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調整
,大漢王朝 !
第一百七十七章:調整
回到土訖水新城,陪了陪云娜逛了一會落雁山腳,看看了土訖水草原周圍的景色,赫離不得不讓哈度真去陪客,因為他又要開始忙碌地工作了,爭取趕在入秋之前,把一切大小事務全都捋順了。
望南嶺,喀布朵部六千余族人需要遷徙安置,按照預定計劃,第一批新屬民十天之內就會動身,遷移到莫頓河中游一帶草場,和樾瓦氏族做鄰居,剩下的在一個月也會陸陸續(xù)續(xù)轉移。這也就意味著,赫離允諾的牲畜、糧食、營帳器具等都要在一個月之內全部運送到莫頓河中游一帶。
所幸,這些物資雖然在喀布朵部看來是一筆巨大財富,可是憑借柔黎部的家底,還是能夠擠出來的,不夠部分就從首領帳下?lián)芨堆a足,總之就不會虧待喀布朵部,也是赫離展示自己強大實力的一種手段。
土訖水平原到莫頓河中游一帶草場,經(jīng)歷過烏滇部覆滅后的諸部落“爭霸”、柔黎部落的數(shù)次外出拉練順便剿滅的游兵散勇,如今幾乎都沒什么部落活動,再加上拉姆可千騎就在那兒,已經(jīng)有效納入柔黎的統(tǒng)治范圍,所以不必擔憂本土部落的侵擾。
草場、牲畜、物資部分還好解決,喀布朵部登記造冊、百戶制改革、派遣記錄官、選拔族中青壯等一系列事情,就不是那么簡單的,耗費的人力、精力、時間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好在,有著錫達斷事官,由他親自帶隊負責,無論是從效率上,還是從喀布朵部的抵觸心理,都能用最小的成本解決。
大不了,就將喀布朵部的牧場劃大一些,反正那邊的豐美草場多得是,完全沒有太大的的壓力,還可以顯示自己這個繼任首領對他們的恩德。
讓赫離忙碌的還不止喀布朵部遷徙,更多則是柔黎部的發(fā)展強盛之路。擊敗佈庫氏族,部落人口一下就多了七千八百多人,隨后的樾瓦氏族三千四百余人,以及喀布朵部六千五百人,柔黎部總人口超過了六萬,赫離需要重新規(guī)劃一下柔黎部的發(fā)展之路。
萬帳人口,六萬屬民,已經(jīng)是一等一的大型部族,沒有任何一個部落敢小覷,若是柔黎部的名氣再大一些,就算是騰格里草原的霸主部落也會拋出橄欖枝,讓柔黎部成為麾下的附屬強部,懸掛霸主部落的旗幟。
看到柔黎部如今的狀況,赫離有著由衷的自豪感,胸中的豪氣更重了幾分,不過他沒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失了內心,清楚知道自家底細,不說那些霸主部落,就算是欽達烈聯(lián)盟中也有幾個部落的人口多過柔黎部。
那些繁衍延續(xù)上百年的部落,附屬部落、名氣、威望等,都比立部不到兩年的柔黎部族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
別的不說,呼朋喚友的本事就一定比柔黎部強!
以前的柔黎部面對乞迪部落這個龐然大物,心中有的是擔憂,害怕數(shù)萬乞迪騎兵不知什么時候就沖進柔黎營帳,燒殺搶奪,所以才需要嵐木氏來幫幫手,共同御敵,哪怕是些微的幫助。現(xiàn)在,赫離堅信自己已經(jīng)不怎么需要可有可無的盟友,未來,柔黎部無數(shù)精銳鐵騎完全可以用手中的彎刀、弓箭讓整個騰格里草原的大大小小部落看看,敢膽進犯柔黎部的人,會是一個什么下場。
凝思苦想一會,赫離用鵝管筆沾了沾墨水,刷刷的在羊皮紙上寫上自己的想法。
六萬余屬民,各氏族貴人、常備軍、文官、牧民、耕作、匠人、帳下戶等,赫離將所能到逐一逐一寫下來,哪怕有些想法當下不合時宜,那就放在一邊,日后再來看看。
民政上,自由民按照錄、百戶、千戶,柔黎部將會劃分為六個千戶,小部分帳下戶直接隸屬所屬千戶、貴人家庭,大部分帳下戶隸屬斷事官管轄帳、牧馬帳、鍛造帳等,用于清掃城邑營帳、放牧牲畜、搬運礦石等部落事務。
