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重裝突擊
,最快更新歷史粉碎機 !
太和城外。
“這是你們干的?”
楊豐看著前方遍體鱗傷的夯土城墻笑著問他身旁男子。
這座目前的南詔都城,整體造型非常奇特,實際上就是一個從西向東橫著張開的V字,也就是說沒有西城墻,南北兩道城墻的交匯點,這V字的尖端就是西城墻,而里面的內(nèi)城也叫金剛城就在這個尖端,直接建在一座小山的山頂,西側(cè)蒼山流出的兩條溪流正好從南北兩道城墻下流過,形成天然的護城河,而太和城的東端張口直面洱海,同樣也沒有城墻,準確地說這座城市就是南北兩道城墻。
這兩道城墻橫斷整個洱海西岸只有五六里寬的平原,護著里面大概三平方公里的城區(qū)。
“這都賴將軍的石砲!”
楊豐身旁男子,同樣看著城墻上那一塊塊新補的補丁笑道。
這是高仙芝給楊豐的助手。
同樣也是自告奮勇而來,原本劍南軍的,劍南軍敗后被高仙芝收攏到自己麾下,據(jù)說是儒學世家,但卻異常向往戰(zhàn)場,當然,這在唐朝實際上很流行,這個時代儒生投筆從戎是一種很普遍現(xiàn)象,比如著名詩人高適,就是那個男兒本自重橫行的……
當然,他是內(nèi)戰(zhàn)內(nèi)行外戰(zhàn)外行。
而這個人也是原本歷史上的唐朝名將。
呃,這是崔寧。
原本歷史上的西川節(jié)度使,中唐鎮(zhèn)守西川,多次擊敗吐蕃和南詔,只不過此時他還叫崔旰。
“實際上次最多再有半月,高公和何公就能攻破這太和,將軍所設計之石砲確是為攻城利器,數(shù)百斤重巨石投出數(shù)百步,砸在城墻上立刻大塊崩塌,據(jù)說光城內(nèi)被砲石打死打傷的南詔人就近三千,閣羅鳳已經(jīng)快要撐不住了,可惜制成得太晚,剛轟了不到兩天,龍首關前劍南軍就潰敗,南詔軍和助戰(zhàn)的吐蕃軍繞過洱海攻我軍后方,高公只能無奈撤軍。”
崔旰不無遺憾地說。
這倒不奇怪,這時候的夯土城墻哪撐得住配重投石機啊!
“攻城終究是下策!”
楊豐說道。
緊接著他走向城門。
“讓他們內(nèi)亂,自相殘殺才是上策!”
突然他回過頭說道。
很快他們到達太和城門前,在交了入城稅,并且接受了搜查之后,楊豐以普通商人身份,帶著崔旰和八名趙家死士,另外還有十幾匹馱食鹽的馬匹,堂而皇之地走進太和城,之前他們也是這樣進的龍尾關。
閣羅鳳不禁商旅,實際上他歡迎那些能給他帶來鹽的走私商,這個南詔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并不是什么十惡不赦的,相反還很開明,很有政治經(jīng)濟頭腦……
當然,他還是得死。
越是這樣的人物越得死!
進城后在一名熟悉城內(nèi)情況的趙家死士帶領下,楊豐一行尋找客棧住下,接下來的兩天里,他們毫無異常地如同普通商人般,根據(jù)那些真正來太和城做過生意的商人所教授的,聯(lián)系城內(nèi)牙行銷售他們帶來的鹽,絲綢,鐵器之類,同時聯(lián)系采購這城里的一些土產(chǎn),這座城市一切都和大唐城市沒什么區(qū)別,這里最初也是西爨所建,只是后來被南詔奪取,而在這期間,包括李晟在內(nèi)一共五十名死士也以各種身份進城……
西趙的人謊稱東爨人,高仙芝和何履光派出的死士則化妝成僧侶,包括李晟也是如此。
呃,這是最好的身份掩護。
甚至比商人還安全,這時候南詔從閣羅鳳以下,所有百姓都信佛,就連事實上相當于王宮的金剛城,都是因為當初李隆基賜金剛經(jīng)才命名,而整個太和城的制高點,就是金剛城內(nèi)的鶴峰寺。
兩天時間里,楊豐等人和進入城內(nèi)的其他死士迅速建立起聯(lián)系,并且熟悉了城內(nèi)道路,同時以各種方式靠近到了金剛城外,到第三天的時候動手前的準備工作就完成,只等由楊豐負責的武器運到,至于楊豐運輸武器的方式……
第三天夜。
雨中的洱海上,一名夜?jié)O的漁民坐在燈光下的小船上,悠閑地哼著小曲同時撒出了漁網(wǎng),緊接著他開始緩緩向上收起,突然間那漁網(wǎng)猛然抖了一下,然后他就立刻收不動了。
“快,大魚!”
他驚喜地大喊一聲。
他身后正在垂釣的兒子急忙跑過來,這名曾經(jīng)跨洱海出擊,摧毀過唐軍在東岸造船基地的壯漢,毫不猶豫地接過他爹手中漁網(wǎng),大吼一聲猛然往上拉,但漁網(wǎng)中的大魚體型甚巨遠超其想象,剛拉起不足一尺,一股巨大的力量拖著他猛往下一趴,腳下的小船都狠狠向下一沉,這壯漢也是很強悍的,他死命抓住漁網(wǎng),雙臂憋得青筋繃起,大吼著和那網(wǎng)中的大魚較量著,旁邊他爹同樣抓住漁網(wǎng),終于堪堪止住了漁網(wǎng)的下沉。
“是鰲,是巨鰲!”
