵,保家衛(wèi)國更肆意痛快的事了。
就在一眾大臣們以為告辭段落的時候。
李二陛下再次開口,“這場戰(zhàn)......”
“朕,要御駕親征!”
一聲驚雷炸響。
霎時間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官,皆是震驚!
待他們反應過來之后,紛紛跪倒在地。
房玄齡滿臉脹紅沉聲道,
“陛下乃一國之主,不容有失,戰(zhàn)場上刀劍無眼,請陛下三思??!”
陛下的安危關乎國運。
自玄武門兵變,朝廷動蕩,距今時間并不久。
表面上雖已平叛,實則私下暗流涌動。
加上渭水河之戰(zhàn),天災人禍等事。
大唐的江山社稷接連處于風雨之中,搖曳不定。
如果陛下親征出了什么意外。
前朝余孽暫且拋開不提,就連朝廷也會爆發(fā)皇子相爭。
更何況外敵虎視眈眈,勢必要咬下中原這一塊肥肉。
屆時恐怕神仙下凡,怕是無力回天!
所以在眾多忠臣看來,陛下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圣上的安危最重要了!
“請陛下三思?。 ?br/>
“請陛下三思??!”
百官們見丞相開了這個頭,紛紛諫言。
但是李二陛下,大手一揮沉聲道,
“你們無需多言,朕意已決?!?br/>
“退朝!”
房丞相和杜如晦等人面如苦澀,知道李二陛下圣意已決,此時阻攔已經沒有用了。
……
長安城內。
車水馬龍,一眾人圍著官兵們剛貼出來的皇榜水泄不通。
男女平民們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咦,這上邊寫的啥啊?!?br/>
“俺也看不懂。”
“來個識字的人念一念唄!”
眾人面面相覷,后方傳來一陣響亮的聲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東、突厥聯(lián)合吐蕃、薛延陀犯我大唐邊境欺人太甚,大唐國威不容冒犯,陛下御駕親征,命尉遲將軍征收兵響二千石,望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欽此!”
此時某書生模樣的年輕男子一字一句地讀出來,
周圍的人聽罷,內心大震。
什么?
東、突厥聯(lián)合吐蕃攻打大唐?
“這東、突厥上次不是被紅袍將軍打得落花流水了嗎,怎么還敢來?”
“我聽說啊,突厥那幫野蠻子又選出新的可汗,這不,馬上就來攻打大唐了?!?br/>
“這可怎么辦,又要打仗了?!?br/>
“唉,又要征糧!”
“這幫突厥狗就該被天收!”
“可不是嘛,連陛下都御駕親征了。”
“若是紅袍將軍還在就好了。”方才那個讀榜的年輕男子低聲喃喃道。
憑著紅袍將軍的英勇,一定能再次把那群突厥狗打回他們老巢!
哪怕大唐名將眾多,但是愿意這般舍生忘死就百姓與水火的,只有那一位!
紅袍將軍在他們老百姓的心中就是大唐的戰(zhàn)神!
只可惜紅袍將軍至今下落不明。
百姓們悲從中來,他們的的臉上無一不是充滿著愁容。
戰(zhàn)爭無情,沒有哪個百姓會喜歡戰(zhàn)爭。
無論戰(zhàn)爭輸贏,最終還是百姓買單。
一將功成萬骨枯,百姓們又何嘗不是?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在另一邊。
此時被百姓們心心念念的紅袍將軍,正在驍騎營操練士兵。
楚河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
方才接到李二陛下的命令,讓他率領驍騎營跟隨老程一同前往戰(zhàn)場。
要去北疆殺敵了!!
這一刻。
楚河想起許多往事與經歷,頗有感觸。
咸魚種田這么久。
他終于能大施拳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