工匠方面,所有匠人及其家屬,登記造冊到匠戶一類,隸屬鍛造帳管轄,作為另類的“千戶”,再細分冶煉坊、鍛造坊、弓箭坊、工器坊等,暫時劃分學徒、匠人、匠師、熟練匠師、大匠五個等級,按等級每年獲得不等的牲畜、糧食、食鹽,定下豐厚賞賜,鼓勵鍛造帳眾工匠創(chuàng)新、改進兵器鎧甲,提高鍛造帳的工作效率。
商貿方面,正式設立商貿帳,察烏卡作為第一任商貿官,負責柔黎部的商貿事務。商道方面,東、南、北三駕馬車并行,不僅要穩(wěn)定已有的東部卡密爾城、南部駝繩子平原貿易區(qū),還要武力打通綠湖堡商路,方便柔黎部購買糧食、葡萄酒、食鹽等,銷售部落所產(chǎn)牲畜、皮毛、動物筋骨、干貨、藥材之類的草原特產(chǎn),甚至充當二道販子,倒手專賣,一手連著卡洛斯大陸,一手伸入騰格里諸部落的圈欄內,以胖子的奸商本性、經(jīng)驗,絕對可以賺的盆滿鍋滿。
赫離想了想,還補充了商稅的,或者說是過路費一些條款,等到開拓了北邊商道,穩(wěn)定了占領的草場,是否實施統(tǒng)一商稅,是否將生鐵、食鹽限制專營買賣等問題,能想到的都一股腦先寫下來,供自己以后參考。
軍隊方面,在現(xiàn)有的侍衛(wèi)軍、五個千騎、護營兵之后,征調樾瓦氏族、喀布朵部男丁,選拔帳下戶勇士,以常備軍老兵為底子,重新編制,擴充兩個千騎。此外,方便各處草場維持秩序、捕盜、巡邏沿途商道等,還要設立守備官,根據(jù)負責草場的大小,招募所屬草場牧民,統(tǒng)率百騎至三百騎不等的巡邏隊,各千戶長沒有指揮草場巡邏隊的權力,聽從首領帳的調遣,緊急狀態(tài)之下,歸于附近千騎的指揮,保衛(wèi)牧民,抗擊來襲之敵。
在土訖水城邑以北,莫頓河下游草場劃出數(shù)十里的營地,充當新兵訓練大營。之前,關于是直接填充新兵到現(xiàn)有百騎,或者是抽出兩個千騎為底子,通過往常的以老帶新,擴建成四個千騎,赫離一直猶豫不決。思考許久之后,赫離決定還是設立新兵大營,抽調部分侍衛(wèi)軍、各千騎晉升的十騎長、百騎長,加上傷殘而退出常備軍的老兵,組成正式的教導營,棍棒交加、言傳身授,讓新兵蛋子學會令行禁止、進退有序等,甚至派遣二十來個準備充當記錄官的識字兒郎,教導他們基本軍令的兀錫文字。
就連那些帶領新兵的百騎長都必須要完全默寫出“柔黎部”“命令”“進攻”“撤退”等基本一些調派命令,不經(jīng)意間給底下十騎長、普通戰(zhàn)士傳遞一個信息——識字越多的就越能提拔!
耕作方面,雖然烏洛蘭族人去年的糧食收獲讓不少柔黎族人耳目一新,發(fā)現(xiàn)開墾田地竟然能獲得那么多糧食,真是不可思議啊!好奇歸好奇,大部分柔黎屬民依舊是按照草原千年來的生活生產(chǎn)方式,日出,將一群群羊只趕出圈欄,日落,又把羊群趕回去自家圈欄,對待耕作不怎么重視。
幸好,開春之后,一部分帳下戶奴隸中的健婦、老人被赫離派發(fā)出去,聽從烏洛蘭族人的指導,在妥兒川森林外圍進行開墾荒地、播種耕作,相信今年的收獲不會太差。大部分草原兒郎都不屑于開墾耕種,就連首領赫離鼓舞士氣之時,都會說上那么幾句“卡洛斯農夫”“田間灰鼠”類的話語,搞得赫離現(xiàn)在想要開發(fā)莫頓河平原,將其化為一片肥沃良田的計劃不得不擱置下來。
當然,人手不足是赫離開墾田地的最大障礙,佈庫氏族那數(shù)千俘虜、奴隸早就被劃分的差不多了,該搬運的、挖礦的、建造的、放牧的,哪有剩余的人手來讓他去調集啊。
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地圖,手指緩緩滑動,赫離嘴角浮起了一絲詭異的壞笑,自顧道:“看來,北邊要加大投入了,一個千騎恐怕不夠呢……”