他爹驚恐地喊道。
幾乎就在同時,一股恐怖的力量驟然傳來,來不及撒手的他們,猛然一下子被帶進湖水。
但下一刻那股力量消失了。
整個漁網(wǎng)也陡然變輕,當那壯漢帶著驚恐拉起來時候,那漁網(wǎng)已經(jīng)變成了破網(wǎng)兜,而在水面上一陣細碎的氣泡冒出,并且不斷向西,甚至隱約可以看見泛起的泥沙,就這樣迅速在黑暗中消失。
“巨鰲,是巨鰲!”
那老漁夫在水中哆嗦著說。
而在距離他三十米外的水下,扛著一個巨大木箱的楊豐,正一臉郁悶地扯著身上的破漁網(wǎng)片,在他口鼻處匯聚的能量,正不斷從湖水中分離出溶解的氧氣為他提供呼吸所需,而他呼出的二氧化碳,正變成細碎的氣泡不斷向上冒出。
這就是他運輸武器的方式。
洱海東岸是群山,而且并不是南詔控制區(qū),唐軍雖然戰(zhàn)敗,但仍然控制著姚州,也就是姚安,還有就是楚威,也就是楚雄,依靠著高仙芝收攏的西爨遺民對環(huán)境的熟悉,把武器運輸?shù)蕉|岸并不難,難的只是如何運進太和城,洱海上有大量亦兵亦民的南詔漁民警戒,外面有龍首龍尾兩關控制交通線,理論上武器的確沒法偷偷運過來,但是……
從洱海水下就不一樣了。
扛著一大箱武器的楊豐,掙脫漁網(wǎng)之后繼續(xù)向前,借助雨夜的掩護從水下一直走到洱海西岸,從太和城東邊走進沒有城墻遮擋的城內(nèi),然后利用自己那敏銳的聽力,如幽靈般避開巡邏士兵不斷悄然向前急速走著。大唐長安城他都這樣每天晚上往返他親親好姐姐那里,至今沒被金吾衛(wèi)的士兵抓到過一次,更何況是這小小的太和城,而且因為處于一個極其安全的環(huán)境內(nèi),城中其實也沒什么巡邏的。他在雨中街道上穿行不到五分鐘,就已經(jīng)到了金剛城下,盡管扛著一個大到驚人的木箱,但他依舊如猿猴般爬上城墻,緊接著跳下去很快溜進鶴峰寺。
寺內(nèi)佛塔前,一位寶相莊嚴的大師正襟危坐,身后兩名僧人正拖走一具尸體。
“你來了!”
身穿袈裟的李晟淡然說道。
“我來了!”
楊豐點頭答應,緊接著他放下木箱打開。
就在同時,李晟身后九名僧人迅速涌出,將箱子里十張神臂弓取出,當然還包括五百支弩箭,大唐著名神射手,曾經(jīng)單槍匹馬闖到吐蕃人的城下,一箭射殺挑戰(zhàn)的吐蕃將領的李晟大師,隨手接過一支神臂弓,如獲至寶般欣賞一下。
“走!”
他毫不猶豫地轉(zhuǎn)身走進塔內(nèi)。
他身后那些從安南軍精心挑選出來的死士,一個個扛著神臂弓迅速消失在佛塔內(nèi)。
看著這一幕,楊豐露出一絲笑意,緊接著轉(zhuǎn)身就像撲擊的獵豹般驟然躍出,轉(zhuǎn)眼又出現(xiàn)在了金剛城外,一個小時后,他再次出現(xiàn)在這座城市的時候,肩頭又多了一個同樣的巨大箱子,只不過他這一次直接返回了他居住的客棧。
“快,立刻對著號碼領取各自的!”
崔寧匆忙對那些死士說道。
而在楊豐的箱子里,是一套套拆解開的明光鎧,當然,除了明光鎧以外還有一柄柄百煉鋼的橫刀,再就是特制的戰(zhàn)錘,就在崔寧等人分配武器時候,楊豐已經(jīng)再次離開,以同樣方式從水下橫渡洱海,從洱海東岸的運輸隊手中,將第三批武器和盔甲運回并且送到了另一處據(jù)點,他就這樣一次次不停往返洱海兩岸,到第二天凌晨三點多鐘時候,一支包括十名神臂弓手,四十名重裝陌刀手的小型突擊隊就悄然武裝起來。
“走,我?guī)銈內(nèi)シ馄奘a子!”
拎著一把特制狼牙棒的楊豐,恍如游戲里的大怪般獰笑著說道。
緊接著他走出客棧,走進外面的雨夜中,順手將身子黑色袍子的兜帽扣上,在他身后包括崔寧在內(nèi),九名全身冷鍛明光鎧的重甲步兵,配著橫刀和戰(zhàn)錘,拎著布套套住的陌刀同樣扣上兜帽走進雨夜,在他們身后是十幾具橫陳的死尸。
而就在此刻,另外四組同樣的死士也離開了他們的藏身處。
他們的目標是金剛城的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